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營小學生發(fā)言稿(精選3篇)
夏令營小學生發(fā)言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晚上好,我是二組的杜圣倫,來自北京四中,很榮幸可以作為營員代表發(fā)言。這十天以來我們在浙江行走,在太陽下、田野間、博物館中探索考古對于我們每個人的意義。再回憶開營式上劉恩東同學所說,相信考古在大家心目中再也不會是模糊的,再也不會與盜墓、鑒寶等事情聯(lián)系在一起了。從我們走進夏令營開始,與考古有關的一切就無時無刻不作用于我們身上。
首先我想代表全體同學感謝陪伴我們的老師們,是他們讓我們最近距離接觸到了真實的考古人,體會到了他們的辛苦、博學、親和還有滿滿的對于考古事業(yè)的激情。尋求真理是個很理想的目標,然而正因如此它有其巨大的力量。就像給大家介紹田螺山遺址的孫老師,他在考古這條道路上走了近三十年,面色黝黑,衣著樸素,一如每個當?shù)厝耍覅s清楚地感覺到他的不同,是因為一種感情。他深切的感受到在他腳下深淺不一的泥土蘊含著多少故事,很多或許只是猜測,但是那些東西并不僅僅是泥土。幾天來這種感受也逐漸從有到無出現(xiàn)在大家身上,這便是考古的魅力。
其次,我作為一名營員也更細致的感受到了大家的才華與熱情。第一次像這樣與很多人從未曾謀面到談笑風生,這次夏令營不但給了我們了解考古的機會,還給了我們很多志趣相投的同行者。
從談話中了解到很多人都對我國考古相關的現(xiàn)狀有過很多的了解和思考。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牽制,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的沖突都不加掩飾的為大眾所見。文化遺存是有限并且不可恢復的,等我們急急忙忙發(fā)展經濟和軍事堪堪自保了之后回頭再來尋求文化上的發(fā)展時,可能就沒有機會了。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國家即使存在,最后無非也會變成茍延殘喘的局面。
中國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是顯而易見的,即使不能被一一證明,三皇五帝的傳說也是深深影響著民族性格的,或者說它恰恰是后來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性格的一個衍生物,才能最好的契合中華整個的發(fā)展歷程。這恰恰說明了中華文明探源的重要性,也同樣是考古的重要性。我們要找到自己真實的歷史,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趙輝院長在第一個講座時說了解歷史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只有知道自己從何而來,才能得出自己應當往何處去。
我認為古人和現(xiàn)代人是可以和諧相處。既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默契的選擇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為什么不能產生出心心相印的親切和包容呢?很多時候考古者需要搶在建設項目開始前被動的進行發(fā)掘和保護,而只看到遺存的價值,忽略的現(xiàn)在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是不可能的。像莫角山的遺址,良渚人和現(xiàn)在的余杭人不都是在這片土地上用農耕文明演繹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輝煌么?
在我看來這個事業(yè)需要的是不張揚又不沉默的品格。我們不將追求自我展示放在第一位,不需要用無意義的觀點和問題吸引觀眾,也絕對不會錯過將任何一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保佑自己對于真實事物求索的激情和勇氣。我們作為年輕人,能夠用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將考古事業(yè)從幕后推到臺前,做文化的研究者、保護者以及傳播者,讓更多的人了解考古為何物,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主動地投身其中。用我們對這一切的喜愛和了解影響更多人,不管是否選擇學習考古,這都是每一個從夏令營中走出去的同學們的責任所在,也是北大文博學院組織這個夏令營一大意義所在。
我真心感謝可以有這樣一個平臺與大家相識相伴,也期待著一年之后,我們還能從全國各處相聚一地,為考古而來!
謝謝大家。
夏令營小學生發(fā)言稿 篇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期盼已久的暑期夏令營活動即將拉開序幕,我們就要開始豐富多彩的夏令營生活了。我首先代表全體同學向關心愛護我們的各位校領導、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夏令營的快樂之旅已經啟航。我相信大家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期待著這次學習的盛會!暑期夏令營是我們展示自身才華的舞臺,讓我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與喜悅……今天,我們將在老師們的引領和關愛下,聚集在一起,播種希望、放飛夢想! 3天的夏令營時間很短暫,但我們將面對酷熱的挑戰(zhàn),我們會倍加珍惜每一天,我們會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我們會在這3 天時間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自己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愛同學的好學生。夏令營帶給我們的將不僅是快樂、有趣的活動,還將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升素質和能力。我們一定會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不斷地吸收知識和藝術的精華,共同度過難忘且有意義的時光!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用最真摯的情感,感謝與我們一路隨行的老師們;讓我們以最美好的祈盼,一起祝愿我們的暑期夏令營活動圓滿成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夏令營小學生發(fā)言稿 篇3
xx月xx日早上8:00開營,12:00到達營地,因為學校的坡太陡路太窄大巴車上不去,所以在離學校1000米的路口就把東西全部卸下,大物件由我們志愿者搬,小物件由小營員搬,一趟趟地把東西搬到學校,然后是打掃衛(wèi)生安排寢室營地建設!下午蛇博士講故事,小營員們興致很好,不停地提問,蛇博士都一一耐心解答。
第二天是團隊建設,確定了各隊的隊名、隊歌、口號,還繪制了隊旗和個性名片貼在了每個人的床頭。下午跟隨瑤鼓和瑤歌傳承人學習擊打瑤鼓、唱瑤歌,體驗不一樣的瑤族文化。
第三天至第五天主題是“壯美莽山”和“秀麗莽山”,游覽了莽山自然博物館、猴王寨、將軍寨、天臺山等風景區(qū),還有溪谷戲水。第六天請了軍事訓練營的教官進行隊列和站軍姿的訓練,下午CS槍戰(zhàn)。
第七天是撕名牌和團隊PK大賽,贏了的積分就直接兌換成零花錢讓隊長買零食回來分享了。第八天也就是今天,早餐后我們讓孩子們排練了一下節(jié)目,一會就展示給家長們欣賞。
春苗書屋快樂童行夏令營今年是第三年了,越來越朝著專業(yè)化發(fā)展,每天的作息時間、行程安排都是規(guī)范運作。我自己也是第三年帶營,感覺活動這塊是越做越輕松。每次都是“活動前準備,活動中感受,活動后分享”,比如請蛇博士來講故事之前會先播放有關的新聞視頻讓小營員們先了解蛇博士,聽起故事來就會更覺得生動有趣。游莽山之前肯定先看風景宣傳片,對我們要去的景點重點講下安全防范,沿途老師們還會介紹那些景點和古木石林,有的小營員還帶了記錄本去做記錄。回營后還會要求每個營員分享所看到的莽山,然后把他們看到的那些千年樹精、莽山烙鐵頭、高山流水等等畫到折扇上面,效果出奇的好。
當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登天臺山的時候,晴空萬里,所以沒有看到期待中的云海,不過藍天白云,一覽眾山小,也是很震憾的美景。還有CS戰(zhàn)那天下午遇上了暴雨,只能在教學樓里進行,不過營員們一樣玩得不亦樂乎。
生活方面,我們這次請的廚師很會做菜,所以從第四天起差不多是餐餐光盤。因為老師是要等營員們吃了才開席,所以經常是我們才剛剛端起來準備吃,就有營員跑過來問“我們那組的菜已經被搶光了,能不能到你們這里夾菜。俊边有就是莽山畢竟是山區(qū),蚊叮蟲咬,有2—3個孩子有紅點、過敏啊,我們生活老師都做了處理擦了藥的。還有一點就是衣服換洗的事,因為莽山還是比較陰涼,包括我們去登山都是深山老林樹蔭底下走著,涼嗖嗖的,而且不出太陽的話,褲子一兩天都難干,所以洗澡肯定是每天洗的,衣服一般也會換,但是褲子,尤其是牛仔長褲,允許他們兩三天才換。但是也有家長是備了七天的衣服褲子不讓孩子洗的,最后是讓老師從床頭縫里把那些臟衣服找出來讓他去洗。所以夏令營首先要學會生活自理,家長們也不必太過擔心衣食住行這塊,需要斷奶的不只是孩子們,還有家長們。
信息方面,原則上是由信息老師晚上整理上傳,因為莽山的營地WIFI還可以,所以中午或者下午回營后活動老師也會將手機圖片上傳,但大部分時候由于老師們要集中精力組織活動并保證營員平安,家長們的信息可能無法及時回復,要求可能無法一一滿足,這一點請一定理解。
這次活動中讓我最感動的一是這次的志愿者老師,不管是早上的晨練、白天的活動還是晚上的分享,都在用心的付出,遇到小營員們有摩擦的時候也是耐心的勸導開解。二是我們的小營員,登將軍寨那天,四隊綠色隊老是掉隊,掉隊的原因是有一名小營員不小心扭到了腳,是我們的小營員主動輪流攙扶著下來的。我當時是走在最后面壓陣,看到他們相互扶持的那些個背影畫面,真的很溫暖。
總之,我們“莽山一營,安全第一;快樂童行,愛心同行”,今天把孩子們交回到你們手中,感恩各位家長對春苗的信任,各位小營員對春苗的喜愛,各位志愿者對春苗的奉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