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學期家長會發(fā)言稿
4、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客觀、科學評價每一位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引進評價機制,可以做到預防各種學習弊病的發(fā)生;也可以通過反饋信息,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新問題。抓住學生學習的每一個階段呈現(xiàn)的本質(zhì)特征作為評價的依據(jù),了解學生在接受新的知識中所表現(xiàn)的各種差異為作出公正的評價提供豐富的資料;了解學生的的性格、態(tài)度,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而有微小進步進行各種誘導性和鼓勵性的評價,用評價的手段,激勵差生的轉(zhuǎn)化。
5、注重學困生的補習與優(yōu)等生的培訓。
因為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經(jīng)過四年多的學習生活,各班中或多或少有的學生成績一般,有的學生成績優(yōu)秀,我們作為老師對于他們在課堂中能因材施教,在課余時間能個別輔導,讓學困生增強自信,讓優(yōu)等生戒驕戒躁,知道“山外有山”。
三、給家長的建議:
盡管如此,因為各種原因,我班同樣存在一些問題。如:班容量過大,這使得教師對孩子的關愛可能還不夠充分,個別同學自信心缺乏,學習不能做到有恒心有毅力,與優(yōu)生距離逐漸拉大,他們自控力需加強,學習習慣需糾正,學習方法需改進;個別家長對孩子關愛不夠,沒有關注孩子的全面成長,給予孩子的具體指導太少。
我們常常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于是很多家長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師的身上,認為孩子只聽老師的不聽自己的。但我不完全贊同這個看法,誠然,一個人的成長和知識積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師,但他更不能離開家庭,因為家是人們最初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經(jīng)驗告訴我們,優(yōu)秀孩子和優(yōu)秀的人才背后,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沖突和矛盾的因素。為此,我們的學校教育呼喚家長更多的支持和參與。那么面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作為教師和家長該怎樣做呢?下面我先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大家知道,小學階段是孩子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階段,這包括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的養(yǎng)成。正確的育人觀應是先成人后成材,面對孩子的日益成長,我們都要特別關注孩子的思想健康,敦促其講文明、有禮貌、尊重體貼師長、關心照顧他人。
除此外,針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家長都特別注意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那么怎么有效提高學習成績呢?我們應了解兒童的的學習不僅是一種智力活動,而且,還伴隨著非智力的活動。諸如,認真與否、刻苦與否、時間安排、學習方法等,對學習的效率都有極大的影響。
學習習慣包括許多方面的內(nèi)容,家長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
第一、要教育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對孩子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家長若不加指導,孩子自己是很難做到的。由于精力充沛、好奇心和好勝心強,孩子們常常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兒,一邊玩一邊做作業(yè),許多孩子甚至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yè),這樣肯定難以優(yōu)質(zhì)高效地完成作業(yè)。家長要從具體的時間安排抓起,比如要孩子早睡早起,早晨起來后做操、晨讀,下午放學后游戲、復習功課、做作業(yè),晚飯后看電視、讀書等等,都應該給孩子規(guī)定一些具體任務,并使這些活動為孩子接受,逐漸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