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家長會講話稿(精選6篇)
學生家長家長會講話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我是金潞的家長,首先我要感謝老師,向孩子們的成長傾注的愛心、熱情、汗水與智慧。
一.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比如說,孩子在學習或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盡量不要看電視或玩電腦,他們還小,我們玩,他們學,他們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專心學習。
二.對于上補習學校,家長也要端正態(tài)度。上補習班,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上我們也得上,隨大流,跟著玩。我認為上補習班很重要,在學校里一天的課程孩子不可能全聽懂全吸收。補習班的老師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和角度來幫助孩子復習和理解學過的知識。還能預習馬上要學的知識,我們孩子先聽了先學了,在學習老師講的知識就不困難了。
三.作為家長,尤其這個新時代的家長,我們要更多的關注孩子。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家長配合老師更加重要。不要說家長很忙,這是借口。我們是都很忙?晌覀冊僭趺疵,掙了多少錢,最后都是為了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長比什么都重要。
四.和孩子多交流。起碼我們得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盡量的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多想想,所以我們家長的平常心很重要。
五.更多的去引導孩子,而不是命令。我們要逐漸把引導養(yǎng)成習慣。對于學習這件事,引導孩子的正確態(tài)度比命令更加有效。引導孩子在現(xiàn)在的時代,學習知識有多重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好只能是靠他自己,是為自己學的。學習不能是應付家長,引導孩子有個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于人的一生,比學習更重要的是人的綜合素質。比如,我們得孩子是不是懂得孝順?他是不是懂得團結同學,懂得尊敬老師和其他人?他是不是積極向上,是不是很陽光?他有沒有堅忍不拔的精神,能不能正確的看待人和事?更重要的是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想辦法解決,還是求助于他人,還是逃避抱怨?這些才是孩子人生質量的重要因,而不單單只是學習。對于這些家長的命令是沒有用的,引導會更好。
六.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表揚、理解和支持。因為無論是誰受到鼓勵都會讓他更加奮進。如果孩子這次沒考好,或者從來沒考好過,我們得鼓勵他別灰心,只要多努力多用心,他能做的更好,所以不能因為孩子的一次沒考好或做錯某件事,甚至要放棄他。如果孩子有件事做的很好,更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他能做得更好。
學生家長家長會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我是媽媽,首先感謝老師為孩子們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與努力!
關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我感覺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與她的自信心、情緒管理、責任感、思維能力等密不可分。作為父母,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而非時時處處控制孩子。
如果孩子處于輕松快樂、勤奮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中,內心安全、積極向上,就不太需要事事來管教;相反,如果家庭環(huán)境緊張焦慮,家長時時處處控制孩子,孩子的“他律”就會多于“自律”,各種問題越來越多。具體來說:
1、接納孩子的不足。就是允許她的不完美,比如面對害羞、磨蹭、粗心、亂發(fā)脾氣等,我們偶爾也會生氣,但多數(shù)時候會調整自己,告訴自己,她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肯定是與我們的培養(yǎng)教育有關,我們需要自我完善,而不是責備她。比如做錯題,可能是因為粗心,也可能是因為她的思維和能力還沒有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問題,讓我們多了一些平和。有時,她錯題較多,我們往往不去立刻分析她的問題,更不會責怪她,而是會問她:“說吧,需要媽幫你做什么?”這就是要給她一個信息:不管她考得怎么樣,我們永遠站在她的身后,隨時準備幫助她。
2、贊賞孩子的努力。孩子的智商大體相同,而且難以改變,所以我們不用“聰明”和“很棒”來表揚她,一般都是用具體的描述去贊揚她努力的過程?剂撕贸煽,我們會引導她認識到,那是因為她一回家就寫作業(yè)、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因為她是一個努力的孩子,所以考了好成績。這跟她聰明不聰明、棒不棒沒關系。
3、花時間陪伴。每天晚上,我們都會抽時間陪她或玩或聊天或閱讀,讓她知道,在爸媽這里,她很重要。我們三個都很享受每天在一起的特殊時光。尤其是爸爸,在平時的學習和玩耍中,陪伴的更多一些,是孩子真正的朋友。在陪伴過程中,那些勤奮、堅持、耐心、細致、思考等我們期望的積極的品質就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她,這也會在她的學習等各方面慢慢體現(xiàn)出來。
4、讓孩子承擔責任。該她的責任,我們會盡量少地替她承擔。例如學習,我們一直強調是她自己的事情,不是為了我們,也不是為了老師。每次開學前,都會舉行一個開學儀式;學習中先寫哪科、在哪簽字、收拾書桌、書包、睡前定鬧鐘等,都是她自己決定;老師留的作業(yè)一直都是她自己記;萬一沒記全,就自己打電話給其他同學問?荚嚦煽兒昧,我們會問她:“什么時候請我們一頓慶祝慶祝呀?”而不是爸媽給她個什么獎勵;磨蹭要遲到了,那就遲到吧,體驗一下自然后果下次她就記住了。出去旅游,她自己收拾自己的東西,一路上拎自己的箱子,和爸爸一起訂旅館、決定旅游路線等。有時她也會丟三落四,沒關系,衣服帶少了就臟著。
5、給孩子建立權威。在小事上我們一般不太管束她,但在原則性問題上,我們會嚴格約束,給她界限。在對待學校和老師的態(tài)度上,我們告訴她她所在的小學全區(qū)最好的學校,她所在的班級是最優(yōu)秀的班級,老師是最有經驗、最有水平的老師,作業(yè)不多不少正正好。讓孩子喜歡學校、崇拜老師,對班級充滿自豪感,她才愿意心甘情愿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也更易融入班級。
6、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力。思維比短期成績更重要。比如閱讀,就是培養(yǎng)思維的重要手段,一定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對于她的提問,我們很少會直接給出答案,往往會反問:“你認為呢?”,讓她去思考。對于課本知識,我們重視深挖概念,一般會帶她分析概念的來籠去脈,并適當?shù)嘏e一反三,盡量讓她從本質上來理解清楚。興趣班,我們報的較少,我們想把時間省出來讓她思考和玩耍,培養(yǎng)她的思維力與創(chuàng)造力。
以上是我們在孩子教育中的一些體會,相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與方法,錯誤和不足之處,請老師和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
學生家長家長會講話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我是朝陽小學五年級二三班馬博宇的媽媽,首先,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對馬博宇以及本班級所有孩子們的精心培養(yǎng)和關愛;于此同時也很感謝各位家長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作為一名年輕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經驗倒也談不上,以下是我平時教育我的孩子積累的一點建議和方法,希望能與在座的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勉!
一、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學習是一生的功課,不要讓孩子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是一種壓力,而要讓他在快樂中接受,在微笑中體會,這一點馬博宇在讀課文時我感受最深。他一邊讀課文,一邊做動作,非常形象生動,或悲或喜、或哭或鬧,高興的、傷心的、夸張地,都在他的動作里一覽無余,就這樣,一篇課文、一個故事,他能非常生動地表演出來,背古詩他有時也會用一幅圖畫表現(xiàn)出來,他說,這樣學習既輕松,又快樂,也很容易記住內容。
二、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我們知道,表揚能使人創(chuàng)造奇跡,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孩子過多的自責。孩子有了進步,隨時鼓勵表揚他,讓他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勵;孩子退步了,也不要氣餒,千萬不要當面數(shù)落他,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作比較。這樣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自尊心,有一次,我拿馬博宇和別的小朋友比,他不高興了,“你總是拿我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為什么不拿我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是的,我們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閃光點,家長如果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孩子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xiàn)。
三、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認為,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孩子自己喜歡了,他就愿意去學,就會學得很好。馬博宇平時很喜歡看書、繪畫和下棋。周末我會時常帶他去圖書館和書店,買一些他喜歡的課外讀物,比如前不久剛給他買了一套少兒百科全書,他如視珍寶,每天都會拿出來看一看。有時我還會陪他一起看,這樣長期下來,他就會積累很多知識,視野拓寬了,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有所提高。另外,我還會和孩子時常下下棋,每當他贏我的時候,那個高興勁兒不言而喻,這樣一來,孩子的思維也有所延伸,而且自信心也會隨之提高,有了自信心,他就會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四、不做“嘮叨”家長,不做代理家長,讓孩子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為意識。以前我也是事無巨細。有體育課叮囑孩子穿球鞋、帶飲料,上美術課叮囑他帶剪刀、畫筆,早上出門為他整理衣服,提醒他帶紅領巾,就這樣全身心地為他服務,我都成了他的貼身保姆了。他還總是說:“知道了,知道了,嘮叨媽媽”,這段時間,我不再提醒他,雖然有時他也忘了帶水,忘了帶畫筆,一回家就說我渴死了,或是沒帶學具老師批評我了。但這時,他也已經知道這些生活、學習上的事都是他自己的事,他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五、和你的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全心去愛我們的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與他共同成長。我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聊聊天,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鐘,我會問問他今天在學校的情況,有沒有不開心,和同學有沒有鬧別扭等等。。。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孩子無行中增強了與人溝通的能力,膽識也有所提升,而且還會和我成為好朋友,為我以后教育孩子提供了先決條件。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相信我們的孩子,今天,他們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廣闊的天地里,他們一定會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希望我們做家長的,平時要和王老師勤溝通、多聯(lián)系,主動協(xié)助老師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孩子,讓孩子茁壯健康、自由自在地成長,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難忘的童年!讓我們就從現(xiàn)在做起,加倍重視我們的孩子,因為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謝謝大家!
學生家長家長會講話稿 篇4
各位家長:
下午好,我是潘晨的家長,女兒潘晨雖然在年級里的名次一般,但在去年的期中和期末考試中,她的學習成績在年級里分別提高了100名和37名。這些進步雖然在老師的關心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取得的。但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我現(xiàn)在談談作為家長是如何關心孩子學習的體會吧,和大家一起交流。
作為一名家長,都盼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盼望學習成績在班里拿個第一或第二,我也不例外。平時最關心的是她的學習成績,而不是過程。疏忽了和孩子的溝通和交流,所以平時對孩子問得最多的是考試成績如何,對于孩子成績不太好的家長來說,心情不暢,恨鐵不成鋼,然而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也改變了,心理有一種氣憤。對于孩子不是想辦法去溝通`交流和鼓勵,然而更多的是批評。
由于孩子的成績一般再加上家長的批評,給孩子造成一種壓抑感,讓孩子的心靈閉塞,對于家長有一種恐懼和反感,造成孩子不愿也不想和家長溝通和交流,使我和孩子間的距離疏遠了,這樣的關心是對牛彈琴,毫無收獲,甚至是反作用。記得孩子還在上小學的一個冬天,由于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被我批評了一頓。而后我以嚴厲和蠻模的態(tài)度強制孩子在房間里看書和做作業(yè),過了幾分鐘,我進去一看,孩子竟上床睡了,這時我的火氣更大了,過激的我把她拉出去了門外,這樣的做法沒有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反而增加了孩子對我的憎恨。這件事我雖沒忘,但也不放在心上,可永遠銘記在孩子的心理,在她的日記和去年春的一篇文章里,她詳詳細細地寫著事情的經過,在他心里:我是個暴君,所以不管我說什么話,她都不愿聽,甚至適得其反,記得后來有一次在吃飯時我叮囑孩子:要抓緊學習,好好讀書,我話還沒說完,孩子放下飯碗留了一句:我不想考好,其實用孩子的心里來說有意要氣我,這就是我平時對她批評太多造成的后果。所以關心孩子的學習方法不當是適得其反,看來我的關心方法有誤。
孩子大了,她也有自己的主見和脾氣,后來通過我和班主任的溝通,調整了關心孩子的方法,首先孩子已經長大,她也有自信,要尊重孩子,有機會也要多聽聽孩子的主見,讓她心情舒暢,保持一種快樂的心情。才能讓她開心和自愿地去學習。只有讓她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情才能讓她在看書或做作業(yè)時集中心思,有利了讀書的效果。其次,孩子畢竟是孩子,愛聽好話,平時當孩子作業(yè)做得較好或者孩子考完試,只要有進步,就給她鼓勵。即使上進一點點,也要給她鼓勵,要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上進性,和孩子溝通和交流時要換一種方式來說。比如:潘晨,這一次考試你考的很好,你老師表揚了你,爸爸心里也很開心,你的進步就意味著別人在退步,其實你的智商很好的,也很聰明的,如果再發(fā)揮一下你的智力,如果再努力一點點,你的考試成績一定讓別人刮目相看的,這才能真正體現(xiàn)你是個聰明人。
用這種方式和孩子交流,讓她眼前一亮,馬上露出笑臉,孩子心情也舒暢了,人也更開心了。話匣也開了,回了一句:“真的呀!”也愿意和我交流了。她自己也說了自己這一次哪門功課哪些地方自己還考得不滿意,我說:“不要緊的,這次你還沒完全發(fā)揮出來,只要你努力去學習,.我相信你以后考起來會更好。”這樣一鼓勵,孩子看書也積極了。有次晚上我家來客人,兩個孩子和她差不多大,她沒和這兩孩子閑聊。而是獨自進房看書做作業(yè)去了,所以換種方法,收到的效果就不同。
以前我趕進房間讓她看書,但她沒用心看,現(xiàn)在她自覺地去看書了,以前我要看孩子做作業(yè)的情況,當我走進她房間時,她突然什么都不做呆呆地坐著,看我有什么話要說,也任憑我說什么,她就是充耳不聞,不予理睬?涩F(xiàn)在呢,孩子不懂的題目就會主動來問我,我除了告訴她怎么做外,還表揚他,鼓勵她,這么難的題目你也能做出來呀,你真聰明。這樣一說,給了她信心和動力,讓孩子的學習更主動,更積極了。
在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寫的一篇文章,老師為了鼓勵她,表揚她寫得很好,她拿過來給我看,真叫我打分的話是不及格的,但我沒有對她直說,而是換一種方式對她說,你這篇文章確實不錯,孩子馬上開心起來,可我還對她說,這篇文章你如果在修改一下,一定會更好的。比如說,某個地方怎么寫,同時我還告訴她修改文章的方法,文章寫好后自己要多讀幾遍,讀一遍哪怕修改一個字也是提高,修改文章要一字一句的看,前后連慣起來看,我叫她自己去修改,她需要修改的地方就過來對我說,我問她為何要這樣修改,她說的很有道理,她修改好后我看了一下已經可以了,可她在房間里又修改了兩個我沒發(fā)現(xiàn)的地方,確實她動腦筋了,成果也出來了,做家長的都盼望孩子考個好成績,將來成材,但是教育方法很重要,作為孩子,已經長大,要尊重她,要多鼓勵她,即使孩子考得不好,也要換種方式去說服她,這樣就會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才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源泉和動力。
謝謝大家
學生家長家長會講話稿 篇5
各位老師、家長、同學們:
你們好!首先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個與大家交流的機會,要說經驗,說實話,我也沒有,在此只說說我的做法,與大家共勉!
一、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幾個“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一是信心的培養(yǎng),也就是自信心的培養(yǎng),我覺得做任何事,信心很重要。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首先要學會鼓勵,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尤其是孩子。孩子有進步了,不要吝惜你們的表揚,但表揚不一定非要物質化,有時一句贊賞的話比什么都好。 “誠于嘉許,寬于稱道”,當有人問第一個年薪過百萬的管理人員斯瓦伯有什么本事,使得老板愿意給他超過百萬的年薪時,他回答說:“我最大的本事就是能鼓舞起員工,而鼓舞員工的最好辦法就是贊賞與鼓勵。”企業(yè)管理之道如此,教育之道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其次要學會安慰。當孩子遇到挫折,比如考試考砸了,不要一味責怪,要幫助他們找原因,并適當安慰,使之能正確對待困難挫折,摒棄患得患失的心理。二是培養(yǎng)恒心,也就是毅力的培養(yǎng)。學習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和自身惰性不斷作斗爭的過程。因此恒心和毅力尤為重要,孩子學習易患冷熱病,一會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會兒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沒動靜了。很多偉人在這方面給我們作出了表率,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時,曾寫一聯(lián)自勉:“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主張學習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學態(tài)度。三是培養(yǎng)愛心,也就是要對各學科都有興趣。興趣是第一老師,沒有了興趣,孩子就會在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下學習,有一種被強迫的感覺,表現(xiàn)在學習上就是淺嘗輒止,蜻蜓點水。要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成就感,要讓她們不斷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當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要引導她們自己解決;當孩子取得了成績,要及時予以肯定,這樣她們的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激發(fā)出來。
二、注意方法。首先要多與學校聯(lián)系,至少要多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這個當然不是要你天天打電話給老師,主要是平時要多留心,要有這個意識。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孩子上學了,就應該由學校來教育。不錯,學校是教育孩子,讓孩子成材的一個重要途徑,但絕不是教育的全部,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肯定不是完整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我們不能將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要與學校共同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其實,實踐已經證明,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可或缺,有時甚至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家長總是忙于工作或賺錢,對孩子的學習、生活、交友不聞不問,我覺得這是拾了芝麻,丟了西瓜。所謂辛苦,也就是6年,6年的付出換來孩子一生的幸福,這可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啊!其次,怎樣輔導也很重要。我覺得學習重在方法上的培養(yǎng),不能就事論事,滿足于解決某個問題。我不贊成在具體問題上作過多的糾纏,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要培養(yǎng)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要授之以漁,不能授之以魚。比如最近的一道題,是有關牛吃草的問題,這個實際是一類問題,是一類進出平衡的問題,與小學中的往池中注水同時又出水的問題是一類題,實際上只要把握增加與減少的關系就很好理解了。第三、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主動性。這個我覺得至關重要,不能滿足于“學會”,要“會學”,這是兩個不同的學習境界。在這點上,我覺得學,F(xiàn)在的嘗試就很好,就是要讓她們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我平時非常注意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學習生活能力,要求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可以今天做的事情今天做,一方面培養(yǎng)她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培養(yǎng)她的學習緊迫感。第四、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孩子學習很容易情緒化,經常會有這個不好學,那個沒意思的看法,長期以往就會偏科。偏科的害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最后都是“綜合國力”的較量,有一個“瘸腿”,就可能導致“全軍覆沒”。發(fā)現(xiàn)這個傾向,就要及時幫助克服,這個傾向其實在我們很多家長身長也存在,最典型的就是重理輕文。我始終認為,語文 是學好一切的基礎,而學好歷史,地理等對語文 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我堅持:“天文地理”要學,“雞毛蒜皮”也要學。凡是知識都應該學!第五、著力培養(yǎng)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思維。學習要善于反芻,學到后面一定要抽出一定時間對前面的知識進行反芻消化,學到后面再看前面的知識,會有一種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感覺,這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所學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從而使掌握的知識更加牢固。第六、盡量為孩子節(jié)約時間。不給孩子拼命買學習資料,學習資料有一到兩種就可以了,但一定要選好,我給孩子選的是名師點撥系列,盡管這套書有不少差錯(象數(shù)學,我才看到一半多一點,已發(fā)現(xiàn)17處錯誤,英語、語文 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但無論是從結構,還是從選題,解題思路來看,仍不失為一本好書。資料選好了,做題也很重要,哪些題必須做,哪些題可以做,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般我是先做一遍,選出一些題給孩子做,這樣可以為孩子節(jié)約大量時間。我更傾向于讓她自己看例題,接受消化人家的思路,課外作業(yè)量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精,而且不同的學科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語文 ,我一般不亂摻和,這個是彈性很大的學科,不能以標準化的思維來看待,這個要允許她向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第七、多激勵孩子思考,多肯定少否定。在學習中我不輕易否定孩子的結論,只要有合理的成分就要肯定,鼓勵孩子提出不同見解,但一定要讓她說出不同見解的根據(jù)。記得孩子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課本上讓孩子接觸比較大小,高低等很感性的日常認識,其中有一題是比較孩子與爸爸的高矮,答案是孩子高,因為圖中爸爸是坐在椅子上的。孩子選的是爸爸,老師當然予以否定,孩子很委屈,回來問我。我問她為什么選爸爸,她說只要爸爸站起來,肯定比他的兒子高,我立即予以肯定,孩子的看法有時看似“叛經離道”,實際上有時只不過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而已,我們不能用標準化的思維去衡量。
三、做孩子的朋友,與孩子多交流。要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做孩子生活的保姆,在此,我建議家長們要多放棄一點娛樂休閑的時間,多一點時間陪陪孩子。有人常有這樣的困惑:不知道怎樣和孩子交流,總覺得和孩子談不到一塊。其實是你們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所以就談不上水乳交融的交流,可憐天下父母心,有那一個做父母的不愛自己的孩子,即使他人視之如草芥,“我”也視之如珍寶!但反過來,天下有那一個孩子不喜歡父母的,吮乳之情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分割的!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一個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應該讓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覺。多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正確引導孩子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越來越聽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越來越好。在這里,我還要提醒各位家長,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認知,他們的行為方式肯定不是成熟的,我們應該讓他們生活在與他們年齡相適應的層次上,不能希望一口吃成胖子。
借此機會,我向各位家長提幾點建議:
1、及時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家庭作業(yè),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堅持不懈。
2、定期與老師進行溝通,對孩子的優(yōu)點、缺點以及在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疑惑有個全面的了解。
3、堅持每天與孩子進行交流,和他們談談今天學到了什么新知識,哪篇新課文,知道哪些道理,今后打算怎樣做,交談時,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要有耐心,不能簡單粗暴;對孩子要充滿信心,當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要多鼓勵,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不當孩子的面在朋友或親戚中說孩子的不是,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經常帶孩子們接觸社會,借助生活中的的事例,進行分析和正面引導,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比枯燥的說教式的教育更有效。(你天天督促他好好讀書,不如請他看看身邊那些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看看有知識和文化的親戚朋友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和快樂。當然我這樣說,并不是我輕視這些工作或這些人,胃是告訴孩子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成功來自奮斗,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孩子托起一個燦爛的明天!
謝謝大家,我的發(fā)言完了。
學生家長家長會講話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
我很高興,今天能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給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如何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地合作的問題。其實我覺得這個話題,有點大,作為一個小學低年級孩子的父親,我和大家一樣,傾注了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在培養(yǎng)孩子這件事情上。這些年來,有過迷茫、有過不解、有過困惑、也有過欣慰。如果說有什么收獲,值得在這里和大家交流的話,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我終于搞明白了孩子在小學這個階段,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也很簡單,我認為在小學階段,孩子真正需要從我們父母那里得到的,也是對孩子今后影響最為深遠的,其實只有兩樣東西:一個是父母的時間,另一個是父母的榜樣。 為什么這樣說呢?
先說說時間。因為教育環(huán)境至少有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三個環(huán)境,而在這三個環(huán)境中,毋庸置疑,社會環(huán)境的作用是我們人為的力量幾乎不可能改變的,事實上也是影響最大的,比如十年浩劫,造就了一大批既有理想有追求有文化又能經歷任何人生風雨的一代人,他們現(xiàn)在正在擔任國家的高級干部、掌握著國家的前途和命脈。但是十年浩劫不會再有了,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也不會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就不會像他們那樣有著堅定的革命理想,有著高尚的人生追求了。再比如說,有很多家長一說起孩子的事情,就很豪邁地說我們小時候就怎么怎么樣,怎么現(xiàn)在就怎么怎么樣了。其實這個不怨孩子,也不怨我們的家長,是社會變了,社會變了,我們就都得跟這變。所以我想先說一說社會環(huán)境。我們的國家處于社會轉型期,很客觀的說,經濟的快隨發(fā)展顛覆了很多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生命觀。就個人而言,我們每天忙碌的目的,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掙錢。這個目的說出來很冠冕堂皇、似乎無懈可擊。但是如果我們掙錢是以犧牲對孩子的培養(yǎng)為代價的,那就很不值得了。這就很自然地過渡到了家庭環(huán)境。在這樣大的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我們的家庭,硬件環(huán)境變得高檔多了、物質環(huán)境變得奢侈多了?墒俏覀兊暮芏喔改竻s獻身于各種應酬、各種關系、各種工作之中,我們的生命中,似乎永遠有干不完的事情。而對于孩子來說,能給予他的,可能就只剩下錢和用錢能夠換到的東西了。但是我們大家?guī)缀醵加羞@樣的感覺,錢,掙到多少就夠了呢?似乎是個無底洞。這就像是一個為了某個遙遠得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目標而一路狂奔的人,眼睛里和心里只剩下那個看起來近在眼前卻永遠不可能真正到達的目標,其他的就什么都沒有了。我想大家會很后怕,如果有機會停下來想一想,有沒有在狂奔的過程中落下或者丟掉什么東西啊?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把生命中最為寶貴的東西給丟掉了。那就是我們孩子童年的幸福。
也許有人說我是在危言聳聽,其實這是我作為一個二年級孩子的家長,最真實也是最深刻的體會。倒不是因為我自認為我的孩子有多優(yōu)秀,至少,他很快樂,很幸福。一是我努力堅持每天早上送孩子上下學,并且盡量不開車。走在路上和孩子聊天,談孩子開心的快樂的或者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我的孩子對科學感興趣,我就經常找一些少兒科技方面的知識和報刊雜志。孩子在上學和回家的路上,總有開心、快樂和幸福陪伴,久而久之,我發(fā)現(xiàn)我也對科學感興趣了,而且我也懂得了很多我以前不關心的知識;二是我每天晚上一定會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不是監(jiān)督,是關心。用一種溫柔的、關愛的語調和孩子說學習、說作業(yè),他不會反感,也不會依賴。三是讀書,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們一定會讀書,以前是我讀,他聽,一直到他睡著。現(xiàn)在是他先自主閱讀他最感興趣的《十萬個為什么》、《最新百科全書》的科學卷,然后我給他讀他不是很感興趣的百科全書的人文卷。這里順便說一下,孩子小學階段讀書和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比任何一門課的學習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從來不吝惜給孩子買書和陪孩子讀書。我們家光《百科全書》就買了四個版本。我受到《哈佛家訓》和《猶太家訓》的啟示和鼓舞,家里的書擺的琳瑯滿目,爭取讓孩子每時每刻、隨時隨地只要他愿意,舉手就能夠到書。這是美國總統(tǒng)布什家里的特征。我們家還遠遠不夠,但是我在努力。四是周末陪孩子玩,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堅持每周都帶孩子出去。從學校組織的植樹到家長們組織的爬鳳凰谷,從班主任老師組織的摘草莓到我們自己組織的鸛雀樓、雪花山。我堅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對孩子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清明節(jié)放假和暑假,我們先后去了黃山、廣州、香港、澳門、北京、南京等地方,表面上是玩耍,其實是學習、是經歷、是開闊眼界,也是教育。五是爭取一切機會和孩子在一起,比如爭取和孩子一起吃飯,比如和孩子一起看書,比如和孩子一起看演出,比如和孩子一起數(shù)星星看月亮看煙花滑旱冰。孩子在一天天長大,我們做父母的其實是在一天天失去。當他不在襁褓中生活了,我們的懷中就沒有那個任你擺布的小家伙了,當他上小學了,他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就銳減了;當他到異地上了大學了,我們就只能通過電話和他交流了,那個曾經屁顛屁顛纏著你的小屁孩現(xiàn)在可能已經不耐煩和你多說一句話了;當他成家了,我們做父母的可能就多余了;當他為人父、為人母了,我們就進入了新一輪的循環(huán),但是那個時候的感覺就遠不是當初他們還小的時候的感覺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是在付出,其實也是在享受。所以這其中有一點,我還是堅持,雖然有很多人并不認同,那就是這些事情,一定要由爸爸媽媽親自來做,別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包辦。我們在這里付出了時間、犧牲了工作、耽誤了應酬、損失了人民幣,但是得到的,將是不可限量的回報。而且你今天沒有顧上做這些事情,或許今后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即使你以后又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些事情,可是孩子已經長大了。所以人家說,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時間。
再說說父母的榜樣作用。不論從腦科學的理論來說,還是從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上來說,都殊途同歸地得到一個統(tǒng)一的結論,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人的。而且這種模仿的結果,將會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父母是否遵守時間、父母是否說話算話、父母是在否吃飯的時候說話。我們要求孩子“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我們自己首先不能隨手亂扔東西;我們要求孩子“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輒凈手”,我們自己首先要講究衛(wèi)生。所以我從來隨隨便便不在孩子面前大發(fā)脾氣,因為久而久之,他不僅會和你抵抗,而且會照著你的樣子對待你,對待別人。我盡量說話算數(shù),這樣孩子就不會為自己說話不算數(shù)找借口,找理由。有些孩子學會了頂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自己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做到,孩子不服氣,才學會了頂嘴的。很多人把小學階段比喻成“潮濕的水泥期”,很好的詮釋了孩子的模仿力和這種模仿對孩子將來深遠而頑固的影響。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去年冬天在北京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參加家庭教育研修班的時候,一位專家說的“具有普世價值的家庭教育原則”,也就是我們大家都可以借鑒的家庭教育的原則:
一、身教重于言教;二、情感理智相融合;三、教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四、溝通是味良藥;
五、關系大于說教;六、教育要結合生活、融入生活;七、教育貴有恒;八、教育要抓住時機;
九、好家族重規(guī)則;十、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家庭和學校不可以脫節(jié),更不可用學校教育來替代家庭教育;
十一、教育貴在循序漸進;十二、激勵重于苛責。
最后用一句話來結束我的發(fā)言,也是我在家庭教育研修班上學到的:孩子的問題,顯像在學校,根源在家庭,因為家庭是培根教育,是個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