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試動員大會發(fā)言稿范文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東晉詩人陶淵明曾有過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我們也不乏這種緊迫感,期末考試即將到來,在此,我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確定一個能激勵自己的目標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年輕人在沙灘上散步,無意間,他轉(zhuǎn)了一下頭,卻發(fā)現(xiàn)自己走過的兩行腳印是彎曲的。他很不解,剛才自己明明走得很直,腳印怎么會彎曲呢?這時,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塊礁石,于是朝著礁石的方向走去……等他再回頭看時,發(fā)現(xiàn)沙灘上印著兩行清晰筆直的腳印……其實,在生活中,不論我們做什么事,心中都要有一個目標。只有這樣,才會找準方向、少走彎路。期末復習時間緊張,更應如此。我建議大家目標要定得適當高一些,這樣才能激勵自己,給自己以動力。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只小雞看見蒼鷹在高高的藍天上飛過,十分的羨慕,于是他問母雞:“媽媽,我們也有一對大翅膀,為什么不能像雄鷹那樣高飛呢?” “真是個小傻瓜,”母雞回答說,“飛得高有什么用處,藍天上沒有谷粒,也不會有蟲子啊!”。是的,如果你的目標不是藍天,你就永遠不會飛翔。有了目標,你們就不會非假日跑去上網(wǎng),早讀課、晚自習趴在桌上睡覺 ,午讀聽力不帶書,上課及晚修期間在看小說、玩手機,各科作業(yè)不能按時交,早讀、午讀來得早而站在欄桿上養(yǎng)眼,更不會去談戀愛。而一定會爭分奪秒去讀書,爭取期末考完科科不用補考。
2.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每一個備課組,都已將期末的復習教學按課時安排好了。我們的同學有沒有給自己的復習定個計劃呢?每一位同學除了跟著老師的進度,按照老師的要求復習外,還應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給自己的薄弱學科,或各學科中的薄弱章節(jié)適當?shù)脑黾訌土晻r間和練習。我們老師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在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之后,晚自習就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干什么,甚至交頭接耳講話擾亂自習紀律,這是我們不愿看到,也不能容忍的。所以,每個同學一定要訂好一個復習計劃,讓自己清楚每天完成作業(yè)后該干什么。如果自己自制力不強,最好能請老師或同學監(jiān)督自己。
3. 要有腳踏實地的有效行動
無論多么激動人心的目標,多么完美翔實的計劃,如果不付諸于行動,那至多是一個念頭或一張廢紙,只有行動才是走向成功的惟一途徑。雖然我們不提倡那種“兩眼一睜,學到熄燈”的苦行僧式的學習,但我們堅信“天道酬勤”。
美國前任女國務卿賴斯,其奮斗史頗具傳奇色彩,她用了二十年時間,從一個備受歧視的黑人女孩,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外交家。有人問她成功的秘訣,她簡明扼要地說:因為我付出了“八倍的辛勞”。
如果你急切渴望成功卻又總覺得與成功無緣,也無須怨天尤人,不妨先問問自己是否付出了“八倍的努力”?
也有這樣的同學,平時學習計劃的很好,學習上也花了許多功夫,就是成績不見長進。這些同學,往往會有個現(xiàn)象,一節(jié)晚自習,看了兩頁書,再問他內(nèi)容時,卻不知所云——學習效率低下,方法不科學。我教高三時曾遇過這樣一位學生名叫湯艷紅,英語基礎(chǔ)不錯,學習也肯花功夫,可英語成績總是上不來。找英語老師幫她檢查,也找不出問題所在。眼看還有兩個月就要高考,這位學生很是著急,就來找我,我給了她一個建議:這兩個月里,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之外的英語資料一概不做,把高三階段考過的試卷反復地看,特別是自己做錯的部分。高考前夕,這位學生對我說,現(xiàn)在對英語的感覺,好像是一潭清水,非常清澈。果然,高考中她考出了120分的好成績。
復習中一定要講究科學的方法,講究效率。在你長時間寫作業(yè),精力不能集中時,能否看一會兒書,或者文理科交替復習?總之,各人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有效地復習。
4. 用實力和誠信書寫考卷
考試是實力的檢驗,也是道德品質(zhì)的檢查。我們遺憾地看到本學期的質(zhì)檢考試有同學因作弊而受到處分。
微軟副總裁李開復博士在用人問題上曾經(jīng)說過: 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質(zhì)的第一,超過了智慧、創(chuàng)新、情商、激情等,我認為一個人的人品如果有了問題,這個人就不值得一個公司去考慮雇傭他。
曾經(jīng)有位留學德國的高才生,躊躇滿志地尋找工作,卻四處碰壁。終于,在第n次求職被拒后,他憤怒地質(zhì)問原因。面試官搖了搖頭,從留學生的檔案袋中抽出一張皺巴巴的紙條,上面寫著:曾三次坐車逃票。就是這樣一件小事,斷送了這位才子的前途。在為這位同胞扼腕嘆息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想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