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教案 篇1
【素養(yǎng)目標】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張,了解《大學》的主要內(nèi)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誦課文。
3.分析本文的論證特點,概括說理的藝術技巧。
4.準確把握和理解“三綱”“八目”的具體所指及其內(nèi)部關聯(lián),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難點】
概括說理的藝術技巧,準確把握和理解“三綱”“八目”的具體所指及其內(nèi)部關聯(lián)。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探討課文的深刻內(nèi)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從中知道了為人父母要以身作則,言而有信,真誠待人的道理。今天,我們要以更加理性的目光來學習曾子的另外一篇著作《大學之道》。
二、文化常識
1.了解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參,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一說山東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點,字皙,七十二賢之一,與子曾參同師孔子。
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nèi)省慎獨”的修養(yǎng)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jīng)》、《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曾子在儒學發(fā)展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為“宗圣”,成為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僅次于“復圣”顏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