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家長會上的講話
一年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順利通過了縣農(nóng)村合格學校的驗收,先后獲得:“中考優(yōu)秀考點”,“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安全工作先進單位”,“五四紅旗總支”,“中小學美育節(jié)組織獎”等榮譽稱號。
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nèi)栽诳嗫嗟厮妓鳎涸鯓愚k好我們的學校?把家長們的愿望變成現(xiàn)實?我們覺得學校的管理是辦好學校的核心,是學生成人成才的關鍵。他們成人成才離不開學校這個大家庭,也離不開家庭教育這一前提,因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師,你們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學校而言,新年里我們有三點設想:①籌措資金著力解決學生食堂與宿舍條件,改善學生生活環(huán)境。②加強培訓提高師資水平,采取優(yōu)勝劣汰打造師資隊伍。③貫徹方針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始終堅持德育為首,智育為主不動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就家庭而言,在此我想與各位家長談談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三個問題:
一:家長是否負起了家庭教育的責任
1.近幾十年來,隨著教育的發(fā)展,社會的變革,學校的教育功能愈來愈強,學校擔負了健康、環(huán)保、安全、國防等多方面的教育,而我國家庭教育的職責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家庭和家長把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過多的推卸給學校,推卸給老師,認為學校教育是萬能的,家庭教育是蒼白的。家庭依賴于學校,家長依賴于老師,對學生的教育越來越依賴學校,學校也越來越多的承擔了本應屬于家庭教育的責任。
2.就國外來看,現(xiàn)在不少國家都在采取措施,把家庭教育放到重要的地位,強化家庭教育,強化家長的作用,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配合,發(fā)揮家長在青少年品德、人格、心理發(fā)展方面的重要功能。如:法國、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都在積極探索、研究家庭教育的途徑、家長的作用。所以說,現(xiàn)在社會,在全世界家庭教育都顯示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據(jù)西方一些專家研究,家庭教育,家長作用對青少年發(fā)展成長的影響可以占到30%—50%。
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承擔了什么?我們不能只管吃喝穿戴,忽視孩子思想行為習慣的教育。 現(xiàn)在有的父母認為: “有錢走遍天下”,父母賺錢讓孩子吃好穿好就算盡到了責任,于是把子女交給爺爺奶奶,而自己外出打工,在這種教育理念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讀不讀書無所謂,只要掙到錢就行的觀念,忽視了自身文化修養(yǎng)的提升,還會引起不切實際的攀比,危害他們的健康成長,而且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下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希望我們的家庭教育不僅是物質的教育,更多的是思想、行為的教育,給孩子的零用錢適可而止,孩子上學不能讓他攜帶手機,不能讓孩子造成攀比亂花錢的壞習慣。
同時我們不能只求孩子做好,不求自身言行的模范帶頭作用。各位家長,“身教重于言教”,現(xiàn)在的學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著孩子。你成天打麻將,還教育孩子不要賭博,你醉得暈頭轉向,還教育孩子不要喝酒,你無所事事、毫無追求,還教育孩子好好做人、認真學習,這些都是教育的禁忌。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孩子,正是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主選擇能力等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思想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獨立能力逐漸加強,社會活動量加大,來自各方面的影響也逐漸加大。家長一投手、一抬足、一動嘴都會對孩子潛移默化,所以我們家長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決不要口是心非,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帶頭做到。
二:家長是否過分依附于了子女
生老病死,養(yǎng)老送終,這是中國社會的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造就于國人的依附性格。國人的依附性格在家庭中展現(xiàn)的十分明顯。一是子女依附父母,F(xiàn)在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甚至參加工作了,還要依附家長。湖南大學的魏光祥,12歲考入湖南湘潭大學物理系,后來又考到湖南大學本碩連讀,就是這樣一個學習超常的學生,去不會系扣子、洗襪子,不會到食堂買飯,不會掃地拖地,不會與人交談,只會看書,只會做題,父母專門到學校陪讀,在他大三的時候,學校經(jīng)過研究,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開除魏光祥。為什么學習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會被開除?他步入社會依附心理太強了,不能算是德才兼?zhèn)。在座的各位家長想一想,我們的孩子怎么樣?一到上學放學,幼兒園、小學門口都是前來接送的家長。這與美國社會大不一樣,在美國,孩子到了18歲必須離開家長。報紙上曾經(jīng)登載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一張借條引起的反想”,報道了中國的一位18歲的學生,上大學前向父母要了1萬塊錢,自己提出給父母打了借條,并承諾大學畢業(yè)的時候還上1萬塊錢,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子女一味的依附于父母,將來就可能靠老、吃老、遠老、棄老。二是家長依附孩子。中國的家長是最無私的,為了子女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感情的投入,經(jīng)濟的投入,父母給予孩子的太多錢、物和感情;父母又想從子女里得到許多。父母想得到什么?不是錢財而是孩子有出息,出人頭地,光榮耀祖。從這方面講,我們的家長又是最自私的,因為給予了子女很多,所以要求子女回報的也多,而這個回報又是極大的虛榮心的回報;正是由于父母子女相互依附,給彼此雙方都帶來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父母必須無條件的依附子女,將子女拉扯成長、成才,在父母的依附下,孩子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心理壓力,長期在巨大的家長依附中,在沉重的父母希望中,在學校里學習、拼搏,思想、精神受推殘,肉體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