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 俄國的改革 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學生要求掌握的知識:俄國1861年改革;俄國的領土擴張。
思想教育目標:
沙皇俄國是最富侵略性的國家,它發(fā)展的歷史是不斷擴張的歷史;改革和變革在一個國家發(fā)展中的有著突出的作用。
能力培養(yǎng)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異同,培養(yǎng)學生先尋找比點比較歷史事件的能力。
教學建議
本課地位
本課講述的三個問題:彼得一世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和俄國的領土擴張。極大地推動了俄國經濟的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沒有這兩次改革,俄國就不可能成為歐洲強國,在世界舞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重點分析:
俄國1861年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在俄國歷史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俄國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道路,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有了較快的發(fā)展。但這次改革保留的大量封建殘余日后逐漸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阻礙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中,俄國始終是最薄弱的一環(huán),這種狀況對后來的俄國十月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這段內容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難點分析:
比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異同。這兩次改革在俄國的發(fā)展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都有利于俄國的經濟的發(fā)展和實力的增強。但它們對于俄國農奴制度的態(tài)度卻是截然相反的。
重點突破方案:
建議教師從背景、內容、評價三個方面幫助學生認識1861年改革。背景的講述應在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歸納改革前俄國的經濟、政治狀況。一方面俄國農奴制度已經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另一方面,農民的暴動嚴重威脅了沙皇的統(tǒng)治。為緩解危機,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進行改革。內容的講述重在分析解放農奴和收取份地租金兩項內容對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所起的促進作用。為學生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質埋下伏筆。對1861年改革的評價應著重分析這次改革的不徹底性。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經濟上俄國用犧牲農民的利益來發(fā)展資本主義,就會造成人民購買力降低,國內市場狹小,對日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政治上保留了沙皇專制制度,造成俄國社會矛盾的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