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工作演講稿_非常勵志很正能量(精選5篇)
殘疾人工作演講稿_非常勵志很正能量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可能我們在工作之余、在忙碌之暇,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同事或朋友之間三五成群,暢談心聲、互訴衷腸,或不甘于忙碌的工作,或不滿于瑣碎的生活,大發(fā)牢騷、抱怨命運,甚至有時會感慨:生活真是太難、太不公了......
但我要說,其實我們是幸福的,我們能夠歌唱、能夠欣賞音樂,能夠暢享自然風光、人間美景……當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中,當我們沉醉于花草的芬芳之時,也許,你并沒有察覺到這個世界有什么不同,你也從沒有想過,眼前的一切甚至是永遠難以實現(xiàn)的奢求。可是,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周圍,有一些人永遠都看不見花兒的笑容、永遠聽不到鳥兒的鳴叫,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力、沒有縱情歌唱的資本……。他們帶著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著,忍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著別人不能想象的磨難,他們哪怕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
還記得20xx年央視春節(jié)晚會上那動人的舞蹈——《千手觀音》嗎?看完精彩的節(jié)目,我們很難把這藝術精品與20多位聾啞演員聯(lián)系起來,很難想象她們是在一間設計極為特殊的練舞房內,靠著重鼓之音的共振、踩著腳下地板震動的節(jié)奏,感受旋律、感悟音樂與舞蹈的美妙結合而編排的。在但正是這些天使般的殘疾人以自己的風采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正是這支舞蹈所迸發(fā)出來的一種精神,一種身殘志堅的執(zhí)著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渴望,讓我們深深為之所動!同樣,就在我們身邊,有“獨臂健將”之稱的殘疾人運動員張貴龍、身患小兒麻痹的肖咀鄉(xiāng)小學教師李勃,還有更多的殘疾人用自己殘缺的身體和堅強毅力譜寫了一曲曲生命贊歌,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在我們關愛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的同時,她們回饋給我們的是更加無比深沉的愛!與他們相比,我們很幸福更幸運;與他們相比,我們又很渺小更卑微。因為,在種種艱辛面前,在種種不幸邊緣,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沒有向不幸妥協(xié),他們在無數(shù)的關愛和扶助中,體驗著另一種幸福,他們用自己的意志,不斷搏擊、不懈創(chuàng)造,為自己的人生書寫著壯麗篇章。
殘疾不是某個人的錯,他們只是我們中的不幸者,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風吹過,雨打過,總會有殘損受傷的枝葉,但我們始終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他們不應被我們輕視漫待,甚至避而遠之。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利益多元化的社會中,能想到去關心殘疾人、關愛殘疾人的人是少之又少了。但是,無數(shù)殘疾人工作者想到了,我們的一屆又一屆殘聯(lián)領導班子、全體干部職工想到了,也做到了。為了那一雙雙渴望關懷的眼睛,他們有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干就是幾年、幾十年。在他們的心目中,殘疾人的事無論多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無論多大都是小事!在他們的精神感召和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扶殘助殘行列,為合水的殘疾人事業(yè)、為和諧合水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朋友們,我無須在這里夸大殘疾人的意志,因為他們比我們更脆弱、更需要尊重和幫助;我也不在這里歌頌殘疾人工作者的偉大和功績,因為這是他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今天,我來參加這次以“立足本職做貢獻、改進作風促和諧”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更準確的說,是想借此機會代表全縣殘疾人朋友,對所有支持殘疾人事業(yè)的人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是你們在這個平凡的事業(yè)中,用執(zhí)著的奉獻踐行著不平凡的職責;是你們在與這些特殊人群的交流中,用友情和愛譜寫著永恒的樂章!我更要借此機會,代表縣殘聯(lián)全體員工鄭重承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把立足本職做貢獻作為自己的執(zhí)著追求,把改進作風促和諧作為推動工作的總體要求,始終秉承“心存殘疾人苦、利為殘疾人謀”的工作理念,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殘疾人的美好明天敬業(yè)奉獻;以飽滿的熱情和不懈的努力在殘疾人事業(yè)上寫就最感人的詩行!
因為,我們和殘疾人之間有著共同的語言——愛!
謝謝大家!
殘疾人工作演講稿_非常勵志很正能量 篇2
父親的話把我從夢幻中喚回現(xiàn)實來。22歲的我,是得考慮生計問題了。理想不能當飯吃,伸手向別人要求施舍的人才是真正的“廢人”。腿殘疾了,我還有雙手和大腦,還可以干很多事情。那一年我走上了謀生之路。為了生存,我自學了服裝裁剪、無線電修理;在東北干過臨時工,當過鄉(xiāng)農業(yè)技術學校教師、鄉(xiāng)文化站站長……什么樣的諷刺話都聽過,什么樣的白眼都看過,我真正體會到了一個殘疾人自立于世的艱難。?
1985年,國家放寬了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標準,又一次點燃了我求學深造的希望之火。為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我決定直接報考研究生。當時我在鄉(xiāng)里當文化站站長,白天工作,晚上自學英語和大學經濟類課程。1987年,我報考陜西財經學院財政系碩士研究生,英語考了40分,成績通知單是別人給我拆開的,他們沒有理會我的總成績,只是注意到了成績通知單上的四個字:不能錄取!一夜之間在我們家鄉(xiāng)冒出不少自命“通曉世事”的人。他們高論滿腹,什么“初中生考研究生,自古沒聽說過”,什么“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什么“人貴有自知之明,有的人就是沒有自知之明”之類的諷刺嘲笑話一起向我飄來。我走在大街上,會有人戲稱我為“博士”。我的同事問我對別人的議論有什么想法,我告訴他:“于無聲處”。他一笑,勸我別白費功夫,還是好好在文化站干,省得領導有看法。老了以后,往西邊一挪了事。文化站的西院是鄉(xiāng)幸福院,專門收養(yǎng)無依無靠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我的同事把我的歸宿都想好了,他認定我這一生不會有什么作為,年老之后只能進幸福院。我對別人怎么看我從沒往心里去,但我堅信我自己不是個“廢人”。1988年5月5日,我終于收到了中央財政金融學院錄取我為碩士研究生的通知書。以成敗論英雄的鄉(xiāng)親們對我換了一副面孔。那一段時間,我著實風光了一番:給中學生做報告、上電視、上報紙……臨到北京報到的前一天,我把同事們請到家中聚餐。席間,勸我年老后入幸福院的那個哥兒們對我說:“這一來你用不著入幸福院了。”?
當時我很激動,我舉起了酒杯,對著在場的所有同事說:“來,我們干杯,為了幾十年后幸福院能為我節(jié)省一大筆開支而干杯!”……?
“請相信,我不是‘廢人’!”這是我在逆境中時常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是在告訴我自己,殘疾人也是人,也能創(chuàng)造價值。今天,我要向大家說這句話,送給各位與我同樣不幸的人,送給正處在逆境中的人,請大家相信自己,希望就在明天。?
謝謝大家!
殘疾人工作演講稿_非常勵志很正能量 篇3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積蓄自身正能量,做最好的自己》。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教師專業(yè)化的呼聲也不斷高漲。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的我,也從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漸體會到要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應該具有完善的,高標準的專業(yè)知識,還應該形成較高的教育能力,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所以,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更新和充實自己,通過各種方式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huán)境。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成為一汪清泉,一條小溪!——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于是,我開始了學了教,教過再學的取經求知路……向身邊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向書本,向互聯(lián)網上的名師專家們!聽他們的課,認真琢磨他們的教育教學心得,精心的課堂設計,觀看他們的課堂實錄,體味他們的課堂預設之外生成精彩!
在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的總結中,我糾正著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力爭時時把自己最優(yōu)秀的一面展示給學生。我知道,教師其實就是他的學生的一面鏡子,平時的言談舉止,我是慎之又慎,生怕我的一些無意的行為會給孩子們帶來負面影響……從上一學年開始,學校為了方便離家比較遠的同學,開始了午餐配置。在配餐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總有學生提出:老師,少打點白菜啦,老師,我不喜歡吃木耳,老師,我不想要豆芽,……開始,我并不太在意,基本上按他們的要求來,慢慢發(fā)現(xiàn),這不是個別現(xiàn)象,挑食的大有人在。于是,我就采取了強制措施,喜歡的,多給點,不喜歡的,少打點,必須吃掉,……可是看看最后的垃圾桶吧:凈是剩飯菜,不讓倒,他會說,老師,我真的吃飽啦,再吃,肚子會撐疼的!……看來只是講講大道理是說服不了這些小孩子的。為了讓自己的話更有說服力,我特意上網查閱了挑食形成的營養(yǎng)不良所導致的各種嚴重后果,然后,再繪聲繪色的講給學生們聽,——沒了健康就是沒了自由啊,誰也不想因為任性的挑食而有一天躺到病床上呀,——再加上眼前的老師一副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于是,吃飯時,刻意剩下某樣菜的學生慢慢的沒啦……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連吃飯的熱情也不例外。所以,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想方設法,再加上多方學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成為陽光的,熱情的,積極進取的人。因為只有一個向上,向善,向好的的孩子,才會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我時刻注意,把無私的愛灑向我的每一位學生,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的情感世界,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時時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教育和關懷,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教學有法,更有新法。加油吧,同事們!社會在進步,教育在改革,緊跟人類前進的步伐,積蓄自身正能量,做最好的自己!
殘疾人工作演講稿_非常勵志很正能量 篇4
我是來自四(1)班的李凌博,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真善美 傳播正能量 爭做美德好少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當我們吟誦著《三字經》的時候,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已在心中萌發(fā)。她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雖小,卻懂得尊敬長輩,令我們肅然起敬;周恩來12歲時,就立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雄偉志向,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在四川大地震中,9歲的林浩,面對危險毫不畏懼,勇救兩名同學,是我們歌頌的榜樣„„這些具有傳統(tǒng)美德的事跡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人身上閃耀著的人性的光輝。他們弘揚著真善美,傳播著正能量。
看:“最美司機”吳斌,面對從天而降的災難,強忍傷痛,用76秒的時間保全一車乘客的安全。“最美教師”張麗麗,面對飛奔而來的汽車,她毅然推開學生,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最美媽媽”吳菊萍面對即將殞逝的小生命,毅然伸出雙手,托舉起幼小的生命。為什么把“最美”的榮譽稱號送給他們?因為他們身上散發(fā)著真善美的光芒,在危急時刻,他們用真善美詮釋著人間大愛。可喜的是,弘揚真善美的不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個群體。“感動中國人物”總讓我們感懷不已,
殘疾人工作演講稿_非常勵志很正能量 篇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再反觀現(xiàn)實中,冷漠似乎已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我們可以對一個被車碾過的小孩視而不見;也許可以對因路滑倒在街上的老人熟視無睹。負面的能量似乎在暗中隱隱涌動、匯集。如果沒有正能量,萬物枯萎,動機都會停下,人類更是無法生存。
我們需要正能量,給自己充滿正能量,給社會傳遞正能量。
正能量時刻在我們身邊存在,就在這個學期中,我校有位高三的學生不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就快要面臨高考了,可他還要飽受病魔的折磨,為了使他能堅強的活下去,我們只有默默地祈禱,祈禱他能抗病魔成功,每個學生都捐出了自己的愛心,讓醫(yī)生給他更好的治療,這說明我們在傳遞正能量。
在高考的這幾天,傳遞正能量的的人也有許多,像出租車司機他們都免費地把考生安全送到考場,而且政府在交通方面給考生們建立起一個安全通道,在考試期間,車輛在考場附近時,不準鳴笛等等,這都是正能量的體現(xiàn)。
所以,這些事都讓人感受到浩然正氣,讓人活得風生水起,陽光明媚,激濁揚清的正能量,能為整個社會提供強大的道德支柱和精神力量。
我們不盲目偉大,我們只做偉大分子,我們的社會就會偉大,我們的民族就會偉大,我們的國家就會偉大,讓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讓正能量支撐起我們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