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質量分析會校長發(fā)言稿(精選6篇)
期中質量分析會校長發(fā)言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把小事做精,把細節(jié)做亮”,在魯中工作的15個年頭里,我一直是這一倡導和這一的執(zhí)著的實踐者。今天我發(fā)言的內容主要是兩個部分:一是高一(16)班的班級建設;二是關于期中成績情況。
首先是關于班級建設,我主要抓了班級文化建設,班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好習慣的養(yǎng)成,共識的達成。八字班訓:“真誠,大氣,謙沖,卓犖”;兩則學生自己制定的班級文明公約(學生的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班刊---荷角,班級墻上的一些警示語如靜能生慧,勤能補拙等等,以上這些都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吧。
本著“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原則,培養(yǎng)一支“想干,肯干,能干”的班干部隊伍。明確職責,落實任務,相互合作,定期考核。我們是人人輪流做值日班長,并制定了值日班長一日工作職責。
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至少需要7到8周的時間。首先是好習慣的選擇,好習慣的培養(yǎng),好習慣的強化。(舉長城中學學生的例子) 我就舉一個例子:為了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時間觀念,人人須養(yǎng)成戴手表的習慣。在校園里我們通?梢钥吹竭@樣的畫面:學生在超市里排長隊買零食,早自修在打掃包干區(qū)(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早自修補做前一天的作業(yè),自修課里竄近竄出上廁所倒水等。這些現(xiàn)象的背后其實是學生缺乏較強的時間觀念,不能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就像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不能做自己時間的主人,也就無法做自己學習的主人!我班的學生人人都必須戴手表,早上都是這樣的節(jié)奏,起床---吃飯---做操—上早自修。周二中午,中飯---大掃除---新聞周刊(每周雷打不動的事),周日晚前一個星期所學的知識,包括錯題的,拓展訓練,看看教室后面書架上面的好書等。
一些共識的達成。有關于紀律,競爭,成績,責任,安全,評優(yōu),等,也包括手機,戀愛等敏感的話題。我也舉一例吧,對待成績的認識。成績不是絕對秘密的東西,如果你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必須更加主動,更加勤奮,更加專注,更加高效!每位同學的每次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的成績,我都會通過校訊通平臺第一時間發(fā)給家長(家長有權知道孩子的成績),還會對于成績波動較大的逐一與其家長溝通(便于家校合力,共創(chuàng)佳績),還會把成績分析表貼到學生的成長聯(lián)系冊(便于同學更好得反思,制定下一步可行性目標)。
其次是關于期中成績,因總成績沒有平行班可以,只能與本班上學期的期末成績比較。其實與自己的過去比,即縱向比較也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前幾位頭羊的波動較大(前四次的大考第一名已經換了4次)。第二,跟1班比,語文英語的優(yōu)勢并不明顯。第三,數(shù)學永遠是我們的突破口。第四,對于選課,這個新事物,我們班的孩子及家長都特別煩!
最后真心感謝高一(16)班的全體任課老師,你們的陪伴,你們的認真,你們的智慧,你們的幽默,孩子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同時感謝學校和年級的關心和指導,我相信高一(16)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的!
期中質量分析會校長發(fā)言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本次考試8個班的各項指標差距不大,整體上比較平均。下面主要根據考試成績反映出的問題進行。
一、教學方面:
結合現(xiàn)在的自然分才教學理念,每節(jié)課采用指導自學書進行教學。從學情中反映學生們整體上歷史知識面貧乏,所以每節(jié)課根據學情備課,力爭使分才教學落到實處。指導自學書的使用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但因時間關系,往往有些環(huán)節(jié)課堂又進行不完的情況,特別是自主建,這一環(huán)節(jié)需學生具備一定的歸結綜合能力,由于學生這方面能力有限,課堂進行難度很大。其次,指導自學生的使用與初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兩者的兼顧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
二、學情方面:
優(yōu)點:多數(shù)學生基本適應歷史這門新學科的學習,課堂上能夠較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多數(shù)學生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隨堂練習和偶爾布置的家庭作業(yè)。
不足:本次試題內容整體難度不大,多數(shù)考查內容在考前的復習范疇之內,但有一部分學生還是掌握得很不好。主要因為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太差。其次,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對歷史學科的重視程度也是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三、努力方向:
1、 根據學情,備課,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2、 對跟蹤問題及時反饋、鞏固及落實。
3、 平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分析歸結問題。
4、進一步加強學法指導。
期中質量分析會校長發(fā)言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下面就本次物理期中考試情況向大家通報一下:
1、本次期中考試的試卷是由我出的,試卷內容包括6、8、7、9四個單元,其中浮力的知識點,由于剛學完新課,還沒有來得及復習,因此考得比較淺。試卷有一定的廣度和梯度;從考試情況來看,較適合學生實際,也較符合學校出卷時的要求。
2、各平行班發(fā)展較平衡,其中6、9班有較大的優(yōu)勢,為我們初二物理作了貢獻。
3、初二這學期,就學生本身而言,有兩極分化的趨勢,且漸明顯,幅度大;就物理學科特點而言,這個階段物理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相互聯(lián)系,知識點逐漸增加而加深,壓強浮力又比較靈活,學生學習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學習成績也很容易出現(xiàn)兩極分化,從這次考試情況來看,也確實是這樣。
根據如此出現(xiàn)的情況,我們物理備課組作出反思:
。1)除了存在上述的客觀情況之外,普遍學生對物理不夠重視,比如中午自習的時候,能自覺復習物理的同學較少
(2)學生做作業(yè)時,任務觀點的較多,抄作業(yè)現(xiàn)象嚴重,有的甚至能交什么也不做的作業(yè)本上來,即使做作業(yè)也是只在乎結果不在乎過程,能真正認真做作業(yè)的同學真的較少,由于物理學科的特點能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就更少了
。3)部分同學上課效率不高,學習的興趣還有待提高。
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物理備課組將作出如下要求:
(1)鼓士氣,初二物理的學習確實到了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階段絕對不能麻痹大意,稍有分心,便要一落千長,度過了這一階段的學習,就能在物理方面站穩(wěn)腳跟了
(2)重過程,過程性的學習比結果性的學習更重要,課堂是主陣地,復習、預習、作業(yè)是內化的主要途徑
。3)喜豐收,有了這樣的“士氣”“過程”,我們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能成為物理的“優(yōu)秀生”。
期中質量分析會校長發(fā)言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一、最初遇到的主要問題
1、問題一開始實施自然分材教學時,學生不愿意到黑板前來補讀是第一個問題,一是因為學生自尊心強,二是因為惰性,學習無所謂。我說做錯了的學生舉手,有的不愿意舉手,我說不會做或者是做錯了的學生到黑板前我給你面對面講,學生不上來,所以到補讀時學生我明知學生有問題但卻沒有人理我我很尷尬。
2、問題二后來學生能上黑板前來補讀了,我操作時總感覺分身乏術,普讀時整體一致好處理,分材后局部參差讓我頭痛,一部分在補讀,另一部分分材后要提高,宏觀調控難度大,加上孩子活躍,課堂雖活躍但卻有些混亂。
二、實踐中的操作對于學生不愿意補讀的問題,我思考后發(fā)現(xiàn):
舉手表對錯簡單而不科學,所以我堅持使用三色正方體,因為它所傳遞的信息都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單向傳遞,這避免了孩子自尊心強、特別是場依存性強的孩子害怕其他同學瞧不起而產生消極影響;然后加強與學生接觸時的情感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一點進步就賞識鼓勵,讓學生愿意接近我;另外就是加大課堂的反饋,分材后的習題解答情況我都檢查,大多做在一張紙上下課后交上來,補讀的學生就更積極了,否則課堂上的習題他就無法完成。近來分材過后不會的學生不需要出示三色正方體已經能夠自覺到黑板前來補讀了。
對于第二個問題,我改變了一下課堂的授課模式,我先解放一部分自學能力強或者課前已自學了同學,給他們課堂的靈活度,讓他們可以先完成課后習題、自學還沒有學的內容或者學習其他數(shù)學料,但必須統(tǒng)一完成分材提高的習題,便于教師對他們監(jiān)控調節(jié)。在補讀時適當利用他們對其他同學進行一對一幫助,這樣做了以后我感覺課堂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課堂也有序不混亂了。
三、幾點認識
1、對后進學生的認識后進生我檔案跟蹤了15個,期中考試分數(shù)上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有5個,但讓我更欣慰的還有幾個基礎特別差、最初對數(shù)學學習也不感興趣的幾個孩子,進步很大,學習積極性上來了,聽課做作業(yè)補讀態(tài)度都很積極。我班上有個余天生,考試分數(shù)也沒有提高,作業(yè)也和從前一樣照樣做不對,但書寫很整潔,交作業(yè)主動積極,有時候僅僅就是數(shù)學題目讀懂了也很喜悅地告訴我。他們身上不能用分數(shù)體現(xiàn)出來的東西讓我感到欣慰。所以,自然分材教學首先改變了學生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對該學科充滿興趣。
2、對優(yōu)生的認識這種學習方式因為對學困生補讀給了尖子生課堂較多的自由,在平時的考試分數(shù)中尖子生優(yōu)勢不大,有時反而還有劣勢,分數(shù)不進而退或者沒有其他非實驗班的尖子生分數(shù)高,但是在課堂上特別是老師分材提高題目難度較大時或者在一題多解時他的能力就表現(xiàn)出來了,所以我覺得數(shù)學學習形成能力有個時間積累的過程,有的東西是隱形的是分數(shù)暫時表現(xiàn)不出來的,能自己學習的孩子因為沒有完全跟老師一步步走,在解題的規(guī)范問題上、在一些細節(jié)和形式上有漏洞和缺陷最初是正常的,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他的優(yōu)勢肯定會表現(xiàn)出來。
3、我課堂的體會自然分材教學到現(xiàn)在每節(jié)課不管怎么上我都少不了“補讀”和“分材提高”這個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有整體一致,也有局部參差。因為分材后學生課堂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都很明確,所以表現(xiàn)出來了積極性,“補讀生”即便是記憶回放能完整解一道題、“普讀生”能自己有所感悟,兩者在學習內容和難度上不一樣,但其成功感是一樣的,教師也在他們的成功感里也收獲到一種成幸福和成功。
四、前段實驗的不足:
檔案跟蹤現(xiàn)在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檔案有記錄、有監(jiān)控,但監(jiān)控后的調節(jié)和補充工作主要因為課外時間問題沒有做好,導致檔案更多的只起到了記載的作用,但它有另一種作用,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有的甚至認識到老師在他身上付出很多很感動,成了師生之間的情感紐帶。
期中質量分析會校長發(fā)言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在期中考后,抽取了一個平均分64.3的文科班做抽樣調查,來分析每道題目的得分率,研究題目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的得分情況。
由統(tǒng)計表上看出來,主觀題平均分32.4,得分率為百分制七十。第19題默寫題,得分率較高,為百分制九十,平均分為3.9,滿分為4分。從這道題可以看出學生在日常復習過程中,對背誦還是比較用心的,有較高的得分率。
在第20題課外詩歌欣賞中,有兩個填空處,難易指數(shù)不是很高,但是學生的平均得分為1.6,得分率為百分制八十。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對課外詩歌的欣賞能力并沒有很高。有著不錯的平均分的可能性基于本題為填空題。如若換成課外詩歌欣賞主觀題,可能得分率會有所下降。
第21題到23題為課內閱讀,學生的得分率分別是百分之52.25、百分之67以及百分之57。由此可見學生對于現(xiàn)代文閱讀并不是很熟練,并且沒有掌握方法,因此得分率不高。尤其是最后一題主觀題上,學生沒有抓住踩分點,答題技巧差,能力弱,仍需要多加練習得到提升。
最后在上,本次的主題為“痛苦”,但是仍有不少學生寫離題。離題成為學生經常犯的一個錯誤。的平均得分為21.4,得分率為百分制71。這與改卷老師有意識的設定基礎分有所關系,但是離題套題現(xiàn)象仍然很嚴重。
期中質量分析會校長發(fā)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晚上好,借這次期中考試,我們召開這個家長會,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加強你們和學校之間的聯(lián)系,希望家長進一步配合老師,做好一些工作,讓孩子們學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績!
第一方面:班級介紹
半個學期以來,整體看來,學生進步都很大,從剛入學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到現(xiàn)在基本能跟上老師的思路或者說能積極動腦,特別是學校開展班級評比,大家集體榮譽感都增強了,衛(wèi)生紀律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也認真了,作業(yè)完成也得又快又好,還有很多方面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第二方面:說說期中檢測。
當家長拿到試卷的時候,有喜有憂,喜的是孩子考到了好成績,憂的是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其實這正是有關專家早就預料到的,新課程改使孩子的兩級分化越來越明顯。當你看到孩子的成績時,不知你有沒有想過你為孩子在學習上付出了多少心血,當然,現(xiàn)在的社會并不是一味地看分數(shù),他們更關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教師的目標也是一樣的。不過,從這張試卷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問題。很多孩子分析能力判斷能力還有待加強。
第三方面:經驗交流
1、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
現(xiàn)在有不少家長已經發(fā)現(xiàn)生字教學越來越難,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生字感興趣,不僅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平時,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孩子識生字,比如:上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路邊的招牌;逛商場,認識商品標簽上的事物名稱等等。這樣,孩子識字的興趣可能會更濃。
2、家長對孩子拿回家的單元檢測卷不要只看分數(shù),有時卷子難一點,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要認真檢查,幫助找問題,幫助孩子弄懂,督促孩子訂正好,然后簽好字。
3、認識“減負”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做到“減負”不減質量,“減法”與“加法”并用。
在全體學生中大力宣傳引導,知道“減負”不減學習質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學會做人,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健體,學生審美,注重勞逸結合,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娛樂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自覺抵制不良侵蝕。同時,以班召開了“勤奮學習,遵紀守法”主題班會,要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以改革課堂教學為切入點,向四十分鐘要質量。真正做到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嚴格控制了學生作業(yè)量,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真正樹立“功在課前,利在課上,益在學生,提高質量,減輕負擔”的觀念,才能達到既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又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4、孩子動作慢,怎么辦。
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孩子不會做,還是懶得做。
我認為是孩子自己的事就盡量讓他們自己做,家長不要包辦。有些家長看孩子動作太慢,就幫孩子做,這樣他永遠也快不了。從慢到快肯定要有個過程,家長不要太著急,要多提供孩子鍛煉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家,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環(huán)境,而是指家風好。心理學家講:
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便學會譴責;
2)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便學會好斗;
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便學會自信;
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huán)境中,便學會喜歡別人;
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
家庭環(huán)境從一出生就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和品德的形成。好的環(huán)境使孩子能保證健康成長。有些孩子卻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如:任性、易發(fā)脾氣、激動、挑吃挑穿、不愛惜東西,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合群、不關心他人、妒忌心重,自我為中心,自卑、等等。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我們白天工作,晚上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好多家長晚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再怎么忙,也不會忘記對孩子的教育和輔導?吹胶⒆右稽c點地長大,一點點地進步,內心是非常開心的。
各位家長,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已成為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重視和改進家庭教育,已越來越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共識。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容避諱的是,許多家長對怎樣當好父母的緊迫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對待孩子,或重智輕德,只關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奉“棒頭出孝子”,教育孩子簡單粗暴;或對孩子過度溺愛,百般呵護……在家庭教育上形成的一個個誤區(qū),由此給孩子的心靈帶來的負面影響,必將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誤。高爾基曾說:“愛自己的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們,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苯裉,我們召開本次家長會,就是希望家長們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幾點:
1、思想上要繼續(xù)引導孩子。作為家長,我們平時要教育孩子愛勞動,講文明,尊敬長輩,待人有禮。教育孩子該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則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孩子的壞習慣其實就是跟父母親學的。試想一個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長,他的孩子一定是個認真細致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個關系不和睦,環(huán)境臟亂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為也是粗魯、暴躁的!靶湟字币惨讖潯,家長們,只要我們從小教育引導好孩子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那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什么有利的。
2、行為要繼續(xù)輔導孩子。比如,要積極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我發(fā)現(xiàn)班里有一些孩子到現(xiàn)在書包都不會整理,自己的鞋帶松了,也不會系,這可能與家長的包辦有關系。其實在很多事上,我們家長只要多引導孩子,多輔導孩子,他們能做的很好。在學校里,我們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布置教室,自己去整理教室,有時還自己去排練節(jié)目,這樣一點點放手鍛煉,孩子的能力就慢慢提高了。
3、學習上要幫助孩子。有些家長總以自己忙找借口,對于孩子的學習很少過問。其實現(xiàn)代社會人人過著節(jié)奏緊張的生活。同樣作為家長,我們身有體會。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的希望,我想大家每天抽出5—10分鐘,還是可以的。如在飯后或者在餐桌上和孩子聊一聊學校的情況,問一問最近的學習的內容,然后幫助他默寫一下詞語,背誦一下古詩,出上幾道數(shù)學題,甚至和他們一起讀讀課外書籍。這樣既可以增進與孩子的親密關系;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好處是多方面的。
總結半期來孩子們各方面情況:
上課專心聽講的小朋友:李澄昕、段欽凱、文欣康、李一茗、蔣曼尼、林青怡、李睿爾、曾偉恒、曹詩琪、洪瓊馨、謝瑩萱、唐一娜、周鈺欣、歐陽芊貴、佘宇饒、向文樂、
書寫認真工整的小朋友:湯文豪、段欽凱、李一茗、張曉彤、劉啟東、江佳穎、陳宇翔、佘宇饒、曾偉恒、文欣康、謝瑩萱、曹詩琪、周鈺欣、李睿爾、唐一娜、唐子健、劉瑾俊、
上課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小朋友:湯文豪、盧天麟、顧俊杰、蔣曼尼、周浩宇、陳宇翔、曹詩琪、常玉薇、佘宇饒、彭雅琴、吳展鵬、曾偉恒
學習進步的小朋友:顧俊杰、陳凱文
以上就是我提出的一些要求,說的不妥之處,懇請家長們批評指出。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有什么不合理之處,也歡迎家長們能坦誠與我們交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