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師畢業(yè)典禮發(fā)言稿(通用3篇)
小學數(shù)學教師畢業(yè)典禮發(fā)言稿 篇1
各位、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齊聚田稻,隆重舉行xx屆高三學生畢業(yè)典禮。我非常榮幸作為教師代表,向圓滿完成高中學業(yè)的全體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
(一)溫情回憶
“小學畢業(yè)”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它包含了你們十二年成長的風雨歷程,它承載了父母長輩多年的關愛與期待,它還凝聚了許多老師潤物細無聲的無私奉獻!
你們在田稻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生活了三年甚至六年。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見證著你們成長的足跡;這菁菁校園,留下多少你們青春的身影。老師們和你們,早已情同親人和朋友,銘刻進彼此的生命。
老師不會忘記,晨曦中你們書聲瑯瑯,夜幕下你們奮筆疾書。多情的你跟李白對話,聰慧的你向牛頓取經(jīng)。
你們也不會忘記,田徑場上有你們拼搏的汗水,絢麗的舞臺上有你們靈動的身影,義賣場上有你們獨特的創(chuàng)意,聽香園里有你們賞花觀魚的閑情逸趣,田漢報告廳里有你們天籟般的歌聲,天問圖書館中有你們遨游書海的孜孜不倦……
老師不會忘記,你在苦思冥想后豁然開朗的那份喜悅,你在藝術節(jié)舞臺上盡抒情懷的那份灑脫,你在運動場中不甘落后、奮起直追的那份執(zhí)著,忘不了那一聲聲“老師好”,忘不了那小小的刁難和玩笑,忘不了你們的純潔真誠、一顰一笑……。
你們也不會忘記,考試失常后的那份懊惱,進步后的那份歡欣;被人誤解時的那份委屈,被人理解時的那份釋然;不會忘記這里的月圓月缺、花開花落……
你們在這歡笑與淚水中一點點長大,學會理解父母,開始體諒老師。你們發(fā)現(xiàn),你們的天空不單只有三年前的純凈,還多了一份深邃;你們高展的雙翅,也不再像三年前那樣稚嫩,它們已經(jīng)可以搏擊云天、櫛風沐雨。而這一切,就是老師最大的欣慰。
曾為你們的知識長進而高興過,也曾為你們的徘徊不前而焦慮過;曾為你們的明理懂事欣慰過,也曾為你們的幼稚率性操心過。老師們傳道授業(yè),努力做好你們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和守護者。只要看著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躊躇滿志地奔向夢想,我們就已無愧于心!老師雖很苦,雖很累,但是無怨無悔!
泰戈爾說:無論黃昏把樹的影子拉得多長,它總是和根連在一起。同學們,無論你們走得多遠,我們的心總是和你們緊緊相連!
(二)深情寄語
“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在雛鷹展翅翱翔前,我想送給同學們三“愛”三“心”。
學會愛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煉就健康的體魄,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充滿信心地面對未來。
學會愛他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币娰t思齊。競爭激烈,要踏實、要合作。
學會愛生活。不做井底之蛙,困在自己狹窄的世界里。要做雄鷹,展翅翱翔于蒼茫之中。
做一個正直善良、富有孝心和責任心的人。一個人要知恩圖報、勇于擔當,對他人、集體、社會、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林肯說:“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才能磨煉自己!被厥茁鞒,在你孱弱失意時,有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和撫慰;在你孤獨無依時,有朋友溫馨的鼓勵和陪伴;在你學途迷惘時,有老師耐心的講解;社會、家人、學校為你們的成長無私奉獻,在點點滴滴,彌足珍貴。你是否看到父母已因你鬢角飛霜?你是否知道老師曾為你夜不能寐?你是否懂得全社會都曾為你剛剛經(jīng)歷的高考而服務?你可以為父母分擔一下生活的重負、體會一下他們的含辛茹苦;你應當去社會公益組織貢獻一份光和熱,來回報社會和祖國;你可以去經(jīng)受生活的歷練,練就自身的本領。
做一個胸懷理想、具有進取心的人。進取心是人類智慧的源泉,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動力。有了進取心,可以充分挖掘我們的潛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古人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做一個正視困難、擁有平常心的人。漫漫人生路,并不都是陽光普照的通衢大道,也會有荊棘坎坷,冷雨冰霜。我們要學會微笑面對,有一顆以知識為底蘊、以勇氣為后盾的平常心,把挫折當做音符譜寫人生的華章,我們才能在生命中時刻充滿青春的激情和朝氣。
(三)真情話別
詩人汪國真曾說過:“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蹦銈儗е感5钠谕呦蚋鞯亍.斕亓€~像、天問樓、聽香園在你們眼中漸成遠去的風景時,希望你們記得,我們所有的老師,在用炙熱的目光注視著你們;我們溫暖的胸膛,永遠是你們停泊的港灣。我們守望在這里,等待著你們將一首首凱歌,唱響!
同學們,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快樂便是天堂;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廣;心有多踏實,成功的機會就有多大;無論滄海桑田,無論地老天荒,請記住:你,永遠都是田稻人!志、誠、仁、愛,是你們永遠的航標。母校會因你們的拼搏而驕傲,因你們的努力而自豪!
前方風正帆高,征途又啟;祝愿同學們夙愿成真,前程似錦;永遠健康、快樂、幸福!
謝謝你們!
小學數(shù)學教師畢業(yè)典禮發(fā)言稿 篇2
親愛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下午好!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jié)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有規(guī)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
《數(shù)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通過一些學習,我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思索,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高效課堂重視課前的備課
。1)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于胸,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么備課“備”什么?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tài),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chǎn)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3)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jù)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高效課堂重視課中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轉自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為下發(fā)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為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高效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呢?我認為:
。1)教師要著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傳統(tǒng)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系中,才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fā)展學生為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
。2)教師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shù)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chǎn)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3)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fā),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shù)學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shù)學的樂趣,產(chǎn)生學習的需要,激發(fā)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高效課堂重視課后的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jié)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guī)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小學數(shù)學教師畢業(yè)典禮發(fā)言稿 篇3
親愛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教科室安排我今天做一交流,說實話,底氣甚是不足。我是**年才到**小學,至今也才第四個年頭,今年自己又面臨著人生的另一個大問題,所以,真正做教科研這一工作,也才短短的三年。跟在座的好多經(jīng)驗豐富的同事相比,我自慚形穢。今天既然是交流,那我也就閑話閑說,來回顧總結一下我自己這三年中的教育科研成長之路。我把我的三年,分為了三個階段:重新認識教科研的初出茅廬時期、漸入佳境的成長進步時期、糾結困惑的科研瓶頸時期。當然,最近只能屬于整修待發(fā)的平穩(wěn)過渡期吧。
一、初出茅廬重識科研
每一所學校都是一座神秘的花園,而它的源頭活水就是教育科研。剛踏進**小學的那一刻,我就發(fā)現(xiàn),這是一所真正具有濃郁科研氛圍的校園。在一次次的青年教師讀書寫作交流活動中,學校領導及各位同事的話語,無不充斥著一個話題:教育科研成就教師個人發(fā)展。成長在這樣一個大情境下,我也慢慢意識到,新生代的年輕教師,要想成長的更快,不光要教好書,更要多學習,多思考,多研究。當然,萬事開頭難,還記得第一次寫科研論文的情景。因為讀的是師范專業(yè),大學期間也需要寫各種教育教學論文,所以,在我的初始印象里,教科研就跟大學時期一樣,需要引經(jīng)據(jù)典,古今中外的各種文獻都得顧及,以“專業(yè)性強”來展示自己研究的可信度和高品質。所以在接到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撰寫教育論文的那一刻起,我就投身到挖掘各類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研究基底中去,同時,在學生中轟轟烈烈的開展著做調查問卷、做個別訪問等采集數(shù)據(jù)工作。殊不知,在我費心費時費力提高我的科研“檔次”時,完全忽視了“教育教學”這一教師教科研最最實在的主題。所以,我的第一篇論文《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內部動機的現(xiàn)狀調查與策略研究》,無疾而終了。幸好,當時教科室的柯老師及時指出了我的不足,并給我指明了教師教科研與大學生做教科研之不同,還跟我分享了縣里市里很多優(yōu)秀教科研成果。如一記春雷般,在懵懂中,我重新認識到了何為教科研,做教科研該何為。
二、成長進步漸入佳境
隨著教學工作的不斷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斷深入,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教科研就是一項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工作,需要興趣、熱情,更需要時間和執(zhí)著的毅力。要想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型、科研型人才,就得不斷地學會學習,博采眾家之長,關注細節(jié)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務求實效。進入龍川,我們就被引領著開墾了教育博客這一平臺,特別是在第一次的沉重打擊之后,我也開始慢慢關注上了寫作。有所思所想,便在我的教育博客上有所記。一段時間之后,我不再寫一些閑暇絮語,而是開始有意識的往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去寫,教學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舉措、新發(fā)現(xiàn),都一一記錄下來。這樣的轉變,讓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更加有方向性的多去思考。隨著一篇篇教學記錄的誕生,我的教研成效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每一次的論文評比,我只需要從博文中提取素材。內容素材的充實,給我的論文增色了不少。每年我都必寫的是教育論文、教學論文、小班化論文,還有小課題,除了第一次的失敗,其余的雖然獲獎等級不是很高,但在全縣乃至全市范圍類的論文評比中獲獎率都極高,這些微小的成績,當然都歸功于日常點滴的有意識的積累。
三、科研瓶頸糾結困惑
一件事情,做久了,習慣了,新的問題貌似也會隨之出現(xiàn)。經(jīng)歷了教科研的些許精彩漸入佳境之后,我也就遇到了教科研瓶頸期。不知是不是自己上一年帶了畢業(yè)班的原因,壓力比較大,亦或是自身內在的惰性使然,在論文及小課題的書寫方面,從內容、框架、言辭運用及寫作質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越來越覺得一成不變,難有突破點。特別是提交論文密度比較大的時候,更是覺得前路漫漫、糾結困惑,真正體會到了如擠牙膏般做科研,想新思路、新方向的痛苦。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在一段時間內在挖掘新事物新切入點上,在創(chuàng)新性思維上,都做得不夠,所以以致停滯不前了。人,要有經(jīng)歷,有新鮮感,才能有故事,作為學校一名專職的英語教師,天天跟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孩子在打交道,學術觀點的碰撞、科研靈感的激發(fā)應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梢,浮躁的心,讓我一時蒙蔽了發(fā)現(xiàn)美好“風景”的雙眼,模糊了思考探究的大腦,也停歇了善于記錄點滴的雙手。于是,糾結之于,我一直努力嘗試著通過看《于丹論語心得》來撫慰心靈,看《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來學習寫作經(jīng)驗,觀摩優(yōu)秀教師的精彩課堂來提升自我素質,接受外出培訓來充實自我水平,等等。
差不多一年的徘徊,這一年我又正趕上特殊時期,感覺距離當初對教育科研的那份熱情稍稍遠離了些!白釉诖ㄉ显,逝者如斯夫”,教學工作的長河向前滾滾奔流,問題常新,故而科研亦常新。都說,人不管做什么事,堅持10年,定能集大成。我還遠遠不到十年,卻已處在休整期,所以我更加不會遺忘教育科研曾經(jīng)帶給我的職業(yè)成就感和幸福感,仍會堅持著我的信念,“發(fā)現(xiàn)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繼續(xù)做一個學習者、思考者,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分析解決問題,讓自己能有更多跟深厚的基礎素材積累,為明天的積跬步而成千里做好準備。
這就是我的短短三四年的教科研之路。沒有轟轟烈烈,但求腳踏實地,細水長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