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精選20篇)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大家好!很高興跟大家一起來探討有關勞動方面的話題,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我還是從身邊發(fā)生的一件小事講起吧。
昨天,我的一位朋友(中學教師),跟我談起她最近的一些煩心事:在她工作忙的時候,孩子就臨時由爺爺奶奶代理監(jiān)管,而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又總是讓她極不滿意。譬如,朋友主張讓孩子主動參加一些家務勞動,而爺爺奶奶卻堅決不同意,理由是怕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在座各位,你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又會是怎樣的呢?
那么,我還是先來談談我自己的一些淺見吧。
我首先要強調的是,不管你是學生、工人、農民,還是國家干部,也甭管你的地位有多高、財富有多厚,或者權力有多大,你都得熱愛勞動(注意,我這里講的是體力勞動)。因為,“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不僅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下面我就重點來談一談學生與勞動之間的關系吧。
時下,我們學生的體質似乎越來越弱了,我這也并非危言聳聽,如果不信的話,你不妨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哪天專門到某中學門口去做個實地考察,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學生,你就會發(fā)現許多問題: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戴上了眼鏡(如果你再具體了解一下就會發(fā)現他們的度數都不低呢);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很肥胖(體重嚴重超標);也有一些學生特別瘦弱,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著實讓人心疼。這些都是極不正常的現象,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反思。
我們今天的中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怪現象呢?這跟當前的應試教育有一定的關系,部分老師和眾多家長都只一心向“分”看,不斷地給學生施加壓力。使得這些學生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課余時間被老師延時學習,休息日又被家長逼著去補習,假若孩子稍有怨言,就會被老師和家長指責為“不懂事”,抑或是一聲長嘆:“孩子,我這都是為你好啊!”
親愛的同學們,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做一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有句古語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倍医裉煜雽Υ蠹艺f:“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在這里與大家分享我的勞動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重勞動,實現價值》。
《資治通鑒》有言曰:“作而不止,乃成君子”,闡釋了勞動實踐與品德修養(yǎng)的關系,告訴我們只有在不停的勞作中才能磨礪自身的品格,完善道德修養(yǎng),實現人生價值。然而,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視勞動為草芥,這不僅是懶惰的表現,更有對勞動的誤解。
尊重勞動,讓勞動意識融入生活中,培養(yǎng)艱苦奮斗,勤勞肯干的品格,才能成為新時代合格的接班人。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就將“種田課”納入必修課,無獨有偶,南方一所大學開荒種地,養(yǎng)花種菜,讓大學生變成了田間地頭的“農夫”。有很多人不理解,認為“考試分數高,學習好就行,種地又不能提分”。其實不然,看似無用的勞動,實則有大用。學生們在勞動中體會到勞作的辛苦,感受到收獲的快樂,緩解了學業(yè)的壓力,親近自然,陶冶情操,對磨練品格大有裨益,何樂而不為呢?
揆諸現實,這是一個油瓶子倒了,孩子都不知道扶的時代,古有“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今有“睡到自然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們迫切需要呼喚尊重勞動的意識,讓勞動融入生活,讓“勞動最光榮”這一再樸素不過的真理受到應有的膜拜。
投身勞動,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必然途徑。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九十多歲高齡仍堅守在手術第一線救死扶傷,他每多勞動一天,就為患者帶去更多生的希望;塞罕壩沙漠變綠洲的奇跡背后,是五代人4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拼搏,他們用勞動譜寫著“美麗中國,綠色中國”的新篇章。任何一個人,都是在勞動中實現自我價值的,三尺講臺上的老師,烈日炎炎下的交警,大街小巷中穿梭的快遞小哥,實驗室里的科學家,正是這些無數平凡的勞動者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投身勞動,做個平凡的勞動者,高爾基曾說:“生活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而一切創(chuàng)造離不開勞動。
也許你要反駁我,現在都是人工智能時代了,很多勞動都可以被機器人取代。不得不說科技發(fā)達了,人們變懶了,科技把我們慣壞了。時代的進步,毋庸置疑,但并不代表勞動落伍了。勞動不僅僅指體力勞動,還有腦力勞動,我國現今需要的是知識型、技術型的復合型人才,時代賦予了勞動新的內涵,科技研發(fā),自主創(chuàng)新,中國智造,哪一個能離開勞動?我們要努力學習,做新時代新型的勞動者,才能勇立潮頭,搏擊長空!
同學們,讓我們從此刻起,學會尊重勞動,塑造一個更優(yōu)秀的自己;勇于投身勞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勞動這個詞聽上去十分悠久。讓我想起遠古時人們的刀耕火種,打獵覓食;讓我想起幾十年前人們的夏日揮汗,麥田收割;讓我想到今日的機械化作業(yè),高效率生產?萍嫉臇|風帶來了生活的便捷,但勞動這個光榮的`稱號也似乎在逐漸遠離我們。
生活中一些同學,未能理解勞動,因而不愿勞動。他們將勞動看作一種苦力,看作一種可以隨意交給別人做的事。但他們是否又忘了勞動原是我們的一個本啊!
就像大樹扎根于泥土,魚兒暢游于湖水,勞動,是讓我們人類不斷發(fā)展的一個根基。從遠古的極簡、極艱辛的生活,到如今的琳瑯滿目、繁花遍地,我們是靠著勞動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來的。農民伯伯在田間辛勤勞作,于是有了我們桌上的豐盛的食物;人們在一次次的勞動中,不斷總結經驗,于是有了愈來愈先進的生產設備,愈來愈多樣的勞動產品。是勞動在推著我們一步步向前走,攀登高峰!
是的,科技的東風讓我們可以省去很多的勞動,但我們不能不勞動,不能不熱愛勞動。而應以勞動為榮,堅持發(fā)揚流傳下來的這一傳統(tǒng)美德。飲水思源,我們勞動是為了銘記那一種艱苦奮斗、勤勞不息的精神和積極進取、創(chuàng)造美好的態(tài)度,從而讓我們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素質,幫助我們更好的到達夢的遠方。
每年都會有勞動模范評選活動,那些勞動模范身上,無一不體現著奮斗、勤勞、進取的精神。他們在科技發(fā)達的時代,仍未丟失那份最初的心,這是多么的可貴,又是多么的值得我們學習啊!不知你可曾見過那一個個堅守在作坊里的工匠,他們在時代的喧囂中,用勞動傳承著那一份情懷、那老一輩的精神,那最淳樸的勞動記憶。將汗水與辛勞化為來年豐收的果實,金黃的麥浪,沁人心脾的芳香。
同學們,我們今日更要將這一傳統(tǒng)美德流傳下去,發(fā)揚下去。為的是不忘來時之路,為的是鋪墊將來之徑,為的是將這身體乃至精神的食糧繪出萬卷的大好山河,飄香之處,是豐收的味道。不妨從點滴小事做起吧,認真的完成值日任務,閑時幫父母做些家務,這些并不難完成的小事,在為你的人生做著積淀。
少年的我們,因就著這勞動的精神,攀山越嶺,披荊斬棘,用不懈的追求,使這勞動二字熠熠生輝,用青春的志氣,是勞動這二字愈發(fā)光彩,終不負期許與夢想!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美麗青春,奮力耕耘”。
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演講之前,我首先問大家?guī)讉問題,雖然功課繁忙,但你是否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親力親為?盡管學習辛苦,但你是否經常幫父母分擔家務?無論時間多緊,你是否定期的參加社會公益勞動服務他人?也許有的同學會這樣對我說:“你說的不都是勞動嗎?開什么玩笑,我媽媽說了,我最大的任務就是學習!勞動的事情跟我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有關系嗎?
我要對你說,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他一定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如果你這些還沒有做到,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必須把勞動這一門重要的功課補上。因為勞動是智慧之樹,勞動是創(chuàng)造之源,勞動是幸福之基,你只有真正地認識到勞動的艱辛,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才能自覺的履行對他人,對社會的義務,請記住“沒有人自身的勞動,就沒有人類本身”。所以同學們,熱愛勞動,請從現在開始做起!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分、山脈等大自然的饋贈以外,其余的一切都需要通過勤勞的雙手去獲得。不要相信“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樣的心靈雞湯。因為“種豆南山,采菊東籬”的田園牧歌永遠都是被陶淵明們詩化的勞作艱辛;“鋼花飛濺,黑金歡歌”的工業(yè)美景也是王進喜們無數的揮汗如雨創(chuàng)造的盛世繁華;“坐在時間的溪水里垂釣天上的星星,不必終日奔波于風塵,看大地寒來暑往,四季消長分明,看種子播散信念,古樹支起蒼穹”那也只是梭羅式的爛漫,真正海上的漁夫是必須與風浪搏擊與死神博弈的。軍人站崗,教師傳道,學生學習,醫(yī)生救人都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和辛勤的汗水的。同學們,若你想成為一個卓越的人,就要記住這世界上哪一樣優(yōu)秀的東西的誕生不與勞動并肩同行呢?請你從此刻開始做熱愛勞動吧!
蘇聯作家高爾基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闭\哉斯言!物質勞動,創(chuàng)造出豐碩的物質成果,使得我們豐衣足食;精神勞動,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精神成果,使得我們心曠神怡。無論哪一種勞動都需要付出晶瑩的汗水,而我們在付出勞動的過程中也同樣擁有了成功感、成就感和滿足感。勞動是幸福的,它也能給人以幸福;勞動是崇高的,它也能使人變得崇高。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勞動吧!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勤于勞動、善于創(chuàng)造的民族,五千多年的風霜雨雪中,我們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壯麗史詩。從萬里綿延的長城到璀璨世界的四大發(fā)明;從迤邐千秋的唐詩宋詞到光耀后世的四大名著;從穿越崇山峻嶺的呼嘯而來的復興號,到跨過碧濤云海的雄奇飛渡的中國橋;從蓬勃崛起的新興產業(yè),到稻浪翻滾的萬頃良田,我們憑借著著勞動和智慧,一步步地丈量大地和天空的距離,終于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星辰大海。勞動者在創(chuàng)造著世界,勞動者也在創(chuàng)造未來。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勞動吧,把我們的生命耕耘成一方豐饒而詩意的土壤,讓勞動成為我們創(chuàng)造卓越人生的必修課!讓勞動光榮、創(chuàng)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
福斯說: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勞動的沼澤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從一塊無花的土地中穿過,無論是通向面包的路還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艱辛的歷程。而這個歷程都需要我們用勞動去創(chuàng)造!同學們,青春的土壤是用雙手來耕耘的,夢想拔節(jié)抽穗的聲音注定要用汗水來做注腳;明天的圓滿是靠勞動創(chuàng)造的,沒有哪一種成功是坐在門墩上等待就可以來敲門的!
生命在勤,勤則不倦;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讀書在勤,勤則不庸;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勞動吧!無論你的理想的是什么,我都愿你能成為一位誠實正直的勞動者!在風雨來臨前劈柴喂馬,在春暖花開時耕耘不輟,當你在“草”木蔥蘢間,通過自己的“力”創(chuàng)造一個“家”;春“云”浩蕩時,再用自己的“力”讀完萬卷書時,你一定能成為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眾所周知,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然而,如今,在我們的身邊,一些同學對于勞動產生了異議。今天,我想倡議大家,重新理解勞動的內涵,樹立起“勞動有益、勞動光榮”的意識,從而尊重勞動,熱愛勞動。
誠然,我們中學生理應惜時如金,勤學不輟,然而這和參與力所能及的班級勞動真的矛盾嗎?誠然,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人工智能的進步一日千里,然而這和我們人類,尤其是青少年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真的對立嗎?誠然,有的勞動讓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一些經濟上稍微寬裕的同學就覺得花錢雇人去做才好,這種觀點真的對嗎?
對于以上觀點,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從本源來說,勞動是光榮而偉大的,是它使我們從猿猴進化成現代人類!叭嗽诚嘁緞e”,不過才區(qū)區(qū)數十萬年,怎么就能忘本?更何況,古人即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認識,《朱子治家格言》諄諄告誡我們青少年“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為修身治家之起點。所以,勞動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強健的體魄,更是健康的心靈。所以說,“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要不得!我們要實現“修齊治平”的理想,絕不能僅僅只靠書本的理論知識,更要靠我們勤勞的雙手。
從長遠來看,勞動讓我們更好地團結同伴,體驗生活,理解人生的意義。_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又說“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他老人家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青年時代的_,就走遍了其“下放”的梁家河地區(qū)的山山水水,和當地的勞動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段艱辛而不乏溫情的時代為其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復興中學的同學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又豈能僅僅在教室里坐而論道呢?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方是正途。
晨光熹微,清掃階梯;晚霞滿天,共做清潔。觀看比賽,維持衛(wèi)生;班級活動,打掃戰(zhàn)場;公益活動,頻見身影……積極參與班級、學校和社會的各種勞動,在勞動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何樂而不為?無論人工智能發(fā)展多么迅猛,都不能取代人類鍛煉自身能力的訴求,不是嗎?無論經濟多么寬裕,都不能把鍛煉自我,找尋生命意義的旅途“假手于人”,不是嗎?
至于社會上,有些人鄙薄普通的勞動者,揶揄調侃甚至歧視勞動者,這更是錯上加錯的行為。如此帶著有色眼鏡看勞動,扭曲了自己的價值觀,遲早也貽害自己的家人和后代。
最后,作為復興中學的普通一員,我真誠地希望大家樹立起“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志向,早日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勞動者!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結束。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八(6)班的李小麗,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美麗校園是我家,環(huán)境衛(wèi)生靠大家》。
文明的新風,掠過人們的心湖;整臟治亂,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而學校這塊地方,讓人聯想到的是整潔、肅穆、靜謐等字眼。所以,全校師生在當前的整臟治亂活動中,應當走在社會各個行業(yè)的前頭,人人做起,從我做起。大到“以文明整潔為榮,以粗野臟亂為恥”,小到不隨意亂扔一張紙屑,一塊果皮,隨手撿起身邊的一片垃圾等等。
然而,在我們校園內,在我們的身邊,隨意亂扔瓜皮紙屑、隨地吐痰的不良現象時有發(fā)生。更有甚者,偏偏向剛剛打掃的操場、教室亂扔瓜子殼、飲料袋等。盡管學校老師、領導再三強調,他們就是“記不住”,“改不了”。其實,他們真是“記不住”、“改不了”嗎?我看,未必!是他們壓根兒就沒有把班級衛(wèi)生當回事,沒有把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當回事,是他們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夠尊重的陋習在作寵罷了。要不,他們怎么就沒有把吃剩的飯菜往自己漂亮的衣服上亂倒、亂潑呢?
同學們,請記。好利愋@是我家,環(huán)境衛(wèi)生靠大家。只要我們時刻提醒自己,不亂扔一張紙屑,不亂丟一塊果皮,不亂吐一口痰。如果需要丟棄垃圾時,向前邁出一小步,那就文明一大步。那樣,我們的校園就會更加美麗、多姿。
記得何校長常說這樣一句話:“安靜只需要一秒鐘!”在這里,我要說:“向前一小步也只需要1秒鐘,隨手撿起你身邊的一片紙屑也只需要1秒鐘……”。同學們,就讓我們彎一下腰,動一動手,向前多跨出一小步,用那只需要我們1秒鐘的時間,還我們以清潔美麗的校園吧!謝謝!謝謝大家了!
謝謝!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7
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復興中學的某某學生,今日我的演講主題是“勞動”。
縱歷史而觀,五千年的傳承已將勞動因子深深鑄于血脈中,也正是因為勞動,具體物質形態(tài)不斷于勞動中被創(chuàng)造,精神世界不斷被開墾,這才將五千年文明延續(xù)——同時,勞動的加入使得當下時代鮮明有別于原始海洋世界,當下時代為“人化”世界。
勞動的主體更換,生產線上更多的是人工智能的身影——當下人工智能產業(yè)正煥發(fā)異彩,為社會插入了一張嶄新的幻燈片。但人工智能的廣泛運用就代表了人類生產勞動的消亡了嗎?我想這是不見得的。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凝結勞動的物質載體,基于人類勞動基礎而生,人工智能所從事的活動受制于人類編寫的程序,是從人的勞動實踐中抽取而出。不管是生產智能化也好,機器人寫作也罷,人工智能的究極發(fā)展目標仍是為人類勞動所服務。而這從一定程度上看,便是人類勞動于新時代的延伸。
因此,表面上是使人類脫離勞動的智能發(fā)展,實際上仍是人類勞動的外延。而于當下,勞動的發(fā)展不僅體現在外延的擴展,還體現在內部性質的演化:機械勞動的比重下降,意識形態(tài)的腦力創(chuàng)建活動比重上升。但無論如何,腦力勞動以機械勞動為基礎,機械勞動以腦力活動為指導。我們不該陷于形而上學的泥沼,固執(zhí)地切斷二者的聯系,自認已受制于學習,已經有相當的腦力勞動基礎便無暇顧及其他,任懶怠與偏執(zhí)叢生。
而社會分工的發(fā)展也為對勞動的懶怠提供了表面上的立足點。但究其本質來說,社會中的勞動量從未減少,只是以其他形式流通。日益精密的社會分工勞動于經濟層面的體現便是自身與他人勞動的交換,仍是需耗費自身勞動量換得勞動所得,從而進行下一輪的”勞動置換“。分工勞動不該成為懶怠的借口,將勞動拉下社會的平臺。
因此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即使是在當下電子時代,勞動就會斷檔隱匿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勞動并不會消亡,只是在社會中進行性質、形式的轉換。
但當下,不尊重勞動的現象頻發(fā)。有些人剝離了自身與社會聯系,糟蹋他人的勞動,孰不知其最終仍將會波及自身。在這里,我希望諸位同學踐行當代“勞動精神”,響應號召,自覺加入勞動的隊伍中,將個人熱情與勞動的踐行相結合,共同傳承美好品德。最終,社會主義“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將會通過勞動轉換成現實。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理解勞動,尊重勞動,踐行勞動!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8
1961年11月,彭德懷回到了故鄉(xiāng)——湖南省湘潭縣烏石寨。他看著童年時代就十分熟悉的家鄉(xiāng)的山水草木,看著闊別多年的父老鄉(xiāng)親,感到格外親切;叵朐趹(zhàn)爭年代,鄉(xiāng)親們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承受了極大的犧牲,終于盼來了全國的解放和革命的勝利。想到這里,彭總不由得感慨萬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鄉(xiāng)親們該過過好日子啦!”
彭德懷來到了響塘區(qū)南谷公社的陳蒲大隊調查。午飯的時間到了,彭德懷沒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鍋飯,而是撇開隨同人員,獨自一人來到離食堂不遠的賀老伯家里。剛跨進屋,迎面撲來陣陣煙霧,只見賀老伯正蹲在灶下燒火做飯。彭德懷關切地湊上去問:“老伯,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飯?”
老伯沒好氣地說:“有什么飯吃!只因彭德懷要來調查,大隊才開食堂飯的,還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湊這個熱鬧,真是打腫臉充胖子!”彭德懷一聽,話出有因,順手將鍋蓋揭開,只見鍋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懷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澀的糠直刺喉頭,確實難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窩里充滿了淚花。
回到故居,彭德懷召開了社員大會,他說:“我是討過飯的',是餓怕了的,可那是舊社會。如今,我們當家做了主人,我們應該抓緊時機開荒種糧,生產自救,把窮隊變?yōu)楦魂牐粦撛儆腥损I肚皮了。我這次回來是當社員的,隊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話,我就邀請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闭f干就干,從那以后彭德懷就與社員一起參加集體勞動,他特別提倡開田,在工余時間還動員侄兒一道去開田。侄兒望著兩鬢斑白的伯伯勸道:“你老人家年紀一大把了,還開什么田啰?”彭德懷風趣地回答:“年老骨頭枯,正好做功夫!別說我年老,做起事來,還可以跟你們小青年比一比呢!”說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揮過千軍萬馬的手,揮鋤猛干起來,像個標準的老農。
在彭德懷的帶動下,家鄉(xiāng)一塊塊新田被開發(fā)出來,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愛祖國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們應該因爲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堅信隻有心系祖國,才會健康成長!
我們要想心系祖國就一定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鍛煉好身體,培養(yǎng)高尚道德,掌握豐富知識,把自己的學習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爲祖國建設、振興中華時刻做好準備。愛國是一種堅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祖國在我心中,祖國在你心中,我們愛五星紅旗!我們愛國徽!我們愛國歌!
我們愛勞動,勞動是慷慨的,給了人類一切;勞動是神圣的,改變了整個世界。
是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衣食無憂,快樂成長;是老師們的辛勤勞動,讓我們掌握知識,茁壯成長;是所有勞動者的辛勤勞動,才有了繁榮和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要尊敬勞動者,我們要珍惜和愛護他們的勞動成果。
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學校,常常擦桌椅,掃教室,揀紙屑……讓身邊環(huán)境保持整潔;在家里,學會照顧自己并每天做家務……讓忙碌的爸爸媽媽回家好好歇歇。
我們從小愛勞動,能培養(yǎng)出好的人格;我們從小在勞動中鍛煉,能營造出生活的高境界。將來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一個合格的勞動者,改變生活,改變世界。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0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六三班的。今天我們的內容是:《讓我們熱愛勞動》。
這個星期日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了,那么你知道勞動節(jié)是怎樣誕生嗎?19世紀80年代,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資本家不斷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沉重的壓迫激起了工人們巨大的憤怒。1886年5月1日,為反對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爭取工人的合法權利,在革命導師恩格斯的.指導下,英、法、德、美等許多國家的工人,不怕警察的刺刀威脅,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國際性的“五一”大示威,誕生了今天的“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成為他們英勇壯舉的特別紀念。
作為一名中學生,從小就要有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意識,認識到勞動最光榮。不愛勞動的人將會一事無成。我們要從小就要培養(yǎng)勞動感情,養(yǎng)成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比如洗碗筷,洗襪子、掃地等,高年級的同學還可以學著洗洗衣服、做做飯菜。爸爸媽媽很辛苦,難道我們不能幫他們分擔一些家務活嗎?同時我們還要積極參加活動。今天,我們站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紀念和慶祝這即將到來的偉大節(jié)日。我們希望大家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用我們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謝謝大家,我們的演講完畢!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1
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是快樂的”。
勞動是快樂的,因為只有勞動才是財富創(chuàng)造的本源,當我們用汗水和勤勞換來了物質財富,我們就能充分體驗世界和人生的美好。不同的人對于世界、對于人生,往往會有著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把人生視作痛苦的過程,把世界看作虛無和殘淡的煉獄,也就無所建樹、碌碌無為,他一定是一個生活的失敗者,正所以如此,要么懶惰、要么低能。而有的人一生總是很快樂,對世界對人生始終充滿信心,他一定是一個勤奮和善于學習,一生能有許多創(chuàng)造,被社會所尊重同時也擁有享受人生所必須的物質基礎的人。有著豐富的知識和創(chuàng)造力,愿意付出努力,能創(chuàng)造巨大的勞動成果,是一個人快樂的前提。
勞動是快樂的,因為只有勞動才會使我們更聰明,更有本領。勞動使我們的祖先走出了原始叢林,從低能的動物開始成長為有智力的人類。千百年來人類的勞動創(chuàng)造,使人類逐步成為大自然的主宰,世界也隨著文明的進步發(fā)展,日益成為一個燦麗多姿的美好社會。社會是如此,一個人也是這樣。只有積極投身勞動過程,通過努力實踐完成好所擔負的工作任務,才能使所學知識得到運用,增長了才干,積累了經驗,提高了能力與水平,使工作更有效率,勞動成果也更豐碩。就象在學習中,被一道數學難題所困而悶悶不樂。在百思之后終于求解,深呼一口氣、雙手伸向天空活動一下腰身,那份快感,使得你看什么都那么美好,對什么都充滿了自信。
勞動是快樂的,因為勞動是高尚的。人人都向往高品質的生活,都想著能過上體面的日子。通過辛勤勞動、努力工作和智慧付出所獲得的收入,是理所應當的、陽光的,也讓人理直氣壯的。因為,一個人承擔了社會責任,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合格產品,為單位創(chuàng)造了優(yōu)良業(yè)績,自然有理由得到社會的尊重和單位的報酬。而一個人若想不勞而獲、總想投機取巧,甚而以損害社會和集體利益為前提博取個人利益,不僅是可恥的,被大家所指責的,也是會付出巨大代價的。大家看到那么多*污吏雖曾顯赫一時,那么多謀不義之財的人曾神氣活現,但那社會正義作出裁決時,他們丑陋的令人惡心的面孔是多么讓人不齒。而那些靠智慧、勤奮和誠實勞動擁有了美好生活的人,是多么的讓社會贊揚。所以,我們說勞動是快樂的。
勞動是快樂的,我們老師和每一位同學一樣在感受著這份快樂。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勞動贏得快樂,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勞動吧,共同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美好世界。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在這與大家分享我的勞動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重勞動,實現價值》。
《資治通鑒》有言曰:“作而不止,乃成君子”,闡釋了勞動實踐與品德修養(yǎng)的關系,告訴我們只有在不停的勞作中才能磨礪自身的品格,完善道德修養(yǎng),實現人生價值。然而,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視勞動為草芥,這不僅是懶惰的表現,更有對勞動的誤解。
尊重勞動,讓勞動意識融入生活中,培養(yǎng)艱苦奮斗,勤勞肯干的品格,才能成為新時代合格的接班人。學生們在勞動中體會到勞作的辛苦,感受到收獲的快樂,緩解了學業(yè)的壓力,親近自然,陶冶情操,對磨練品格大有裨益,何樂而不為呢?
揆諸現實,這是一個油瓶子倒了,孩子都不知道扶的時代,古有“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今有“睡到自然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們迫切需要呼喚尊重勞動的意識,讓勞動融入生活,讓“勞動最光榮”這一再樸素不過的真理受到應有的膜拜。
投身勞動,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必然途徑。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九十多歲高齡仍堅守在手術第一線救死扶傷,他每多勞動一天,就為患者帶去更多生的希望;塞罕壩沙漠變綠洲的奇跡背后,是五代人4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拼搏,他們用勞動譜寫著“美麗中國,綠色中國”的新篇章。任何一個人,都是在勞動中實現自我價值的',三尺講臺上的老師,烈日炎炎下的交警,大街小巷中穿梭的快遞小哥,實驗室里的科學家,正是這些無數平凡的勞動者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投身勞動,做個平凡的勞動者,高爾基曾說:“生活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而一切創(chuàng)造離不開勞動。
也許你要反駁我,現在都是人工智能時代了,很多勞動都可以被機器人取代。不得不說科技發(fā)達了,人們變懶了,科技把我們慣壞了。時代的進步,毋庸置疑,但并不代表勞動落伍了。勞動不僅僅指體力勞動,還有腦力勞動,我國現今需要的是知識型、技術型的復合型人才,時代賦予了勞動新的內涵,科技研發(fā),自主創(chuàng)新,中國智造,哪一個能離開勞動?我們要努力學習,做新時代新型的勞動者,才能勇立潮頭,搏擊長空!
同學們,讓我們從此刻起,學會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塑造一個更優(yōu)秀的自己;勇于投身勞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高爾基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蔽易x了《知榮明恥從我做起》這本書后對這句話的感受更深了。
在“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一部分中有這樣一篇文章——《_的責任田》,_作為一位工作十分繁重的主席,在戰(zhàn)士們開荒種地時還非劃出一塊地作為自己的責任田。_忙里偷閑種上了黃瓜、辣椒、西紅柿。一份汗水,一份收獲,夏天到了_田里西紅柿結得又紅又大,辣椒長得又尖又長,黃瓜沉甸甸地低垂著頭,真是叫人喜歡。_開荒種田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延河兩岸,軍民大生產的勁頭更足了,_更高興了。
_這么高級的領導還要種自己的責任田,并從勞動中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我們小學生平時很輕松,更應該積極參加勞動實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幫父母做些家務。養(yǎng)成每天堅持洗碗筷;每天堅持自己疊被子;每天堅持自己整理房間的好習慣。如果再能幫媽媽洗洗菜、捶捶背、晾晾衣,那我們會感到更大的幸福和快樂!
我們班里同學都能積級參加學校勞動,從不退縮。有一次,學校要檢查衛(wèi)生,老師要留下幾個人打掃衛(wèi)生,同學們爭先恐后,都高高地舉起手大聲叫著:“老師,我——,老師,我——”誰也怕老師叫不到,最后沒被留下的同學很不高興。他們已感受到了自己參加勞動的快樂!誰不想參加勞動呢?
勞動鍛煉了我們各方面的能力,勞動充實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以后要更加熱愛勞動!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4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學生: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勞動最光榮》。
勞動創(chuàng)造者,創(chuàng)造財富,創(chuàng)造幸福。耶!只有勞動是幸福的,只有勞動是幸福的,只有勞動是最光榮的。周圍的每一點都是勞動的結晶。建筑師用磚瓦建造了一個美麗的校園;園丁試圖種植每一棵草和樹;老師晚上還在為我們準備精彩的課程;父母一大早就忙著為我們準備美味的早餐。他們不是一個人,但他們有一個光榮的名字——工人!是他們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學生們,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周圍有一群熱愛勞動的人。他們每天默默地打掃教室和區(qū)域,默默地撿起地上的垃圾。他們把學校打掃干凈,但有些人無情地破壞了他們的勞動成果;在周生打掃的教室里,一些學生亂扔垃圾;園丁把校園裝飾成一個美麗的花園。一些學生隨意踩在上面摘花。老師努力備課,口干舌燥地講課。有些學生不聽。父母起得早,在黑暗中做早餐,一些學生扔掉了。那些不尊重他人、破壞他人勞動成果的人是可恥的。
密爾說:“所有現有的東西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結果!笔堑,沒有勞動,我們現在就不會過上幸福的生活了。我們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穿的衣服,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幸福,社會和諧與美麗,人類!所以,勞動是最光榮的!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用雙手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我的演講結束了。
謝謝大家!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勞動鑄就中華復興。我很榮幸能夠站在這個演講臺上,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鑄就中華復興。
今天,大千世界上樹立起了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她走過了千年的風風雨雨,她孕育了無數的英雄兒女,她書寫了浩瀚的人類文明。她,就是我們可愛的祖國,一個響徹世界的名字—中國。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她世世代代兒女們的辛勤勞動。
是勞動給她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讓每一個中華兒女無比驕傲與自豪。透過歷史的明眸,站在歲月的肩膀上回望,我們看到古老的都江堰讓成都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造福于人民;我們看到蜿蜒盤旋的萬里長城,懷抱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們看到金碧輝煌的故宮,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我們看到四大發(fā)明,使古老的中國異彩紛呈。我們看到絲綢、瓷器遠涉重洋。誰都知道——這都來自于我們祖先的辛勤勞動,勞動讓我們祖國的歷史這樣輝煌!
是勞動給她創(chuàng)造了奇跡,讓異想天開都成為現實。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一個筋斗就能飛十萬八千里,而今天,當代的孫悟空——楊利偉,乘坐中國制造的神舟飛船遨游太空,“坐地日行八萬里”。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 傳說中的嫦娥能飛奔上月,今天,中國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姐妹倆先后暢游了月宮,圓了中國人的探月夢! 傳唱至今的媽祖治河妖讓河水乖乖聽話。今天,三峽水電、南水北調,一個個宏偉的治水治山工程,圓了中國人的興利除患、駕馭江河夢!
那么中華民族這許許多多美好的夢,神奇的夢,甚至是“異想天開”的夢,為什么個個都能美夢成真呢?
那是因為,中華民族經歷了千百年血與火的勞動和磨練,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奇跡,使我們整個人類睜大了眼睛,人們辛勤的勞動讓我們找到了一條條通往幸福的道路,演講稿大全《教師中國夢勞動美演講稿:勞動鑄就中華復興》。我相信在中國人的辛勤勞動下,中國將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到達勝利的彼岸,一定能讓更多的美夢成真,一定會圓中華民族復興這個大夢!
是勞動給她鑄造了優(yōu)秀的品質,讓生活堅韌而有尊嚴。經過五千多年的奮斗與磨練,我們的民族鑄成了許多優(yōu)秀品質,其中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莫過于勤奮勞動,熱愛勞動。以勤勞儉樸為榮、以不勞而獲為恥。又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等。這些精神綿綿不斷、經久不衰、延續(xù)至今,成為中國人的鮮明的內在素質,更成為引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導師”。
我們老師是園丁,我們要用心培育民族的花朵;是蠟燭,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照亮下一代前進的道路;是辛勤耕耘的勞動者,我們要志存高遠,敢為人先,立鴻鵠志,做中華夢,展大鵬翅,圓中華夢;用我們的勞動鑄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放飛吧,夢想
用我的勞動
創(chuàng)造我的夢——我的中華夢!
用我的勤勞
實現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6
大家好,我是五(3)班的劉暢,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校園衛(wèi)生靠大家。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在我們的校園內,可以看見許多的同學都是右手拿著沙琪瑪,左手握著可比克,吃完后把包裝隨手一丟便走了。同學們,大家是否想到要愛護校園衛(wèi)生,珍惜值日生的勞動成果呢?
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可是個人的素養(yǎng)卻下降了。隨地丟垃圾不只在校園中存在,社會上也有許多的人有這個不良習慣。每當雙休日,看吧,時代超市、銀座商城等超市門口更是“琳瑯滿目”,有超市方便袋、奶袋子、巴比娃娃的透明袋等,哎!這要給環(huán)衛(wèi)工人叔叔阿姨們增加多少的工作量啊。
在校園里時,我們要時刻告訴自己:“打掃衛(wèi)生不容易,我們要保持地面清潔!碑斂吹角胺接欣鴱U紙時要去主動撿起,不能看到前面有校長,或監(jiān)督員才撿,要養(yǎng)成維護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存以“環(huán)境衛(wèi)生與我無關”的僥幸心理,看見地很干凈,你認為沒事我只丟一片就丟了,而別人就會想:看,這不有一片了嗎!沒事在丟一片紙給它做個“伴”。這樣你丟一片、他丟一片,我們不就生活在垃圾堆里了嗎?
我呼吁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不隨地亂丟字紙;
2、見到垃圾廢紙就撿起,并就近放入垃圾箱或垃圾袋;
3、監(jiān)督身邊的同學,不讓他們亂丟垃圾廢紙;
信大家做到以上幾點,我們的校園衛(wèi)生會好起來的。
希望同學們保護身邊的環(huán)境,讓我們的校園變的更干凈、美麗吧!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7
親愛的復興中學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自己的方式熱愛勞動吧》。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勞動最光榮”!那么,什么是勞動呢?對我們而言,大到拯救生態(tài)問題的植樹造粒,小到打掃自己的房間,這些都是勞動。雖然好多人都知道了什么是勞動,但在這個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好多人往往變得不那么熱愛勞動,甚至有人管窺蠡測地評價說“是懶人推動了科技的發(fā)展”。什么洗碗機、掃地機,是懶人的需要才出現的,如果你不需要,它怎么會出現呢?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原子彈的成功爆炸,是無數科研人員默默無聞的勞動成果;天眼望遠鏡,是南仁東及其團隊的勞動成果;而家庭聯產承包制則是小崗村勤勞的村民甘冒政治風險的勞動成果。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在告訴我們,發(fā)展是源于人們的責任意識、對自然的探索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發(fā)展同樣也是雙手勞動的結果。
有人說勞動很辛苦,不如花點錢找人來頂替。對此,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應該只看到勞動辛苦的一面,伴隨勞動的辛苦,隨之而來的是或多或少的成果?吹阶约旱膭趧映晒,你會感受到收獲的喜悅與激動。而我們追尋勞動成果的.勞動過程何嘗不是對我們人生價值的一次追尋呢?因此,從今天開水,讓我們熱愛勞動吧!其實,勞動本身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勞動方式,農民以耕種為勞動方式,科學家以科學研究為勞動方式,工人以不同的工作為勞動方式。我們只需根據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就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所以不必談勞動色變。
作為中學生,勞動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很簡單,在此我想提幾點建議:一、在家里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減輕父母的負擔。二、在學校里認真打掃班級宿舍衛(wèi)生,為大家提供一個干凈的學習環(huán)境。三、多參加社會上的義務勞動活動,體驗不同勞動的魅力。四、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同學們,讓我們在勞動中收獲樂趣,在勞動中尋找價值,用自己的方式熱愛勞動吧!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的題目是《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
同學們,今年的五一假期剛剛過去。提起“五一”,不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五一假期”還是“五一勞動節(jié)”。這里我要說,勞動教育是人生必修課,良好的勞動習慣對于我們少年兒童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如果一個孩子,如果不愛勞動,自然就缺乏勞動的體驗。說實話,同學們之中誰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涵義?你們能體會到爸爸媽媽賺錢的不容易嗎?要知道我們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爸爸和媽媽用勞動換來的呀!
其次,勞動的過程也是實踐的過程。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用和創(chuàng)造。如果我們沒有好的勞動習慣,我們學到的知識就難以運用到生活中去。更談不上應用和創(chuàng)造了。
第一、勞動對于培養(yǎng)每個人的健康人格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兒童勞動時間越長,獨立性越強。
第三、兒童從事勞動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形成勤勞節(jié)儉的好品德。我們從小干家務,可以培養(yǎng)我們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珍重家庭親情、尊重他人等品質,我們長大以后自然比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更有出息。
我們要熱愛勞動,就需要把勞動變成一種習慣,如果養(yǎng)成了這種好習慣,勞動就成了一個愉快而自然的過程。我國著名相聲演員馮鞏,小時候家里很窮,但他非常懂事,經常幫助母親料理家務,冬天頂著凜冽的寒風出去撿煤核兒,逆境的磨煉造就了他自強不息,矢志不移的性格。
勞動可以造就一個人,不愛勞動則難成人。經過老師們的了解與調查,不少同學經常在家?guī)椭改父杉覄,做一些象洗衣服、刷碗、摘菜、買東西、打掃衛(wèi)生、房間等一些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同學吃飯用叫、吃完撂下碗筷抹嘴就走現象,不排除晚上讓父母鋪床,早晨讓父母疊被現象,不排除父母偶爾支使點活、馬上小嘴撅起老高現象。同學們,上帝為我們創(chuàng)造大腦,是要我們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上帝賦予我們雙手,是要我們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勞動增長見識,勞動是快樂的。我們要時刻牢記“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我們要持之以恒,真正從內心把勞動當做自己生活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來看待。
最后,我希望孩子們尊重每一個勞動的人。勞動最光榮,勞動的人最美。無論是白領還是農民工,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清潔工,他們都是光榮的勞動者,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
相信,只要大家愿意去做,一定能從勞動中獲得許多快樂,同時也獲得許多做人的道理。請同學們記。簾釔蹌趧邮且环N美德。讓我們都來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吧!
我的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19
各位,各位同仁:
你們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美鑄就幸福夢》。
說到夢,我想到了今年春晚上黃渤的“簡單幸福夢”:有個八十平米的小窩和溫柔的好老婆,孩子能順利上大學,畢業(yè)就有好工作……不求變成龍和鳳,只想活在幸福中;我想到了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穗粒有花生米兒那么大,然后在稻穗下乘涼……
夢想是美好的,但把夢想轉化為現實卻是要付出勞動的。此刻,我想到了做著“黃粱美夢”的盧生,在夢中,他金榜題名,在夢中,他妻賢子孝,在夢中,他飛黃騰達,在夢中,他壽終正寢,可一夢醒來,大廈仍傾。而黃渤兢兢業(yè)業(yè)塑造著每一個小人物,最終成了影帝,實現了他的“簡單幸福夢”,袁隆平勤勤懇懇躬耕于希望的田野,成為“雜交水稻之父”,實現了他的“禾下乘涼夢”。如是,我明白不予付出的夢想必將是空想、妄想,只有勞動才能實現美麗的夢。
醫(yī)學院的學生也有夢,他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白衣天使”,用愛心和耐心解除病人的痛苦,用責任和奉獻撐起無力的生命,從而幫助病人揚起人生的風帆、重綻美麗的笑顏。
醫(yī)學院的輔導員也有夢,一個幸福夢。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輔”學生成長,“導”學生成才,“員”學生夢想,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品德優(yōu)良、知識豐富、能力突出、出類拔萃的高素質人才。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學生下課后跑過來,靦腆地跟我說,老師我最近有一件特別高興的事,我告訴你好嗎?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陪學生成長,和他們一起流汗,流淚,留下笑聲,目送著他們互幫互助,背起行囊走向他們想要的遠方。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我們不遺余力地捍衛(wèi)學生們的夢。我們的夢因為有了學生的夢而愈發(fā)絢麗,我們的夢因為有了學生的夢而愈發(fā)多姿,我們的夢因為有了學生的夢而愈發(fā)幸福。
世界滄海桑田,夢想歷久彌堅。時至今日,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匯聚成一個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夢。夢想因人而異,但我們的夢都深深植根于這塊土地,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謂國運恒昌與有榮光。只有每個人都為自己美好的夢想而奮斗,才能匯聚起實現夢的磅礴力量。
我的幸福夢,很小也很普通,很簡單也很容易懂,它踮起腳尖就能夠抓到,但是實現起來也沒有那么輕松。我愿用我的夢哺育千百個美好的夢,從而讓我的幸福更加厚重。勞動美才能鑄就幸福夢,為了將這個幸福攬入懷中,我愿珍藏童心,挽留青春,揮灑情感,燃燒激情,手舞足蹈于校園,心靈翱翔于長空,只為等待春暖花開,只為等待桃李滿園。
2024勞動教育演講稿 篇20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在這里與我的勞動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重勞動,實現價值》。
《資治通鑒》有言曰:“作而不止,乃成君子”,闡釋了勞動實踐與品德修養(yǎng)的關系,告訴我們只有在不停的勞作中才能磨礪自身的品格,完善道德修養(yǎng),實現人生價值。然而,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視勞動為草芥,這不僅是懶惰的表現,更有對勞動的誤解。
尊重勞動,讓勞動意識融入生活中,培養(yǎng)艱苦奮斗,勤勞肯干的品格,才能成為新時代合格的接班人。從20__年起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就將“種田課”納入必修課,無獨有偶,南方一所大學開荒種地,養(yǎng)花種菜,讓大學生變成了田間地頭的“農夫”。有很多人不理解,認為“考試分數高,學習好就行,種地又不能提分”。其實不然,看似無用的勞動,實則有大用。學生們在勞動中體會到勞作的辛苦,感受到收獲的快樂,緩解了學業(yè)的壓力,親近自然,陶冶情操,對磨練品格大有裨益,何樂而不為呢?
揆諸現實,這是一個油瓶子倒了,孩子都不知道扶的時代,古有“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今有“睡到自然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們迫切需要呼喚尊重勞動的意識,讓勞動融入生活,讓“勞動最光榮”這一再樸素不過的真理受到應有的膜拜。
投身勞動,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必然途徑。肝膽外科吳孟超九十多歲高齡仍堅守在手術第一線救死扶傷,他每多勞動一天,就為患者帶去更多生的希望;塞罕壩沙漠變綠洲的奇跡背后,是五代人4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拼搏,他們用勞動譜寫著“美麗,綠色”的新章。任何一個人,都是在勞動中實現自我價值的,三尺講臺上的老師,烈日炎炎下的交警,大街小巷中穿梭的快遞小哥,實驗室里的科學家,正是這些無數平凡的勞動者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投身勞動,做個平凡的勞動者,高爾基曾說:“生活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而一切創(chuàng)造離不開勞動。
也許你要反駁我,現在都是人工智能時代了,很多勞動都可以被機器人取代。不得不說科技發(fā)達了,人們變懶了,科技把我們慣壞了。時代的進步,毋庸置疑,但并不代表勞動落伍了。勞動不僅僅指體力勞動,還有腦力勞動,我國現今需要的是知識型、技術型的復合型人才,時代賦予了勞動新的內涵,科技研發(fā),自主創(chuàng)新,智造,哪一個能離開勞動?我們要努力學習,做新時代新型的勞動者,才能勇立潮頭,搏擊長空!
同學們,讓我們從此刻起,學會尊重勞動,塑造一個更優(yōu)秀的自己;勇于投身勞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