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童心悅讀現(xiàn)場會上的講話
由我校骨干教師朱新玉,劉燕老師等主講的“童書——童年最美妙的種子”、“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等多次以讀書為主題的家長會,既讓家長明白了閱讀童書的意義,又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今年三月,濰坊市教委組織的60位中小學班主任,到我校觀摩讀書家長會后,他們都感慨地說:“原來家長會還可以這樣開!”
學生家長楊澤同的媽媽,給家長會做的《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崔金偉的媽媽所作的《如何給孩子講故事》等,都引起了家長強烈的共鳴。這些家長的電話也因此成為熱線電話。
正是因為有了家長們的覺醒,知道了童書閱讀對孩子成長的深遠影響,我們的班級共讀才會有了足夠的書籍做保障,童心悅讀才會得以順利實施。
楊洪芬老師的班每個學生每學期買400多元的童書,每學期組織班里所有的學生和家長五次郊游,五一一塊去的日照,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核心是班里家長委員會他們去承擔責任。(家長委員會是由家長民主投票選舉的)。
2、舉辦“親子故事會”。
為了指導家長搞好親子共讀,學會如何給孩子講故事,我們“童心閱讀研究院”的教師利用周末時間,輪流舉辦“親子故事會”,邀請家長帶著孩子來聽故事。一個個美妙的故事,不僅孩子喜歡聽,家長們也陶醉其中。這是常麗華在講故事。期間,一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老師們都會精心設計“親子話題”,比如在劉春華老師講《愛心樹》的時候,留出幾分鐘的時間請爸爸媽媽講講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和期望,讓孩子們大聲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們!”并給爸爸媽媽一個吻,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這樣就讓家長感受到了講故事的樂趣,從而推動了班級親子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
3、便條交流,家;。
在親子共讀過程中,很多家長表示很想和孩子一起讀書交流,可是不知道圍繞書中的那些問題,以何種方式與孩子共讀。我們就通過便條的形式,與家長建立起閱讀交流的平臺,給家長以指導,保證親子共讀的日;陀行浴_@是四年級二班楊霞老師的一張便條:
XX年3月30日星期五
昨天的讀書,我特別要求學生,要有自己的見解。從書中讀出自己,從而改變思想,進而影響行為。這就是我們讀書的意義。特別表揚張偉浩,他回答的每個問題,都能針對自身的缺點,然后要求自己,給自己確定了今后的目標。我覺得很棒。如:“從書中我知道,只要認真讀書,讀書時求甚解,擁有自信,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學習的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每個人都能發(fā)出如此的肺腑的聲音,孩子的進步就是指日可待的了。
周日交流的問題:
1、不長時間,山姆帶去的兩條褲子和三件毛衣就破了,說說不同的季節(jié),山姆穿的都是什么衣服。他是怎么做出來的?
2、當然,在山里行走,就是靠他的雙腿?墒,山姆還是創(chuàng)造了一些特殊的在山中穿行的工具,說說他都創(chuàng)造了哪些工具。
3、書的結尾意味深長。你認為山姆一家是選擇住在山上,還是返回城市?如果你是山姆,你會怎樣選擇?
4、下周,我們交流《時代廣場的蟋蟀》,請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