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演講稿(精選3篇)
紅色演講稿 篇1
首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是紅色文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是人類歷史舞臺上的四大主角。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園。當今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歷史的拐點上。續(xù)寫輝煌歷史,完成民族復興,實現大國崛起,已成為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年輕一代的一種強烈的愿望。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紅色文化在中國逐漸紅火起來。什么是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指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斗爭實踐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紅色文化蘊含了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見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理想和信仰頑強拼搏。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這些精神是紅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勵人們開拓進取、矢志不渝的強大精神支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弘揚這些紅色精神。和平建設時期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就是紅色文化得以傳承的體現。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傳承紅色文化是我們的責任。
山東省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我以作為一名山東人而感到驕傲,下面,請同學們跟著我,來了解一下山東省輝煌的紅色文化圣地——沂蒙山。井岡山、延安與沂蒙山是中國革命戰(zhàn)爭時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據地,后來,沂蒙曾被無數革命后人譽為“兩戰(zhàn)圣地、紅色沂蒙”。在沂蒙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兒女: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后來被概括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至今仍然激勵著廣大中華兒女在新的領域昂首闊步前進提起沂蒙,我們就不得不提起感人的沂蒙紅嫂,她們是千千萬萬沂蒙婦女的杰出代表。是她們用圣潔的乳汁搶救了戰(zhàn)士的生命,撫養(yǎng)了一位位烈士的后代,用她們的血和淚、愛與恨,彈奏出撼人心魄的最強音……
當然,我們同樣不能忘記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萊蕪戰(zhàn)役和孟良崮戰(zhàn)役中,沂蒙六姐妹不分晝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線的軍支前重擔,發(fā)動全村男女老幼,為部隊納軍鞋、護理傷病員等,戰(zhàn)役期間,六姐妹和她們的鄉(xiāng)親們一天只吃一頓飯,整天忙碌著,操勞著,每天來回20多里山路。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孟良崮戰(zhàn)役期間,她們帶領全村為部隊納軍鞋500多雙,她們還經常在村子,前線搞,鼓舞士氣。沂蒙六姐妹為戰(zhàn)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提起“沂蒙精神”,我們還會很自然地就會聯(lián)想到解放戰(zhàn)爭年代沂蒙人民推著獨輪小車,帶著煎餅、大蔥支援前線的情景。革命戰(zhàn)爭時期,沂蒙人民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八百里沂蒙鐘靈毓秀,戰(zhàn)爭年代沂蒙人民“百萬人民擁軍支前,10萬英烈血灑疆場”載入史冊。
陳毅元帥曾經很形象地形容:“淮海戰(zhàn)役是沂蒙老區(qū)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同時又說:“我進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們用小米養(yǎng)育了革命,用小推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背浞直磉_出對沂蒙老區(qū)人民無限的感激之情。
聽了沂蒙山光輝的歷史,我相信大家一定像我一樣,心里充滿了驕傲和自豪!罢荒軐⒔袒鐣牡赖轮負攀纸o流行音樂和搖滾歌手!边@是俄羅斯人反思歷史后得出的慘痛教訓。有鑒于此,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紅色文化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建設和諧文化,要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在黨的建設、思想道德和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功用。
我們責無旁貸,要做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者,讓星星之火在今天燎原!謝謝大家。
紅色演講稿 篇2
從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這片土地養(yǎng)育了我們祖祖輩輩……
六十年前的延安,是革命者向往地方,六十年前的延安有著黃土高原的稱號,六十年前的延安,只有著馬車在行走,六十年前的延安,只有黑黑的窯洞扎在山上……
而六十年后的現在,延安變得美麗了,變得漂亮了,它已經不是六十年前的延安了……
你看,有不少的旅游者在那里。你看一株株的綠樹布滿了滿天邊眼。你看,那一排排的車正在有秩序地行走。你看,一座座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現在的延安不僅有著革命圣地的美稱,還有能源基地的稱號,新中國的第一口油井在這片土地上開采出來。
仰望寶塔山,矚目清涼山。延安的變化可真大啊!寬寬的百米大道一望無邊,高高的嘉嶺大廈正在顯示它的威武,百貨大樓里的東西琳瑯滿目,彩虹大橋散發(fā)著璀璨的燈光……
遠處看著這座革命的城市,綠色的城市,它不斷的在進步著,變幻著……
我愛這座城市, “延安”!
紅色演講稿 篇3
燈光下,手捧《紅色家書》,那一封封家書,如一幅幅畫映入眼簾;又如一盞盞燈,照亮前行之路。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边@是革命家夏明翰奔赴刑場的就義詩!皻⒉槐M頭顱流不盡鮮血!边@是鄧貞謙的獄中絕筆書。在資本主義勃興的黑暗年代,無數革命烈士前仆后繼,那視死如歸的精神書寫了一幅幅動人的詩篇。其中李大釗烈士的《謀中國民族之解放——獄中自述》令我極有感觸!凹孜缰畱(zhàn),庚子之變,乃至辛亥革命之變……”一句句血淚的控訴,一次次慘痛的歷史,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為了共產黨的事業(yè),他,不辭辛苦,兢兢業(yè)業(yè)。到了后期,局勢變得更加緊張。家屬多次勸他離開北京,都被他一口拒絕:“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我哪能離開呢?”1927年4月6日,李大釗同志不幸被捕,敵人用盡了種種酷刑、威脅和利誘,殘暴而兇狠的敵人把竹簽刺進了他的指甲縫里,最后硬生生剝去了他雙手的指甲。然而他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沒有向敵人泄露黨的任何機密。4月28日,劊子手就用慘無人道的手段殺害了李大釗同志,他死得壯烈,死得其所。他用自己的鮮血喚起了更多人的覺醒。在黑暗無比的渣滓洞里,在那束昏暗的燭光下,這些英雄顯得多么孤獨,多么另類。他們也是人,沒錯,他們同樣渴望自由,渴望與家人團聚。但他們又非常人,管你什么嚴刑逼供,管你什么糖衣炮彈,就是死亡,也無法叫他們低頭。許多年過去了,他們的精神就像一盞明燈,那么明亮,那么耀眼。
春節(jié),我們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新年,就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敲了一記悶棍。新型肺炎疫情蔓延,確診名單每天加長。在抗擊疫情的戰(zhàn)場上,全國各界醫(yī)務人員、防疫人員等放棄假期,用最美的“逆行”守護著群眾的健康和生命。除此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志愿者們,化身為身披鎧甲的“戰(zhàn)士”。危急關頭,一個個原本平凡的人,綻放出最不平凡的英雄光彩。原來這么些年來,那盞燈穿越時空隧道,經久不滅。
今日之世界,乃為資本主義漸次崩頹之時期;今日之世界也,亦是我們炎黃子孫奮發(fā)向上之時期。我不由地想到自己:在疫情防控這個特殊的時刻,我該做什么?即使我們不能相見,停課不停學,仍把我們相連。雖不能沖上防疫一線,但我可以認真上網課,這不也是另一種與病毒作對抗的方式?
合上書,我頓覺眼前亮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