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大學生就業(yè)
你在新東方打掃衛(wèi)生一年,你離開的時候,寫簡歷就是在新東方工作了一年。如果你有更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作為大學生每次打掃很干凈,我每次進這個廁所都感到廁所是超一流的,我覺得你的工作精神,敬業(yè)精神讓人達到欽佩。如果你再堅持一段時間,我可能給你分配更多的工作,比如四個廁所,這樣加了一倍的工作機會,如果四個廁所打掃的很干凈,我就可以把打掃新東方的員工都歸你去管,第一你的工作很好,第二你有敬業(yè)精神,第三我發(fā)現(xiàn)你個人溝通不錯,我肯定讓你逐漸進入管理崗位,這不就很容易做到了這個事情。這是一個就業(yè)心態(tài)的問題,大學生現(xiàn)在面對社會,自己一進入社會就能看到自己一份喜歡的工作,并且能拿到很好的薪水做下去,這樣的機會確實比較少。
你進入機會的敲門磚,就是你必須選定一家單位以后,從這個單位最基層的工作干起,并且以自己的態(tài)度和業(yè)績來證明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發(fā)展前途,以及證明自己對這個機構的喜歡,讓自己在這個機構中間逐步上升。所謂就業(yè)就是找一份工作而已,特別簡單。我當初留在北京當老師,我從來沒有想到當老師,我從北大畢業(yè)以后,仍然中英文水平比較差,之所以留在北大當老師,是國家分配體制所導致的。我填的申請表中間的志愿,都是包括國家機關,包括外貿部,外交部等等這樣的單位,這是北京大學老師的職位我從來沒有填的,之所以被留下來,當時北京大學公共英語四六級非常缺老師,必須得留五到六個同學作為老師。我是作為全班倒數(shù)第五名被留下來的。我留下來以后,我知道不能丟這樣的工作,如果我拒絕了,就意味這我的戶口被打回原籍,這樣我就要回到農村去,所以交給我什么工作,我都得干,從不會當老師,抱著一點點敬業(yè)精神,抱著對自己的學生一定要好,從不會當老師,到一年多自己以后,我自己把老師這個職位做了一個轉向,最初我的概念,就當那么一兩年老師,同時還看看有什么機會,或者出國,或者轉到別的好行業(yè)去,沒有真正想過自己要當一輩子老師,直到當了兩年老師以后,就轉到第二步。就是職業(yè)境界。
職業(yè)和就業(yè)區(qū)別,就業(yè)就是能使自己能活下去的臨時工作和未來發(fā)展方向不一定相關,可以相關也可以不相關的工作,叫做就業(yè)。職業(yè)不一樣了,選擇這個行業(yè)打算干一輩子。我在北大兩年以后,就下定決心自己一輩子不離開老師的講臺;谖掖罅康臅r間,當老師每個禮拜最多教10個小時的課,第二我多余時間可以讀自己的書,而且當老師有寒暑兩個假期,可以出去旅游,你得到了對時間的交換,我這么想就決定當老師,在北大當了那么多年的老師,確實過的比較舒適。沒有想到我還在當老師,沒有想到我所認為當老師可以帶來的時間上的充分,以及可以享受充分的空間,就是出去旅游這樣的機會,對我來說完全沒有。沒有想到當老師這個職業(yè)慢慢轉向另外一個狀態(tài),當我確定自己的一輩子職業(yè)方向以后,我本來的打算是在北京大學一直干到年紀大,最好能錄到北京大學三級教授或者二級教授來當當,中間出現(xiàn)波折,因為出國的原因,因為北大跟我各自各樣的關系,比如說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在北大在外面被培訓機構教書影響了北大自己培訓機構招生人數(shù),結果北大給了我一級行政機構的處分問題,導致我下定決定從北大辭職這樣概念。做新東方不是我主動選擇,是一個被動選擇。是被某種外來因素推動以后,產生的一個被動慢慢轉向主動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