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演講稿3篇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2)班的萬子微,我很高興能在大家面前做這個小演講。
我的主意愿是攝影。我對此充滿了興趣,我熱愛這個美麗繽紛的世界,我希望能通過我的鏡頭,描繪出世界的絢麗和美好。雖然我對于攝影的專業(yè)設備的使用沒有經驗,但我相信我會在前輩們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用攝影機攝下我們高中三年的汗水和笑顏,記錄我們成長的足跡。
我的次意愿則是主持。在初中的時候,我曾經主持過班會和課堂,在主持方面多次得到鍛煉。主持使得我變得大方,開朗,懂得了如何與人相處。我的性子雖然比較急,但做事嚴謹。對交給我的每項任務都十分認真的對待,希望能夠交出一個最完美的,最令人滿意的答案。
我平時特別喜歡看cctv10頻道的《百家講壇》,《探索發(fā)現》和《奧秘》,并且還喜歡看cctv11的戲曲;我還喜歡看新聞。
而且我的興趣愛好也十分的廣泛。我三歲時開始學跳舞,6歲學鋼琴。交給我的事情,我都會盡力去做,努力地去完成。
我十分誠摯地希望能夠加入樹德中學校園電視臺,希望能夠從前輩們那里學到更多的知識,能夠在電視臺豐富自己,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與前輩們一起創(chuàng)造電視臺的輝煌!
謝謝大家!
局臺領導、各位老師、各位電視同仁,你們好:
我競聘的崗位是首席記者。請允許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今年35歲,1991年從濱州師專畢業(yè),當年參加地直分配,被分配到濱州崇山煤礦。在那里工作了7年。7年中做過濱州市在煤礦舉辦的機電中專班的語文課老師,崇山煤礦職工教育培訓中心的職員。后來擔任公司及煤礦辦公室秘書。曾多次到井下,親身體驗了煤礦工人的辛苦與不易。在這期間,我在工作之作。曾創(chuàng)作大量詩歌散文作品,后期開始關注企業(yè)的經營管理,《試論企業(yè)人才培養(yǎng)》獲得濱州市重工局論文一等獎。1997年底從企業(yè)停薪留職。1998年8月被招聘到我單位。作品獲山東電視新聞獎二等獎,濱州廣播電視一等獎等獎項。目前在電視專題部工作,是鄒平縣十佳記者。
回顧我六年電視工作的經歷,我深深感到我的成長離不開電視臺這個事業(yè)發(fā)展的平臺,我的每一個進步離不開局臺領導的教育和指導,離不開同事們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今天借這個機會,我向你們致以衷心的感謝。我希望在今后能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電視新聞工作者,首要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沒有主見。思想從哪里來?從不斷的學習中來,從工作實踐中來。新聞界有一個現象,科班出身的記者有時打不過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為什么?因為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厲害,這三板斧是他從實踐中得來的,是他多年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干凈利落,非常實用,如果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效率高,效益好,一個“快”就能讓諸多高手膽戰(zhàn)心驚或者人頭落地。但是現代的“程咬金”也要學習,也要創(chuàng)新和提高。因為三板斧在這個傳媒業(yè)迅速發(fā)展的時代是靠不住的,你要對社會發(fā)展有清醒理性的認識,首先就要做一個善于學習,善于工作的人。
生活的積累、經驗的積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種積累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忍受寂寞的過程。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修不成正果。工作六年,很難說我就修成了正果,但是有一點我很欣賞我自己,那就是我在不斷的學習,不輕言放棄。
我出生在70年,在農村長大,家境貧苦。我弟史姊妹三個,在母親的教誨下,都考上了學,這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勞力缺乏的情況下,一個農村普遍家庭,三個孩子都能考上大學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應該感謝我母的堅持,一種韌性的堅持。艱苦生活的經歷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最好的鍛煉,對一個新聞工作者更有它積極的意義。試想一下,一個不了解生活,不熱愛生活,不關心社會的人,他又怎么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去感動人、激勵人和影響人。在這里我說一件事情,在我讀高的時候,每個月都要回家,跟家里要口糧。那年我讀高三,高考在7月份,家里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父母沒辦法,只能賣掉家里養(yǎng)殖的百十來只雞。父母掌握了我回家的規(guī)律,所以每次回家,家里的那些正在下著蛋的雞就會少上幾只。我每次回家關心的是我的飯錢能不能拿到。但是母親那時會是什么心情呢?她一定是有些無奈,因為有一個細節(jié)是我至今都難以忘記的,那就是每一次回去,好都會當著我的面,數一數那些雞的數量。在當時農村經濟遠沒有像現在發(fā)達的條件下,那些蛋雞是整個家庭最為重要的經濟來源。那些雞在被母親拿到集市上賣掉后,它們的命運……他們可以說都壯烈犧牲了。后來臨近高考的時候,家里的雞已沒有多少了,又染上了雞瘟,在太陽底下站著,聳著肩膀,無精打采。突然倒下的話,那就是死掉了。這是一些看起來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一些小事,讓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懂得了人生奮斗的意義,努力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有時我也想,生活真是一本大書,樂觀積極的人讀到的是希望和愛心,悲觀消沉的人得到的是冷漠與隔絕。
做事先做人,做新聞工作更是如此。生活的經歷,尤其是一些苦的經歷給了我很好的教育,這種教育能夠讓我始終保持一個平民的心態(tài),塌實的工作;能夠讓我不斷的學習,永不滿足,在成長中學會奔跑;能夠讓我如終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迎接挑戰(zhàn)。在電視專題部工作以來,我先后擔任過壟上行欄目、梁鄒縱橫、走出家門的鄒平人等欄目的負責人。在擔任“壟上行”欄目負責人期間,我開始嘗式把新聞人物化,把人物生活化,把生活故事化。當時最明顯得一點就是解說詞的變化,你要講故事給大家聽,你的解說詞就要口語化,書面語氣盡量少用,甚至不用。解說要講創(chuàng)新,畫面要創(chuàng)新,節(jié)目結構和編排也要創(chuàng)新,欄目包裝也要創(chuàng)新。思想更要創(chuàng)新。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這是我經常對自己說得一句話。在我編輯一期“走出家門的鄒平人”節(jié)目時,張濤告訴我,在節(jié)目的結尾,可以用被采訪人的一句經典的話,用幕的形式表現出來,結束全片,能使節(jié)目更加完整,甚至能增加節(jié)目整體的分量,這個建議非常好,我當時具是很感激,因為他在關心我做的節(jié)目,也可以說他在關心這個節(jié)目的創(chuàng)優(yōu)和創(chuàng)新。
節(jié)目的創(chuàng)優(yōu)和創(chuàng)新伴隨了我新聞工作的全過程。六年的工作積累,更多的是給了我一種信心,一種做好電視節(jié)目,開拓事業(yè)空間的信心。我希望能把這種信心傳遞給更多的人,不管他做什么,是什么職業(yè)。
我沒有上過正規(guī)的新聞學院,依靠同事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逐步掌握了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流程,并主動追求更高的采訪制作水準。景臺長曾給我說過一句話,大體意思是不要怕多干,多干了不會吃虧。有時候,人最怕的是吃虧,但是是吃小虧還是吃大虧,自己應該有個把握。我想如果一個人不學習,不努力工作,就是吃大虧。
我非常感激局臺領導給了我更多鍛煉和學習的機會。在一個單位,對所有得人來說,發(fā)展的機會是不均等的,但是幸運的是我擁有了這樣一些機會。域外采風活動已開展多年,由宣傳部、電視臺和報社各抽調一人,組成域外采訪小組,到先進地區(qū)采訪,一般每年采風一次。為鄒平縣經濟和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從XX年到XX年,每年我都作為鄒平電視臺域外采風活動的主要成員,到省內和省外發(fā)達的地區(qū)采訪。XX年到廣饒、壽光、文登、諸城、榮成等地采方,回來后策劃制作了系列報道《大潮涌膠東》,在“鄒平新聞”中插出。XX年先是到海爾集團,后來到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采方。在我看來,這是域外采風活動成果比較豐富的一次。制作了九集系列報道“海爾行”和十四集大型系列專題報道“潮起兩江風來急”。對海爾的九集系列報道,寫作過程非常艱難,幾易其稿,但是結果是我領會到了海爾文化的精髓。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我能靜下心來,秉燭夜讀,認真的研究海爾嗎。比如說海爾的海外拓展戰(zhàn)略,就是要把工作辦到美國去。向高手學習,有一天你就能成為高手。但是向高手學習的前提是,你不要做井底之蛙,墻上蘆葦。有些理念上的東西,有人可能覺得離自己的工作很遠,比如海爾的服務理念,真誠到永遠。用到一個電視記者的身上,怎么真誠到永遠?你的節(jié)目拿給觀眾看,你的采訪到位了沒有,甚至一個幕用什么體更好看,你研究過了沒有?這都是很具體的事情。我也是經常反思這樣的一些事情。態(tài)度決定一節(jié),細節(jié)決定成功。海爾還有一句話,能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從200x年元月開始,我負責“走出家門的鄒平人”欄目的采訪制作,去深圳采訪時,見到一個老鄉(xiāng),是一個職業(yè)學院的校長。他跟我說,他的弟弟高中畢業(yè)后,來到他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是打掃衛(wèi)生。當時他的這個高中畢業(yè)的弟弟覺得不理解。但是這個當時已經是勞動處處長的哥哥卻對弟弟說,打掃衛(wèi)生怎么了,你就要去看別人的冷眼,就要去聽別人說你的那些話,你才能進步啊,你的心總那么小干什么?你現在打掃衛(wèi)生,如果打掃好了,雖人可能會覺得離不開你了。那么這時候你要展示你自己啊。你有什么本事,你拿給別人看好了。我想這是多么好的一個哥哥。你說,他對他弟弟不關心嗎?這才是真正的關心。后來他的這個弟弟沒有辜負他的希望,因為他的文采不錯,寫的也好,進入萬達公司影視部。后來在深圳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那么回過頭來看,如果他當時不去掃地,或者掃地過程中沒有堅持下來呢?
任何人都不可能走回頭路,有時候一個道理當你認識到了的時候,可能已經失去了發(fā)展的機會,因為時間不等人。在煤礦工作的時候,從住的地方往北走,有一道山谷,因為周圍都是開墾出來的田地,所以那個山谷顯得有些突兀。在山谷的一塊巖石山,孤零零的長著一棵松柏。那棵樹當時給我觸到很大。我為它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懸崖邊的樹”,越看你越像一只鷹,棲身巖石,飲千年霜露。一朝想到飛翔,卻在瞬息間,蒼老。有人說你寫得太悲觀了,但我一直沒有感到悲觀,反而覺得是一種激勵。前幾天,我母親住在我這里的時候,某一開的早晨,她告訴我,趁著年輕,想干點事業(yè)就干吧,不要等到四老五十了,想干事業(yè)的時候,已經沒有精力了。我感激我的母親,一位已經六十歲的農村老人,還為我的發(fā)展操著心。
今天是200x年的元月29日,今年的春天很快就要到來了,我希望看到第一朵花開放的姿態(tài),因為看到它開放的時候,我知道整個春天也就開了。那將是新的一年最協人的一個起點。我希望和所有在這個春天想飛翔的人一起飛翔。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叫,十年前,運氣不錯的我有幸畢業(yè)后進入電視臺這個人才濟濟、團結又溫暖的大家庭。十年磨一劍,而我,在《亳州新聞聯播》也從事了十年的播音工作,新聞聯播的嚴謹催促我成長成熟,同時,三年的《亳州周刊》責任編輯讓我理性,一年的《廉正播報》教我耿直。今年是我的而立之年,常言道:三十而立。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世紀,在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在競爭激烈、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今天,捫心自問,我能立什么?我深思過,迷惘過,也無奈過。古人講:天生我材必有用。適逢我臺這次難得的競崗機會,我本著鍛煉、提高的目的走上講臺,競聘外宣專題部主任一職,在此展示自我,接受評判,希望靠能力而不是靠運氣為自己的而立之年留下點什么……
站在大家面前的我,穩(wěn)重而不死板,激進而不張揚,溫和而不懦弱,愚鈍而不懶惰,正直而不固執(zhí)。因為是電視播音員,特殊的工作性質讓社會各界給了我一些特別的關注,但我時刻明白,我身上的光環(huán)是亳州電視臺所給予的,十年來,我既有不小的壓力,更有無窮的動力。我知道自己沒有輝煌的過去,只求把握好現在和將來。今天,我參加外宣專題部主任一職的競爭,主要基于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我認為自己具備擔任外宣專題部主任的素質
我一有吃苦耐勞、默默無聞的敬業(yè)精神。我是一個農村走出的孩子,小時侯的艱苦生活讓我深深懂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也許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的磨礪和學校的教育培養(yǎng)了我“流汗流血不流淚”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良好品質。我愛崗敬業(yè),工作踏踏實實,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不管干什么從不講價錢,更不怨天憂人,干一行,愛一行,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也正是因為如此,每個周末,我都會在單位加班,編輯制作《亳州周刊》和《廉政播報》。
我二有虛心好學、開拓進取的創(chuàng)新意識。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教師。我熱愛新聞工作,平時愛讀書看報,特別喜歡讀有關政治、經濟方面的書籍。工作十年來,我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系統學習了有關業(yè)務知識和各級各類文件精神,具備了一個時政新聞工作者所必需的業(yè)務知識和政策水平。雖然是播音員,但我對攝像和編輯等工作也不陌生,臺里新進的攝象機,新上的編輯線,我都能在最快的時間學習掌握并熟練應用。我思想比較活躍,愛好廣泛,接受新事物比較快,勇于實踐,具有開拓精神;同時我朝氣蓬勃,精力旺盛,工作熱情高、干勁足,具有高昂斗志。我臺職員溝通交流的內部刊物《亳州電視月刊》,最初就是由我和鎖敬慧合作創(chuàng)刊的。
我三有嚴于律己、誠信為本的優(yōu)良品質。我信奉誠實待人、嚴于律己的處世之道。我在亳州一中、安徽廣播電視學校、安大新聞系讀書或者深造的時候,都是班長。尤其是在安大新聞系,數百名同學都是省內各級媒體的精英,我既要維護班級的紀律,協助班主任管好班級,又要和同學打成一片,正因為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宗旨,與同學們建立了親如兄弟的深厚感情,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揚、同學的尊重。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加強個人修養(yǎng)和黨性鍛煉,以“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為信條,嚴格要求自己,尊敬領導,團結同志,應該說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
四我有雷厲風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十年的時政新聞工作,培養(yǎng)了我雷厲風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養(yǎng)成了我遇事不含糊,辦事不拖拉的工作習慣,造就了我不唯書、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實的工作態(tài)度。
其次,我認為自己具備擔任外宣專題部主任的才能。
我一是有一定的政治素養(yǎng)。我平時比較關心社會生活中的大事,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很了解,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尤其是我臺一直致力打造“建設性學習型單位”,給我更多進步完善自我的機會,我更加注重了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意識的改造,能夠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較高的政治敏銳性。
我二是有一定的文基礎!案褂性姇鴼庾匀A”。我在中學階段就愛好文學,參加過文學社,出過詩集。在電視臺工作后,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的文綜合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高,這也是當年我敢創(chuàng)辦《亳州電視月刊》并一個人擔綱《亳州周刊》撰稿、播音、編輯的重要支持。
我三是有一定的執(zhí)行能力。工作中我養(yǎng)成的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執(zhí)行,我參與了臺里一系列大型活動的運作過程,拍攝mtv,制作公益廣告,參與慰問演出,我都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活動中,充分展示電視人、播音員最陽光的一面給觀眾,為的,就是塑造我們電視臺的品牌形象。
我四是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陳臺在一次例會上曾經提到,一個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歷無數,閱歷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感悟!十年的工作經歷是我最大的財富,我想用這筆財富去投資,博取更大的人生價值。
再次,我對開展外宣專題部的工作有一定的思考和認識
外宣工作要緊緊圍繞對外開放和經濟建設展開,這是開展外宣工作的主線。依據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結合我臺實際,卓有成效地開展好對外宣傳,是提高我臺知名度,促進地方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有效手段。通過對外宣傳亳州的重點和特色,能帶動我們亳州電視臺的全面、快速、跨越式的發(fā)展。我認為,對外宣傳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一要不斷突破思想觀念、思維禁錮。要針對不同對象,運用不同宣傳方法,提高對外宣傳工作水平。外宣工作不僅要實現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新,還要實現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大到整體思路,小到每一項具體工作,都要有策劃、有創(chuàng)意,既要按照總體要求,做好“規(guī)定動作”,又要善于根據本地,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做好“自選動作”,敢于求新求異,跳出老套路,采用新招法,突出本地特色,創(chuàng)造新經驗。
二要不斷創(chuàng)新對外宣傳的方式。我們的宣傳對象千差萬別,由于年齡、文化程度、信仰、所處地位、從事的行業(yè)不同也不可能千篇一律的接受,同一傳播內容和方式,要加強對宣傳對象的研究,研究他們的風俗和習慣。我們要從實際出發(fā),從對外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大局出發(fā),不斷改進宣傳方式,推陳出新,投受眾所好,采取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傳播方式和手段,因時、因地、因人進行宣傳,確保收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三要不斷開辟新的外宣渠道。新形勢下,我們要在鞏固加強已有陣地,充分利用傳統和新興媒體的基礎上,積極開辟新的更多的外宣渠道。要廣交朋友,加強同省級、中央媒體記者的交流與合作,有計劃地邀請他們來采訪,主動向他們提供情況,爭取對我們有比較正確的了解,引導他們客觀、公正地進行宣傳報道,減少負面報道。
四是不斷拓寬外宣的實效。對外宣傳涉及旅游、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多個部門,作為電視臺,我們應該充分得到各有關部門支持配合,統一步調,努力形成外宣合力。
最后,我對走上領導崗位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假如我有幸競聘成功,我將笨鳥先飛,不負眾望,不辱使命,做到“以為爭位,以位促為”。
第一、擺正位置,當好配角。在工作中我將尊重臺領導和中心主任的核心地位,維護領導的威信,多請示匯報,多交心通氣,甘當綠葉。辯證的看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團結協作,做到:到位不越位,補臺不拆臺。
第二、加強學習,提高素質。一方面加強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修養(yǎng)和明辯大是大非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強業(yè)務知識和高科技知識的學習,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充實完善,使自己更加勝任本職工作。
第三、扎實工作,銳意進取。既發(fā)揚以往好的作風、好的傳統,埋頭苦干,扎實工作,又注重在工作實踐中摸索經驗、探索路子,和大家一道努力把亳州電視臺的外宣專題工作做的風生水起。
不容置疑,在諸多多年從事電視工作的領導和同事面前,我還是一個才疏學淺的學生,響應組織號召,積極參與競爭,我不敢奢求什么,只想讓大家認識我、了解我、幫助我,抑或喜歡我、支持我。也正因為如此,我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當中,睿智激情,恪盡職守,變革創(chuàng)新,效力熒屏,以綿薄之力來回報組織和同事們。最后以一副對聯來結束我的競聘演講,上聯是“勝固可喜,寵辱不驚看花開”,下聯是“敗亦無悔,去留無意隨云卷”,橫批是“繼續(xù)工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