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開學講話
作為教職員工,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一個好老師,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得到你們的扶持,在學生開心和悲傷時有你們在身邊分享和安撫,能夠讓學生不斷地體驗到進步帶來的樂趣。我們要堅決杜絕這樣的事發(fā)生,那就是,只把學生當成掙錢的對象而不顧學生是否有進步,當成發(fā)泄的工具而不考慮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知道這樣的人從事教育是對整個教育的損害。
第二,堅定信仰,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自由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真正的自由意味著擔當責任!我很欣賞這一提法。我希望大家都一定要把沉甸甸的責任放在自己的肩上,走出家門一步,就要肩負著全家榮辱,走出校門一步,就要肩負著學校的榮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你要時時記住,我們代表著附中的形象,代表著附中教師的水平,真正做到“穿有樣,坐有相,言有規(guī),行有范”,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往往重視看得見的,而不重視看不見的。其實,很多看不見的又往往比看得見的重要得多。
我們來看看:道路看得見,思路看不見;學習看得見;學問看不見;文憑看得見,水平看不見;溫度看的見,溫暖看不見;藥品看得見,藥效看不見;人體看得見,人品看不見;眼珠看得見,眼力看不見,校園看得見,校風看不見——
第三,努力工作,無私奉獻。
全體老師要努力做到:
一講“人本”。杜威說,教育,人是目的。學校中的一切都是為了人,為了學生和教師。“人本”的另一含義就是要有人文關(guān)懷,教育就是一種關(guān)懷的人生,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管理行為和教育活動中要始終充滿著“愛”,飽含著“情”。這一點我們今后要特別注重。
尊重、愛護、關(guān)心每一個學生,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要關(guān)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愛學生是做教師,做合格教師的底線。教師工作的對象是人,而人是情感動物,情感的最突出表現(xiàn)方式就是“愛”。所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也當不好教師。從愛出發(fā),以愛為歸宿。但是,愛的理念是抽象的,愛的行為是具體的。學生需要的不是愛的概念,而是具體的,能感受到的愛的行為。獲得愛才是學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要堅持四點:“合乎人性,體現(xiàn)人道,口下留德,手下留情!
新世紀教育領(lǐng)域面臨著風起云涌的改革大潮,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參與學校管理的意識越來越強,這對于學校還是對教師而言,都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家長送孩子到學校來,我必須為學生服務(wù),教他們以知識和技能,教他們成人成才,給他們關(guān)心和幫助。我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我們提供給學生的教育——這種特殊的服務(wù)是否令學生滿意,是否令家長滿意。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標準。
二講秩序。我們的學校規(guī)模雖然不大雙規(guī),但占線較長,從學生年齡來講3—15歲,一個人成長最關(guān)鍵的時候在我們手里,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要靠我們引導。本學期幼教、小學、中學各部必須做到大而不亂,按部就班,張馳有度,心中有他。必須要講秩序。秩序就是紀律,秩序就是規(guī)范,就是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三講責任。自己忙好自己的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人人恪盡職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我們要把“學校發(fā)展,人人有責”細化為“學校發(fā)展,我的責任;學生發(fā)展,我的責任;自我發(fā)展,我的責任”。人人盡好份內(nèi)職責,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聚集效應(yīng)和推動力。當然,有時候,學校工作是有分有合的,正所謂“分工不分家”。因此,責任感還體現(xiàn)在合作與共享之中。
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注重自身人格魅力,以優(yōu)秀人格感染教育學生,做學生的表率。工作中講進取、講奉獻,樹立團隊意識,弘揚團隊精神,增強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為學校的發(fā)展獻計獻策。
四講品味。“品味”就是追求卓越。
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存在:對人不感激,對己不克制,對事不努力,對物不愛惜。這實際上是成人社會中的浮躁在孩子身上的表現(xiàn)。作為教師,這就要求我們要靜下心來備好每一節(jié)課;靜下心來批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一個孩子交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jié)規(guī)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教學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嘗自己的工作樂趣和意義。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