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守信演講稿100字(精選7篇)
誠實守信演講稿100字 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某班的。
《小學生守則》第九條這樣寫道: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那么,究竟什么是誠實守信呢?我們又怎樣才能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呢?
“誠”字的寫法是一個“言”字旁一個成功的“成”,也就是讓我們的語言成為現實的意思。
“信”是一個“人”和自己的“言”站在一起,完全一致。
誠信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比如獨立完成作業(yè),不抄襲;如實回答老師的問題,不掩藏自己的缺點;真誠對待同學,不撒謊騙人。
同學們,誠信能讓一個人變得美麗,我們要做新時代的“四好少年”,我們背負著祖國明天的希望,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一言一行開始,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讓誠實守信成為伴隨我們一生的好習慣!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誠實守信演講稿100字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同學們,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一諾千金”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講誠信,說了就一定要做到。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們要茁壯成長,就要努力做到說到做到。比如在家庭生活中,答應長輩的事,要盡量做到;在學校,我們要遵守學校的要求,遵守同學們之間的約定;在答應別人之前,一定要仔細思考,自己能做到再答應。
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讓誠信只出現在紙上,成為口號,要讓他成為我們的行動,讓誠信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誠實守信的小學生吧。
謝謝。
誠實守信演講稿100字 篇3
我叫馬藝源,我有大大的頭,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個高高的鼻梁下長著張靈巧的嘴巴,我的個子也很高。
我是個誠實的孩子。比如有一天我一不小心把爺爺種的小花、小草和青菜踩壞了,爺爺生氣地說:“是誰把我種的東西踩壞了!是誰呀?”“爺爺是我一不小心踩著了,對不起!”我心平氣和地對爺爺說。爺爺說:“你只要承認就行,我喜歡你的誠實!边有一次,我在喝水的時候把爺爺簽的合同弄濕了,爺爺發(fā)現后無奈地說:“這是誰干的事?”“爺爺,又是我,真對不起,都怪我不小心把杯里的水弄灑了!蔽译y過地說!芭叮瑳]事,誠實就是好孩子,下次要小心哦!”爺爺笑了笑說。
哈哈,我是個誠實的孩子馬藝源。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誠實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誠實守信演講稿100字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小學生應該從小養(yǎng)成誠實守信、誠懇待人的好品質。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的還給賣主,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考試不好時,要實事求是的告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別人向你求教知識時,會就是會,不會就說不會,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等。
同學們,誠實守信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很近,它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誠信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份堅持。
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到社會上做一個誠信的好公民,讓誠信扎根于我們的心靈。
謝謝。
誠實守信演講稿100字 篇5
傍晚,我和媽媽出去散步,路過水果攤,那些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還有那香氣誘人的石榴……我央求媽媽給我買石榴,媽媽同意了,向攤主要了3斤石榴。攤主是位和藹可親的老婆婆,大概有七八十歲,眼睛總是笑瞇瞇的。向我稱了3斤石榴。
走在半路上,我猛的發(fā)現石榴少了1斤,很生氣,只見那位老婆婆向我和媽媽走來,把1斤石榴遞給我,連連賠禮道歉,我看了她一眼,說:“下次不要這樣!真是的!”我很懊悔我自己說的話,但老婆婆沒有生氣,我心還感激,他已經消失在黑夜里了。
誠實守信演講稿100字 篇6
今天,我在街上看見了一位買西瓜的老人。
這時,有一個外國人來買西瓜,老人馬上切開了一個又大又圓的西瓜,外國老非常的滿意。他指了指著個瓜,又指了兩個瓜,指了指自己。就是說這個瓜我要了,再給我兩個瓜。賣瓜人用塑料袋把瓜包好,給了那個外國老。外國老拿出自己的錢包,給了老人,讓老人自己拿錢。在一旁觀看的人說:“反正他不知道要多少錢,多拿他一點。”人們都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衫先酥荒昧艘粡埵畨K的,就把錢包還給了外國老。外國老拿回錢包后,轉頭就走?衫先藬r住了外國老的去路,原來老人還要找回外國老2元錢。
這時,人們贊揚老人。那個老外咧嘴笑了,蹺起大拇指說:“ChineseGood。”
誠實守信演講稿100字 篇7
高校圖書館購入的書籍,幾年后常常由當初的幾十本變成了幾本甚至孤本,圖書數量總在遞減。高校圖書的流失量平均在借書總數的10%左右。為防圖書有去無回,不少高校圖書館紛紛制訂應對措施。如:部分學校建立樣本書柜,用于收藏孤本;針對畢業(yè)生離校前不還書的現象,學校將賠償金額翻了幾倍,或規(guī)定更細的賠償制度,但這樣的賠償制度實際并不十分奏效。有的學生甚至把絕版書籍據為己有,給單位甚至國家造成嚴重損失。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學生沒有足夠重視“按時按量還書”。正如一位大四學生所說,大家對從圖書館里借來的書籍并不當回事,相互借閱翻看,到畢業(yè)時往往已忘了書在何處。說到底,還是因為大學生沒有養(yǎng)成講誠守信的做事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