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鄉(xiāng)演講稿(精選3篇)
小學生家鄉(xiāng)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我的家鄉(xiāng)——福泉。
我的家鄉(xiāng)福泉是一座美麗而神秘的歷史文化名城,有明代古城垣、道教圣地福泉山、載入<中國橋梁史>的豆腐橋等歷史人文景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灑金谷、自然生態(tài)旅游區(qū)蛤蚌河、王卡十萬千等綺麗多姿的自然景觀;有千古之謎的漢代夜郎國時期竹王城遺址;有“金谷福梨”生態(tài)觀光園;有已傳承600多年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的黃土哨陽戲;還有龍井間歇泉和獨木成林的古樟,勝過云南“茶花王”的萱花茶花樹和載入世界基尼斯大全的千年古銀杏等罕見植物景觀。
你知道福泉的來歷嗎?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哦。相傳在道教圣地福泉山里有一口井,四方形的,井里的水清亮透澈,它就是“福泉”,當年得道仙人張三豐給人看病抓藥,就要用福泉的水來煎,才藥到病除。喝了福泉水,用水洗臉洗手,美容養(yǎng)顏,健康長壽,還能給人帶來好運呢。
你們知道嗎,福泉還具有“亞洲磷都”之稱呢。這里有豐富的磷礦資源,有國家投資高達60多億的亞洲磷化工業(yè)基地宏福礦肥基地,它為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為有這樣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家鄉(xiāng)而驕傲,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努力學好文化知識,將來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小學生家鄉(xiāng)演講稿 篇2
“誰不夸俺家鄉(xiāng)好……”每當聽到這熟悉的歌曲,我就想起我的家鄉(xiāng)——湖北竹山。我熱愛家鄉(xiāng)的群山,我喜歡家鄉(xiāng)的綠水,我喜歡家鄉(xiāng)的每一點兒進步與變化。
朗朗讀書聲是家鄉(xiāng)的語言,講述了家鄉(xiāng)正在一步步走向繁榮、走向富強。過去的孩子們,為了能學到一些知識,他們擁坐在一間低矮、破舊的小屋里讀書寫字。當“普九”的春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我的家鄉(xiāng)也辦起了真正的學校。紅磚青瓦,窗明幾凈,音樂室、美術室、體育館、多媒體教室一應俱全。校園里花紅柳綠,空氣清新,孩子們終于可以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享受讀書的樂趣了。讀書聲是那么鏗鏘有力,仿佛是家鄉(xiāng)的人們大聲吹響前進的號角!
寬闊平坦的道路是家鄉(xiāng)的血脈。過去的家鄉(xiāng)到處是崎嶇不平的小路,出行十分不便。--屆--全會以后,家鄉(xiāng)人們開山劈石,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修路熱潮。你看!那一輛輛大卡車裝載著家鄉(xiāng)的物產(chǎn)進了城,又帶著城里的電器等日常生活用品回了村。這些商品,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
青山綠水是家鄉(xiāng)的衣袍。你會常?吹竭@樣的景象:被花草樹木包裹著的群山中來回穿梭著潔白的云朵,像在衣袍上畫了幾朵奇形怪狀的花兒。山腳下,小溪嘩嘩地流淌著,好象在說:“家鄉(xiāng)真美!”
我沒有美麗的歌喉去歌唱家鄉(xiāng)的秀美;我也沒有華麗的詞藻去贊美家鄉(xiāng)的美好;但我有一句最真最誠的話送給您——我可愛的家鄉(xiāng)“我愛你!永遠都愛你!”
小學生家鄉(xiāng)演講稿 篇3
大家都知道,”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家庭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移動、和諧家庭,都需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身體力行弘揚家庭美德。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件發(fā)生在我們家的事。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中午我剛下班回家,看見爸爸在那眉頭緊鎖,一副為難的樣子。
”明啊,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有事就和媽說,別憋在心里!澳棠陶f道。
”媽,下個月廠里是旺季,我會很忙,小霞,她說很想出來工作,所以……“爸爸欲言又止。
奶奶馬上意識到爸爸的意思:”明,不要送媽去老人院!奥曇羲坪踉诎蟆
爸爸沉默片刻,像是在尋找更好的理由。
”媽,其實老人院沒有什么不好,你知道小霞一旦工作,一定沒有時間好好服侍你。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照顧,還有老人做伴,不是比一個人呆在在家里好得多嗎?“
”可是……“奶奶要說什么,又沒有說出來。
洗了澡,爸爸便到書房去了。他茫然地佇立在窗前,有些猶豫不決。”都說養(yǎng)兒為防老,媽媽含辛茹苦養(yǎng)育我,供我讀書,教我做人,如今自己成家立業(yè)了,妻賢子孝,真的忍心要讓媽媽住老人院嗎?“他問自己。
”你媽都這么老了,好好照顧可以多活幾年,為何不趁老人在世好好孝順她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啊!“親戚總是這樣勸他。爸爸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會改變初衷。
爸爸知道奶奶喜歡陽光,在郊外的老人院,爸爸為奶奶選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從窗口望出去,綠樹成蔭,芳草如茵,幾名護士推著坐在輪椅的老人在夕陽下散步。爸爸無心欣賞窗外的美景,只覺得四周寂靜得讓他心酸……”媽,我……我要走了!“奶奶無奈地點了點頭。爸爸走時,奶奶頻頻揮手,蒼白干燥的嘴唇在囁嚅著,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爸爸這才注意到奶奶銀灰色的頭發(fā),深陷的眼窩以及打著細褶的皺臉。
回到家,爸爸想起奶奶臨睡前要擦的風濕油忘記帶了。沒有他幫奶奶擦,帶去老人院又有什么意義呢?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現(xiàn)在爸爸眼前,他霍然記起一則兒時舊事:那年他才6歲,奶奶有事回鄉(xiāng),不便攜他同行,于是打算把他寄住在張叔叔家?guī)滋。奶奶臨走時,他驚恐地抱著奶奶的腿不肯放,傷心地號啕大哭:”媽媽不要丟下我!媽媽不要走!“最后,奶奶背著他,來回走了幾十公里山路,奶奶的雙腳磨出了豆大的血泡……
雨后的黑夜分外冷寂,街道蕭瑟,行人、車輛格外稀少。爸爸來到了老人院,推開奶奶臥房的門。奶奶正撫摸著風濕痛的雙腿低泣,見到兒子手中正拿著那瓶風濕油,顯然感到安慰地說:”媽忘了帶,幸好你拿來!“爸爸走到奶奶身邊,跪了下來。
”很晚了,媽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還要上班,回去吧!“
爸爸囁嚅片刻,終于忍不住啜泣道:”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回家去吧!“
隨著自己的長大,看著奶奶臉龐越來越憔悴,頭發(fā)從烏絲變白發(fā),動作從迅捷變緩慢,不知有多心疼!奶奶、父母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地燃燒自己,照亮子孫!而我呢,有沒有騰出時間多陪陪他們,往往在我需要時,才會想起他們……
曾經(jīng)讀過一篇作者懷念父親的文章,說父親晚年寂寞,很想和兒女多說說話,可兒女始終很忙。后來父親病危,對聚集在床邊的兒女很興奮地說了許多話,兒女怕他累著,勸他不要說了,好好休息,他的最后一句話帶著倦意:”好吧,不說了,你們都很忙!岸蟀踩浑x去。我相信多數(shù)人看到這篇文章,都會和我一樣難以釋懷,反省自己:一定要多跟父母說說話。但是我也相信,當他們真的這樣做的時候,又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一種逃避心理——說著說著,忽然就會覺得不煩耐。
其實父母需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夜宵,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老人是風中之燭,生命之火隨時都會熄滅。一旦走了,就是天人兩隔。盡孝,要當下;盡孝,須趁早!趁著父母、老人還健在,就多從精神上滿足一下他們吧,可以說:陪父母說說話也是一種孝敬。
感謝市公司舉辦這次”美德在我家“演講比賽,讓我們接受家庭美德教育,過了一個富有特殊意義的”三八“節(jié)!我們連云港移動未來美景如畫,需要增光添彩。朋友們,讓美德在我們家家生根開花,讓我們用勤勞、智慧、汗水和青春,為連云港移動更加燦爛的明天涂抹上最亮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