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家長會演講稿
各位家長:
大晚上好!首先對你們的到來表示衷心地歡迎和感謝!感謝大家對學校工作的支持。首先我要以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話來開頭:“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一原則出發(fā),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 。
一、班級情況:
我們班開展了“小小梅花,你追我趕”活動,涉及到學習常規(guī)各方面的評比。比如:默寫、作業(yè)、作文、上課最佳發(fā)言者,小組評比,培養(yǎng)集體心。在語文書上敲梅花章,每月評比梅花小明星,每十個梅花星發(fā)獎章,發(fā)獎品。介紹孩子得到獎章的喜悅表現(xiàn)。(九月份、十月份梅花明星,只有六位同學沒獲得)在評比活動中,發(fā)現(xiàn)我們班孩子有很強的上進心,感受到了孩子的努力。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了榮譽:文明班級,課間文明班隊。
二、三年級學生的變化:
短短的兩個月,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期中情況分析:卷子比較靈活,涉及三大塊,基礎知識要靈活運用,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最高分:99,張、陳。95分以上12個,90分以上是29個,85分以上是優(yōu)秀,不達優(yōu)秀的是5個。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都不錯,為什么到了三年級考試成績會不理想。我想說的是三年級是一個關鍵年段,學生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開始出現(xiàn),有些學生很可能就在這個年段成為了學困生,三年級主要出現(xiàn)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學習內容。
首先,三年級開始,孩子們的學習內容變了。低年級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拼音、生字、詞語讀幾遍,抄幾遍,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問題。三年級的語文,除了掌握基礎知識以外,作業(yè)更多的是句與片段的訓練,都是一些比較“活”的題目,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這些題目是沒有什么最標準的答案的。(以語文期中考卷為例: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礎必須扎扎實實地掌握,該背的還要背,該抄的還得抄,但同時還要拓展孩子的思維,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考卷不同,注重考卷的含金量,注重平時的點滴積累。
2、心理方面。
其次,孩子們的心理狀況也變了。人大心也大。三年級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處于好奇,開始有獨立性,不愿意將自己的小秘密與大人分享了,自尊心也逐漸增強。不知家長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階段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想試著自己一個人去做,但往往又達不到你所要求的標準,這時你可以讓他嘗試,但要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困難一定要想辦法,可以找父母、老師幫忙。特別要注意的是,這階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漸增強,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好尺度。
3、思想意識。
再次,孩子們的思想從單純走向了復雜。其實,也就是孩子們想的事情多了,開始有自己的意向,有自己的打算。我們常常聽到家長說:這孩子很倔,不聽我們家長的話了。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三年級正好是他們的一個心理反叛期。在這個階段,會出現(xiàn)一種心理矛盾:孩子們的辨別力比較弱,但又很想吸收新鮮知識。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這也就需要家長經常給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誡,以給他明確的方向。特別是有些家庭,一定要注意大人的“口風”必須一致。不要爸爸媽媽這么說,爺爺奶奶卻是那么說,這樣孩子就更辨別不清楚了。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與學校老師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則學校老師再怎么嚴格,都將絕對出現(xiàn)效果為“零”的效果。
二、造成學生差異的原因:
有的家長不禁要問:既然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變化,為什么有的孩子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發(fā)展趨勢,而有的孩子卻直線下降?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孩子們的學習習慣有差異。三年級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聽課習慣和作業(yè)態(tài)度。
(一)、表揚班級里學習習慣好的學生:
1、 上課時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的:
2、 及時認真完成作業(yè)的:
(二)、班級聽課存在的現(xiàn)狀:我們班的孩子很聰明,但是不能認真聽課。例子1:在課堂上,學生不能用心傾聽,一個要求要重復兩次,才弄清楚。語文上,朗讀都很愿意,但遇思考問題時,不能靜下心來多思考。例子2:學生比較自滿,很浮躁。比如說復習階段,自己認為會的東西就不能再虛心聽講。(舉例:考卷中留言條,不聽課現(xiàn)象,新課中用比賽方式學習,復習中講做題要求,不聽,考試近十人有錯誤)例子3:也有一部分學生,可以說是“磨、拖、羅、拉”。一者是上課的時候很默默無聞,坐在那很乖,可是你講什么充耳不聞;二者是不聽課,影響他人,老師在上課的同時要時刻注意某些孩子,提醒他不玩筆和尺,提醒他不講話,不要影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