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讀后感 篇1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小說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并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展現了獨特的藏族風情及土司制度的神秘。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簡直可以用"享受"二字來形容都不為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為我們勾勒出了秀麗恢宏的蜀藏河川風光,還有那古老而又神秘的藏族風情和土司歷史。這是獨屬于藏族文化的歷史載體,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形象各異的藏族人,更為小說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生動而又鮮明的人物形象,幽默而又風趣的語言,使得作者在描寫著令人壓抑的土司制度的同時,還穿插著藏族風情,這些都為小說的內容增添 了浪漫的底色。無不讓人沉醉在其中,心生向往,實在是享受在其中,"無法自拔"了。
《塵埃落定》中以主人公傻瓜少爺的視角來描繪那個時代等級制度森嚴的土司制度,來鋪展著一幅屬于古老而又神秘的藏族風情卷軸。作者阿來巧妙地通過側面描寫,即傻瓜少爺的父母都叫他"傻子",連下人都敢叫他"傻瓜少爺",可想而知他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傻子".但 主人公之所以會被稱為"傻子",是因為他違背了當時地域的主流文化,違背那個時代的生存規(guī)則,他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可以說是一個不適時的人。正是因為在當時人們的眼里,主人公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傻子,所以才沒有卷入權利斗爭的漩渦中去,能在土司制度下很好的活著。他沒有權欲,他在大家的眼里是個"傻子",所以他才能擁有著美好的少年時光,能和家奴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反觀那個時代的其他人,比如主人公的大哥在爭權奪利的漩渦中越陷越深,一生都被土司制度束縛著,活在仇恨化的世界里。還有更多的人,他們時刻牢記著首先是土司,土司 的下面是頭人,頭人管百姓,然后是科巴(信差),最后才是家奴。等級森嚴的土司制度日益腐蝕著人們的觀念,已經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了。恰恰是這種強烈的反差對比,使得地位卑賤的人們對"傻瓜少爺"視他們地位平等的觀念而心存感激之情,為后來"傻瓜少爺"受到英雄般的待遇而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