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采演講三分鐘(通用3篇)
文明風采演講三分鐘 篇1
文明,是我們中華兒女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鳥兒的聲聲嘰喳,伴隨著校園里那朗朗的讀書聲,形成了優(yōu)美的協奏曲。,我自豪,因為“華夏禮儀,修德砥行”,中華向來是以文明服人。孔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做一個文明之人,共創(chuàng)美好家園。
20__年注定又是鼎盛的一年,亞運會將在我們廣州舉行,令世人矚目。每一位守法公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文明城市,這不,一次偶然機會,奶奶看到了宣傳文明的墻報,決心行動起來。我記得,從前年九月份開始,奶奶堅持每天早晨到花果山公園跑步,還順手撿垃圾呢!在公園里和其他爺爺奶奶一起聊天,一起跳舞練太極,一起唱歌,別提多開心啦!而奶奶也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對文明的認識也愈漸加深。
垃圾分類是現代城市最為煩惱的事,奶奶卻不辭辛勞,每天都到小區(qū)里逛一逛,見到垃圾撿起后,分好類放到各種類型的垃圾箱,無論下雨還是刮風,奶奶都去撿垃圾。保安都夸她是個好公民,但奶奶也只是微微一笑,埋頭再撿垃圾。
直到有一次,我才真正了解到“文明真是處處傳播”。奶奶在吃飯時,跟我們一家人宣布她要學普通話,是因為她準備參加老年人亞運志愿者服務隊,到時候去介紹我們廣州的風土人情。我那時差點把口中的飯菜噴出,不過,我們全家人都贊成,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是文明的舉動,而小學六年級的我就光榮的當上了“小老師”,因為我也要爭當文明小使者。
雖然奶奶的精神可嘉,但是奶奶也太“認真”了吧。每天中午放學回家吃完午飯后,僅剩的半小時我還得睡覺,可奶奶就是不放過我,要我教她學普通話。下午放學,本應該抓緊時間做作業(yè),但奶奶還是纏著我不放,因此,我的作業(yè)要做到十二點,也經常睡眠不足。后來我和她定了時間,中午我得睡覺,晚上七點到九點我做作業(yè),九點到十點半教她學普通話。但有時候,奶奶也會迫不及待的提前時間,不管怎樣,奶奶的精神,都值得我去學習。
有時,奶奶也會鬧出一些笑話來。“雞蛋”她經常讀成“幾蛋”,弄得全家人都捧腹大笑。即使是這樣,奶奶也不放棄。也許,文明需要的是我們的行動,我們也需要文明。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也許,文明禮儀就是這樣一小步,可你的行動卻為社會道德發(fā)展做出了一大步。如果人人都這么做,世界上就沒有了庸人,都會自覺成為一名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
所以,人人需要文明,社會需要文明,國家才會繁榮昌盛,成為世界的強國!
文明風采演講三分鐘 篇2
如今的社會已步入了文明的時代,草坪上,馬路上到處都能看見:“文明社會,從我做起!彼皇且环N擺設,而是一種提醒,木牌的存在是為了提醒人們,要有環(huán)保意識,要懂文明,講禮貌。我們要時刻記住,只有文明才能使社會和諧,使我們踏上文明的道路,做一個具有良好文明素質的好學生。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基礎,文明是要領,文明是道德!現在的你是否已經養(yǎng)成講文明的好習慣?在馬路上,你吃完了零食,還會隨手一扔嗎?可能你會,可是你想過沒有?你扔了紙屑,他扔了果皮,大家都這樣亂扔,我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還能好嗎?馬路上隨手可見,到處都是垃圾,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還會給車輛行駛造成阻礙,還可能引發(fā)交通事故!想想那是多么的危險啊!小學生的基本道德可不能就這樣被“扔”掉了呀!
“文明道德”我們都應該時刻銘記在心!如果你不在意,他也不在意,大家都不在意,那么我們就沒有了“文明道德”,那么就會對我們國家的發(fā)展,給我們國家的文明進程,帶來極大的影響和阻礙!往往問題的發(fā)生就在我們每個人的不經意中,可能無所謂地扔了塊香蕉皮,如果有人不小心踩上了這塊香蕉皮摔了跤,小者輕傷,重者骨折,無意中給別人帶來了痛苦,身心遭受了傷害!這樣的責任又應該由誰來承擔呢?沒有喝完的牛奶盒,也無所謂的就地一扔,吃不完的飯菜就地一倒,瓜,果,梨皮隨處亂拋,沒幾天就變質變味,散發(fā)陣陣惡臭,引來了蒼蠅蚊蟲漫天飛舞,我們又怎能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活?可見提高文明道德素質是多么的重要啊!
文明道德象征著什么?象征著我們共同去努力,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文明的社會,創(chuàng)造一個清潔優(yōu)美的生活環(huán)境空間,無論在哪里,我們都要有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哪怕看見一張紙屑,一個易拉罐,順手撿起來再扔進垃圾桶,看似一個極為細小的舉動,但只要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樹立一個文明道德理念新風尚,可把生活中的垃圾變廢為寶,既美化了我們的環(huán)境,又能有效地回收利用再造資源,還能養(yǎng)成一個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好好學習!做一個愛勞動,講文明的二十一世紀的好學生!新人類!
能生活在一個文明社會里,我們該有多么幸福啊!其實生活文明社會的環(huán)境中,不僅能為人與人之間筑起一道美好交流與溝通的橋梁,還能使大家不斷地加強文明素質,不斷地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我們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有一份心,一份熱情,一起攜手共進,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美麗,文明的社會,我們都要爭做一個新時期的文明之星!讓我頭頂的天空蔚藍!蔚藍!
文明風采演講三分鐘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朗朗的誦讀聲中,我緩緩地打開了論語。偶然的一瞥,看見了述而篇的”敏以求之者也。“我好奇地翻開,細細地 品味這句飽含哲理的話。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是一個生來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一個愛好古代文學,勤奮、對知識敏感而去尋求知識的人?鬃釉谶@句話中,把自己比作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在勤奮和好學的雙重努力下,從一個”非生而知之者“變成一個博古通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說明了知識來自于對知識的敏感、勤奮的求學,雖然每個人的吸收和理解能力不同,但是要獲得知識,除了勤奮敏捷的尋求知識,再也沒有其它的捷徑了。古時候,諸葛亮在讀書時,老師以雞叫為下課。而諸葛亮為了多聽老師講課,便從家里帶了一些米,當雞快要叫的時候,便撒一把。當米撒完時,老師已經多講了一個時辰了,諸葛亮也因此多學了好多知識,成為了杰出的軍事家。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罢撜Z的聲音仍在我耳邊飄蕩,但勤奮、對知識敏感而尋求知識,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卻永久烙在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