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職工關于安全演講稿_珍愛生命(精選3篇)
企業(yè)職工關于安全演講稿_珍愛生命 篇1
我叫,來自籌建處。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關注安全,重視質量,我為五凌添光彩》。
20xx年,中國迎來了舉世矚目的奧運年,也經(jīng)歷了催人淚下的“汶川地震”災害年。從中國到世界、從個人到企業(yè)的無私奉獻和資助,體現(xiàn)了人類對生命的尊重,也突出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安全的關注和渴求;更凸顯了安全在所有人心中的地位。
安全是什么?
安全是生命。有史以來,電力行業(yè)一直是易發(fā)事故高危險的行業(yè),‘要安全、保安全’也一直是企業(yè)追求的目標。質量在我手中,安全在我心中,只有把安全工作做到位,才能發(fā)展經(jīng)濟,提高質量,創(chuàng)造輝煌。一道道血紅的傷口,一塊塊淤青的皮膚,一張張無奈的臉龐,這些認為平淡無奇的現(xiàn)象卻揭示出現(xiàn)在電力行業(yè)的阿卡瑠斯之踵——安全問題。20xx年從國家到公司對于電力行業(yè)安全的重視,讓作為一名職工的我心中倍感責任重大。對于職工,安全是最大的福利。對于企業(yè),安全更是五凌公司發(fā)展騰飛的基石。一個企業(yè)要不斷發(fā)展,最重要的是提高企業(yè)的生產(chǎn)效益,要提高企業(yè)的生產(chǎn)效益就必須讓每個成員心中充滿責任意識,而做好安全工作便是責任心最重要的體現(xiàn)。所以,加強安全教育,就是我們企業(yè)追求質量的必要前提和現(xiàn)實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全也是一種責任。作為一名企業(yè)員工要時刻牢記這樣一句話:那就是“責任重于泰山”,那什么是責任呢?責任就是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認真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安全地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不求轟轟烈烈地干事業(yè),而是安全、平穩(wěn)地把好每一道質量關;只有嚴格地遵守、自覺地履行每一條安全規(guī)程,才是一名合格的五凌人。五凌公司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輝煌,是因為我們五凌人具有代代相傳的安全意識。一個保證不了安全的企業(yè)是不合格的企業(yè),一個不能遵守安全規(guī)章制度的職工也是不合格的職工。因此,關注安全,重視質量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安全更是效益。干工程要想獲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安全文明生產(chǎn)是最重要的保障。因此,安全教育應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我們要牢固樹立保安全保質量才能出效益的思想,強化安全本身就是效益的理念。也許有人會說,加大對安全的投入會增加企業(yè)的成本,減少收入和利潤。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觀點,安全投入不應是企業(yè)的負擔,它所產(chǎn)生的也絕不是一種負效益。我們怎么也不會忘記,20xx年在我國山西,河北等地先后發(fā)生了一系列的煤礦事故,這些礦難造成了近500人的死亡。這冰冷的數(shù)字,分明代表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此消失,礦難讓每一個有良知的人為之刺痛,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多的礦難,就是那些礦主從不關心煤礦的安全設施,從不組織安全生產(chǎn)教育,觸目驚心的礦難奪走了礦工的生命,也給企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第一范文網(wǎng):
我相信,只有讓所有的職工把安全放在心中,人人懂安全、抓安全、要安全才能保安全,因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我相信,只有讓所有的管理人員把安全工作搞好;公司的效益才會更好,因為“安全促進生產(chǎn)、安全就是效益”!
所以我更相信,有我們大家對“工程安全零事故”的追求和努力,公司一定會在群強林立的電力行業(yè)中脫穎而出,因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謝謝大家!
企業(yè)職工關于安全演講稿_珍愛生命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正是“珍愛生命”。
當我們離開母親溫暖的呵護,搖搖晃晃行走在人生道路上時,“安全”意識就是我們穩(wěn)步向前的那根拐杖。沒有它,我們可能就會摔得頭破血流;沒有它,我們可能還來不及經(jīng)歷成長;沒有它,我們更不可能到達人生輝煌的頂峰。是的,誰若忽視安全,誰就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大家還記得20_年的那件悲慘的踩踏事件嗎?那年的12月7日,對于_省_市育才學校師生來說絕對是個“黑色星期一”。那天晚上9點10分,同學們和往常一樣,晚自習下課后,紛紛從教室里走出,奔向宿舍。下樓的人很多很擁擠,而下到一層的同學卻突然放慢了腳步,后面的同學不住地向前推擠。在一層和二層之間的樓道內,因為一名學生跌倒,后面的學生擁擠過來,一層疊一層地壓了上去。在狹窄的樓梯間,幾十名學生瞬間擠成一團,哭喊聲,叫嚷聲混成一片……“我當時根本沒辦法動彈,更可怕的是,我感到呼吸極為困難,于是,我張大嘴巴,通過小空隙透過來的一絲涼風維持呼吸。”“當時我聽見有個同學剛開始還大聲呼喊著‘救命’,后來就聽不見聲音了!毙颐庥陔y的學生在病床上痛苦地回憶著那驚魂一刻。在這次事故中,有8名同學遇難,這8條活生生的生命,他們的年齡最小的只有11歲,最大也才14歲。
可這一個個逝去的生命,依然沒有警醒那些不遵守秩序,缺乏安全意識的人作文。
20_年11月29日,_市第五小學發(fā)生踩踏事故,123名學生被送往醫(yī)院,其中6人重傷,34人輕傷,1人因臟器嚴重受損生命垂危。
20_年10月27日16:20分,_省_市運師附小發(fā)生嚴重踩踏事故,15名學生不同程度受傷,其中9人傷勢嚴重,兩人被抬出時都已經(jīng)窒息。
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遠離了我們……
假如,假如他們剛剛走出教室時,就靜靜地排好隊伍;假如他們在走到樓梯口時,就有序地靠右行走;假如行進中的人群不會向前推搡;假如每個人都遵守秩序,懂得安全意識。假如,假如……
可是,生命沒有假如!
這一場場噩夢般的悲劇,這一個個血的教訓,難道還不足以敲醒那些麻痹大意,視秩序如同兒戲的人嗎?
我親愛的同學啊,為了讓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不再遠離,為了讓一幕幕慘不忍睹的悲劇不再上演,為了讓一顆顆關愛我們的心不再哭泣,請珍愛生命,請珍愛生命!從遵守秩序做起,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企業(yè)職工關于安全演講稿_珍愛生命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
從昨天下午接到要發(fā)言的通知到現(xiàn)在,我一直為“該講什么內容”糾結著。說句心里話,平常之事倒是真的不少,也時常實實在在地為了心中的那一份追求或者說是為了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而絞盡腦汁,但每每回頭重新審視的時候,又覺得有點幼稚,甚至不堪入目。
年年歲歲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啊。不是學生的“發(fā)型“不好,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實在太快了。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老師都怕做班主任,包括我在內,真的怕得不得了。怕什么?怕班級里出亂子,怕家長、學校不滿意,更怕學生走極端,因為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想法已經(jīng)有了質的變化,對社會、學校、家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由于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包辦寵愛,他們的責任意識、興趣愛好、生存追求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怎么辦?我的想法是不回避任何敏感問題,盡最大努力,與時俱進,接受繼續(xù)教育,努力跟上學生的腳步,抓住一些關鍵點,精心準備相關教育話題。
環(huán)節(jié)一:大家來說說生命是怎樣產(chǎn)生的
播放:精子與卵子的結合、胎兒形成及變化過程的紀錄片。目的是引起學生對生命的好奇,感受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環(huán)節(jié)二:人生下來發(fā)出的第一個聲音是什么,這個聲音讓你想到了什么
對于這個哭聲,學生想到了人生下來就是要受折磨的,人生是曲折的,人生應該是先苦后甜的,困難、挫折是人生必有的經(jīng)歷。還有的學生說,孩子的哭聲是父母的笑聲,他給父母帶來了希望和未來,父母知道孩子要在吃苦和挫折中才能成長起來等等。
環(huán)節(jié)三:動物為什么要歷盡千辛萬苦群體遷徙
把動物世界里一些非常悲壯的遷徙畫面放給學生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寶貴,生存的艱難,同時也感受了生命之間的關系(好幾個學生看到一只老虎為了把自己的孩子從鱷魚的口中搶回來,最后自己壯烈犧牲的場面時,哭了)。
環(huán)節(jié)四:黃思雨同學讓你看到了什么
老師用充滿愛和激昂的感情講述下面的故事:20xx年5月12號,地震發(fā)生時,12歲的黃思雨正在映秀小學上美術課,樓房開始晃動時,思雨和同學一起從4樓教室朝樓下奔跑。當從三樓跑向二樓時,房子一下子倒了,一塊巨大的預制板坍塌下來,把思雨的左腿砸斷并死死壓住,無論怎么努力,思雨都無法掙脫。
危險隨時還會發(fā)生,思雨以驚人的膽量和勇氣用盡全部的力量,活生生地把斷腿從身體上撕裂下來。思雨拖著斷腿,忍著劇痛,拼命爬,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活著(故事講完了,停頓兩分鐘)!
同學們,生命的價值到底有多少?生命遠比我們想象的強悍,無論生命的經(jīng)歷有多殘忍,哪怕是不完整的生命體,也同樣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無論生命是以怎樣形式存在,我們都要完整的接受和善待。
環(huán)節(jié)五:一起安靜地默讀和體會孟郊的《游子吟》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同時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背景音樂和電影畫面。讓學生與自己形成對照,讓生命的意義升華。
環(huán)節(jié)六:生命誓言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請大家站起來把手放在心臟的位置,一起做生命的宣誓:當我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我不會輕言放棄;當我的生命遭遇困境時,我要勇敢面對;當生命并不完美時,我依然肯定、悅納生命;無論什么原因,無論什么理由,我都不會放棄生命!善待生命,永不放棄!善待生命,永不放棄!班會課到這次結束。
最后,我想和大家說的是,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個班主任的力量更是有限的,我們除了要緊跟時代的腳步,更要相信“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故事,本案例的形成就是在多個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尤其是張喜芳老師的大力支持和科學指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