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演講稿:愛與責任(通用5篇)
教師節(jié)演講稿:愛與責任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事 :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與責任》。
“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撒播著希望……”。 每當吟起這首詩,我的心中就充滿了一種無法言喻的愛,我的肩頭又多了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古語有云:德高為師,身正為范。人們也曾歌頌: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不朽絕句中,我感受到了——我們,你和我,用我們的青春和誓言詮釋著教師職業(yè)的本質“愛與責任”。 汶川災區(qū)的教師們,在災難面前無所畏懼、前赴后繼、舍生忘死,用他們的行動最好地詮釋了“愛心揚師德,責任鑄師魂”的真諦。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時刻銘記著:愛心與責任,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我們要愛一切學生,愛學生的一切。
我們的愛應該是細膩的,一遍遍的諄諄教導,一次次的細心照料,一聲聲的殷切關懷。我們的愛應該是無求的,全力地付出,無私地奉獻,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的責任要在愛中體現(xiàn),以我們的愛心換取學生的真心。
當在課堂上傾心投入和學生教學相長的時候,當和學生在辦公室里敞開心扉促膝談心的時候,當在節(jié)日里收到學生一聲聲深情的祝福的時候,當看到學生的成績有明顯進步的時候,我和許多老師一樣,體會到了付出愛與責任后的快樂,這不就是最大的特有的人生快樂嗎?
冰心老人說: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痛苦,卻覺幸福!經(jīng)典的言語中,道盡了教師的愛與責任,而我們---教師,就是一個個執(zhí)著的踐行者!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要用愛去關心每個學生。我們的愛是因為我們有愛的責任。責任是樹,愛就是藤,他們是緊緊依附在一起的,愛融入在責任之中,他們是如影隨行的。就讓我們同舟共濟,以愛為舟,以責任為槳,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共同去創(chuàng)造無比燦爛美好的未來吧!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教師節(jié)演講稿:愛與責任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師愛與責任》。
20xx年7月,我告別了學生時代,走上了神圣的講臺,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理學院,年輕的我頭腦充實了許多,心靈也得到了進一步凈化,老教師們的那種兢兢業(yè)業(yè),勤于奉獻的精神更讓我感動!我們都知道,教師不是偉人,不能象偉人一樣受人景仰;教師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一樣樹碑立傳,流芳千古;我們更知道,教師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樣婦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師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瑣碎, 那么普通,那么平凡!究竟是什么力量讓教師們甘愿“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呢?那就是對教育事業(yè)的那份堅定的信念與不懈地追求!
教師,就像星空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它牽引著學生執(zhí)著的目光,為人師者,不光傳道授業(yè)解惑,更應以其高尚的人格操守澤及后生。多少個夜晚,我們靜靜坐著,以筆為伴,以書為侶。苦嗎?苦!累嗎?累!但我們無怨無悔。因為我們知道,只有這樣,當我們走進教室面對幾十雙渴望的眼睛,我們的心里才會踏實;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必將在學生的成長中成為永恒。而我們也正在為自己的人生涂抹絢麗的一筆。
毋庸諱言,當今社會正處在轉型期,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大環(huán)境中的消極因素影響沖淡了小環(huán)境中正面教育的作用,使得部分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受到一定的影響,與黨和人民的要求與期盼產(chǎn)生差距。而學生看老師既看才也看德,無才無德,學生厭惡你;德才兼?zhèn)洌瑢W生才會真心擁戴你。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才能為師,德高才能為范。
教師是一杯水,純潔;教師是一顆星,光明;教師更是一幅風景,桃李滿天下!如果有人問我:“你愛自己的職業(yè)嗎?”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的,我非常愛教師這一行。”因為在我的心中早已裝滿了學生,我愛他們,我要用愛心之水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我要用創(chuàng)新之船載送他們到達成功的彼岸!我甘愿是一顆流星,即使在人們眼中只出現(xiàn)一瞬,也要留下燦爛的軌跡!
我一直堅信萬志祥老師對我的寄語:"勤奮,進取,不斷地追求,總有成功的一天!" 是啊,青年就該有青年的干勁!正是因為我們年輕,所以我們要有所追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李大釗先生說過:"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問花哪得艷如許?惟有綠葉襯托之。老一代教育家們已用他們的青春寫下了最撼人的宣言。今天,就讓我們也留下我們的宣言吧: 競知向學,厚德篤行,追求永無止境,奮斗永無窮期!
年輕的我們,就如同那剛剛起飛的大雁,承負著一份份厚重與博大!年輕的我們,就是那盛放的鮮花,正散發(fā)著無私的美麗與芳澤。那么,就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一片教書的藍天!一方育人的舞臺!謝謝大家!
教師節(jié)演講稿:愛與責任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事 :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與責任》。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問:什么是愛?愛僅僅時來自我們的父母、親人?那種幾十年如一日的相濡以沫,在逆境中的互相支持,理解對方,或是甜蜜的愛情?不,我從我的長輩那里看到了愛是凡事包容,相信,盼望和忍耐。再后來,聽很多人都說:“愛是一種奉獻。”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熱流,穿透人的心田。其實愛除了是一種奉獻以外,它更是一種責任。“存在即有理”,一個人活著就必定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肩上所背負的責任。而這種責任就是建立在愛之上的。愛,最終化作一種平凡,化作一種責任,融匯于我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生之中。
我是一位平凡的鄉(xiāng)村教師。一路走來,有過夢想,有過迷茫;有過歡樂,有過悲傷„„在成長的路上,多少故事在身上發(fā)生,在身邊演繹。“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瓣訴風情。” ——有一些人,見過就忘記,有一些事,經(jīng)過就結束。然而,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那點點滴滴的零星記憶,始終無法忘卻;仨易哌^的20xx年教學生涯,引用巴斯德的座右銘,那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做為一名教師,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梢杂“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概括其內涵。“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從愛學生的角度講,就是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俗話說:“教學是一個良心活兒?”這句話簡單明了地道出了何謂師德,那就是愛與責任,這正是師德之魂。
20xx年前,我從師范畢業(yè),原以為至少可以分配到中心小學一級學校任教,可命運似乎在與我作對,我分配到了偏遠的小學。記得初入師范那時,在開學儀式上一位校長曾說過“師范生應樹立面向社會,面向農(nóng)村的思想”,雖然有了三年的準備,但這一切來的似乎太快。無奈之下,我?guī)еf分的傷心和失望前去報到。
初為人師的我一切毫無頭緒,雖然少年時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老師,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閉塞的信息、艱難的生活條件、極為不便的交通,使得當初年輕氣盛、壯志凌云的我感到萬分沮喪,再加上所帶的五年級是全校成績、紀律最差的班級,平日里,我一上完課就是反復琢磨著如何跳槽。然而,那一天,那一次的家訪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期初,我和課任教師進行例行家訪,來到一位平日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家。一進這位學生家里,我就傻眼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啊,3間低矮的土坯房內,除了2張木床,幾乎一無所有。他的父親幾年前去世,母親改嫁了,他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他既要完成學業(yè)又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可他仍然堅持刻苦學習。望著這個殘缺的家,看著學生那渴求知識的目光,我震撼了,也就在那一瞬間,我分明感到了自己肩上的擔子之沉重。從此,我安貧樂教,且下定了決心:這一生再也不能和講臺分離,再也不能和學生分離了。
從那以后,我開始認真地對待每一天的工作,精心準備每一節(jié)課,課中認真對待學生的每一個提問,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課后認真批改學生的每一份作業(yè),一切都做的有條不紊。然而命運又和我開了個玩笑,三年后我被調往高山片區(qū)學校執(zhí)教,更閉塞的信息、更艱難的生活條件,再加上每周要騎行近70里的漫漫山路,時常會使我頹廢不前。但是面對一次次的成長曲折,一想起那次難忘的家訪,想起我所執(zhí)著的信念,一切都煙消云散。
加拿大著名科學家、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班廷說過:“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過程中。”,做為一名農(nóng)村基層一線教師,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重在與對自己職業(yè)信念的堅持。20xx年的默默無聞、20xx年的辛勤耕耘、20xx年的進取總結,我深深體會到:要做好一名教師,就得堅持有一顆獻身教育事業(yè)的紅心,有一顆對學生坦誠無私的愛心,有一顆孜孜以求的進取心。
當然,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們感動,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教師在生死面前展示出了師德的光輝:汶川縣張米亞老師,在地震發(fā)生時雙手死護住兩名學生,自己卻不幸遇難,救援人員不得不鋸掉他僵硬的手臂來救出孩子,這樣一個年輕的老師,在災難面前,選擇了摘下自己的翅膀來保護孩子,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崇高與偉大的真正含義,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展示著師愛的偉大;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和講臺護住了四名學生,他的犧牲成就了四個家庭的團聚和幸福以及無數(shù)的感動。他們在生死關頭用鮮血和生命保護學生的壯舉,猶如最后一堂無聲的課,展示了人民教師的職業(yè)操守,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師魂。
教師這份工作有辛苦、有勞累、有心酸,也有歡笑。在我的教育工作中,雖然沒有太多的掌聲和鮮花相伴,但我的內心是充實和滿足的。我相信一份耕耘,就會由一份收獲。
多年以后的我現(xiàn)在不僅是一個老師,更是一個班級21個孩子的爸爸。我和天底下所有的父親一樣,不管我的孩子們是漂亮還是丑陋,是聰明還是笨拙,是乖巧還是調皮,我都會以嚴寬濟容的用一顆慈愛之心去愛他們,這種愛是不保留,永不止息。
讓我們把愛化作一份責任,運動場上,對孩子的一聲加油聲或是一個鼓勵的眼神,就會化作他能夠堅持跑下去的動力;考試后一句安慰的話語,就會讓他振作精神,向更高的目標進發(fā)。
當你因生活、工作而感到苦悶、無助時,聽,孩子們笑著對你說:“老師,您辛苦了”,頓時就像擁有了全世界一樣,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沉重的擔子——這一份教育的責任就會像羽毛一樣輕輕劃過肩頭,消失殆盡。
成長是苦痛,成長是直面并超越苦痛的執(zhí)著;成長是風雨,成長是歷經(jīng)風雨后的滄桑與堅忍;成長是青春的記憶,成長是走過青春后的燦爛與寧靜。幾年前,朋友曾問我什么是教育,我無言以對!現(xiàn)在再有人問我什么是“教育”,我想我會說:“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那便是教育!”
87年前,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我覺得更是獻給我們老師“我只是一只小小的渡船/載著你走向對岸/然后開始等待/讓祝福開滿胸膛/祝福你/走向遠方的遠方”。我相信,當我們的生命走向盡頭時,我們至少可以自豪地說:“雖然天空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驕傲的飛過。”
在未來漫長的從教之路上,我愿做一只渡船,“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將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終有一天,我會“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教師節(jié)演講稿:愛與責任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
師德,它不是多少證書與獎金的別名,不是多少鮮花與榮譽的堆砌,更不是掌聲背后虛榮心的膨脹!師德,是一種責任,一種良知,更是一種讓孩子眼睛鋪滿陽光的愛!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參加工作已經(jīng)有10余個年頭了,站在講臺上,剛畢業(yè)時那種難以掩飾的青澀和靦腆仿佛就在昨天。20xx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情,但對教師這一工作的責任感,卻由年輕時的火熱衍變成了今日的綿長不息。
常常聽到有人說:“你是老師啊!不錯呀!一天就那么幾節(jié)課,動動嘴就行了,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的,一年還有寒暑假。。。”。每次聽到這些,我只是一笑了之,我明白,只有從事了教師工作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份工作的辛苦。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位老教師對我說:“老師吃得是良心飯!”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教師精神的實質。教育工作者是辛苦的,小學教師更是如此,每天都進行著大量的平凡而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當我剛從俚島完小來到幸福街小學時,面對全新的環(huán)境和學生,感到很不適應,巨大心理落差使我的信心動搖了,然而,當我看到幸福街小學的教師們,
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教師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衛(wèi)這個職業(yè)時,我不由的反思:是什么使他們勤于奉獻,默默耕耘?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使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于教育事業(yè),在平凡而偉大的工作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作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虛的。”我們幸福街小學教師們所從事的正式這平凡而又謙虛的葉的事業(yè)!于是,我不在苦惱,不再彷徨,我要把滿腔的熱情奉獻給這葉的事業(yè)!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我們需要英雄,但我們更需要千千萬萬,實實在在,腳踏實地于平凡崗位的有責任心的人。教師,固然有著別人無法理解的艱辛,但她也同樣有著別人無法體會到的幸福!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唯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那就是愛!教師的愛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付出時,我們沒有想到工資,沒有想到回報,這就是一種責任的驅使。
在五年級第一學期開學時,因我們同年級的王軍霞老師因病不得不休假,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毅然接受了五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盡快熟悉學生。但因為開學初沒有老師管教,學生們思想上有些放松,我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孩子們談心,細心督促學生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帶領大家共同參與管理班級。
小弘是在我的班里的一個孩子,在學校里,喜歡惹是生非;課堂上,愛搞小動作,玩東西,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可是當哪位同學回答錯了問題的時候,他就會呵呵呵地笑個沒完。預備鈴聲響,同學們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再看他,不著急,慢慢吞吞地往抽屜里找書本或是學習用品,最后,在我目光的注視下,泰然自若地坐好。下課后,我耐心地開導他,指出他的缺點,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眼神很冷漠,嘴角微微向下撇著,一言不發(fā)。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很困惑,也曾想過放棄。但是 “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這句話常在我的耳邊回響,矛盾與困惑在我心中交融,“相信總有一天他會改變的”于是,我苦口婆心地循循善誘,努力挖掘他身上的閃光點。。。。。。令人興奮的是,他看見老師能點頭微笑了,作業(yè)上的字跡清楚工整了,作值日認真了。只有火才能點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把批評轉化為親和的魅力之帆,才能使學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斷地調正方向,讓學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成長。
平凡的日子里,瑣碎的事情上,我把無私的師愛奉獻給學生;汶川地震后,我從那些“用生命為學生開道”的老師身上感悟到了更深的責任感。當5月12日,震撼撕裂了汶川大地時,我們記住了生命完成的一種姿勢:像雄鷹一樣張開雙臂,死死護住自己的學生!他們只是一群平凡的老師,然而,他們的行為卻讓世人感動,億萬人心潮難平。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撐起了生的希望!
我們將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個個閃光的名字,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情景:“孩子,愛你的人是我,有前途的人是你;危難時有我,把希望留給你!”當善良美麗的向倩老師青春定格在21歲時,譜就了一首不朽的生命之詩。當向老師的遺體被找到時,出現(xiàn)了驚人的一幕:她的身體已斷為三截。而她依然雙手環(huán)抱,將三名學生緊緊擁在胸前,像母親護衛(wèi)著自己的孩子,人們怎么也無法掰開她那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這是世上最崇高的師愛,最偉大的母愛!我們誰都不期盼災難,但隨時準備著應對災難。每一次學校逃生演練,“輔導員帶領學生先走,班主任斷后!”這就是愛與責任!師德之魂。
冰心有一段話曾激勵過無數(shù)的人為這個世界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也許,我不能成為冰心筆下那個隨時播種便能開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顆流星,在孩子們孤單寂寞或是躊躇滿志時,偶爾還會想起:在他們的夜空中,曾有這樣一抹光亮陪他們走過一程。
教師節(jié)演講稿:愛與責任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晚上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教師要有愛心、責任心>。 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教師既是一個光榮的稱號,又是一個崇高的使命,更有著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責任在里頭。有的人說教師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的人說教師像航燈,指明方向,照亮前程;也有的人說教師像春蠶,吃的是綠葉,吐的是銀絲。但我認為,教師更應該是學生的父母,為人父者、為人母者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啊?!除了那份愛,沉甸甸壓在身上的還有那教育孩子的責任!所以,為人師者對學生要有愛心,要有責任心。
“愛”與“責任”,二者其實是分不開的,“愛”是責任的體現(xiàn),而“責任”是愛的化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也辦不好教育。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學生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師愛即嚴慈相濟的愛,是只講付出,不計回報地愛,是無私廣博的愛,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勇于承擔責任的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國家的繁榮富強最根本要靠教育,要靠有愛心和責任心的教師, 愛心與責任心是優(yōu)秀教師的首要素質。教師的責任感源于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及愿意獻身教育事業(yè)的堅定信念。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教師才會樂業(yè)、敬業(yè),也才能一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不論其職位高低,是無法在其所處的崗位上敬業(yè)奉獻的,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
教育部部長周濟提出:“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愛是無形的力量,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橋梁,是教育的推動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愛只是一個最淺層次的要求,而德則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要求。沒有公德,社會就會淪落,沒有師德,教育就會沒落——師德是愛,更是一種責任!如果沒有責任,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確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重任,那就辦不好教育,育不好學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古訓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梢,對學生的愛也要體現(xiàn)在嚴格要求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饑笑中有愛迪生”。是的,我們的學生中將有無數(shù)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我們將以滿腔的愛心賦予我們的學生。當學生們產(chǎn)生厭學情緒,我們動之以情,當學生犯了錯誤,我們曉之以理。我們每天都起早貪黑,因為我們當老師的都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顆純凈的種子,都會在教師愛的沐浴下,長成參天大樹,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吃苦受累,甘受其樂。
教師個人對學生影響所產(chǎn)生的力量,無論是什么樣的教科書、什么樣的思潮、什么樣的獎懲都代替不了的。在學校,教師是學生的表率,是學生的典范,是學生的楷模,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如杜甫詩句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藝術家常香玉在戲曲界是很有名的一個人,用現(xiàn)在的觀點看,她是一個有很強的敬業(yè)精神的人,她把她的愛、她的一生都投在了她的事業(yè)上,她常告誡她的弟子“戲比天大”。“戲比天大”放在我們教師身上就是“教書育人比天大”。
總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有責任心的老師熱愛學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把自己的愛心、責任心無私的奉獻給學生!用愛心、責任心換學生的心!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