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黨員思想報告范文 篇1
敬愛的黨組織:
榮辱觀念是一個人善惡、美丑、是非等基本價值理念的綜合體現,也是一個人行動和自律的標尺。公民的道德素養(yǎng)、文明 水準是一個民族素質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個素質、實力,既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更在關鍵時刻顯現功效。當他人遇到不幸時,如 果我們把旁觀視為恥辱,
那么,我們就會以幫助為榮。如果人人都有這樣一種榮辱觀,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真正成為一個溫暖的家園,也就有了團結進步的力量。
作 為一名大學生黨員,要樹立榮辱觀,要從身邊的細節(jié)做起,要有愛心。不僅要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修養(yǎng)和人格錘煉,還要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要在校園里營造 一種知榮辱、明羞恥、懂美丑的良好氛圍,推動整個校園良好風氣的形成和發(fā)展。“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是處理人與人關系的道德準則。我們作為一 名大學生黨員,作為社會的一員,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總要與他人打交道,這就涉及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問題。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和諧校園 的實踐中,強化團結互助的道德意識,提倡團結互助的道德行為,對營造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我國儒家倫理思想 中,“和諧”、“仁愛”等道德觀念受到特別的重視,人們經常聽到的“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話語,就是“和諧”、 “仁愛”等傳統(tǒng)倫理文化的體現。和諧是建立在團結的基礎上的,對一個家庭、組織和國家來說,如果不團結或者不夠團結,自然也就難以達到和諧,生活于其間的 人們也就不能感受到幸福,更不用說集體的發(fā)展了。由于社會中存在著困難人群,他們需要其他人的關懷和幫助,我們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這些人以物質和精 神上的支持。為了實現友愛、安定、有序和公平的和諧社會,需要全體人民大力弘揚團結互助的優(yōu)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