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結會發(fā)言:一路風雨一路歌
文/ 魏茂相
詩人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也想套用一下:為什么我們常常探討教育的問題,因為我們都熱愛教育這項偉大的事業(yè)。那么,高考作為中學教育的一個最終評價,自然是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圍繞高考,每所學校都有自己切實可行的方法措施,各有特色。作為一所年輕的學校,我們沒有豐富的經驗可資借鑒,但我們有敢于開創(chuàng)的勇氣面對未來,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沒有什么驕人的成績,但擁有一腔赤誠的熱情。下面我就XX年高考談談我個人的做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是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高考檢驗的標準是絕對的,你能夠進入哪個范圍,就能升入哪一類的高校,所以一進入高三,我就要求學生直面現實,雖然每個人的基礎不一樣,但我們要達到的高度是一樣的,要想成功,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超越自己,通過班會、高考動員會、計時牌、黑板報,我把這個信息全方位地傳達給每一位學生,明確地告訴他們,正視困難,用一年的奮斗,高起點地走向未來。
二是確定一個可行的目標。我為自己的班級制定了一個可以達到一本、二本的目標,也分別針對每一位學生,指導他們?yōu)樽约褐贫ㄒ粋目標。教育家陶行知說:“人像樹木一樣,要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這是客觀的,我們教師就是要針對這些不同的學生指導他們向不同的目標共同奮斗,達到他們各自能力的最大值。像我班上庫韶坤、干震東、郭彩璘等同學,我給他們的目標是確保一本,沖擊重點名校,而柯維東、陳艷涵、鐘自恒等則是立足二本,沖擊一本,每位同學的基礎不一樣,目標也不一樣。而目標不一樣,具體的做法也就不一樣。像庫韶坤同學,我們就要求他上課不能亦步亦趨地跟著老師的進度來學,要能夠自主地學,進行專項突破,在薄弱環(huán)節(jié)中,查漏補缺,通過適量的訓練,鞏固提高基礎能力,并適度擴展,沖擊高分,所以,盡管我班學生整體水平不高,他卻能夠在高考中考出605分的好成績。我們學校給全體學生提出一個共同的要求:不看能力看態(tài)度,不看成績看進步。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結合每個人的具體目標,全體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奮斗方向,形成了一種努力競爭的良好學習局面。
三是抓住一個突破的關鍵。我們學校因為學生普遍基礎不好,如果僅僅強調現實的壓力,強調拼搏奮斗,往往適得其反,很多人就是中考考場上的失敗者,所以更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烏申斯基也說:“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在備考的過程中,我們從學生的角度來對待高考,如何解答客觀題,如何解答主觀題,總結一些必要的應試技巧。并開展系列心理輔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高考,正確看待競爭,正確對待人生,我們班的柯小龍同學,剛進班的時候非常消極,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多次找他談話都沒有起色,后來通過家訪終于弄清楚原因,是因為他以前喜歡的一個女孩患了白血病,父母又強烈反對他們在一起。針對這樣的問題,我以魯迅學醫(yī)的事例來教育他更需要學好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勸說他的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終于緩和了他們家庭的緊張關系,慢慢地他也有了生活的信心,開始與老師和同學交流了,學習也漸漸地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