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經理年會發(fā)言稿
我們的產品,不是玩具,不好玩,但受用者都一樣,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包括中間商和終端消費者)。所以,在日復一日的服務中,我們真的要多動一點腦子,多添一雙眼睛。
四,創(chuàng)造好你的“小氣候”
一個人新進一個群體,起初處處新鮮,活力四射。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有了“成長的煩惱”。因為感到大環(huán)境里的不和-諧,變得縮手縮腳;因為自身的職責不清,變得渾身惰性。
有一則寓言,講一個房間里有兩盞燈,都管用,但每到晚上,還是漆黑一片。起先的原因是兩只燈誰都不肯先亮,都在想:干嗎要我先亮,我亮了,照亮了房間也照亮它,我神經!(當然,也缺少一個規(guī)則要求他們誰先亮、誰后亮或一起亮)天長日久,兩只燈天天不亮,成了習慣,于是那個房間成了夜色里最黑暗的所在。寓言到此為止,聰明的你,還可以往下編,一直編到兩只燈泡鎢絲上了銹,微風一吹,玻璃殼一片片往下掉為止……
我們這個團隊,是一支“青年近衛(wèi)軍”,有理想,有沖勁,都深知:要進步,就必須比別人快半拍!
人雖有差異,但基本觀念是相通的。在周經理的領導下,就像一個家庭,每個成員都勇于并且坦然地接受一些“無情的管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有情的管理者”。只有這樣,才能齊心協(xié)力,創(chuàng)造一個彼此共同分享的有助于工作的“小氣候”。
五,下面是些很散的問題,我想請銷售代表們留心并和我一起做,好嗎:
在走訪市場時,你會留心同類廠家的一張不起眼的說明書、宣傳畫嗎?
新開發(fā)網(wǎng)點中,你的份額占多少?店主對你的付出認同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養(yǎng)成隨時走訪商店的習慣,例如:有一天你乘公共汽車,下錯了站,恰好路邊有一家業(yè)內店,不管別的,你走了進去。
節(jié)日期間,是否給你認識的那些小店主問候了?雖然那之前,他不一定會想起你,但那以后我相信,他會熟記。有人講過,越是小人物,越看重別人的尊重,我們常常疏忽。
能清楚地知道你所服務的那家商店,一周里競爭品牌分類產品的銷量和市場份額嗎,精確性是多少?
有時候,幾天的功夫,好好的店,突然關門歇店,或者轉改門面,哪里熱鬧到哪去了。這些變故,真的是你不可預知的嗎?還是你事前溝通不力呢?
顧客走進服務中心,第一個起身迎上的人是你嗎?在顧客說第一句話之前,你的目光以及不可少的“你好”到了嗎?
給兩分鐘的時間,你能把朝夕相處的每個同事的優(yōu)點概括一下嗎?(如果你平時留意過的話,很容易做到)
我們的技術人員上門處理投訴時,正好你有時間,你會主動要求“見習”嗎?也許專司市場服務的你,一輩子不用干“技術”,其實,你的一切所見所學,在你的工作中都會無意的應用。
公司的促銷計劃我們執(zhí)行了,該做的都做了,但有沒有考察過真實效果呢?我這個地區(qū)的增長量究竟是多少?什么樣的活動才真正有效于你所在的這個區(qū)?不同規(guī)模的商店、不同類型的店主,他們又希望我們有怎樣的促銷支持呢?
……
市場上的問題太多了。我們要一起想!
銷售服務的事,看似簡單,實際煩得很。寫毛筆行書的人,你問他“心”字怎么寫,他會告訴你:關鍵三個“點”。左邊一“點”要“認真”,中間一“點”要“周到”,右邊一“點”要“快速”。銷售服務的事,也要這么做——用“心”去做!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