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深入農(nóng)村社會實踐報告
XX年5月12日,在文理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的帶領下,一批文理學子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踏上了xx市xx縣社會實踐的行程。
當天上午,我們首先xx縣xx鎮(zhèn)xx村。在當?shù)仡I導和學院領導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在xx村村委會廣場對當?shù)匚幕、?jīng)濟等方面進行了學習。之后,有關領導對我們社會實踐的活動路線進行了介紹,依次為xx鎮(zhèn)xx村,蘋果基地,農(nóng)民手工合作社,xx縣國家濕地保護公園及孔子弟子燕伋的故鄉(xiāng)。在會議結束時,所有在會人員進行了合影留念。
會議之后便開始了我們的社會實踐之行。
第一站,xx鎮(zhèn)xx村。
當校車快要進入xx村時,整個村子的面貌全部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白色的房屋,灰色的屋檐,紅色的大門,一排排整齊而有序。四周全部是綠油油的小麥包圍著,看起來融洽的非常完美。會議后,我們開始了對xx村的親身考察。整個村子按照“井”字形排列,房的樣式由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劃,道路也一改以前泥濘土路變?yōu)樗嗦,路邊種植者各種風景樹,栽立著路燈。貼著新農(nóng)村的標語。各家門前也種起了自己喜歡的花草,無不彰顯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
當我們在進行居民生活考察時,前后反差讓我有些意外。第一家的生活令我感到農(nóng)民生活的提高,家中裝飾很整齊,各種家用電器基本都有,院子里也很干凈,邊上種著一棵小樹,表現(xiàn)出了他們也喜歡清雅的生活,當我們問到他們對生活是否滿意時,他們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臉。相反第二家的考察讓我感到有些失望。家中仍舊是灰色的水泥墻,各種農(nóng)用工具相比比第一家多了很多,而且家中門窗也沒有安裝,給人一種欠缺感。當時已是10點多了,兩位老人和兩位小孩才吃早飯,一問才知道他們剛從農(nóng)田干完農(nóng)活回來。孩子的爸媽在外打工,基本不回來,所以家中的農(nóng)活只能由他倆來承擔。孩子的生活費則由他的爸媽負擔。這樣的生活又讓人看到了新農(nóng)村發(fā)展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