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講看齊見行動的發(fā)言稿(通用3篇)
關于講看齊見行動的發(fā)言稿 篇1
齊則有序,齊則有力,齊則有效。一個隊伍經(jīng)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 “向中間看齊”,一聲令下,隊伍就站得整整齊齊。軍人增強“看齊意識”,關鍵是要落到實處,統(tǒng)一思想、凝聚意志、步調一致,真正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切實把“看齊”意識轉化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一種自覺。
確立看齊的思想自覺,做政治明白人。當前,軍隊改革是一場政治“大考”,考驗的是忠誠,反映的是黨性,需要自補精神之“鈣”,自加紀律“砝碼”。要切實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引方向,在站對站穩(wěn)政治立場中看齊,在擁護核心維護權威中看齊,在確保政令軍令暢通中看齊,始終與黨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高度一致。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作為立身做人、為官做事的行為準則,堅持用黨性原則和紀律規(guī)矩來約束規(guī)范言行,堅持“高線”、守住“底線”,任何時候都不違原則、不逾底線、不越“紅線”,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確保在大是大非和利益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永葆政治本色。
落實看齊的行動自覺,做到知行合一?待R既是一個理論訴求,更是一種實踐要求。革命軍人只有躬身踐行、知行合一,才能讓看齊真正落實到具體行動上。軍隊改革的啟動鍵已經(jīng)按下,攻堅的沖鋒號已經(jīng)吹響。廣大官兵支持軍隊改革,奉獻強軍事業(yè),需要“見賢思齊”。要向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標準看齊,注重打造能戰(zhàn)的素質,砥礪錘煉過硬本領,始終做到認識上要非常到位,態(tài)度上要非常堅決,行動上要非常自覺,堅決做到怎么決策、我們就怎么貫徹;軍委怎么部署,我們就怎么落實;紀律怎么要求,我們就怎么執(zhí)行。無論是單位撤并降改,還是個人進退去留,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做到局部服從全局、個人服從組織,聽令而行、依令而動。
踐行看齊的責任自覺,強化擔當作為。真正的看齊,決不是一句口號、一句空話,必須體現(xiàn)在行動上,落實于工作中。要把“看齊”所發(fā)揮的示范帶動作用,作為引領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關鍵。要將看齊的“準星”牢牢鎖定在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上,把決戰(zhàn)決勝標準立起來,把實戰(zhàn)化訓練搞扎實,把現(xiàn)代化建設抓規(guī)范,聚焦使命任務干好本職、爭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要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的精氣神,自覺做到改革不改初心,兩耳不聞雜音,嚴格用查黨性弱不弱、看標準降不降、比干勁松不松來檢驗黨員先進性,真正做到紅心獻給軍隊,走留交給組織,才智留給崗位,堅持以在隊一分鐘、干好六十秒的責任激情,始終做到履職盡責、干在實處、主動作為、走在前列。
關于講看齊見行動的發(fā)言稿 篇2
“大樹扎根于沃土,高樓立足于基石”。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黨上下如火如荼地開展。和李“看似樸實無華,卻蘊含深意”的講話,讓人聽了舒服、振奮——“中國夢,是人民的夢”、“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人們不但記住了這些悅耳的親切話語,還傳為美談。
重溫黨和人民共同走過的光輝歷程,是一部部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浪、艱苦卓絕的奮斗歷史。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一個新的勝利,最根本的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并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本人有幸作為街道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和督導小組成員,全程參與活動,深深體會到高新區(qū)黨工委、街道黨工委對這一活動的高度重視以及街道上下積極參與的高漲熱情。街道在高新區(qū)黨工委的領導下,扎扎實實地完成了一系列規(guī)定動作,如舉辦專題學習輔導會、開展三問三觀學習討論會、開展四風意見征集、開展聯(lián)心走訪等等。在規(guī)定動作之外,街道還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出頗具街道特色的新舉措,那就是“走進群眾內心、觸摸民情冷暖”的民情日志工作制度。民情日志是這次街道群眾路線的生動寫照。一本小小的日志本記錄下了群眾的點滴冷暖,連接起了干群關系的感情紐帶。民情日志里的真人真事接地氣、觸人心。在收上來的民情日志里,有這樣幾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這里我與大家一起分享,標題是:最無奈的決定-----其中這樣寫道,今天老廟社區(qū)一村民來找我,要求給他預留一間漲浦小區(qū)的店面房,用來開設棋牌室,因為他的兒子7月份將強制戒毒期滿,從奉化戒毒所回寧波老家。當這位父親滿含眼淚,訴說兒子的不爭氣和自己的實屬無奈時,我除了同情還作了委婉的拒絕。因為考慮到他的特殊身份,再者經(jīng)營特殊行業(yè),有可能變成特殊人群的聚集地,所以我建議他尋找更適合兒子的崗位,臨走時,還給他提了一些建議,并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這位父親很諒解,但是離開的背影,很滄桑。日志的最后是這樣寫的:有些人,有很多困難和痛苦,但是,我們應該采取更合理的方式,予以理智的幫助。所以,我想民情日志,是拿捏工作的平衡器。還有一篇是這樣的,最溫馨的請求----里面講的是在走訪居民期間,有居民真誠邀請她做他兒子的紅娘。日志的最后這樣寫道:因為被人信任,才被人需求。所以,民情日志,是人與人的粘合劑。其實像這樣的民情日志在我們街道還有很多。
街道干部通過帶著問題走訪,帶著感情溝通,帶著辦法上門,把老百姓反映的意見和問題一一記錄在民情日志里,讓自己成為流動的橋梁與紐帶。在刺耳話中找問題,在牢騷話中找差距,把群眾請進來,讓自己走進去,查找群眾最關心最突出的問題。在這次征求意見中,街道共征集到意見建議56條,主要集中在配套建設離群眾的需求還有差距,比如說,商業(yè)配套的問題,出行的問題,菜市場的問題,幼兒園、學校的問題等等。
要做好這些工作一定要讓群眾來參與、讓群眾來評判、讓群眾唱主角;一定要把民情日志工作法再深入下去,再堅持下去;一定要繼續(xù)轉變作風,求真務實、把細節(jié)做好,把小事做實,因小見大,從“小問題”出發(fā)解決普遍性問題,“壘土成高臺”,不斷取得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
各位領導,評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有時限的,但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無限的,我想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黨員,必將跟其他年輕黨員一樣,以更高的要求、更飽滿的熱情、更務實的態(tài)度努力踐行群眾路線。“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欲流之遠,必浚其源”,只要我們堅持群眾路線、凝聚黨心民心,就一定能譜寫出高新區(qū)事業(yè)發(fā)展的新篇章。
關于講看齊見行動的發(fā)言稿 篇3
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和決策部署上來,這既是對全軍官兵的政治要求,也是順利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保證。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齊則有序,齊則有力,齊則有效。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在思想上辨明方向,政治上站穩(wěn)立場,行動上令行禁止,更加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和保持高度一致。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由于觀察事物和認識問題的角度不同、方式各異,人們對同一事物或問題會產生不同的看法。然而,思想不統(tǒng)一,步調就不會一致;認識不到位,行動就不會自覺。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要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
面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變革,面對進退去留等事關個人切身利益的重大考驗,個別官兵思想上產生一些波動、認識上出現(xiàn)一些偏差是正常的。越是官兵思想活躍,越是矛盾紛繁復雜,越需要堅定非改不可的共識、務期必成的信心,越需要增強中流擊水的勇氣、攻堅克難的合力。如果沒有看齊意識,就不可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不可能匯聚起擁護支持參與改革的意志和力量。
增強看齊意識,既表現(xiàn)在思想認識、精神狀態(tài)上,更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中。改革的啟動鍵已經(jīng)按下,攻堅的沖鋒號已經(jīng)吹響。廣大官兵對改革認識要非常到位,態(tài)度要非常堅決,行動要非常自覺,堅決做到怎么決策、我們就怎么貫徹;軍委怎么部署,我們就怎么落實;紀律怎么要求,我們就怎么執(zhí)行。無論是機構等級變化,還是職能部署調整;無論是單位撤并降改,還是個人進退去留,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做到局部服從全局、個人服從組織,聽令而行、依令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