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培訓會上的講話
如何幫助小孩完成學期初這種心理“斷奶”呢?
。ǘ┤绾谓鉀Q
1、激發(fā)學習愿望!伴_學前,家長首先要激發(fā)孩子上學的愿望。”從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一般來說,入學愿望強烈的孩子,入學后學習比較主動,表現(xiàn)也比較好。所以,在這段時間,家長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激發(fā)孩子的入學愿望。如帶孩子參觀小學校園,給他講少先隊的故事,使孩子對學校和少先隊充滿向往,激發(fā)孩子上學的愿望。
2、調(diào)整好作息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習慣,調(diào)整孩子的作息時間也很重要!毕鄬τ變簣@來說,小學對孩子的要求又嚴格了許多。如早上上學比幼兒園早(學校8:15分就開始做早操),到學校后,不能像在幼兒園那樣可以先吃早飯、玩游戲。而是一進入學校就可能早讀,上課的時候不能隨便離開座位,需要遵守課堂紀律,學習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等。這對一個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這些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家長可以在開學的前10天,有意識地把這些意識灌輸給孩子,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定時睡覺、早睡早起,會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等),教育孩子懂得和遵守交通規(guī)則。
3、學會交往!耙尯⒆颖M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家長要教會孩子結(jié)交新朋友。”進入小學后,有的小朋友很可能班里一個同學也不認識。要讓孩子早點融入這個集體,家長可以這樣幫助孩子結(jié)交新朋友:如在報到的第一天,讓孩子把周圍同學的名字記住,然后慢慢地把其他同學的名字記住,并主動邀請同學一起玩。過段時間后,家長可以邀請一些小朋友來家里做客。
二、如何培養(yǎng)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ㄒ唬┡囵B(yǎng)哪些學習習慣
俗話說:“命好不如習慣好!绷己玫膶W習習慣會讓人受用一輩子。據(jù)研究表明,小學生學習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與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有關,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對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孩子跨入校門以后,就開始了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學校學習生活。每個家長都對孩子寄予了厚望,可說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笨墒俏覀兊募议L光“望”還不行,還得“幫扶”和“培養(yǎng)”。只有悉心培養(yǎng),孩子才能成“龍”成“鳳”。因為剛?cè)雽W的孩子,知識積累很少,學習能力較弱,學習習慣也尚未形成。學習中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積極配合老師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具體來說,入學以后的孩子應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一般說來有以下10種:
。1)做完作業(yè)再玩的習慣。如果做不到這一條,孩子就會常常因為玩耍上了癮,忘了時間,而來不及寫或不寫作業(yè),從而得不到應有的訓練,影響孩子的發(fā)展。
。2)預習和復習的習慣。預習可以使孩子在課堂上更快地理解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復習則可以防止遺忘所學的知識。
。3)仔細審題的習慣。仔細審題可以防止不必要的錯誤。
。4)做完作業(yè)后重讀和檢查的習慣。做完作業(yè)后重讀和檢查也可查出疏漏和筆誤,并能培養(yǎng)孩子認真負責、善始善終的好習慣。
。5)發(fā)現(xiàn)錯誤后及時訂正的習慣。做錯作業(yè)及時訂正才能防止再犯同樣的錯誤。
。6)不懂就問的習慣。不懂就問才能不斷進步,問題積累得越多,離無知靠得就越近。
(7)按時完成作業(yè),講究學習效率的習慣。要想保證學習效率,就要養(yǎng)成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否則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玩橡皮、玩具,或是遇到難題就放棄,這樣怎能保證學習效率呢?經(jīng)常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欠債”越來越多,離預期的學習目標也就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