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感人事跡演講稿
譚千秋經(jīng)常教育學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會責任感。”1982年6月大學畢業(yè)后,學校準備讓他留校任教。當學校領導征求他的意見時,他主動請纓:“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學校也需要人才啊。”領導反復做他的工作。當他得知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急需教師時,便立即申請到那里去,一個月后,他如愿以償?shù)胤峙涞皆撔9ぷ,在那里一干就?7年。
1996年,一個朋友準備把譚千秋調(diào)回衡陽,待遇從優(yōu),被他婉言拒絕。父母見他離家太遠太孤單,極力勸說他回來,他便耐心地對父母說:“湖南培養(yǎng)了我,四川養(yǎng)育了我,還是在四川多干幾年再說吧。”后來,汕頭、韶關有關單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還是選擇留在四川,直到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這片熱土。
張開守護的翅膀
5月12日,一個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陰沉沉的。
下午2點多鐘,譚千秋在教室上課,他正講得起勁時,房子突然劇烈地抖動起來。地震!譚千秋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上跑。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沖出去了,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時12分,譚千秋終于被找到。“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fā)現(xiàn)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他說,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是他這一生永遠忘不掉的。“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身上。”回憶當時的情景,獲救的學生神情仍然緊張。
同在一所學校任教的妻子張關蓉終于在次日清早見到了自己的丈夫。她拉起丈夫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jīng),她輕揉著丈夫的手指,痛哭失聲……張關蓉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蓬亂的頭發(fā)被細細地梳理成丈夫生前習慣的發(fā)型:“我的愛人,讓我給你細細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經(jīng)溫柔地擦去我臉上的淚水。我的愛人,你寬闊的臂膀給了我棲息的港灣,更給了大震中四個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漢也會累嗎,你怎么躺下就不再起來?讓我跪下來,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離,讓我為你溫暖冰涼的手指……”
張關蓉和譚千秋曾相約相親相愛到地老天荒。地震前一天,丈夫給小女兒買了兩雙鞋子、一條褲子,她還問丈夫為什么一下子買了這么多,誰知,這似乎就預示了陰陽永隔。
“他肯定舍不得我們一家。”張關蓉說,將丈夫送到殯儀館火化時,鞭炮響了兩下就熄滅了,似乎丈夫還在眷顧著她們母女。如今,一歲半的女兒還不能理解這一噩耗,她一直喊著要爸爸。
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譚千秋不少在湖南的老同學都焦急地與他聯(lián)系。當大家從媒體上得知他救人獻身的事跡后,既感到悲痛又為他自豪。同班同學、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柳禮泉追憶說:“1978年,我們一道考進湖南大學。他同我一樣來自農(nóng)村,都是享受國家助學金完成學業(yè)的。他經(jīng)常對我說,沒有國家的助學金,我們這些農(nóng)村的孩子哪能完成學業(yè)?畢業(yè)后,他主動要求去邊遠不發(fā)達的地區(qū),一干就是27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