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武則天演講稿800字(通用3篇)
崇拜武則天演講稿800字 篇1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的女帝,背后有許多流言蜚語,有人說,武則天心狠手辣,心機頗深,為了獨攬大權,不擇手段;也有人說,她才識過人,政治能力卓越,創(chuàng)造了有一個繁盛的年代。
武則天在唐太宗時期,作了12年的才人。唐太宗死后,雖按當時習俗入寺為尼,卻與新帝唐高宗藕斷絲連,后又被皇后召回宮,想要利用她“以毒攻毒”,以此重得專寵。不料世事難料啊,武則天卻與高宗站在了同一條戰(zhàn)線上,反抗元老大臣,武則天還為高宗生了一個兒子。如果王皇后當初知道是如此結果,不知還會不會召武則天入宮呢?很有可能,會。畢竟當時二人的地位權利懸殊極大,以王皇后的身份,動一根手指就能碾死武則天,當然不會擔心她對自己的地位有所威脅。反之,武則天可能就算皇后不這樣做,也會想辦法回去的:只要皇上老爺子一句話,誰敢反抗?唯一的遺憾,就是歷史時隔太久,不知武則天對高宗,是否是真心實意——那樣一個善于用計的女人。
武則天最終還是作了皇后,本應該皆大歡喜,收斂收斂野心,舒舒服服地過過閑日子了吧:那些有威脅的人都鏟除了。不,在武則天的心里,這還遠遠不夠。她乘高宗體弱多病,對自己又信任有加,開始漸漸掌控大權,最后更是代王權,行王事。
雖然歷史證明,武則天為了走向更高的地位而不擇手段,甚至殺了自己的長女再嫁禍與王皇后,以便登上高位。但歷史也證明,武則天是一個好皇帝。她早在皇后時,就上書皇帝,提出了著名的“建言十二事”,在麟德三年正月初一這天,她與高宗一塊封禪泰山,充當亞獻。而且還給百官賜爵加階。使百官對她感恩戴德。雖然武則天為了頑固爭權,使用酷刑,但是武則天還是任用了很多賢臣來治理天下的:武則天作為一個政治家在歷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稱,武則天一朝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后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武則天善于用人還體現(xiàn)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她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舉行殿試;開創(chuàng)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制度,讓大批出身低微的子弟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顿Y治通鑒》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痹谄鋱(zhí)政的半個世紀中,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口增加;而到了武則天退位時的神虎年代,戶口更是增長到380萬。武則天為了稱帝尊崇佛教,大肆修建廟宇,增加了人民的負擔,但盡管如此,她還是應該受人尊敬的。
崇拜武則天演講稿800字 篇2
大唐,千年前盛世,那里有夜夜笙歌的華清池,美輪美奐的大明宮,萬國拜含元的含元殿。
更有一群盛世牡丹,她們大膽,熱情,驕傲。不似后世女子,整日滿懷幽怨,哭哭啼啼。她們用自己的手撐起一片天,達到權力頂峰。不過說到大唐女子,怎能不提武則天?
武則天,她是兩代皇帝的妃子,兩代皇帝的母親,更是一名皇帝。她所站的地方是世間最高點,她的悲傷喜怒,讓每個人感到恐懼,她是如何走向御座,制服對手,這似乎是個難解的迷。
武則天年幼時,國師袁天罡曾給武氏一家看相,見到男裝武則天便說:“此郎君子神色爽徹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后當為天下之主矣”武氏這時已是高齡,但膝下無子(在古代算是斷后),更把希望寄托于武則天身上,對武則天極為溺愛,這樣養(yǎng)成了武則天強勢,驕橫跋扈,喜愛權利的性格。
武則天14歲時被召進宮封為才人,武則天的母親深知皇宮人心險惡,想著女兒要在那里受罪,臨走時哀痛欲絕,相反武則天當很鎮(zhèn)定自若說了句:“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才人在宮中地位并不高,屬于中下,后來太宗死了,多數(shù)都去感業(yè)寺出家。當時武則天也在其內,但她豈愿當個小尼姑,便于高宗李治(當時皇帝)暗渡陳倉,這也是為什么李治常來感業(yè)寺,武則天為何能回宮的重要原因。
武則天再次進宮,被封為昭儀,賜號宸妃,與蕭淑妃,王皇后爭寵,武昭儀用自己的機智,在這場戰(zhàn)斗中脫穎而出,王皇后被廢,自己被封為皇后。內宮大權落入武則天手中。
武皇后利用高宗對自己喜愛,和自己的“通文史,多權謀”積極參加政務當中。之后五年,她逼得長孫無忌上吊自縊,在朝中掃除長孫無忌的支持者,使自己的權利進一步擴大。
顯慶五年,高宗失明。朝中大權盡數(shù)落入武則天手中,也使武則天由幕后走向幕前。這時的高宗沒什么權利,虛同擺設。
武則皇后也為皇帝寶位做了犧牲和準備。當時,高宗想讓李弘當太子,武后不顧母子之情,殺了李弘。后來武后扶植李顯、李旦,這兩人全都昏庸無能,僅是傀儡。
再后來李貞,李沖反武中,武后無留情面,皆殺之,恐怖連殺,酷刑濫用,展現(xiàn)武后殘忍一面,也為后來稱帝奠定堅實基礎。
公元690年,武后稱帝。
崇拜武則天演講稿800字 篇3
漫步在乾陵,感受著風的低語,輕撫無字碑上的花紋,它仿佛對我訴說著什么……
那年,她十四,因美貌出眾被召入宮中,封為才人,賜號“武媚”。她的才氣縱然得到了太宗的贊賞,但并未得到太宗的寵愛。宮中的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始終無法得到太宗寵愛的她慢慢沒有了得寵的希望,但同時,身處皇權之下的她也慢慢認識到了權利的重要,心中的欲望開始滋生。十二年一晃而過,二十六歲的她尚還留有些許少女時期的姿態(tài),太宗的身子卻已變得衰弱,她已預料到沒有子嗣的她在太宗病逝后的結局:出家為尼,但她終究是不甘的,她的一生還有那么長,她不能就這樣在青燈古佛旁了此一生!終于,在太宗病重期間,她結識了太子李治,這個能給她另一個選擇的男子。
很快,太宗去世,她隨眾多沒有子嗣的妃嬪入感業(yè)寺為尼,寺廟的空曠靜謐似乎使她變得淡然,但誰也不知道在那平靜的面孔下埋藏著的,是一顆始終向著皇權中心的心,她還在靜靜的等待,等她的阿治來接她回宮。一年后,李治來了,但不是為了接她,而是為了祭奠太宗周年忌日來感業(yè)寺進香,也許她有因此難過,但這一絲難過很快被欲望所掩埋。稍加收拾一番后出了房門,順理成章地,她與李治相遇了,互訴相思之情,但李治還是沒有將她帶回宮。作文這時,她開始有些恐慌了,她擔心自己再也回不到宮中了,但沒多久,李治又來了,她的心也隨之放了下來。一年后,她終于等來了召她入宮的圣旨,彼時她已懷有身孕。
聰明如她,她知道自己能夠順利入宮是因為王皇后的支持,而王皇后這樣做也不過是想著讓自己和蕭淑妃兩敗俱傷。她按照王皇后的想法和蕭淑妃爭斗,不過連著王皇后也被她斗了下去。不過三年時間,她便從唐太宗身邊一個小小的才人變成了高高在上的昭儀,這其中有多少勾心斗角誰也數(shù)不清。她開始對于爭寵感到疲倦,她不想再靠著寵愛獲得那點微薄的權利,彼時李治的懦弱無能如一把火,點燃了她的欲望,于是她變得更加狠心并默默地開始關心朝政。事情如她所愿地發(fā)展,她成為了武后并垂簾聽政,她的狠心和她在朝政上的出色處理將她一步步推向權利巔峰,打破封建的枷鎖,成為一代女皇?上ё鳛橐幻蚱品饨ㄒ(guī)則的女子,她在民間的聲望并不高,想來無字碑包含著的也是她深深地無奈吧!
世人的傳唱使武后的形象變得狠辣陰暗,有人說她六親不認狠心弒子,卻不知那時她心里的痛,有人說她利用高宗只為得到無上的權利,可誰知那她的野心是被時勢逼出來的。我們誰也沒有資格責罵武后,更不應該將她的功績拋至腦后,她應該被歷史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