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成人禮發(fā)言稿模板(精選5篇)
18歲成人禮發(fā)言稿模板 篇1
親愛的孩子!
讓我今天最后一次這樣稱呼你們。這一時刻標志著你們作為兒童、未成年人的旅程到此結束了。
經(jīng)歷了18個年頭,看過了6000次日出和日落,從幼兒長成了又高又大的青少年,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你們的父母和老師也在改變。他們正在變老,自然規(guī)律決定了他們將從你們的人生舞臺上慢慢的退休,最終把整個社會和整個世界托付給你們。
所以,今天,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向他們表達你的感激之情,用你未來的成就回報他們,證明你有能力與世界接軌,證明你有信心、有能力讓前幾代人安心。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傾注在你們身上的一切希望,都是為了美好的明天早點到來。
成年意味著你即將成為一個群體、一個社會、一個世界的主體。你今天真的有能力、有資格成為這樣的人嗎?
成年意味著你們將進一步覺醒。它喚醒你的意識,喚醒你的激情。
成人意味著你應該理解并追求崇高、尊嚴、友愛、平等等人類獨特而共同的價值觀。從這個意義上說,成年意味著你應該有人文精神。
成年也意味著獨立,不僅是行為上的獨立,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獨立,或者擁有獨立、健康的人格。
現(xiàn)在就要開始走自己的路了。面對各種各樣的事物和困難時,你應該有自己的想法、觀點和立場。要有符合社會主流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當然,獨立和獨特并不意味著與他人格格不入,也不意味著一直與社會沖突。獨立人格不排斥合作、服從、友愛、與人和諧等高尚品格。
國家是一群人,是通過社會生活和職業(yè)分工聯(lián)系個人的整體。因此,從今天開始,你應該冷靜、認真、理性地思考你未來的生活、職業(yè)、社會角色定位以及整個人生。
親愛的孩子們!在這一刻,我代表我們這些在生活中走了很長的路的人,祝你們一切順利!我們很高興看到你們的成長,見證你們十八歲的成人禮。
最后,祝大家進步和幸福。
18歲成人禮發(fā)言稿模板 篇2
當金色的陽光灑向我們年輕的額頭,歲月翻飛著年輪,為我們刻上了一個光輝而神圣的年齡-18歲。
今天,在神圣的國旗下,我們隆重集會,舉行莊嚴的成人儀式,我們的心情無比激動。18歲,告別了稚氣的童年,18歲,送走了純真的'少年,18歲我們踏上了另一條漫長的路。昨天,我們還捧著童話,做著多彩的夢,昨天,我們還躲在父母的羽翼下,享受溫暖的呵護,昨天,我們還在因一次失敗,偷偷地擦眼淚。然而今天,18歲的我們封存幻想,擺脫依賴,拋開軟弱;18歲的我們學會實干,走向獨立,選擇堅強。
這是18歲賜予我們的力量。翻開歷史的長卷,我們英勇的革命先烈,曾經(jīng)高舉‘五四’火炬,為中華之崛起高歌奮進,也許當時,他們也正值18歲,但18歲的他們,早已成為中華民族解放斗爭的先鋒。年輕的他們毫不畏懼,為了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青春譜寫了一曲18歲的壯麗凱歌。今天,18歲的我們已經(jīng)成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光榮地落到了我們的肩上。
我們將用自己的雙肩承擔起歷史與社會賜予我們的光榮責任,為實現(xiàn)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努力拼搏,奮勇前進。成人的我們有責任自身修養(yǎng),成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好青年;還有義務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打下良好的基礎;更有義務孝敬父母,贍養(yǎng)老人,報答一些曾經(jīng)給予過我們愛的人。雖然我們已經(jīng)成人,跨入了成人的大門,但還沒有跨出校園,我們還只是一群正在為高考發(fā)奮圖強的學生,我們應該把18歲的成熟注入到學習生活中去。高中是我們正經(jīng)歷著的人生階段。
它應該是勇于拼搏的一段,是追求理想的一段,也將是碩果累累的一段,地一次,我們可以把人生的風帆掌握在自己手里。地一次,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來實現(xiàn)理想,所以請珍惜這剩下的一年吧,即使我們成不了愛因斯坦、愛迪生那樣偉大的科學家,也當不了拿破侖、羅斯福那樣知名的政治家。無論結果如何,只要我們拼搏過,我們都將無怨無悔。為了辛勤的父母與老師,為了培養(yǎng)過我們的學校,更為了我們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讓我們?nèi)ヅζ床伞?/p>
去接受成人后,人生賜予我們的第一次洗禮與考驗扛起18歲帶給我們的責任與使命,肩膀不再單薄,踏上另一條漫長的路,腳步更加堅定。讓我們昂起年輕的頭,大步流星向前走;挺起自信的胸膛,讓自己發(fā)出耀眼光芒;把我們的生活變充實,妙筆快書我們青春的詩;點燃我們火紅的青春,讓我們的未來四季如春!
18歲成人禮發(fā)言稿模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春去秋來,時光輪替,生命仿佛漸次摞起來的稿紙厚實起來。不細翻,誰也不會注意它曾經(jīng)涂抹的痕跡?墒墙裉欤敳賵霰M頭的秋風裊裊升起,空中的禮樂悠揚回蕩,身后的老師含笑相伴,身旁的父母滿眼期盼之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飛速流轉(zhuǎn)的時光定格了,天地為我們停駐了這一剎那,十八歲,成人禮,像一朵璀璨的鮮花,在今天艷麗地綻放了。
十八歲,意味著什么?
它意味著成熟,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懂得思考人生,解讀社會,膜拜心靈深處覺醒的自尊;它意味著獨立,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將依賴之心拋諸腦后,做好獨自面對各種挑戰(zhàn)的準備;它意味著責任,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有為社會負責的勇氣,為生活擔當?shù)木瘛?/p>
當然,我們還只是學生,還在為理想而奮斗。事實上,大多數(shù)成功者的18歲,也都只是在奮斗。有一個大學生,滿懷救國的熱情,背井離鄉(xiāng),東渡日本,為"中華之崛起"而發(fā)奮讀書。有一個學徒工,在雜貨店忙前忙后,仍不忘揣著書本,鉆研數(shù)學。還有一個窮小子,坐在漏雨的教室里,立志要建一幢寬敞明亮的教學樓。18歲的他們,沒有成就,沒有輝煌,但他們有激情、有期盼,有行動。于是幾十年后,學成歸來的留學生,是人民總理周恩來;寄人籬下的學徒工,是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異想天開的窮小子,是領帶大王曾憲梓。我們的18歲,和他們的同樣平凡;我們的未來,也可以和他們的同樣美好,同樣輝煌。
十八歲,還意味著感恩。
登上主席臺前,跑道邊一位教孩子走路的母親觸動了我的回憶。孩子蹣跚前行,忽然轉(zhuǎn)身跑了回來;母親溫和地撫摸著他的頭,輕聲地鼓勵。這溫馨的畫面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有過的經(jīng)歷。我不禁想,十八年前嘹亮的啼哭,是同母親骨肉的分離;1歲左右,堅定地邁出腳步,是從母親懷抱的分離;7歲背起書包去上學,是從母親的呵護中分離;十八年來,一次又一次的出發(fā),一次又一次的分離……
十八歲,我們站在了成人門前,也站在了高考門前。還有兩百天就是那讓我們又愛又恨的高考了。站在這個關口,看著父母那一張張飽經(jīng)風霜的臉,我的心瞬間被刺痛了。
同學們,這兩百天,固然是我們決戰(zhàn)高考、拼搏命運的兩百天,但也極有可能是我們和父母同在一座城市、同住一個房間的最后兩百多天啦!兩百天后,我們背起行囊,扛起夢想,奔向光輝未來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就又經(jīng)歷了一次分離,成了故鄉(xiāng)那道凝固不動、讓我們魂牽夢繞的風景啊!
同學們,高考雖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卻是人生極為重要的一步。人這一生會有許多坎坷要跨越,高考也算其一。讓我們“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成人從今天開始,人生自今日輝煌!
謝謝大家!
18歲成人禮發(fā)言稿模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春去秋來,時光輪替,生命仿佛漸次摞起來的稿紙厚實起來。不細翻,誰也不會注意它曾經(jīng)涂抹的痕跡?墒墙裉欤敳賵霰M頭的秋風裊裊升起,空中的禮樂悠揚回蕩,身后的老師含笑相伴,身旁的父母滿眼期盼之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飛速流轉(zhuǎn)的時光定格了,天地為我們停駐了這一剎那,十八歲,成人禮,像一朵璀璨的鮮花,在今天艷麗地綻放了。
十八歲,意味著什么?
它意味著成熟,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懂得思考人生,解讀社會,膜拜心靈深處覺醒的自尊;它意味著獨立,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將依賴之心拋諸腦后,做好獨自面對各種挑戰(zhàn)的準備;它意味著責任,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有為社會負責的勇氣,為生活擔當?shù)木瘛?/p>
當然,我們還只是學生,還在為理想而奮斗。事實上,大多數(shù)成功者的18歲,也都只是在奮斗。有一個大學生,滿懷救國的熱情,背井離鄉(xiāng),東渡日本,為"中華之崛起"而發(fā)奮讀書。有一個學徒工,在雜貨店忙前忙后,仍不忘揣著書本,鉆研數(shù)學。還有一個窮小子,坐在漏雨的教室里,立志要建一幢寬敞明亮的教學樓。18歲的他們,沒有成就,沒有輝煌,但他們有激情、有期盼,有行動。于是幾十年后,學成歸來的留學生,是人民總理周恩來;寄人籬下的學徒工,是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異想天開的窮小子,是領帶大王曾憲梓。我們的18歲,和他們的同樣平凡;我們的未來,也可以和他們的同樣美好,同樣輝煌。
十八歲,還意味著感恩。
登上主席臺前,跑道邊一位教孩子走路的母親觸動了我的回憶。孩子蹣跚前行,忽然轉(zhuǎn)身跑了回來;母親溫和地撫摸著他的頭,輕聲地鼓勵。這溫馨的畫面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有過的經(jīng)歷。我不禁想,十八年前嘹亮的啼哭,是同母親骨肉的分離;1歲左右,堅定地邁出腳步,是從母親懷抱的分離;7歲背起書包去上學,是從母親的呵護中分離;十八年來,一次又一次的出發(fā),一次又一次的分離……
是不是,每一次成長都意味著一次分離呢?
是不是,每一次分離都能像那個孩子一樣轉(zhuǎn)身跑回去?
十八歲,我們站在了成人門前,也站在了高考門前。還有兩百天就是那讓我們又愛又恨的高考了。站在這個關口,看著父母那一張張飽經(jīng)風霜的臉,我的心瞬間被刺痛了。
同學們,這兩百天,固然是我們決戰(zhàn)高考、拼搏命運的兩百天,但也極有可能是我們和父母同在一座城市、同住一個房間的最后兩百多天啦!兩百天后,我們背起行囊,扛起夢想,奔向光輝未來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就又經(jīng)歷了一次分離,成了故鄉(xiāng)那道凝固不動、讓我們魂牽夢繞的風景啊!
我曾想為母親寫一篇文章,可記憶的箱子從底兒到頂兒,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和自然,甚至尋不出一點點浪花。母親對孩子所做的,仿佛已是一種習慣。以至我們不曾留意那個曾經(jīng)年輕美麗,弓著身子在廚房忙來忙去的母親早已悄生白發(fā)。那一天,走在街頭,偶然間聽到的一曲《懂你》,竟讓我的心震顫不已:是什么帶走了美麗母親的年輕,是什么改變了母親美麗的容顏?
我們學校門口,每到傍晚,就會有一支送飯大軍。密密麻麻的人群,拎著保溫的飯盒,站在寒風中,瞪大了眼睛張望。有一位父親,眼睛高度近視,怕找不到女兒,就和女兒約定:每天到門口那個小門的鐵柵欄位置,找他舉著的紅色保溫桶!可是,女兒品嘗幸福的時候不知道,父親每次都是提前來,舉著滿滿的保溫桶一站就是大半個小時,有時女兒下樓晚,就是一個多小時啊!
那年我住院期間的一個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雨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后趕來給我送飯,可是我想吃餃子。他二話不說,放下手里的飯盒,就又出去為我買餃子。天黑了,雨下得更大了,這時,爸爸回來了,他從幾層塑料袋嚴實的包裹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新飯盒說:“餓壞了吧,趕快吃,別冷了!”然后,很自然地端起已經(jīng)放冷了的飯菜吃起來。同學們,那一次我才真正明白“愛”為什么總是和“熱”連在一起的。
有一次,我去辦公室,聽到一個母親給班主任打電話,她說:“老師,孩子他爸爸要送我去醫(yī)院做手術,家里沒人給她做飯,你讓她中午在學校買點吃的吧,不用回家了。請您千萬別給她說我去做手術的事啊!”班主任認真地作了承諾,然后對我說:“你知道了,也不要對她說,免得她哭。”可是我的眼淚,當時就流了下來。
上一屆有個特別勤奮的同學。他說,我為什么這么拼命學習呢?是有一件事深深地激勵了我。我的媽媽在城里打工,那一天她領到了錢,來學校看我。掏出一個藍布包悄悄地對我說:“這幾天媽心里不踏實,請人給你算了一下,說你今年一定能上好大學。給我了這塊玉,說是天天帶在身上就行。你可給我記住了,一定要天天帶。”看著媽媽那充滿笑意的臉,我感到很驚奇,這個世界上哪有能保證考上好大學的“玉”啊?社會上的騙子那么多,該不會是上當受騙了吧?接過布包,層層打開,果然,那所謂的“玉”,不過是普通的樹脂。我一急,準備說出真相,那是媽媽一個多月的血汗啦?墒钱斘铱吹綃寢対M臉的皺紋和充滿希望的雙眼的時候,我放棄了。我實在不忍心告訴她這個殘酷的事實,柔弱的媽媽將受不了這樣沉重的打擊!于是便笑著對她說:“媽,你回去吧,我記住啦!一定會考好的!”望著母親漸漸遠去的瘦小背影,我哭了,哭得很傷心,回去后,我便把這個充滿愛意的“玉”天天帶在身上,讓它激勵自己。我要是還不努力,能對得起我那苦心的媽嗎?
讀《我與地壇》的時候,我們?nèi)嗟耐瑢W都哭了。那一次,我們都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史鐵生說:“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shù)穆淙~,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么大。’我放下書,想,這么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我很欽佩史鐵生的堅強,更欽佩他“想出名,出了名讓別人羨慕我母親”的那種拼搏。真的,同學們,我們學習的動機可能真的沒有多偉大,也許只是想讓我們的父母為有我這樣的兒子或女兒而驕傲。
去年高考,一群家長感動了所有的考生。為了讓孩子們能有一個安靜的考試環(huán)境,家長們自覺地將學校門前的路給攔了起來,怕來往的車輛鳴笛聲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fā)揮。結果,和急于通行的人發(fā)生了沖突。其中,一個母親被推倒在地,頭磕在護欄上,流了血。周圍的人勸她去醫(yī)院,她不去,說:“只剩下半個小時這場考試就結束了。這點傷,沒事!”這是考場外發(fā)生的故事。同學們,我們在考場里揮汗如雨、為自己的前途拼搏時,家長們也在外面用著自己的方式為我們拼搏啊!
愛其實一直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并不缺少愛,缺少的只是對它的發(fā)現(xiàn)和體會。
十八年來,我們的每個生日,父母都記得清清楚楚,都主動提起,為我們操辦,買蛋糕、點蠟燭、辦宴會、想方設法給我們留下永恒的記憶?墒牵覀冇浀盟麄兊纳帐悄囊荒昴囊辉履囊惶靻?
我們放假回家蜷縮在沙發(fā)上,吃著點心,看著電視,想著我們上學累了,現(xiàn)在該休息該享受該有人來伺候我們。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父母也是辛苦了一個星期、一個月呀,他們也沒有好好休息過,而且還得拖著疲憊的身體來為我們忙前忙后啊!
我們有了自己的主張了,天天嚷嚷著和父母有代溝。父母關心我們學習,我們說:“你又不懂,問什么問啊!”常常噎得他們囁嚅著嘴不知道跟我們說什么。我們不準他們到學校來,不準他們來找老師,怕他們丟了我們的臉。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們的心里是怎樣的酸楚呢。
我們犯了錯,激怒了父親,打了我們兩下;惹煩了母親,說了我們幾句。我們便忿忿然摔門而去,氣呼呼一跑就是一天,可有沒有想到啊,這一天,他們找了多少條街,問了多少個人,后悔了多少次,盼望了多少回,心里有多苦啊!
每次打電話提醒加衣服,注意身體,提醒明天會下雨或是降溫的,都是父母啊,從來都不是我們。他們也看電視,但他們關心的不是什么武俠卡通、韓劇美劇,而是天氣預報,是在學校的我們。
在炎熱的夏季,我們能夠安心的在教室上課,吹著風扇?晌覀兊母改改,在烈日下曬得滿臉通紅,他們一心想著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過得好一點,不想讓別人瞧不起;而自己,卻從來就舍不得多花一分錢。
父母為我們做了那么多,我們?yōu)樗麄冏隽耸裁?
現(xiàn)在,請全體同學,面向父母:
摸摸父母粗糙的手,有什么感覺?
看看他們眼角的皺紋,又多了幾道
數(shù)數(shù)他們頭上的白發(fā),又增添了幾根
想一想,十八年了,我們給了父母寬慰,讓他們省心放心了嗎?
我們有沒有按時回家讓他們少擔心一會兒,
我們有沒有少惹點兒禍讓他們少去求別人,
我們有沒有勤奮學習讓他們在朋友面前也有夸耀的資本,
我們有沒有在這即將走出他們懷抱的時候擁抱過他們……
請同學們擁抱自己父母,感受愛的溫度。
在這里,我們還要感謝身旁的老師。在離成人最近的三年光陰里,是他們每天在陪伴著我們。
老師不容易啊!每一位老師,當他選擇這個職業(yè)的時候就意味著一生的奉獻。有一天傍晚,一位老師在給我們補差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慌忙跳了起來,那是他把女兒忘在了幼兒園;有一次下午,幾個老師都在打電話給大慶路小學的老師請假,家長會去不了,因為我們要開班會;有一天早上,幾個學生背起暈倒在講臺上的女教師,把她送到醫(yī)務室。這是一位為上早自習顧不上吃飯,而自己又有低血糖毛病的語文老師啊!
多少次,我們看到在辦公室里捶肩揉脖子、滿身疲憊的老師,又在教室里生龍活虎、慷慨激昂起來;多少次,我們聽到老師嘶啞的聲音,向我們誠懇致歉——嗓子不好,不能大聲講課,請大家原諒;多少次,我們歡呼著放假回家,老師們又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xù)監(jiān)考、改卷,直至又一次上課;多少次,老師們中午不回家,在辦公室里為我們輔導、改錯,訂正卷子;多少次,老師沒有形象地趴在辦公桌子上沉沉地睡去,批改作業(yè)的紅筆還握在手里……
老師在我們心中是神,可他們實際上也只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孩子。他們?yōu)榱宋覀儯岩磺卸家褧簳r放下。晨曦微露時,他們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校園里,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夜幕深垂時,他們依然在講課、批作業(yè)、改卷子、做輔導,忙得忘了吃飯,忘了疲倦,忘了回家。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這種高風亮節(jié)的紅燭精神怎能不讓我們深深感動呢?
此時此刻,他們就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向他們表達最真誠的謝意。
18歲成人禮發(fā)言稿模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春去秋來,時光輪替,生命仿佛漸次摞起來的稿紙厚實起來。不細翻,誰也不會注意它曾經(jīng)涂抹的痕跡?墒墙裉欤敳賵霰M頭的秋風裊裊升起,空中的禮樂悠揚回蕩,身后的老師含笑相伴,身旁的父母滿眼期盼之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飛速流轉(zhuǎn)的時光定格了,天地為我們停駐了這一剎那,十八歲,成人禮,像一朵璀璨的鮮花,在今天艷麗地綻放了。
十八歲,意味著什么?
它意味著成熟,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懂得思考人生,解讀社會,膜拜心靈深處覺醒的自尊;它意味著獨立,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將依賴之心拋諸腦后,做好獨自面對各種挑戰(zhàn)的準備;它意味著責任,我們在這個年齡應當有為社會負責的勇氣,為生活擔當?shù)木瘛?/p>
當然,我們還只是學生,還在為理想而奮斗。事實上,大多數(shù)成功者的18歲,也都只是在奮斗。有一個大學生,滿懷救國的熱情,背井離鄉(xiāng),東渡日本,為"中華之崛起"而發(fā)奮讀書。有一個學徒工,在雜貨店忙前忙后,仍不忘揣著書本,鉆研數(shù)學。還有一個窮小子,坐在漏雨的教室里,立志要建一幢寬敞明亮的教學樓。18歲的他們,沒有成就,沒有輝煌,但他們有激情、有期盼,有行動。于是幾十年后,學成歸來的留學生,是人民總理周恩來;寄人籬下的學徒工,是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異想天開的窮小子,是領帶大王曾憲梓。我們的18歲,和他們的同樣平凡;我們的未來,也可以和他們的同樣美好,同樣輝煌。
十八歲,還意味著感恩。
登上主席臺前,跑道邊一位教孩子走路的母親觸動了我的回憶。孩子蹣跚前行,忽然轉(zhuǎn)身跑了回來;母親溫和地撫摸著他的頭,輕聲地鼓勵。這溫馨的畫面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有過的經(jīng)歷。我不禁想,十八年前嘹亮的啼哭,是同母親骨肉的分離;1歲左右,堅定地邁出腳步,是從母親懷抱的分離;7歲背起書包去上學,是從母親的呵護中分離;十八年來,一次又一次的出發(fā),一次又一次的分離……
是不是,每一次成長都意味著一次分離呢?
是不是,每一次分離都能像那個孩子一樣轉(zhuǎn)身跑回去?
十八歲,我們站在了成人門前,也站在了高考門前。還有兩百天就是那讓我們又愛又恨的高考了。站在這個關口,看著父母那一張張飽經(jīng)風霜的臉,我的心瞬間被刺痛了。
同學們,這兩百天,固然是我們決戰(zhàn)高考、拼搏命運的兩百天,但也極有可能是我們和父母同在一座城市、同住一個房間的最后兩百多天啦!兩百天后,我們背起行囊,扛起夢想,奔向光輝未來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就又經(jīng)歷了一次分離,成了故鄉(xiāng)那道凝固不動、讓我們魂牽夢繞的風景啊!
我曾想為母親寫一篇文章,可記憶的箱子從底兒到頂兒,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和自然,甚至尋不出一點點浪花。母親對孩子所做的,仿佛已是一種習慣。以至我們不曾留意那個曾經(jīng)年輕美麗,弓著身子在廚房忙來忙去的母親早已悄生白發(fā)。那一天,走在街頭,偶然間聽到的一曲《懂你》,竟讓我的心震顫不已:是什么帶走了美麗母親的年輕,是什么改變了母親美麗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