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恩演講稿_滿滿的正能量(精選4篇)
關于感恩演講稿_滿滿的正能量 篇1
尊敬的:
感恩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jié)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zhuǎn)。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jīng)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前不久,我看到了這樣一篇報道:鎮(zhèn)江一個新華書店的老板烏先生曾經(jīng)在XX年出資10萬元資助過100名高三貧困學生,他說,他也不圖什么回報,只是同情和敬仰這些寒門學子。新年來了,他收到了許多新年賀卡,有來自朋友的,有來自親戚的,也有來自客戶的,但他從來沒有收到一個他曾經(jīng)資助過的大學生的賀卡。作為市政協(xié)委員的烏先生,后來在市政協(xié)會議上談到了這件事,認為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在感恩教育方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其實,烏先生所碰到的不是個別情況,而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社會問題即感恩問題。我常常在我們的校園里也看到這樣的情景:許多同學的父母在凜冽的寒風中,默默地等待著未下課的兒女,給他們送來防寒的衣物,送來遮風擋雨的傘。而我們不少同學只知盡情享用,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有的同學對老師常年累月的付出不知感恩,卻對老師的一次真誠批評卻耿耿于懷;有的同學對班集體的照顧不知感恩,卻認為班集體與他無關……這些現(xiàn)象的背后,都是因為感恩心的缺失,其實,感恩是一種千古傳唱的美德。中華民族的24孝中,更有“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訓導。西方國家也非常重視對“感恩”品德的引導,美國就有“感恩節(jié)”的設定,我們雖然沒有感恩節(jié),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我們小時候背的詩句,講的就是要感恩。我們常唱的《;丶铱纯础,唱的也是感恩。感恩是一種美德,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僅有點成績,有點才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有具備了感恩品德,才能擁有和諧生活,才能擁有光明和前途。
感恩是一種促進自己進步的重要法寶。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木匠是一個好工人,后來他想離開建筑業(yè),老板舍不得他走,希望他再建一棟房子,木匠答應了,但是他無心工作,卻建了一座最差的房子。當他離開公司時,老板把那棟房子的鑰匙交給了他,說:“你為我們公司作出了巨大貢獻,我想把這棟房子送給你。”到這時,這位木匠后悔莫及。老板懂得感恩,工人卻沒有學會回報。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一生都在建造房子,為別人,也在為自己。作為子女,我們要多考慮父母的難處;作為學生,我們要多考慮老師的難處;作為教師,我們也要多考慮學生和學校的難處。如果我們都能待人如己,懂得感恩,就會在促進別人進步時,也促進自己不斷走向成功。
在這里,我向全體同學發(fā)出倡議: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學會感恩。
1、尊敬老師,對老師有禮貌,尊重老師的勞動,專心聽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各學科作業(yè)。
2、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無論是嚴格要求還是諄諄教導,是熱情洋溢的表揚還是苦苦的批評,我們的老師都是為了教會我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事,怎樣做人。
3、體貼父母,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關心集體,友愛同學。用心為集體、為他人做一些事情。
老師們,同學們,生命就像一條大江,時而有寧靜,時而有波瀾,有了感恩,你就有了力量,你就走的更遠,飛得更高!
謝謝大家!
關于感恩演講稿_滿滿的正能量 篇2
寬容和謙讓,是我們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作為華夏的炎黃子孫,應該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我們應當有一顆大海般的遼闊之心——寬容。有一次,一位同學不小心弄倒了我放在桌面上的書,我見了大為不興,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那位同學小心地說:“對不起哈!”但我卻不領情,毫不留情地說:“借口!”也許是這句話惹怒了那位同學,我們你一句我一句地開始責怪對方,到頭來卻弄個不歡而散。如今想想自己也真是可笑,明明是一句話的事,實在不應該。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寬容和理解。人要學會有一顆海納百川的心,寬容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還要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大腦——謙讓。我們從小就讀一個故事——孔融讓梨。一天,父親帶了一盤梨子,給孩子們吃,于是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兹谡f:“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而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边@就是謙讓,有了謙讓,人們才會更和諧相處。
人與人之間哪里沒有摩擦?哪里沒有小矛盾?其實這些在我們生活中時常發(fā)生,而我們卻因為這些雞皮蒜毛的小事,小則粗口開罵,大則大打出手。其實事后我們再想想,其實有這個必要嗎?不就是一點芝麻小事嗎?說聲“對不起”,應聲“沒關系”有這么難嗎?其實握手相好不可以嗎?但是,實際上我們當時卻沒有想到,因為我們不夠?qū)捜荩粔蛑t讓。
關于感恩演講稿_滿滿的正能量 篇3
寬容別人是對別人的理解,是一種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種與人為善的觀念釋然。而寬容自己則是一種豁達\冷靜與理智,寬容自己并不是放縱自己
人應該學會寬容。多一些寬容就少一些心靈的隔膜;多一份寬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愛。
我覺得寬容就是在心里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事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事原則。雖然要想做到寬容不是那么簡單,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從生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那樣你離寬容就越來越近了,經(jīng)過不斷的積累,最后你就會達到你的目的--寬容。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
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zhì)、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
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即是對自已善待。
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后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這是何等的氣度與胸懷!寬容的可貴不只在于對同類的認同,更在于對異類的尊重!@也是大家風范的一個標志。寬容有三種境界,可以養(yǎng)魚為喻:最初級的境界是玻璃缸賞魚,只讓它在一定的范圍存在和活動;中等境界是池塘養(yǎng)魚,因地就利,因勢利導,水肥魚躍,魚張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則是江海生魚,千形萬類,任其自生,海闊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和豐富。有多大的胸懷,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干多大的事業(yè)。
關于感恩演講稿_滿滿的正能量 篇4
寬容,是一種高貴而且難得的品質(zhì),它會讓你的人生更充實,所以,我們的人生需要寬容。
寬容對自己是包容,對別人是接納。與其去苛求一切,還不如去包容一切。曹操之所以能從僅有的幾個子弟兵到剿滅北方群雄,占據(jù)中原,擁有百萬大軍,與他“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寬廣胸懷是分不開的,倘若曹操當時是苛求一切,而不是去包容一切,他會消滅北方群雄嗎?他會擁有百萬大軍嗎?不會。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這是何等的氣度與胸懷啊!寬容不僅僅對于我們?nèi)祟惗裕菍τ诋愵惗。我們不應該只想著該怎么去消滅自己討厭的動物,而是應該想想該怎么去包容自己討厭的動物?/p>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及人之幼”,富有仁愛之心的人,也是一個懂的寬容的人,他不會過分的去追求完美,他會試著給自己的生命留下一點空白。他也不會去苛求別人,他會給別人留下足夠的空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聽人家提起疤、禿、光就要和人家打架,到后來甚至于不許別人當著他的面說燈。他若不是心胸過于狹窄,他會忌諱嗎?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是不會去忌諱這些的。
人常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笔前!一個心懷感激、心胸豁達的人,對人對事不斤斤計較,與苛求多忌諱的人相比,他自然人源好了,人緣一好,快樂就會隨之而來,自然而然的就會長命百歲了。望人人擁有寬容之心,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