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老人關愛親人優(yōu)秀演講稿(通用3篇)
孝敬老人關愛親人優(yōu)秀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作為一個90后,我有著典型的叛逆性格,但我又不是那種外顯型的,可能是因為比較安靜、內向的緣故吧。所以悄悄地,我迷上了網(wǎng)絡。
每個星期五,當最后一節(jié)課鈴聲響起,我便拿起只裝幾本書的書包,以百米沖刺般的速度跑到網(wǎng)吧,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啟電腦,打開那熟悉的游戲界面。
周末,我?guī)缀跗鸬帽裙u還早。一爬起來,我就叫老媽弄早餐,吃完早餐后又迅速回到臥室,將門反鎖著。別以為我是去寫作業(yè)的,我只是打著他們影響我學習的幌子在看電視罷了。等到網(wǎng)吧差不多營業(yè)時間,我便像只猴子一樣從窗戶爬了出來。
漸漸地,我的小聰明傳到了遠在廣州打工的老爸耳里,之后每周幾乎都有通過無線電傳來的耳提面命式的說教。而我只是隨便回應了幾句:“我錯了,我會改的”,諸如此類?珊髞,我?guī)缀跤帽M了所有理由來對付老爸的責罵,別人家父子親如兄弟,而因為我沉迷網(wǎng)絡,我們簡直如隔世仇敵。
有句話說,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看起來內斂的我,終于變得焦躁不安,學習也一落千丈。原本還算中等成績的我,讓老師們都驚呆了,尤其是英語,我簡直放棄了。
而爸爸再也按捺不住,干脆回來治我的網(wǎng)癮。
可不是又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嘛!一天,我趁老爸出門,拿著早已預謀好的錢離家出走了。坐上大巴車,一邊欣賞沿途風景,一邊暗自笑道:“這下再也沒有人可以約束我了!”于是乎,一下車,我便跑到網(wǎng)吧,開始了我曾以為逍遙的時光。
而不知,老爸正在絞盡腦汁地尋找我。不僅驚動了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也緊張起來。終于,我的聊天工具被監(jiān)控起來。而我傻傻地以為扔了手機卡就再也沒有人可以找到我。
可人真的很奇怪,擁有時不會珍惜,一旦失去就很不習慣。沒了老爸的嘮叨,昏天暗地玩著游戲,又變得寂寞極了。
那日,我實在覺得無聊,便一人漫無目的地走在街頭。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眼前。對,正是那個熟悉的、永遠慈眉目秀的老爸。心想,這次完了,準會被揍的。可是,老爸只是說了一句:“我們回家吧”!我便握著老爸那粗糙的大手,回到車上。
如今,我再次回到校園,感謝父親對我的寬容與理解,是您陪我重走我的青春。在此我想告訴同學們,慎重利用網(wǎng)絡,你將受益匪淺。我更想告訴你們,別因為網(wǎng)絡里虛擬的誘惑淡忘了生活中最愛我們的人。青春稍縱即逝,卻也可以精彩而無憾。重走的青春,因為有老爸的愛讓我重新出發(fā),我定不會再迷惘,再彷徨!
孝敬老人關愛親人優(yōu)秀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農(nóng)歷九月初七,后天就是九月初九,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重陽節(jié),也稱敬老節(jié)。如今,重陽敬老已成為共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要老,人人都敬老”是自古至今倡導的敬老傳統(tǒng)。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既要學好文化知識,又要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天經(jīng)地義。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我們還有更多需要牢記的東西。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jié)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所以,今天,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倡議: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的去關心愛護我們的爺爺奶奶,讓身邊所有的爺爺奶奶們能夠天天感受到我們同樣關心著他們的溫暖,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xiàn)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jié),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最后,在重陽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提前祝愿我們所有的爺爺奶奶們都健康長壽,快樂每一天!
呼號:為我們偉大的祖國!
孝敬老人關愛親人優(yōu)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的題目是《談尊敬老師》
古人有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它告戒人們除了不要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外,更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育之恩,一日教誨可為終身父輩。這種至高的教育之恩,引出的"尊師重教"成了一種文化,一種傳統(tǒng),一種道德要求。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在、文化百花齊放的國際國內的形勢下,伴隨著經(jīng)濟浪潮的沖擊,新時代的同學開始漸漸淡忘了"尊師重教"這種文化,這種傳統(tǒng),這種道德要求。有的課外談論老師時,直呼其名;給老師取綽號;對老師的批評不虛心的接受,不服從老師的管教,和老師鬧情緒,甚至頂撞老師等等,更可惡的是4月14日下午課外活動,五(1)班有位同學竟然從新教學的四樓,往正在操場教同學敲大叉的黃老師頭上吐白白的口水。作為學生做出這樣的舉動怎么不讓老師心寒呢?叫老師如何安心開展工作?這是對一個人民教師人身權利的侮辱和攻擊!我們應堅決抵制!
歷來有"禮儀之邦"之稱,歷代的讀書人都很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培養(yǎng),講禮貌不僅僅是一種形勢,更重要的是內化為個人素質,要曉之以"禮",才能導之以行,尊敬老師是明禮基礎上進一步的要求。今天我們更應該繼承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就像燃燒的蠟燭,用知識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直到生命的終結。老師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是培育我們成材的辛勤園丁,為我們付出無私的勞動,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不尊敬老師!
我的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