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十三篇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的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雷鋒,一個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先鋒人物;雷鋒,一個激勵青年朋友奮發(fā)進取的道德楷模。在三月學雷鋒活動月,我們一起來重溫雷鋒精神,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雷鋒是一個高尚的人,也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他用平凡樸實的言行,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他熱愛人民、樂于助人、甘于奉獻。因此,“做個有道德的人”成為人們通常對雷鋒精神最樸素的理解。
雷鋒一生都在為他人做好事,有著良好的道德品質,人們也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時代需要雷鋒精神。在社會經濟發(fā)展取得長足進步、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也暴露出局部的誠信缺失、道德失范。跌倒的老人要不要去扶起來?被碾壓的女童要不要去搶救?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像一面犀利的鏡子,拷問著人們心底的道德良知。有些人說:不是我不想做好事,就怕我的好心反而被壞人利用,我們傷不起啊!于是,一些人蛻化得空前的自私和冷漠,一些人唯利是圖、善惡不分。更有甚者,將高尚貶低成愚昧,丑惡美化成了高明。這些錯誤認識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也腐蝕了時代肌體。 更有許多人只在“雷鋒日”里趕形式,走過場,一些場景令人啼笑皆非———曾有孤寡老人在3月5日一天之內幾次三番被人“做好事”送去洗澡,洗出病來,平時卻乏人問津孤苦無助。如今社會風氣凡事講效益,圖回報,有些人做了好事,不再甘當無名英雄,而是大張旗鼓地宣傳標榜,甚至伸手要報酬。更多的則如我輩,對雷鋒精神淡漠了,遇到困難繞道走,見義不為,見難不幫,見危不扶,使人與人之間和諧互助、真誠友愛的關系變冷漠了。
雷鋒精神早已扎根中國,走向世界。一位美國青年女教師在參觀雷鋒紀念館后,深情地在留言簿上寫道:“雷鋒屬于世界”。 據了解, 有個中文名字叫王龍的德國人在北京街頭帶小學生過馬路,被人們稱為“洋雷鋒”。有個中文名字叫馬瑞南的芬蘭人福州街頭的斑馬線上攔汽車,提醒司機“車讓人”。
這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狀況,讓我們國人有點尷尬。還好,我們在覺醒,我們在反思。在當代,我們找到了一種學雷鋒的全新途徑——義工。據報載,擁有5.8萬名注冊義工,展開16類30多個服務項目的深圳,其《義工服務條例(草案)》已進入立法階段。該草案明確定義了義工是指基于某種道義和良知而從事公益事業(yè)的人或人群;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牟利性、輔助性等特點;義工遵循誠信、公正、及時和節(jié)約的服務原則,以及應具備的條件及其權利義務、服務受理程序、法律責任等。
可以相信,法制的保障和規(guī)范,將大大有助于提升公民的價值取向,增強責任意識,形成文明程度更高的社會價值觀,使學雷鋒、做好事、行善行、做君子,成為公民的內在需求和行為準則。事實是,崇尚“時間就是金錢、知識就是財富”的移民城市深圳,不僅有數以萬計的身穿紅馬甲,忙碌地穿梭于深圳的每個角落,無償地奉獻著時間和技能的義工,而且84%的市民認為義工值得尊敬;42%的市民參與過義工服務;91%的人愿意做義工。
大家可能要問:姚老師你舉的都是別人的事例,你自己做過志愿服務嗎?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我也做過幾次志愿服務,只是我很不愿張揚,沒有向別人說過。其實我最難忘的一次志愿服務是——獻血。請看這個獻血證。
同學們,學雷鋒,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一個人幫助他人,有利于社會和諧,能提升自身品質的一舉多得的大功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手撿起地上塑料包裝袋,課后幫同學解決一個難題,下雨時,為沒傘的同學撐過一把傘,等等。我們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讓我們用道德做一面引領之旗,從實干開始,用行動證明,樂觀而堅定地說一聲“學雷鋒,走你,!”用道德的力量壯我中華。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大家都知道,雷鋒這個名字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驕傲,雷鋒的一生雖然只有二十二年,但我們可以傳承他的精神,讓這種精神洋溢全世界。
雷鋒小時候生活得很不好,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體會不到父母的愛,但是他卻能感受到大家對他的溫暖,正是這種艱苦的童年,使雷鋒懂得了感恩?煽纯次覀,現在我們生活無憂無慮,卻總在讓父母擔心,總想多索取點什么?吹絼e人有的東西自己就想要,攀比心理過于嚴重。可看看我們的父母,日漸蒼老的容顏,我們心疼過嗎?回報過嗎?難道我們不應該學會感恩嗎?
雷鋒入黨后一直在幫助同志們,洗衣服、縫衣服、做家務……這么多的活,雷鋒從沒怨過,他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感受的是一種幸福和快樂,他對別人總是春天般的溫暖,而對于自己卻沒太多的要求。
雷鋒這一生,看起來平淡,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他用自己那顆熱誠的心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他所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諒解,在好事做了一火車的人生中,感受人世間的溫馨。
五十年了,雷鋒這個名字一直印在我的心里。他這種崇高而又偉大的精神一直在我腦海中回落。就算歷史的車輪再旋轉,后世也不會忘記雷鋒這個名字,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道德就要我們身邊,只要你堅持,就能成功。做有道德的人,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也是我們做人的標準。
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共進,向雷鋒一樣,報答我們的父母,報答讓我們平安生活的人們。做有道德有理想的一代新人!
我講完了,謝謝大家。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3
又是一年三月到,我的耳邊不由的響起毛澤東主席在1963年3月5日發(fā)出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
雷鋒,一生雖然沒有創(chuàng)造出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把他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熱、每一分光都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以對人民的真誠與火熱的赤子之心,譜寫出壯麗而輝煌的人生樂章。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最突出、最動人、最完美的主旋律。
雖然雷鋒已經離開我們五十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并沒有隨之而去。這不,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人物。
全國道德模范郭明義,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7次發(fā)起無償獻血的倡議,號召了600多名礦業(yè)職工參與,共獻出15萬毫升的血液。不僅如此,他還先后為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qū)群眾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他所發(fā)起的捐資助學活動,激勵了2800多名礦業(yè)職工參與,共資助了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萬元。
從“郭大哥”、“郭師傅”,到“郭大爺”,人們對他的稱呼有很多種;從“郭大傻”、“郭大俠”,到“郭大使”,他被越來越多的人銘記;從“鐵山楷!薄ⅰ皭坌氖拐摺,到“雷鋒傳人”,
他的事跡在人群中廣為傳播。
郭明義,這名鞍鋼集團的普通采場公路管理員,像雷鋒一樣,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傳奇。
還記得最美路人“托舉哥“嗎?那是在20__年的6月3日,廣州4歲女童琪琪懸掛在4樓陽臺,一名男子徒手爬上3樓防盜窗,足足將被卡住頭顱的女童托舉了十余分鐘。在救出女童后,他卻低頭走出了小區(qū),消失于車水馬龍中。后來經過多方打聽,人們終于找到了這名救人不留姓名的男子,他就是從湖北孝感老家來廣州找工作的打工仔周沖。他的善行,博得了一個“托舉哥”的美譽。在世人看來,“托舉哥”托起的不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更是一種善良的品質。
周沖,一名熱心路人,像雷鋒一樣,具有令人欽敬的可貴的品質,不愧為當代最美的路人。
郭明義、周沖,不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時代的雷鋒
嗎?所以,雷鋒精神非但沒有淪落,而是得到了很好地傳承。
也許有人要問,怎樣做才能擁有雷鋒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
我以為,需從身邊小事做起,嚴于律己。古人說得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如果能夠做好一件件好事,積累一次次善行,那么,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次升華。需知積跬步,方可至千里;匯小溪,方可成江海。
那么,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的實踐者和捍衛(wèi)者,像雷鋒、郭明義、周沖那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若能如此,雷鋒精神將永駐,跨越時空代代傳。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么富有愛心,永遠的那么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今日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然而,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fā)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盡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yè)的態(tài)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質。
一個日本企業(yè)家這樣感嘆:“雷鋒僅20多歲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為偉大的英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學雷鋒無國界之分,把雷鋒精神引進我們公司,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會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產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鋒的名字曾經是激勵我們幾代人成長的路標,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輕的中國正在蓬勃的發(fā)展,然而,雷鋒的名字卻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而漸漸遠離了我們。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變化和困惑,他的名字應該永遠刻在我們的心頭,他的精神應該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永遠的指南。因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與幸福,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一個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鋒式的好員工。
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只要你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任何時候,雷鋒身上助人為樂、愛崗敬業(yè)、積極進取、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雷鋒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定的,無論現代科技怎樣發(fā)達,無論人們的生存方式怎樣改變,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們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yè)、刻苦鉆研、勤儉節(jié)約,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做一個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團隊的人。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得到發(fā)展,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fā)揮。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fā)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
一個公司要發(fā)展,也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須通過合作來實現,如果我們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沒有助人為樂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難以獲得成功的。一個企業(yè),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團結互助,這樣的企業(yè)是沒有競爭力的。所有的企業(yè)都在努力尋找雷鋒式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僅會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的最好,還會額外做許多。他們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尋找借口,而會自動自發(fā)、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通常,企業(yè)的領導會給這樣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獲得成功,就必須成為這樣的人。
同樣,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只有發(fā)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贏得民心。幾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都依賴于這種人的努力,他們時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眾的利益。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每一支軍隊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雷鋒精神所能影響的遠不止一個人,一個企業(yè),一個國家。今日,雷鋒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精神,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在尋找和培養(yǎng)更多的雷鋒,因為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都將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而變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大談變化和西方商業(yè)精神的時代,從“奶酪”到“致加西亞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業(yè)文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似乎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談到一個叫“羅文”的士兵如何敬業(yè)、服從、努力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在人們費勁心計號召員工努力學習“羅文”精神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似乎忘記了我們身邊一個更好的榜樣,這是“雷鋒”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應該來說,“雷鋒”要比“羅文”偉大的多,也要實在的多。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種奴隸式的付出,更應該是一種對世界和他人的愛,為社會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鋒從來不會離開我們,而我們卻曾經幾度遠離了雷鋒。
是的,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再也不要穿帶補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饑餓了,再也不要像雷鋒那樣經歷那么多苦難了。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他。任何時候,他還應該是我們的榜樣,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理解他、尊敬他。無論我們的生活多么豐富多彩,我們永遠也不能缺乏雷鋒身上那種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懷與愛。
雷鋒應該永遠屬于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yè),哪種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還有: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
41年前的3月5日,親筆題詞,發(fā)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一夜之間,雷鋒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一個普通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從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雷鋒叔叔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7歲就失去父母,成了一個孤兒。解放后,他參了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在部隊里,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曾多次立功受獎。因公犧牲那年,他只有22歲。
雷鋒的故事千千萬,雷鋒的事跡說不完。一天,雷鋒乘火車出差,在車上,他看到許多旅客沒有座位,就主動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主動幫他們打掃車廂,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板;他還給旅客倒水,幫婦女抱孩子,幫老人找座位,幫下車的旅客拿行李。一些旅客看到他這樣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滿頭大汗,快過來歇歇吧!”“我不累!”是啊!雷鋒叔叔為了幫助別人,他只知道助人為樂,是永遠也不知道累的。
雷鋒叔叔非常節(jié)儉,一雙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可他卻用自己每月僅有的6元錢津貼,為全班戰(zhàn)友購買了許多學習書籍。他不僅自己認真學習,而且還經常幫助戰(zhàn)友,共同提高。1960年,遼寧省遭受特大水災。他悄悄的給受災的戰(zhàn)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錢。后來,他又把100元錢,以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的名義捐給了災區(qū)人民。
有多少次,雷鋒叔叔路過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參加起那里的義務勞動;雷雨來臨之際,他又用自己的被子去蓋水泥。
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干,一個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體,才有力量。
一塊木板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因為它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發(fā)揚這種“釘子”精神。
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啊!雷鋒,一個不朽的名字,你將永遠是一盞不滅的燈,你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五十三年前,一個偉大的名字載入了史冊;
五十三年來,一個偉人的口號在中華大地上回響;
五十三年間,這個偉人的名字在一代代人心中樹起豐碑;
五十三年里,這個偉大的口號造就了一代代英雄。
這個偉人的名字就是“雷鋒”,這個偉大的號召就是“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這個名字,如春風化雨,潤澤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向雷鋒同志學習”這一偉人號召,如一輪紅日,普照雪域高原、大漠雄關。
雷鋒,是無數人學習的楷模,雷鋒的精神是推動精神文明的強大動力。也許,你曾遙望滿天星空,尋找雷鋒的真諦;也許,你曾翻遍報紙雜志,找尋雷鋒的足跡!
誰是我們身邊的雷鋒?同學們,你們找到了嗎?你瞧,這位同學彎腰撿起了一片紙,那位同學關上了水龍頭,每次見到老師他們都會問聲好,每當遇到陋習他們都會去制止。這就是我們身邊的小雷鋒啊!雷鋒精神在校園中彌漫,在我們的心中扎根,隨著我們的成長發(fā)芽,在我們的行動中表現!
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幫同學撿起掉在地上的一本書,隨手把地上的紙撿起來。把文明用語掛在嘴邊。學習雷鋒除了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之外,作為學生,我們更要學習他對待學習的釘子精神,學業(yè)是我們實現理想的階梯,我們應該像釘子一樣,釘在學習上,持之以恒,永不言敗!!!
三月,是學雷鋒活動月,我校大隊部要求每位同學在三月份至少做一件好事,你可以在學校里做一件好事、你可以為保護清澈的河水出份力、你也可以在植樹節(jié)里為了環(huán)保種上一棵綠色植物等。在本月最后一個星期的隊會課上,各班將進行學雷鋒的總結評比,匯報三月里同學們做的好事及感受,評一評誰做的好事最多,最棒!各班同學也可向廣播站積極投稿,表揚你身邊的好人好事!
雷鋒曾在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之中去.”讓我們一起努力吧!迎著春天的朝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6
3月5日是學習雷鋒紀念日,3月是學雷鋒月!袄卒h”多么熟悉的名字啊!我們班組織開展了“學習雷鋒,樹立新風”活動,許多同學都積極參加學雷鋒活動。如:主動打掃樓梯、為災區(qū)捐贈衣物…… 從此,雷鋒精神在我們 2。4 班放著光芒。
今天,我很榮信。參加了《弘揚雷鋒精神,做全面發(fā)展一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報告會。在“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這首特有旋律和激情的歌聲中,報告會拉開了序幕。著名的張峰教授,滔滔不絕、繪聲繪色地向我們講了雷鋒叔叔的家境生活以及勤儉節(jié)約、愛崗敬業(yè)、忠于職守、助人為樂等事跡。使我更加崇拜雷鋒叔叔,從中我得到了不少體會。我要向雷鋒叔叔那樣,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把雷鋒精神貫穿于學習、生活中。平時學好自己的功課,做好自己的事情,愛護環(huán)境、公物;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亂涂亂畫等;看到果皮紙屑隨手撿起扔進垃圾箱,別人有困難積極幫助等等。雖然都是小事,微不足道,但積累起來,就會為社會做出不小的貢獻!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學習雷鋒叔叔那崇高的品質,為人民、為祖國奉獻出微薄之力,爭做雷鋒式的好少年吧!
“雷鋒精神永不過時,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我要時刻將“雷鋒精神牢記于心,并付諸于行動!毕M蠹倚袆悠饋恚刮覀兊纳鐣叭巳藢W雷鋒,天天有雷鋒,時時有雷鋒,”看到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請伸出援助之手,那我們的祖國就會被愛心所包圍。我要積極向上,熱愛學習,踐行雷鋒精神,為祖國更加繁榮和諧而努力奉獻。同學們,我們的未來充滿了陽光,讓我們把愛灑滿人間。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鮮紅領巾伴成長,雷鋒精神永相傳》。
懷揣著對美好春天的向往,我們即將走進三月,走進一個萬物復蘇、鳥語花香的溫暖季節(jié)。當我們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美好恩賜的同時,身為紅領巾,我們更不能忘記三月所特有的價值。_年來,雷鋒精神鼓舞著一代代中國人做人的法則。雷鋒精神體現了工作、學習、生活上積極向上的人生姿態(tài);體現了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待人接物的向善境界。我們少先隊員一定要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雷鋒精神,努力爭做”向上向善”好隊員。傳承雷鋒精神,就要化作一縷溫暖的春風,文明禮貌我先行。不出口成“臟”、不隨地吐痰,隨手撿起一片廢紙,起立為需要的人讓座……養(yǎng)成良好習慣、傳播文明行為!
傳承雷鋒精神,就要化作一頭勤懇的孺子牛,熱心服務我先行。熱愛集體、尊敬師長、關心同學,積極參加義務勞動和愛心公益活動……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增強服務意識。
傳承雷鋒精神,就要化作一只翱翔的雛鷹,積極向上我先行。勇于拼搏,積極面對和克服困難,誠信待人、認真待事,塑造美好心靈,成就美麗人生。
傳承雷鋒精神,就要化作一顆堅硬的螺絲釘,刻苦鉆研我先行。在學習生活中要善于擠和鉆,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勤奮好學、追求上進,為每天進步一點點而努力!
隊員們,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道德的倡導,需要水滴石穿的韌勁,學雷鋒不能“三月來四月走”,應該堅持不懈,讓雷鋒精神成為一種習慣!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就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前行,在雷鋒精神的照耀下,讓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紅靚麗!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币虼嗣磕甑3月5日定為雷鋒紀念日。于是,在每年的3月,都會掀起一股學雷鋒的熱潮。但在平時,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小雷鋒”,不信的話,就到我們班去看看吧!
樂于助人的歐陽子璇
我們班的潘思錦在課外班里學習特長時,別的大哥哥、大姐姐見她年紀小,就冷落她。潘她只好去到墻角。歐陽子璇見了,便主動上前與她說話,玩耍,讓潘思錦快樂起來。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品質,這是一種雷鋒精神。
勤學好思的周晟達
你們可能會奇怪,勤學好思與雷鋒精神有什么關系?其實雷鋒精神不僅是樂于助人,還是像“釘子”一樣的精神。因為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班的周晟達在學習上就具有這樣的精神。他平時學習刻苦認真,總是擠出一些時間來學習。上課時,老師一提問,他總是第一個舉手。他的吐詞清楚、答案準確,這都是他勤于思考的結果。他平時遇到不會的問題,都要刨根問底,像釘子一樣。難怪成績那么優(yōu)秀。
具有螺絲釘精神的譚雯慧
雷鋒說:“一個人的作用,就像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螺絲釘雖小,但它有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蔽矣X得我們班的譚雯慧就具有這種精神,每天早晨,她早早的就來到學校,打開教室的門;下午,又最后一個離開,每天都如此,每天都不厭煩。而且每天那么準時,從不讓我們等待。我覺得,這種忠于職守,默默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雷鋒精神有很多,媽媽說,只要樂于助人,勤學好思,不怕苦、不怕累,就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小雷鋒。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又是一年三月到,我的耳邊不由的響起毛澤東主席在1963年3月5日發(fā)出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
雷鋒,一生雖然沒有創(chuàng)造出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把他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熱、每一分光都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以對人民的真誠與火熱的赤子之心,譜寫出壯麗而輝煌的人生樂章。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最突出、最動人、最完美的主旋律。
雖然雷鋒已經離開我們五十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并沒有隨之而去。這不,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人物。
全國道德模范郭明義,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7次發(fā)起無償獻血的倡議,號召了600多名礦業(yè)職工參與,共獻出15萬毫升的血液。不僅如此,他還先后為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qū)群眾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他所發(fā)起的捐資助學活動,激勵了2800多名礦業(yè)職工參與,共資助了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萬元。
從“郭大哥”、“郭師傅”,到“郭大爺”,人們對他的稱呼有很多種;從“郭大傻”、“郭大俠”,到“郭大使”,他被越來越多的人銘記;從“鐵山楷!、“愛心使者”,到“雷鋒傳人”,他的事跡在人群中廣為傳播。
郭明義,這名鞍鋼集團的普通采場公路管理員,像雷鋒一樣,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傳奇。
還記得最美路人“托舉哥“嗎?那是在20某某年的6月3日,某某4歲女童某某懸掛在4樓陽臺,一名男子徒手爬上3樓防盜窗,足足將被卡住頭顱的女童托舉了十余分鐘。在救出女童后,他卻低頭走出了小區(qū),消失于車水馬龍中。后來經過多方打聽,人們終于找到了這名救人不留姓名的男子,他就是從湖北孝感老家來廣州找工作的打工仔周沖。他的善行,博得了一個“托舉哥”的美譽。在世人看來,“托舉哥”托起的不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更是一種善良的品質。
周沖,一名熱心路人,像雷鋒一樣,具有令人欽敬的可貴的品質,不愧為當代最美的路人。
郭明義、周沖,不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時代的雷鋒嗎?所以,雷鋒精神非但沒有淪落,而是得到了很好地傳承。
也許有人要問,怎樣做才能擁有雷鋒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
我以為,需從身邊小事做起,嚴于律己。古人說得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如果能夠做好一件件好事,積累一次次善行,那么,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次升華。需知積跬步,方可至千里;匯小溪,方可成江海。
那么,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的實踐者和捍衛(wèi)者,像雷鋒、郭明義、周沖那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若能如此,雷鋒精神將永駐,跨越時空代代傳。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10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身邊的雷鋒故事》。
三月,春暖花開;三月,陽光明媚;也是三月,五十年前的三月,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那是一個值得人們懷念的日子。雷鋒作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助人無數。 “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有人曾這樣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人們還記得他冒雨護送老人,還記得他用自己的錢為丟了車票的旅客買票,還記得他深夜為戰(zhàn)友縫補衣服……他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今天,在我的身邊也不乏傳承雷鋒精神的人,他們平凡,普通,但他們同樣值得我崇敬,學習。
記得寒假里的一天,爸爸帶著我去超市。冬天里的風直往衣服里鉆,我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偏巧,這時候天空又飄起了雪花。到了蘇果超市的門口,爸爸給我一個硬幣,讓我送給門口的乞討老人。我這才注意到超市的門旁,有一個穿的破破爛爛的老人,他坐在地上,身邊放著一個舊茶缸,里面有幾個硬幣。我把硬幣扔到他的茶缸里,硬幣發(fā)出“鐺”的一聲想,老人忙說“謝謝,謝謝……”平時我想吃肯德基的雞翅和蛋咔,爸爸常常不答應,只是說偶爾吃一次可以,可是爸爸怎么舍得給錢給這位老人呢?我問爸爸為什么要給他錢,爸爸說:“殘疾老人,不容易啊!”我說:“你怎么知道他是殘疾人啊?”爸爸說:“你看看他的眼睛。”我看到老人的蒼老的臉上,眼眶凹陷,眼睛閉著,啊,原來是個瞎子!爸爸接著還告訴我說,這個瞎子以前在火車站乞討,他能背出東;疖囌镜饺珖鞯氐牧熊嚂r刻表,多不容易啊!其#from 本文來自第一范文網 end#實,爸爸平時見到乞討的人,常常會給一些,雖然不多,但我覺得爸爸很偉大。
還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舅奶家,好不容易等來了中巴車,可是走道里都站了人,媽媽抱著小弟,我想,這下糟了,沒地方坐了。我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旁邊一個十五六歲的姐姐站了起來,說:“阿姨,您坐,抱著孩子不容易。”媽媽還在謙讓,那位姐姐就把媽媽拉到了座位上。她穿著一件大紅衣裳,笑瞇瞇的,真可愛!我感覺她雖然平凡,但她的行為卻很偉大。我想,以后要是我有座位了,我一定要給需要的人讓座。
是的,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一定會發(fā)現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身邊。這些活雷鋒有可能是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也有可能就是我們自己。也許我們非常渺小,也許我們做的事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有一顆真誠的為人民服務的心,就會把我們的愛傳遞給身邊每一個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雷鋒精神像陽光一樣灑滿校園,伴我們成長!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3月5日,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
3月5日,記憶里有一點被震動的日子。
39年前的今天,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這個名字眾所周知,他是黨的好兒子,一位好戰(zhàn)士,雖然雷鋒叔叔年僅22歲就犧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跡卻名垂千古。
雷鋒叔叔日記里有這么一句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做不完的!我們應用有限的生命為人民多做些好事,有益于人民的事,這樣生命才有價值和意義。和雷鋒叔叔比起來我就太慚愧了,以前我不怎么做好事,基本上都是做壞事,了解到雷鋒叔叔如此舍己為人時,我明白我要想改變自己,做有“意義”的事是必不可少的。我以后會盡力學習他的為人民服務、舍己為人的精神!
雷鋒的成長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從我們讀書識字的那個時候就一次次的了解過,以現在的某種觀點,雷鋒,在那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不僅僅是一種精神,而是一種現象;貞浺幌,中所記述的雷鋒事跡,不外乎一些微乎其微的凡人小事,攙扶盲人過馬路、照料孤寡老人日常生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等等。如果這些行為單靠雷鋒一個普通軍人來做,頂多是一個點,然而,這種精神被廣為傳頌,便成了一種現象,一種自覺的,助人為樂的社會現象。
雷鋒叔叔一樣,熱愛祖國,熱愛黨,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在雷鋒精神的帶領下,善于思索,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迎著燦爛的陽光挺起胸膛,在二十一世紀的大道上,做一個雷鋒式的好少年!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12
3月5日是學雷鋒日,同學們應該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只樂于助人的學軍小雛燕。為此,我們四年級同學舉行了一個活動——“我為墻壁洗個臉”。
我們每班負責一層樓的墻壁,我和其他四個同學都分到了三(1)班門口。 我拿起牙膏,擠了一點在牙刷上,刷起了墻壁。不要驚訝,牙刷刷墻壁,能刷的很干凈呢!不一會兒,在我和其他同學刷過的墻上,就變得白乎乎啦!就是你站在數十米處,也能聞到那股清爽的牙膏味:薄荷、水蜜桃、葡萄、桔子、蘋果、草莓……
我們刷完了墻,便用抹布把那些黑乎乎的泡沫擦去了。大伙干得很輕松、愉快,而且居然一點都不累。不知是誰帶起了頭:“我是一個粉刷匠……”大家都哄堂大笑,繼而跟著一起唱了起來:“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那么多個人,全都在大聲地唱。我一邊唱,一邊干活,感到有使不完的勁兒。我旁邊的譚思遠和李玥蓉,每唱幾個字,都會彼此看一眼,笑得很甜很甜。倪志軒一邊大聲唱著走掉的歌曲,一邊用力地擦墻,那股勁兒,真令我佩服。大伙兒各自做著自己的動作但只有一點是相同的——大家的臉上,都帶著笑容。刷呀刷,擦呀擦,唱呀唱,活兒很快干完了,我感到意猶未盡,從沒這么開心過!
今天的活動很成功。我希望,同學們不能只是今天做做好事,要發(fā)自內心的幫助人,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小雷鋒。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篇13
寒假過后,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全國上下學習雷鋒同志的新高潮。雷鋒的名字伴隨著國人度過了四十多年風風雨雨,每到三月,人們便開始以不同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英雄人物。
雷鋒,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班長,五好戰(zhàn)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望城縣安慶鄉(xiāng)的一個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在黨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鋒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一個自覺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1960年參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前,他先后在鄉(xiāng)、縣當過通訊員,在農場當過拖拉機手,在鞍山鋼鐵公司當過推土機手,并多次獲嘉獎。參軍后,雷鋒勤學苦練基本功,各項科目成績都是優(yōu)良。他克己奉公,助人為樂,為集體、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時積存的200元錢無私奉獻給撫順人民公社建設和遼陽災區(qū)人民,用自己的津貼費給丟了火車票的大嫂補票,主動幫助外出老人,利用閑暇時間擔任校外輔導員……雷鋒始終“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對自己他一向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生活上從不亂花一分錢。他認為“每一分錢、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1962年8月,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幾十年來,許許多多的榜樣、模范,曾一個又一個走進中國人的生活,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樹立起來,或短暫或長久,成為人們學習、模仿、懷疑、拋棄的對象;但沒有一個像雷鋒那樣深刻地被注入這個社會。關于雷鋒的先進事跡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被教育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毫不為己,專門利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