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年讀書節(jié)活動啟動發(fā)言
親愛的同學們、同事們:
大家早上好。又是一年春來到,就在這盎然春意中,我們學校XX年讀書節(jié)又如期而至了。非常榮幸,今天可以站在這里和大家
一起分享我的讀書經(jīng)歷與心得,希望在接下來的有限時間里,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去重溫書籍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一直以來,學校和老師都鼓勵同學們廣泛閱讀,涉獵經(jīng)典之作;學校的圖書館寬敞明亮,藏書豐富,種類齊全,同學們可以自由
翻看借閱。在這里,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地閱讀那些名家名作,從優(yōu)秀的書籍中汲取知識
,營造自己的精神花園。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閱讀習慣、閱讀渠道和閱讀口味。也許是因為生性比較保守傳統(tǒng),再加上年老眼花,我不喜歡閱讀電子書籍
,只喜歡翻閱紙質(zhì)書籍;虮』蚝竦囊槐緯,或白或黃的光滑紙張,偶爾散發(fā)的淡淡墨香,那種質(zhì)感是電子閱讀器無法比擬的。
所以即便外出,我也喜歡在包里放上一本書,絲毫不嫌其沉重。
對現(xiàn)在的我而言,讀什么書全是隨機的,獲取新書信息的渠道也很簡單。就是去學校圖書館,在新書欄前查找,碰上合自己口味
的便借走。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恰好書里提到了另外一本書,讓我產(chǎn)生了興趣,那么我便會把那本書也找來讀一讀。比方說,
我很喜歡《xx年中國年度隨筆》,于是就把它的系列叢書中的另一本《xx年中國年度雜文》也借來看一看。又或者這本書讓我對
作者有了好感,我便會盡可能把這個作者的其他書籍也找來看一看。比如我在閱讀《年度雜文》的時候,看到了一篇張鳴的文章
,挺喜歡的,于是把他的《在歷史下降線行走》、《再說戊戌變法》、《辛亥:搖晃的中國》找來讀讀。讀了一些書之后,我發(fā)
現(xiàn)個別出版社出版的書質(zhì)量都還不錯,于是又在學校圖書館網(wǎng)站上進行查閱,找出學校所館藏的這個出版社的全部書籍,記下自
己可能會喜歡的書籍的索書號,然后去圖書館直接借閱。比如對于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書,我印象一直不錯,在網(wǎng)上一查,恰
好有我網(wǎng)購多日而不得的陳丹青的《多余集》和《荒廢集》,那種感覺真是如獲至寶。除了自己的隨意閱讀,偶爾我也會受報紙
或同事讀書推薦的影響?赐觌娨曔B續(xù)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之后,我對中國遠征軍的歷史有了些興趣,在學校圖書館借了套《
中國遠征軍》。但這套書是小說,不能滿足我對歷史真相的探尋,恰好在《南方都市報》的周末文化副刊上有篇文章提到了中國
遠征軍的后人們?nèi)绾嗡姆剿鸭篙厒兊馁Y料,以出書紀念父輩的事跡,為父輩正名。于是我知道了,關(guān)于中國遠征軍,有兩本書
是可以找來讀一讀的,一本是《父輩的戰(zhàn)爭》,一本是《國家記憶》,后者是厚厚的一大本照片集,基本上都是作者從美國國家
檔案館搜尋到的真實圖片。同事在辦公室推薦《曾經(jīng)風雅》,看完之后,又借了與之相類似的同是介紹民國時期名人雅士的《曾
經(jīng)風流》《獨白:大師難忘的事兒》《大師講學記:講壇上的大師身影》。除了按自己的喜好隨性閱讀之外,我的閱讀也會受到
工作的影響,比方說,幾乎每冊的語文課本里都有古代詩歌,于是我去圖書館借閱了《附庸風雅:第三只眼看<詩經(jīng)>》,《葉嘉
瑩說陶淵明飲酒詩及擬古詩》,然后把葉嘉瑩一系列的古詩鑒賞書籍抱回了家,還有安意如的書,孫濤的書,當時的感覺就兩個
詞“酣暢淋漓”“口頰生香”。
所以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讀書可以由點到面,經(jīng)一本書輻射到無數(shù)本書,一點點地擴大你的閱讀面,一點點地深入你的閱讀專
業(yè)領(lǐng)域。只要你是真心喜歡一本書,認真去閱讀一本書,必然可以從其中獲得無數(shù)的驚喜。
就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我隨心所欲地讀了一些書,有這么幾本書是我覺得可以推薦給大家的。
一是劉小楓《沉重的肉身》。之所以想把這本我十年前讀過的書推薦給大家,是因為我聽說很多同學都讀了米蘭·昆德拉的《生
命不能承受之輕》,卻感覺讀不懂。雖說讀不懂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外來的借鑒給我們以啟發(fā),也不失為一件幸運的事。這本《
沉重的肉身》的出現(xiàn),對當年的我而言便是一件幸事。書中除了對《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有所解讀之外,還有對法國大革命、小
說《牛虻》、基斯洛夫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以及作家卡夫卡的獨到賞析,相信這些文章會讓我們有些同學的心靈飛翔。
二是高爾泰《尋找家園》。推薦這本書,純粹是出于個人的閱讀趣味。對于父輩的歷史,尤其是父輩學人的遭際,我似乎有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