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求,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tài)化”,學后十分感奮。雷鋒的事跡典型地體現(xiàn)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雷鋒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雷鋒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悠久歷史的積淀、光榮傳統(tǒng)的升華和時代文明的結(jié)晶。無數(shù)歷史事實表明,中華文明能成為世界上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歷經(jīng)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興盛,正是因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在五千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激勵著無數(shù)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為了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而前赴后繼、奮斗不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先后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正是這些閃爍著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哺育了一大批具有優(yōu)秀思想品格和無私奉獻精神的優(yōu)秀人物,如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楊善洲等。他們張揚著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旗幟,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梁。他們的名字已載入史冊,必將與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一道熠熠生輝,彪炳千古。
雷鋒是無私奉獻的典型,他的事跡讓全世界人尊敬,自然也是全體氣象人的榜樣。在新中國氣象事業(yè)發(fā)展的進程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優(yōu)秀兒女,他們以雷鋒為榜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周儒鏘、隋金堂、雷雨順、陳素華、陳金水、董立清、崔廣等無數(shù)楷模,雖然所處的年代不同,事跡各異,但他們身上都閃亮著雷鋒精神的光輝。周儒鏘,一個南國的兒子,為了心中的事業(yè),在號稱“北極村”里苦苦地奮斗一生。雷雨順身患癌癥,仍以頑強的意志與病魔作斗爭,將畢生心血都傾注于氣象科研事業(yè)。模范氣象工作者陳素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矢志不渝。陳金水三進西藏,為的是“不讓事業(yè)留下空白。”模范氣象工作者崔廣熱愛家鄉(xiāng),關愛農(nóng)民,為遼西大地能降甘霖,他甘愿奉獻,甘愿犧牲親情。長白山氣象站的隋金堂為尋找被風刮走的自記紙而獻身。為了及時獲取氣象資料,九仙山氣象站的賴開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都是我們氣象部門的雷鋒。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樸實無華的話語,正是雷鋒偉大人格的寫照。重讀《雷鋒日記》,讀出的是他的愛,他的忠誠、奉獻,他的堅強、樂觀等。其中蘊涵的好學、敬業(yè)、助人、艱苦奮斗和集體主義等精神,無疑是今天每一個人最需珍貴的精神財富。
時代需要航標,思想需要先導,社會需要榜樣。開展學習雷鋒活動,已經(jīng)寫進黨的代表大會的報告。作為一名老黨員,更應該將雷鋒精神體現(xiàn)在自己的生命中去,像他那樣工作,像他那樣學習,像他那樣生活,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