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師經(jīng)驗交流會發(fā)言稿(通用3篇)
六年級語文教師經(jīng)驗交流會發(fā)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非常高興能和大家一起進行總復習交流探討,回顧自己的工作,感覺并沒有什么所謂的“經(jīng)驗”存在,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稱之為經(jīng)驗,就本人復習常用的一些做法向大家做一匯報,不足之處請領導老師們不吝賜教。
我們都知道:語文學科的總復習要打破章節(jié)之間的界限,理清章節(jié)間的內在聯(lián)系,把所教的知識“串”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總復習重點是要查漏補缺,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tǒng)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復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鑒于此,在語文總復習課里,我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讓每個學生扎實掌握。
基礎知識的復習,我認為重點要抓好復習內容的整體性。把平時在每篇課文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tǒng)化,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因此,要把復習課與新授課區(qū)別開來,切忌逐課逐段地把字詞句像回放電影鏡頭似的重復一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我通常的做法是在總復習之前先把基礎知識按照拼音、字、詞、句、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把課文中、練習冊、試卷等出現(xiàn)的練習題類型分別列出來;再把閱讀思考題的類型、作文訓練的`不同內容等也分門別類地列出來。這樣,我先從整體上把握了,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
復習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要采取恰當?shù)膹土曅问健H绾巫ズ每倧土,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呢?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1.加強寫字訓練。
《新課標》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每次考試都有對寫字的考查。從我們批閱試卷的情況看,許多學生由于書寫馬虎從而導致吃虧。因此我在復習階段也特別重視寫字訓練,每天專設了寫字小課,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指導,使同學們始終具有“提筆即是練字”的自我訓練意識,從而養(yǎng)成嚴格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寫字習慣,為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
2.生字及高頻錯別字“過篩”;背誦與默寫課文“過篩”。
先說說生字及高頻錯別字的“過篩”。生字要求學生逐個“過篩”。方法是:教師逐個報聽寫,將會寫的放過去,將不會寫或寫得不對的字集中起來,讓學生練習。待學生練得差不多了,教師再提出聽寫,如此一遍遍地“篩”下去,直到大家都會寫為止。我的習慣是復習階段幾乎每天都有聽寫,但為了減輕批改的負擔我主要采取同桌互批,聽完當即訂正鞏固。
我們既要抓生字,還要注意抓熟字,尤其是那些高頻錯別字。怎么在復習期間圍殲高頻錯別字呢?一個有效的做法是:分期分批,逐個擊破。即將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高頻錯別字分成若干批,每批20~30字,一批一批地過關。
再說說背誦與默寫課文的“過篩”。要求背誦的部分必須人人過關,分三個環(huán)節(jié)背誦:家長關、組長關、和教師關。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過關,將之落到實處。背誦之后的默寫不可忽視,一定要落實在筆頭上,經(jīng)常進行一些小型的突擊性的默寫比賽,學生很感興趣。
3.自主梳理知識點,實現(xiàn)差異互補
曾在雜志上讀過這樣一則小故事:有一個女孩特別挑食,女孩的媽媽頗費苦心,想到了用椰子殼為孩子盛飯。女孩每次捧到椰子殼,總會興奮得小臉放光,津津有味地吃起原本不愛吃的飯菜。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在總復習過程中,如果我們開展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教學,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就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調動其主動性與積極性。這樣,我們的復習課不也能為學生捧上一個他們鐘愛的“椰子殼”了嗎?
自主梳理知識點就是對知識的整理、回顧、積累和總結,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進行梳理歸類,串成“知識鏈”。我的做法是:指導學生編寫積累本的方式把所學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如名人名言、諺語、歇后語、同類詞語、古詩古文等。為了提高學生積累興趣,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用彩筆、貼畫等材料裝飾積累本,不定期地評選優(yōu)秀積累本進行展覽,讓學生觀摩學習。學生的興致十分高昂,這樣通過自己動手制作積累本不僅歸納了知識點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復習起來十分方便,每天拿出來從頭到尾讀一遍,印象更加深刻。
實現(xiàn)差異互補就是讓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組合,給優(yōu)等生定計劃,定任務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促進提高,達到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不差的目的。
4.各類題型綜合歸類,統(tǒng)一復習。
比如修改病句、改寫句子等,我就計劃幾個課時專門進行修改病句或改寫句子的專題復習。因為學生認知水平有限,要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接觸不同類型的題目,告訴學生審題的方法,避免遇新題型不知所措。
二、閱讀理解部分的復習與作文練習相結合
閱讀理解部分的復習我在復習階段主要融于課文的復習當中。對于課文的理解,首先要求學生再讀課文,再一次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整理出每篇課文的重點知識,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用積累本或出試卷的方式把課文的基礎知識、重點片斷及需要理解的句子進行歸納總結。
要重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豐富的語言來自于積累。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我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字詞、古詩、名言諺語、課外閱讀等方面的積累。我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分三步驟展開這方面的教學。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讓學生體驗到積累的樂趣和收獲。第二步,我送給學生一句話——“日積月累求真知”,讓學生銘記在心,懂得知識積累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知識積累”的意識。(展示學生成果)孩子們很喜歡些活動方式,現(xiàn)在不少同學在家里也自主創(chuàng)設一些積累庫,興致勃勃地拿給我看。我想,只要我們教師都用心引導、幫助學生學會積累,那么學生的語言就會越來越豐富起來。
要重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感,是指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學生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讀中感悟”。我在教學中積極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每一篇課文的閱讀都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引導學生理解,并且注重了朗讀的指導。就這樣,只要我們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以上是我在平時的復習教學中的一點小小的嘗試,說得不當之處還望各位老師批評指出。
六年級語文教師經(jīng)驗交流會發(fā)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
你們好,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年就要結束了,我參加工作也快一年了。感受很多,成長很多。今天我就和在座的各位老師一起來交流一下六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教學。因為年輕,沒有經(jīng)驗,有所不妥之處請您包含。
接下來我僅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進行交流:
一、課前口語訓練
課前口語訓練是我們六年級的老師們根據(jù)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水平提出來的,是語文學習“五個一”的重要內容。每天一則小故事,每天一個小收獲。在期中考試之后,為了貫徹學校對于我們六年級學生名著閱讀的新要求,我把名著閱讀也作為了口語訓練的一部分。這樣不僅可以落實名著閱讀的時效性,而且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這樣堅持下來,我們班大多數(shù)同學都成了湯姆索亞的粉絲,其中也包括我。在學生講故事的同時,我也堅持每天給學生們講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內容涵蓋很廣,如歷史故事,科學常識,自然地理知識,考古探險,小寓言等。這些東西雖說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對于提升課堂質量,激發(fā)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F(xiàn)在我們班的孩子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李老師,今天給我們講什么故事呀?”但是我講的故事學生們回家也要給他們的父母講一講,在這個學期中,我也做過調查,總體來說孩子們完成的這項作業(yè)還是不錯的。
二、講評
自從上學期的全國會聽了一系列的課后,使我對語文教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也在積極探索以切合我!盎討B(tài)”為基礎的教學。經(jīng)過上一學期的教學實踐和反思,在本學期我根據(jù)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和智力發(fā)展水平以及我校推廣的小組合作模式采取了以開大會為主要方式的講評模式。即:小組推薦,選手讀文,同學點評,班級投票,組內PK,才藝表演等形式。以小組之間的競比為依托,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并輔之以獎勵。
由于我不是語文科班出身,缺乏語文專業(yè)知識與素養(yǎng),為此我在努力。我也結合自身的實際來打造屬于自己的課堂。本學期我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出了兩種教學導入模式。
三、課外知識的擴展
兩種導入模式:
1、穿越時空。孩子們喜歡看熱播的穿越劇,為此在語文教學的同時我也帶著他們去穿越。當然我們的穿越是服從教學的。我?guī)е麄兇┰降絻汕Ф嗄昵暗膽?zhàn)國時期,去認識列子,認識孔子,認識在科技水平和生產(chǎn)力低下的那個時代人們對于自然想象的解讀;我們穿越到18世紀的丹麥,去看看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受一下她生活的悲慘,體會一下她所謂的“幸!
2、樂在途中。我們從天津出發(fā),坐火車經(jīng)過北京,石家莊,太原,西安,蘭州最后到達新疆,去領略一下和田維吾爾人的熱情豪放,我請學生們喝葡萄酒,吃囊,吃哈密瓜,親他們看一看帥小伙與美麗的姑娘;我們還曾經(jīng)徒步旅行經(jīng)過我國的西北,中亞,西亞,東歐去浪漫之都法國,我?guī)е鴮W生們去先賢祠瞻仰一下居里夫人,領略其跨越了百年之久的美麗。
這兩種方式使原本枯燥語文教學活潑起來,孩子們不僅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同時也把課文的內容熟記于心。
而在本學期,我利用早自習的時間除了完成中學生必備古詩70首外,我還給他們推薦,講解了三首新月派詩人的代表作。我堅信,文學能提高我們的修養(yǎng)。
在語文教學的同時,我也把德育滲透其中。我利用母親節(jié)到來之際讓孩子們給母親寫一封信,雖然我沒有看到信中的內容,但是他們的誠懇態(tài)度,他們的積極向上就已經(jīng)告訴了我他們都是好孩子;此外我利用神舟十號成功發(fā)射之際,和孩子們一起觀看王亞平的太空授課。這不僅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而且也是一次理想教育。在孩子的觀后感在寫到:我很自豪我是一個人,將來我也要當科學家,我也要到太空中去看一看!
四、關注后進生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天使,他們純美的無法復制,潔凈的不容去玷污。在關注后進生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1、 補差行動:在學生自愿,家長同意的情況下,我把兩個班的后進生組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的組織,美其名曰為“鋼鐵混合旅”。我利用午休的時間給他們不差,就從最基本的基礎抓起。日積月累,勤能補拙,在期末考試前的一次測驗中,我們鋼鐵混合旅的大部分同學們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如六年級十班的王繼東同學,課內十首古詩背誦和默寫都很費力,經(jīng)過我們一段時間的拉鏈,就在昨天它可以背誦十首,并且可以默寫三首了。這個小的進步,讓我感到很欣慰。
2、 激勵為主,輔之以理想教育。我們在一起,他們都喜歡聽我講故事。于是我就讓他們每人搜一句名人名言來換取一個小故事。我就用這些名言古詩來激勵他們努力學習,讓他們樹立自己的理想,找尋適合自己的座右銘,在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榜樣。因為心中的偶像會激發(fā)見賢思齊的能量。
3、 鼓勵。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導向作用。六年級十班的徐春杰同學,因為身體健康的特殊情況跟同學們走得很遠,我經(jīng)常在課間和他談話,經(jīng)常鼓勵他說:“老師和同學們都特別想聽你講故事”,每次的談話,每次的拒絕。突然有一天他在課上跟我說李老師我想講一個腦筋急轉彎,聽到這句話別提我多么高興了。從那以后他也就習慣了上講臺給同學們講故事。持之以恒的鼓勵,效果讓我很欣慰。
五、心源工作
1.參與編輯了兩期?,并在第五期中擔任主編。
2.出版校報“心源之韻”兩期。
六、:
1.把自己當做孩子
2.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
六年級語文教師經(jīng)驗交流會發(fā)言稿 篇3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上午好!說實話,讓我做語文教學經(jīng)驗交流發(fā)言,我有些誠惶誠恐,戰(zhàn)戰(zhàn)兢兢。在座的老師都是語文教學的行家里手,對于小學畢業(yè)班的語文教學,我很沒有發(fā)言權,所以,在此不存在經(jīng)驗介紹,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而已,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真誠的希望在座的各位幫助我把畢業(yè)班的語文教學做得更好。我的做法總結起來有以下兩點:
一、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學習的關鍵。
經(jīng)常聽到有老師跟我說:“你六(2)班的紀律真好,孩子們都很聽話!泵慨斘衣牭竭@句話時,我都感到很欣慰。我想這位老師的評價恰恰是我們班能取得較好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吧!下面我就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這個學期開始,我班就積極開展“爭星”活動。每個月都有一張爭星評分表,每當誰考試得了90分以上,上課發(fā)言積極,聽寫連續(xù)得了五個優(yōu),練習冊做得好字又漂亮,就給他獎勵一顆星因此大家學習勁頭十足。
2、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我班的班長陳佳佳同學,是一個非常聽話,又自覺又愛學習的女孩,我把班上的一切事物都交給他管理。同時選拔幾個成績好又有責任心學生當小組長,共同管理班級,每天早上一來就負責檢查并批改前一天晚上的家庭作業(yè)。然后及時反饋給我。我就能及時掌握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從而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糾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3、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我經(jīng)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沒有態(tài)度就沒有成績,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對待。每當學;蛉(zhèn)有什么活動,我都鼓勵并大力支持學生參加。并把這些機會給每一個有能力的同學。比如:每學期我們學校都會舉行朗誦、書法等比賽,我每次都讓不同的學生去參加,讓很多人都得到鍛煉,這樣大家都覺得自己能行,都想得到這樣的機會,于是上課都特別積極,都想表現(xiàn)自己。
除此以外,我還給學生分了學習小組,以組為單位來開展競賽,競爭的內容包括作業(yè)、考試、課堂表現(xiàn)等,做得好給予加分,做得不好扣分,每兩個星期小組長統(tǒng)計分數(shù)。優(yōu)勝組給予適當?shù)莫剟睢?/p>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要關注一些后進生的思想轉變,臨近畢業(yè)是一個非常時期,很多學生的心思都不在學習上,一有風吹草動就要在班上進行思想教育,,發(fā)現(xiàn)問題我一般拿到班上,集體討論然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學生自己明白是非對錯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六年級的學生在很多程度上都有自己的認知。
二、抓好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大家都知道,教學成功的最大秘訣就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再加上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我從基礎、習作兩個方面談談我的做法:
1、夯實基礎:平時要求學生晨讀、早讀,多讀多悟。每篇課文都讀,選重點熟讀精點背誦。為了盡快使學生掌握最重要的需要積累的詞句段篇,凡是課本上規(guī)定需要背誦的課文、段落、格言、詩句等內容,,要求學生在背誦或默寫。每段時間組長小檢查,老師大檢查,通過檢查促使每位都過關。對于生字、重要詞語,讓學生聽寫,聽寫過后立刻由老師批改過后立即反饋公布,公布過后,立即快速訂正三遍,緊接著進入下一課詞語的聽寫準備,然后,把這些寫錯的詞語在作業(yè)本上集中起來多寫幾遍;最后同桌互相聽寫自己每一課寫錯的詞語,爭取這一次無錯字。
2、加強習作。寫作,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特別煩惱。如何讓學生的習作寫得語句通順,語言優(yōu)美,我想這是大多數(shù)人面臨的一個難題。
我的作文訓練方法是:
、、大量閱讀。從三年級開始我要求學生每天睡前閱讀半小時,并積累好詞佳句。這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工作,需要老師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督促。很慶幸?guī)啄晗聛,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堅持的不錯,寫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始終堅信作文只有厚積才能勃發(fā)。
②、精講多練。除單元作文以外,幾乎每星期要求寫一篇周記,不放過書本上每一次的小練筆機會,要求并指導學生去寫。對于寫的好的要講評并張貼出來。
③、精批細評。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關鍵,在批改作文中,我是最賣力的。錯字標點都圈出來讓學生自己改正、遣詞造句好與不好都畫出,等等。分發(fā)作文時,還要花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點評。有點進步的點名鼓勵,寫得好的大肆表揚,然后拿出幾篇有代表性的來進行詳細的點評,這樣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欲望。
當然對于閱讀教學我還在摸索階段,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望和各位老師共同探討,總結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沒有必勝的訣竅,只有更適合的方法。我不知道我所說的方法對您來說是否適合。這只是我在幾年里摸爬滾打中摸索出來的幾點不成熟的心得體會,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