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強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發(fā)言稿(精選3篇)
基層干部強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發(fā)言稿 篇1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從作風建設入手,解決突出問題,保持清廉本色,最根本是強化黨的宗旨意識,樹立群眾觀點。
認真學習和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是保證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任務。群眾觀點是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fā)點。要通過學習,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干部的權(quán)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黨要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群眾前進的觀點,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唯一宗旨,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zhì)和共產(chǎn)黨員的世界觀決定的。黨員干部要從思想和情感深處真正把人民群眾當主人、當親人,保持和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防范和化解脫離群眾的“最大危險”,筑牢黨的價值基礎。
強化宗旨意識,樹立群眾觀點,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心系群眾冷暖的深厚感情,始終保持為民排憂解難的滿腔熱情,始終保持為人民利益奮斗的奔放激情。要時刻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以群眾的需求為著力點,多干群眾期盼和急需的事,多干群眾受益和得實惠的事,多干打基礎和利長遠的事;要永葆為民愛民的情懷,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所有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事關民生福祉的各項民生工程、惠民實事做扎實、做細致、做到位,讓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要帶頭加強學習和轉(zhuǎn)變作風,提高為民造福的本領,著力提高研究政策、運用政策的能力,運用科學理論破解難題、推動工作的能力,引領科學發(fā)展、造福百姓的能力。當前,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確保讓老百姓從發(fā)展中得到更多實惠。
人民的力量無可取代,為人民服務責無旁貸。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群眾觀點都不能丟、不能忘。每個共產(chǎn)黨員都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強化宗旨意識,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濟,有效遏止脫離群眾的“四風”問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基層干部強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發(fā)言稿 篇2
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崗位。其實,奉獻對于任何一個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為青春獻上一絲新綠;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孕育我們的土地捧上甘露;不能成為天之嬌子,何不傳承愛崗敬業(yè)的精神為政務服務工作做出自己的成績呢!
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干事,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第一職責,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第一追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在服務工作中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權(quán)、慎欲、慎獨、慎微,管得住手腳、抗得住誘惑、經(jīng)得起考驗。作為政務服務處的“班長”,在工作中我首先提出“向我看齊”的口號,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為帶動和影響身邊的同志。處處以身作責,任勞任怨,“不到一線心不實”是我的口頭禪,“企業(yè)滿意,群眾滿意”是我的工作準則。我深感肩頭的擔子重大,深知窗口的形象就是整個建設局的形象,就是整個中心的形象,就是整個綿陽政務的形象,就應該有服務意識、窗口意識、形象意識,要保持熱情、規(guī)范、廉潔、高效的作風。
在工作中,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有時剛下班又遇見匆匆趕來辦事的群眾是常有的事,去年“兩會一節(jié)”重點項目富樂山酒店改建工程,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辦齊各項手續(xù),四川瑞安裝飾公司前來辦理施工許可證的人員匆匆忙忙從成都趕到綿陽時天色已晚,該企業(yè)人員給我打電話,請給予支持特事特辦,當時我正在學校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接到電話后我放下手中的事,立即趕到辦公室著手辦理。當企業(yè)人員拿著辦好的施工許可證時深深被感動,同時對綿陽政務工作人員的服務作風大加贊賞。我僅僅犧牲了一點個人時間,但換來的卻是對我們窗口人員的贊賞,對我們綿陽政務工作的贊賞,為此,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通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活動,我認識到要想當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干部,就必須遵守作風建設“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強化服務意識,大力發(fā)揚奮發(fā)有為的工作作風,確保真抓實干。始終保持奮發(fā)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以自己飽滿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事業(yè)上,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個原則不能變。我們手中的權(quán)力來自于人民,決不能把權(quán)力當作向組織伸手的資本,更不能把權(quán)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quán)力當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樹立為民形象、樹立務實形象、樹立清廉形象。
領導就是責任,領導就是奉獻,領導就是公仆。工作中我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勤奮敬業(y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謀事而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用自己的赤誠書寫著對黨、對人民的忠誠,用自己的無私奉獻詮釋著對社會和人民的熱愛。在這片沃土上,我經(jīng)歷過苦澀,也品嘗過香甜,更播撒著希望的種子。
基層干部強化宗旨意識聯(lián)系服務群眾發(fā)言稿 篇3
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教育實踐活動總要求中“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識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增強宗旨意識是黨員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轉(zhuǎn)變作風的思想基礎。
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對黨員的根本要求。黨章明確規(guī)定,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發(fā)展和保護好群眾利益,是黨章賦予全體黨員的根本責任,黨除了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之外,沒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都是黨章和黨規(guī)所不允許的。學習黨章、尊崇黨章,用黨章的規(guī)定規(guī)范言行,必須把群眾觀點放在首位,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為城鄉(xiāng)百姓全面過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貫徹群眾路線,說到底,就是要把內(nèi)心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xiàn)為真切地為民謀福祉、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行動上。堅決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從本源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固疾,真正把心思用在創(chuàng)新教育招考的改革上,把精力花在為民辦實事的服務上,把能力展示在推動教育招考事業(yè)上;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jiān)督;把作風建設當作一種自覺行為,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自覺踐行。不斷學習,做到精通自己所在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及相關理論,做到業(yè)務知識熟知于心,運用自如;同時,要掌握運用群眾工作方法和手段,拓寬做好群眾工作的渠道和途徑,扎實開展富有江西教育招生考試特色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
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是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經(jīng)濟社會建設中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依靠人民群眾,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在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yè)中,黨廣泛團結(jié)和聯(lián)系人民群眾,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偉大勝利。特別是黨的以來,,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用新目標、新理念、新實踐緊緊將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人民群眾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顯示出群眾路線的強大生命力。
總之,通過學習和思考,我認為,堅定理想信念是基礎,強化宗旨意識是關鍵,增強群眾觀點是法寶,加強作風建設是保障。此次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歸根結(jié)底就在于,使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黨的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以優(yōu)良作風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強的政治、組織、領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