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委書記在教科研會議上的講話
三是只有讓教育充滿科研,才能辦出高水平高檔次的現(xiàn)代化學校。無數(shù)事實表明:不重視教科研的學校不能算一所合格的學校;在教科研方面沒有建樹的學校,不可能成為一所名校;不能將教科研成果轉化為學校發(fā)展軟實力的學校,是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學校。一所學校要有相對較高的教育教學質量,要想發(fā)展為名校,必須通過教科研提高軟實力。近幾年,全區(qū)學校在硬件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有哪所學,F(xiàn)在敢于有底氣說:我們是一所有水平有檔次的現(xiàn)代化學校!辦學的水平和檔次提升是需要教育科研支撐的,只有依托教育科研這個平臺,將科研融入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找到一所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強勁動力,才能不斷把一所學校推上現(xiàn)代化發(fā)展之路。
我要說的第二句話:讓教科研充滿思想。
我認為,我們從事教科研工作特別要避免走入兩個誤區(qū):一是覺得教科研工作太“深”,應該是領導和專家們的事;二是覺得教科研工作太“淺”,認為教科研工作就是做表面文章,上上課,寫寫論文而已。這兩種觀點都是不正確的,都背離了教科研工作的本質。我認為,教科研工作應該是一項充滿智慧、充滿思想的工作,有思想的教科研應該能夠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教師的行為方式,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對于如何有效地開展教科研,我不是專家,講不出高深的門道來,我提三點想法,供大家參考:
一是要克服功利主義。當前,我區(qū)各學校教科研工作風生水起,碩果累累。但是,應該看到,我們的教科研工作或多或少受到了功利主義的干擾:有的學校把教科研當成辦學業(yè)績的裝飾品,申報時熱熱鬧鬧,結題時轟轟烈烈,真正做研究卻不見動靜,一項課題才搞了兩三個月,不充分調研、不系統(tǒng)分析、不科學論證,開了幾次會,上了幾堂課,寫了幾篇論文,就迫不及待地宣布研究成果;有的教師把教科研當成個人出名成家的敲門磚,缺少認認真真的科學精神,缺少踏踏實實的板凳功夫,所謂的研究成果不是粗制濫造,就是東拼西湊,其思想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對教育教學工作究竟有多大的指導意義,我們要捫心自問。我要特別提醒在座的同志們,我們從事一項研究,進行一項實驗,不是為了湊熱鬧,不是為了裝門面,搞教科研工作最怕的就是功利主義,結集論文、展示成果、獲得獎項,并不是教科研工作的全部。希望我們在今后的教科研中,不能只重視形式,忽視有針對性的內容;不能只重視開題和結題,而忽視踏踏實實的分析與研究、實踐與應用
。
二是要立足實踐研究。就是要立足學校教育教學中亟需解決的問題開展研究,堅持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教師即專家,成長即成果,堅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人人發(fā)現(xiàn)問題,人人參與教學研究,人人爭當教育研究專家,這是我們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法寶和主要形式。近年來,全國各地學校都比較注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研究解決問題,推動教師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個個都有科研成果。雖然這些研究 “級別”不是很高,也沒有專家領銜,但都是與教育教學實際密切相關的問題。我覺得,這種基于問題、基于實踐的研究,應該成為我們教科研工作的本質和常態(tài),我們的教育教學也更歡迎、更需要這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