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三分鐘演講稿(通用3篇)
重陽節(jié)三分鐘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隊的diyifanwen。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同學們,你們都應該知道重陽節(jié)吧!——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曾經(jīng)學過好幾篇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篇呢!比如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課本里我們知道了,重陽節(jié)是在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初九。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為陰數(shù),“九”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shù)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重陽節(jié)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漢初皇宮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帶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時,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因此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
關于重陽節(jié)的故事很多。據(jù)說重陽節(jié)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shù)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jīng)很普遍。“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nóng)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從而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jié)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nèi)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jīng)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jīng)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我們?nèi)w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么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jié)后作個統(tǒng)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jié)里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重陽節(jié)三分鐘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初 班的,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在這丹桂飄香、金風送爽的日子里,我們又迎來了中國人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本是古代人祭祀活動所演變而來,可追溯到先秦以前,據(jù)《呂氏春秋》記載,那時人們在秋天農(nóng)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與祖先,祈求健康平安。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币磺Ф嗄昵疤瞥笤娙送蹙S用這樣的詩句描繪了這一節(jié)日,古代的中國人在這一天要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家人親友歡聚一堂,其樂融融。重陽節(jié)包含長久長壽的意思,推崇人們尊老敬老。我們不僅要在這一節(jié)日向老人們表達感激和祝福之情,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老、敬老、從點滴小事做起,可以在平常替他們多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多照顧他們,抽空多陪他們聊聊天,給他們帶去快樂。從而體現(xiàn)出對老人的關愛。“百善孝為先”我們應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展現(xiàn)我們青少年積極進步的風貌。
謝謝大家!
重陽節(jié)三分鐘演講稿 篇3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主題是“青春_創(chuàng)業(yè)”。青春,我們擁有了,創(chuàng)業(yè),我們還得努力,還得抓住每一個“今天”。只有充分用好了每一個“今天”,才能去譜寫我們美好的明天。因此,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每一個今天,譜寫美好的明天”。
“珍惜每一個今天,譜寫美好的明天”“昨天、今天、明天構筑了我們?nèi)说囊簧薄4蠹叶贾,“昨天是歷史,今天是創(chuàng)造,明天是謎,是希望”。而在我們?nèi)说囊簧,“今天”是最重要的。抓住了“今天”就能望到美好的明天,浪費了“今天”,就無法征服誘人的明天。
“今天”就是財富 ,財富卻買不來“今天”,財富失去了,明天還可以掙回,“今天”失去就不再有“今天”。
人,只有抓住現(xiàn)在,才能有輝煌和燦爛的未來。寄希望于明天的人,將是一事無成的人。在我們小學的課本上,有一則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寒號鳥”,美麗的寒號鳥就是不將每一天的時間當回事,不聽其他鳥兒的勸告,整天游蕩買弄自己地羽毛和嗓子。最后,在寒冷的夜里,它用美麗的歌喉悔恨過去,哀求未來:“抖落落,哆羅羅,寒風凍死我了,明天就壘窩”。當?shù)诙焯柹饋頃r候,他又忘記了昨天歷史對他得教訓,而繼續(xù)虛度“今天”。就這樣重復了幾個晚上,最后,那美妙動聽的聲音也隨著明天的來臨消失了。
從這則故事,大家不難明白,“今天”,對于我們每一個人,特別對我們年輕這一代是多么的重要。我們應該珍惜好每一個“今天”,應該勤奮的去耕耘每一個“今天”,這樣,才會有精彩的明天。
時間中唯有“今天”是最寶貴的,抓住了“今天”,亦即抓住了時間,成功就會向你招手。
“今天”是種子,今天不種下它,明天怎會開花結果呢?今天不存上錢,明天怎會得到利息呢?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今天”,假如不合理安排,明天怎會有喜悅的收獲呢?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瑞士聯(lián)邦專利局工作時,在他的每一個“今天”,都是快節(jié)奏的用三四個小時就完成了全天應做的工作,然后,利用剩下的時間進行學習和研究,終于在1905年,在物理學三個不同領域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光量子論的提出,推動了物理學理論的革命,開創(chuàng)了科學史上的先例。
因此,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和那些對 “今天”付出的努力的人,才會在 “今天”創(chuàng)造出成功事業(yè)的奠基石,孕育明天的成就。
同樣,在我們的工廠,下班后,我們經(jīng)?吹接行┸囬g和辦公室還有人在挑燈加班,他們這些“最可愛的人”就是不把今天該做的事拖到了明天。他們有著一種使命感,鞭策著他們得珍惜每一個“今天”。也因這樣,讓我們看到我們工廠美好的明天。
年輕的朋友們!
今天雖平凡,可它卻是一塊塊金磚,墊高了你的明天;
今天雖普通,可它卻是一條條小溪,可聚滿了你的明天;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長河里,都泛著分分秒秒光陰的波浪,他們稍縱即逝,卻又“法力無邊”,她能把你推向成功的彼岸,也會引你觸礁而覆沒在險灘。擁有青春的朋友們,只要我們樹立“今天的事,今天完成”的觀念,我深深的相信,你的明天就會成為輝煌的“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