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演講稿(精選10篇)
動物演講稿 篇1
我們要保護小動物,特別是小雞這類弱小的動物,因為小雞早晨可以叫我們起床,可以生一個又一個圓圓的的雞蛋,還可以提供雞肉給我們吃。
有一次,我和媽媽上菜市場,聽見一位老奶奶在喊:“賣雞了,今天的雞又肥又嫩!”媽媽說:“今天,我們買一只雞回家,燉湯喝!蔽艺f:“好吧!笨捎窒肓讼耄喝绻覀兂粤穗u,那么就吃不到雞蛋了,就對媽媽說:“不行,吃了雞就沒有雞蛋吃了!薄吧岛⒆,你瞎操什么心啊!”媽媽不由分說地把我拉到賣雞的那邊。賣雞的老奶奶正在殺雞,只見她拔下雞脖子上的毛,拿刀用力地在雞脖子上劃了幾下。血噴向了四周,雞掙扎了幾下就死了。“太殘忍了,我不要吃雞!”我向媽媽大聲的抗議。“好吧,不買了,我們就去買點蔬菜吧!币苍S媽媽也覺得殘忍,就同意了。
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動物,世界就會變得很孤獨。我們要保護動物,從自身做起:少吃肉類食品,少穿皮衣毛衣;看見別人欺負動物,要勇敢地站出來勸說他們。
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動物演講稿 篇2
大家好,我叫 。下面我要給大家?guī)淼氖顷P于跟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瀕危動物瞪羚的故事。
瞪羚屬于偶蹄目,牛科。因為它兩只眼睛特別大,眼球向外凸起,看起來就像瞪著眼一樣,所以叫瞪羚。它們的毛色為棕色和白色,身體兩側(cè)有一條黑線。雄性的角又長又彎,非常漂亮。
目前地球上現(xiàn)存已知數(shù)量有5萬只瞪羚,他們遍布于整個非洲地區(qū),尤其是坦桑尼亞、肯尼亞數(shù)量最多。大多數(shù)瞪羚都是群居動物,以嫩的,容易消化的植物為食。瞪羚屬的分類有16種。紅瞪羚、也門瞪羚和阿拉伯瞪羚已經(jīng)滅絕,而野生的沙特瞪羚也在1993年滅絕。其它瞪羚也都是瀕危物種,盡管葛氏瞪羚和湯普森瞪羚很常見,但是由于分布太狹窄,數(shù)量仍然不是很多。
湯普森瞪羚是諸多瞪羚中最出名的一種,它和我國的藏羚羊、蒙古黃羊同屬一類。它們身材嬌小,體態(tài)優(yōu)美,是草原食肉動物渴望的美餐。湯普森瞪羚對付強敵的辦法就是“逃跑”。
非洲草原上,瞪羚是草原上的奔跑亞軍,僅次于獵豹,而且它的縱身一跳可高達3米,跨度9米。它們是非常敏捷的動物,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跑下來,1小時都不覺得累。當?shù)闪缡荏@嚇時,瞪羚先是不緊不慢跑,然后突然跳得很高。小羚羊出生五分鐘后,就能跟著母親跑動了。這是他們天生的本領,因為周圍的猛獸太多了,不如此就難以存活。
在稀樹大草原上,經(jīng)?梢钥匆姭C豹捕食瞪羚的畫面,但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是,獵豹并不是百戰(zhàn)百勝的,它們只有百分之40的成功率可以捕捉到瞪羚。瞪羚有百分之60的成功率可以逃脫掉獵豹的捕捉。瞪羚的耐力非常強,關鍵時刻Z字形急轉(zhuǎn)彎,雖然獵豹速度很快,但是在Z字形急轉(zhuǎn)彎的奔跑技巧上卻不如瞪羚,而且在耐力上跟瞪羚差的很遠很遠。因為瞪羚非常了解獵豹的捕食范圍,只要保持一定距離就不會被抓住。如果獵豹五次捕食失敗就會被餓死。
瞪羚目前已經(jīng)是瀕危保護動物,如果人類再繼續(xù)獵殺捕捉它們,也許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滅絕,消失在地球上。動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所有的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為什么就不能和睦的相處在同一個家園里呢?地球是我們的家,也是動物的家,我們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了地球,也就是保護了我們的家。如果地球上沒有動物,那將會是一個沒有活力的世界。就好比我們只能看到一望無際的藍天,而看不到空中形態(tài)各異的白云一樣乏味。所以讓我們都來保護動物吧,這樣我們的家園才會變得更美好!
從現(xiàn)在起,從我們每個人的從身邊做起,一起保護動物吧!
動物演講稿 篇3
人與動物,都是鮮活的生命,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都有權利在地球媽媽的懷抱下自由生息。
就像瑞士的鳥兒,它們同人類般自由生息,在這里沒有人提籠打鳥,欲把天下珍奇鳥類都關進自家籠中獨賞。從日內(nèi)瓦湖的白天鵝到森林里的黑烏鴉,都有人投喂食物,從未聽說有偷捕、濫殺的行為。這里的鳥兒常常停落在公園的草坪或是長椅上,與人類朋友一起共度美好時光。這些自由生息的鳥兒,一點兒也不害怕人,因為日內(nèi)瓦人把整座城市都營造成一個鳥兒的樂園,公園里、小湖邊、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人與鳥兒和諧共處的美麗畫面。
可是,在我們祖國大地,去恰恰相反。有的國人實在自私,把各種異鳥關在家中獨賞,以挑逗甚至傷害它們?yōu)闃。偷捕和濫殺國家珍稀動物的事情頻頻發(fā)生,鳥兒一聽到人類的聲音便一哄而散,它們在恐懼、在悲痛、在苦苦哀求!乞求人類留它們一條生路,求人類不要再折磨、傷害他們,求人類施予它們一個能自由生息的樂園。
是的,在這些人看來,動物就是人類的玩物,它們沒有生命、沒有思想、沒有感情,就是用來供人類玩賞,想要就要,想拋棄就拋棄,想折磨就肆意折磨。不,我們錯了,我們不要做一個殘暴的中國人,不要做一個被世人嘲笑的中國人,讓我們一起保護動物,一起為動物營造一個動物自由生息的樂園!
說來,我也有些慚愧:我也曾經(jīng)養(yǎng)過一只鳥,但幾年后,我便把它放了。我放飛它,并非是拋棄它。因為它原本就屬于大自然,它既然不喜歡在籠子里不愁吃喝的生活,就應該飛離鳥籠,去外面的世界,尋找它向往的生活。因為,它真正的家畢竟是大自然。這也和人類一樣,長大了,就會掙脫生活的枷鎖,沖出家庭的牢籠,去更大更精彩的世界闖蕩,去獨立地生活。這是一個成長、進步的關鍵。我雖然擔心、思念它,卻不能耽誤它。
我希望每個中國人乃至每個地球母親的孩子,都尊重動物,保護動物,為它們建設一個自由生息的樂園,營造一片遼闊的藍天!
動物演講稿 篇4
指猴又叫絨猴,和它的名字一樣,指猴只有人的一根手指差不多大小。指猴的身高10—12厘米左右,重約80—100克。最大的也不過35厘米左右。它尾巴又長又蓬松,一般可達20—35厘米,就像一把小掃帚。
指猴喜歡棲息在雨林中,白天藏身于巢窩中睡覺,夜間單獨或成對出來活動。那么指猴又是如何覓食的呢?入夜了,隨著一聲聲“唉唉”的叫聲,詭秘的指猴出動了,獵取樹縫中的小蟲是指猴得心應手的把戲,開始,輕輕沿著樹干行走,鼻尖緊貼樹皮,當聽到或嗅到什么,便停下來凝神觀看,繼而便猛烈地掘咬樹皮,用它特有的手指摳樹干中的蟲卵,直到挖出隱藏著的蠐螬,然后,伸出指頭,把蠐螬壓扁填入口中。指猴主要以各種水果、堅果和昆蟲為食。由于指猴最喜歡吃樹皮下或枯樹上蟲卵,幼蟲,小甲蟲,它的進食習性,頗像樹木醫(yī)生--啄木鳥,因此起到了啄木鳥的作用。所以在離馬達加斯加島很近的非洲大陸有啄木鳥,這里則被指猴所代替了。
母絨猴孕期為140~150天左右,每胎1~3仔。狨猴家族里,雄狨猴充當著“賢夫良父”的角色。雌狨猴生下子女后,只在喂奶時抱上它們一小會兒,照料孩子的工作全落在雄狨猴身上。雄狨猴會為小狨猴清洗身體,等到小狨猴不再吃奶時,它還會親自喂小家伙們進食
現(xiàn)在絨猴棲息環(huán)境的縮小、惡化和人為的捕獵是使這種動物致危的主要因素。由于此種猴類進化至此仍然帶有原始的面貌及生活特征,所以極為稀缺。狨猴在整個猴類家族中,在全世界范圍中僅僅只有十幾種。許多馬達加斯加人認為指猴會給他們帶來惡運。如果看到一只指猴,他們會立刻把它殺死。另外,指猴賴以生存的雨林遭到了砍伐,所以它們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瀕危動物!
動物演講稿 篇5
同學們:
早上好!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guī)定,每年十一月為全國“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傳教士圣·弗朗西斯就倡導在每年的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為了紀念他,人們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會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愛護動物的各種活動。
人類進化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我們身邊的動物。不幸的是,隨著城市的擴張、環(huán)境的污染、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無度開采,動物的家園被侵犯了,它們的生命正受到威脅。從娛樂項目中作為活靶子的野兔,到身體里永遠插著管子被活取膽汁的月牙熊;從頃刻間轟然倒下的百年老林,到可可西里依偎在母親尸體旁取暖的小藏羚羊……無不記著人類對動物、對大自然犯下的罪行。第一范文網(wǎng):
在這個孤寂的星球上,動物是我們的芳鄰,大自然是我們的家。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就是愛護我們自己。同學們,一個人保護動物的能力有限,如果大家聯(lián)合起來,力量就會無限!讓我們每個人從“不吃野生動物;做動物的好朋友,不殘害動物;用實際行動宣傳和落實動物保護措施;對殘害動物的行為予以譴責和舉報”做起,以實際行動去撫平動物們流血的創(chuàng)口;構筑一頂屋檐,為那弱小的生命擋風遮雨;生出一對翅膀,插在地球背上,讓她能夠飛翔!
同學們,讓我們提高自己的生態(tài)道德文明意識,為進一步營造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良好氛圍而努力吧!
動物演講稿 篇6
我認為在3月15日至20日應該設立一個保護動物節(jié),因為我在新聞上看到有許多人濫意捕殺動物,使得好多動物死于非命,所以我想設立這個節(jié)日。
在這個節(jié)日里,每一個人都不能捕殺動物,即使他是依靠捕殺動物來維持生計的,也不能違反規(guī)定,不過,國家會給予他們相應的補貼。而且如果看到有動物遇難,我們絕對不能袖手旁觀,見死不救。大家還要在森林里尋找捕獵的人,并且還要制止他們。如果抓到違反規(guī)定的人,可以上報警察叔叔,讓他們來處置,獎罰分明,來激勵更多的人參加這項活動,使得我們可以更好的保護動物。
我作為一名青少年,會組織同學們一起,穿上模仿動物的服裝,走上街頭,貼上保護動物人人有責的標語,讓更多的人來一起保護動物。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有了保護動物節(jié),不但可以挽救許多瀕危動物,使得它們的物種得以延續(xù),而且生物鏈也不會受破壞,所以我們要鼓勵更多的人參與保護動物。
動物演講稿 篇7
“重慶市大巴山動物園的珍惜瀕危動物―五只大熊貓患上了離奇絕癥需送國外搶救治療,請同學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那正要踏進死神殿堂的動物們吧!”第三節(jié)課間休息時,廣播里傳出動員大家出動的號召。
聽到廣播號召,同學們?nèi)齼蓛稍诮淌易h論起來,這時,只見班長杜鑫走上講臺,大聲對我們說:“同學們,保護珍惜動物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大家都把平時的零用錢捐獻出來,為搶救大熊貓做一點貢獻吧!”大家聽了,齊聲擁護。班長到座位上拿出筆記本,就開始紀錄同學們捐款了。同學們一齊圍了上來,手里拽著一元、二元、五元的鈔票,爭先恐后地遞給班長。班長的周圍被圍得水泄不通,不停地收錢,記載,一會大顆的汗珠開始從太陽穴順流而下,汗珠最后降落在等記的課桌上。
下午第一節(jié)課的上課鈴響了,老師來到課堂看到了同學捐款的場面,靜靜地觀看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捐款登記完了,老師對我們說:“一會兒,學校將要舉行捐款儀式,我們到操場上集合,請大家遵守秩序。”
全校同學們都來到操場上,主席臺中間矗立著一個捐款箱,校長簡單介紹后開始進行捐款儀式。校長,老師們依次走到捐款箱,投進了捐款,各班的班干部也帶著全體同學的心愿走上捐款席,用一張寫著多少錢,捐款慢慢地投了進去,同學們默默地注視著,臉上充滿了自豪。
“一年級一班捐款125元……五年級六班捐款145元……總收到捐款4千多元,感謝同學們的愛心!”校長宣讀完畢,操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次活動,讓我感到,我們要充滿愛心,因為只有愛能創(chuàng)造奇跡!
動物演講稿 篇8
親愛的廣大民眾們:
看著鳥兒在天空飛翔,看著魚兒在水中遨游,也許你會認為世界上的動物很多吧!但你是否知道,已有很多動物頻臨滅絕,如:古樸國寶的大熊貓、仰鼻藍面的金絲猴、東方之珠的朱鹮、被稱為長江奇獸的白鰭豚.....你們不要以為我是“危言聳聽”不信的話,我來告訴你們吧!
就拿印度洋毛里求斯群島上生活的渡渡鳥來說,由于他們身上的肉鮮美無比,所以遭到人類大量的捕食,因此在十七世紀就已滅絕。如果當時人類有保護動物的意識,渡渡鳥就不會滅絕。還有在我國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因為它具有的皮毛非常柔軟,舒適,所以被人類用來織成華麗的衣服。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藏羚羊就頻臨滅絕。人類對動物肆意的捕殺,一方面造成了動物對人類敵意的不斷增強,一定程度上破換了動物與人類的友好關系,另一方面造成了動物的大量減少。事實上,一直以來,人類殘害動物的行為一直沒有停歇過。所以你想,這么做能不引起動物的憤怒嗎?怎莫能讓動物不停身而出,奮起反擊呢?這也造成了動物攻擊人類的重要原因。
動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他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動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造成生態(tài)嚴重的不平衡,所以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平衡使世界便得更美好吧!
動物演講稿 篇9
在地球上,除了人類,還有什么呢?沒錯,還有動物?蓭啄晗聛,動物的數(shù)量逐漸下降。人類有沒有把動物當朋友看呢?
動物和人類應該是好朋友,可為什么動物會和人類為敵呢?是因為人類沒有把動物發(fā)在眼里。比如奶牛。人類用奶牛生產(chǎn)奶牛,可等奶牛沒有奶的時候,人類就會把奶牛殘忍地殺死。奶牛沒奶時,不會將它放生嗎?奶牛也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啊!近幾年的“鼠疫、艾滋病、瘋牛病、禽流感”,這些都是動物們奮起反擊的預兆呀!難道人類還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嗎?我們的祖先就是高級動物呀!如果人類再不制止這種濫殺動物的行為,是對我們的地區(qū)母親沉重的打擊呀!
我們現(xiàn)在不要再破壞動物的家園,這樣動物們就可以安心繁殖后代。朋友們,還動物們一片蔚藍的天空,讓小鳥自由地飛翔;給動物一片綠草地,讓牛羊歡快地奔跑;還動物一片汪洋,讓動物無憂無慮地暢游海洋之中。也許,這樣可以安撫動物們受傷的心靈。動物原本不壞,只是人類破壞它們的家園,這些只是它們對人類的“報復”而已。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保護動物吧!
動物演講稿 篇10
地球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1998年長江水災舉世矚目,除了氣候反常、降雨集中等自然原因外,還暴露亂砍濫伐、水土流失、人口眾多、圍湖造田等問題,而我認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是科學技術助長了人的貪婪,助長了人無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的欲望。
人向往吃好、穿好、住好的愿望是與生俱來的,是從原始社會延續(xù)到未來的永恒主題。對于中國古人向往的富裕生活莫過于天天有肉吃,身穿絲綢馬褂,能住深宅大院、出門做轎子,再有錢不過修個私人林園。然而當西方文明沖擊中國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汽車、火車的便利,機槍、大炮的威力,電燈、廣播的魅力。我們能夠拒絕西方的基督教,拒絕西方的民主與法制,拒絕西方的音樂與美術,我們卻無法抵抗科學技術帶來的物質(zhì)誘惑。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狠批資本主義一切的時候,人們還是要用電燈照明,用廣播來傳達毛澤東最新指示,毛澤東到各地視察還是要乘火車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開始了現(xiàn)代化過程,現(xiàn)代化包含多層意義,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講,首先就是提高物質(zhì)生活水平,也就是在吃飽穿暖之后還有冰箱和彩電,有了電風扇后還想要空調(diào),有了自行車后還想要小汽車,這提高的部分離開了科學技術能行嗎?經(jīng)濟學有句名言:“供應創(chuàng)造需求。”冰箱、彩電、飛機、計算機……,若不是科學技術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國古人做夢都想不到。
就以富裕生活最基本的條件能源來說,四十年代美國平均每人消耗的能源按人力來算,相當于150個奴隸,七十年代初美國人均能源消耗達到400個奴隸,機器代替了人力。生產(chǎn)和開動機器都少不了能源,電能主要來自于火力發(fā)電,燃燒煤炭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是造成溫室效應和酸雨的罪魁禍首,燃煤還向周圍環(huán)境排放大量廢水和爐渣。盡管如此,人們越來越離不開“能量奴隸”。再以汽車為例,美國九十年代生產(chǎn)一輛轎車需要1000公斤鋼鐵,100公斤塑料,鋼鐵和化工既是能源密集型產(chǎn)業(yè),又是重污染產(chǎn)業(yè),汽車上公路還要排放廢氣。再看長江水質(zhì)逐年惡化,攀枝花、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經(jīng)濟發(fā)展最快的沿江5大城市,在長江干流形成的污染累計長達500多公里。長江每年接納的廢水已達 200億噸,其中工業(yè)廢水占比例最大、危害最甚。美國著名的科學家說:“我們最為之慶賀的技術上的成就——汽車、發(fā)電站,就總體而言的工業(yè),甚至就是現(xiàn)代城市本身,從環(huán)境角度上看,都是失敗者。”
美國副總統(tǒng)戈爾在《瀕臨失衡的地球》一書上認為,世界的文明和地球上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沖突的三個最主要原因是:人口爆炸、科學技術革命、自然觀的改變。其實科學技術首當其沖,本世紀人口爆炸主要是由于醫(yī)療水平提高,自然觀的改變更是由于科學技術提供人類利用、征服大自然的手段。1984年有人計算,過去的120xx年,交通速度提高了102倍,能源提高103倍,控制疾病能力提高102倍,人口增長速度提高103倍,通訊速度比一千年前提高了107倍,技術的加速發(fā)展,導致自然資源的加速消耗,導致生態(tài)破壞、環(huán)境污染加劇。據(jù)1971年康芒納估算,美國在1946年至1968年間總的污染水平提高了200% 至1000%,同期人口增長水平為43%,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增加了59%,后兩者都不足以說明污染的大量增加。他又研究具體商品增長情況,發(fā)現(xiàn)合成有機化學物質(zhì)、羊毛和紙漿、電力、汽車、水泥、塑料增長特別快,最后的結論是技術變化是環(huán)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后來的科學的長足進步,從生存這個目的來看是無用的東西。而且科學的進步甚至很容易招致人類的自亡。”
科學技術掌握在人的手里。同樣,利用科學技術我們可以減少污染、可以治理長江,可以對自然資源進行長遠規(guī)劃,而這一切由于短期內(nèi)只見投入不見效益,只見付出不見回報,要讓個人、工廠企業(yè)和地方部門自覺地保護生存環(huán)境幾乎是不可能的。今年長江大堤多次發(fā)生滲漏、管涌、滑坡,甚至潰口,根本原因不是我國技術水平落后,而是有關部門不重視,資金不到位,缺乏法律和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機制。另一方面即使西方發(fā)達國家保護環(huán)境比我們做得好,但仍然有臭氧空洞、溫室效應、危險廢棄物、生物多樣性喪失等難以解決的環(huán)境問題?磥砑词褂懈鞣N政策和法律,依靠科學技術也只能解決部分環(huán)境問題。
沉思長江水災,我沒有砍過長江上游的一棵樹,沒有在圍湖造田中填過一鍬土,沒有貪污過水利建設的一分錢,可是我就沒有任何責任了嗎?我家里有冰箱、彩電、洗衣機,我出門乘過汽車、火車和飛機,如果十二億中國人都過上我的小康生活,自然環(huán)境會怎么樣?長江流域的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占全國的40%,我的富裕 恐怕一部分就來自于長江流域的生態(tài)破壞和污染,我購買的書籍和報刊可能部分就來自長江流域被砍伐的森林。從自然資源消耗來看,如果全世界的人都達到美國人的生活水平,至少需要 20個地球。
我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無人愿意放棄鋼筋水泥的樓房,搬回到茅草屋里;無人愿意放棄電燈,靠篝火度過漫漫黑夜;無人愿意放棄汽車,而以兩腿或騎著驢趕路。不僅如此,絕大多數(shù)人是有了基本滿足后還想有更好、更多的科技產(chǎn)品,按照佛教的說法,人心是空的,永遠填不滿。而這一切的物質(zhì)享受都要付出環(huán)境的代價,一位美國人說:“我們遇到了敵人,這個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我們砍伐原始森林,我們向長江傾瀉污水,我們向天空排放滾滾黑煙,這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這是人民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當我們終于榨干了黃河,終于逼瘋了長江,終于把淮河染成黑色,我們?nèi)匀辉谧非髥我唤?jīng)濟增長指標,不顧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大氣和森林,這種增長能維持多久?如果肥沃的土地都變成沙漠,如果空氣中充滿有毒物質(zhì),如果河流污濁得連魚都無法生存,那么我們生活的意義何在?我們生存的根基何在? 圣雄甘地說:“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保護動物,是我們?nèi)巳硕家龅降,許多人任意去獵殺動物,雖然現(xiàn)在的人都說要保護動物,但是還有很多頑固的人不聽,繼續(xù)獵殺動物,人類拿動物來觀賞、賣錢,用獸皮做大衣……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是一只動物,卻遭到了人類的獵殺,你會怎么想,你愿意嗎,你愿意被獵殺嗎?你絕對不愿意,有些人說:“我又不是動物。”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動物們會怎么想嗎?現(xiàn)在人類大量捕殺動物,動物會甘心嗎?不,不會,永遠不會。它們不愿意死在人類手里。它們愿意被你們獵殺嗎?不,它們有一千個不愿意,一萬個不愿意,一億個不愿意……
有些人雖然知道怎樣去愛護動物,可是他們只會假惺惺地去教育別人,而自己卻照樣破壞環(huán)境,照樣興致勃勃品嘗野味。 就拿印度洋毛里求斯群島上生活的渡渡鳥來說,由于它身上的肉鮮美無比,所以遭到當時人類的大量捕食,在十七世紀就已告滅絕。但是如果當時人們有動物保護意識的話,就不會造成渡渡鳥的滅絕。
還有鯨,鯨不是讓你們隨意捕殺的,鯨是被殺掉一頭就死一頭的,不像小魚小蝦那樣多,如果我們把鯨殺掉了,那我們的子孫后代,他們不是看不到鯨這種動物嗎?
現(xiàn)在,有些動物已經(jīng)滅絕了,鱷魚雖然兇猛,但人類更兇猛。就是因為有些動物身上的器官具有突出的經(jīng)濟價值,由此成為被人類掠奪利用的對象,成為動物滅絕的主要因素。鱷魚長著銳利的牙齒,和碩大的食物胃口,我們都說鱷魚可怕,但鱷魚更怕人類,在人類的眼中,鱷魚皮可以制成行李箱,手提包,錢包,鞋等物品,所以鱷魚,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快要滅絕的動物了。
《金色的腳印》,這篇文章講了正太郎家捉來了一只小狐貍,兩只老狐貍想盡辦法就救出小狐貍,正太郎很同情小狐貍,他偷偷地給老狐貍投送食物,于是,他們之間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系,后來兩只老狐貍救了正太郎,最后,小狐貍回歸了大自然,兩只老狐貍是多么高興!這篇文章贊美了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系,也展現(xiàn)了動物之間的濃濃親情。我們就要向正太郎學習,他幫助動物,動物也救了他,這樣不是很好么?為什么人們還是要捕殺動物呢?
在此,我呼吁人們,不要再破壞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不要再亂殺一禽一獸,不要再殺害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好自然界中的一個個生靈。消滅動物,就是在消滅人類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動物全都消失了,那人類還能生存嗎?要保護動物,珍惜這自然界里的每一個生靈吧。
朋友們,動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它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它們的生衍死滅與我們?nèi)祟惖纳钍敲芮邢嚓P的。動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chǎn)生嚴重的不良后果,造成生態(tài)嚴重不平衡,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遭到破壞。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動物,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吧!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