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華少年演講稿(精選3篇)
我是中華少年演講稿 篇1
泱泱大國,悠悠歷史,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
拳拳之心,殷殷報國,華夏之兒女千古傳承!
走過耕耘的日子,走進收獲的季節(jié);走過昨天的坎坷,走向明天的希望,年輕的人民共和國敲響那一排銅制的編鐘,渾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韻由遠及近,傳閱五千年悠悠歲月和62載繽紛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陽,海之濱,泛起層層漣漪,響起陣陣回聲,在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凝結(jié)一個主題:祖國,你是我們偉大的母親。濃縮你歷史的長卷,自豪你嶙嶙魏晉風骨,巍巍盛唐氣象,咚咚鼓震天地,獵獵旗卷樓蘭,滿江紅,金縷曲,黃鶯兒,桃花扇,篇篇揮就時代的沉思,字字銘刻歷史的圣壇。久遠的文明熠熠生輝,如顆顆鉆石,在歷史的長廊鑲嵌。你是一粒種子,深深植于我們的靈魂。當我從沉睡中醒來,我知道,我必須用生命的養(yǎng)分把你澆灌,因為你賦予了我們一縱與你一樣高貴的靈魂:中國!
繼承愛國傳統(tǒng),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發(fā)展的一種基本精神,是有國有家者的一種情感和道德準則,是一種國魂。同時,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有著具體的對象、內(nèi)容、形式。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上,愛國主義傳統(tǒng)源遠流長,其表現(xiàn)形式廣泛,諸如保持民族氣節(jié),捍衛(wèi)國家尊嚴,維護領(lǐng)土完整,心懷天下,眷戀母邦,憂國憂民,為民請命,勇于革新,振興中華等等。
“中國”不止是一個地理理念,“中國”更是一個文化實體,她不僅僅代表這近千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不僅僅是名山大川,名勝古跡的代表。他還代表著一個有著獨立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政權(quán)的民族,同時也是深邃的、神秘的東方古文化的代表。中國古人的愛國表現(xiàn)在將文化的統(tǒng)合和認同視為善治的根本,所謂王道實現(xiàn)的極致。與世界上其他古文明相比,中華文明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數(shù)千年綿延不絕,以至于今天世界上仍有很多人希望從中國文化中找到怎樣使自己的文化更加長久的智慧。西周產(chǎn)生的周禮是中國底層文明,塑造了中華文明的原型。中國古代愛國主義也充分地體現(xiàn)在古人對中國哲學精神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他們不斷努力,借鑒和汲取外來文化,但是,一定要使之中國化,這鑄造了“文化中國”作為文化實質(zhì)的理念骨架。跟現(xiàn)代人相比,現(xiàn)代人同樣借鑒和汲取外來文化,但是在借鑒和汲取的同時,我們的年輕人被西方化了,失去了自我,甚至失去了靈魂,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兒。迷失自己,很容易喪失尊嚴,那么這無疑要與愛國主義精神背道而馳。所以,很多青年,少年需要警惕,需要及時的迷途知返。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是家、國同構(gòu)的,國君為國家代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難就是家仇,“忠君”是大義,所以,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屈原、岳飛、文天祥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忠君”甚至“愚忠”的思想意識。可是,這并不妨礙他們成為愛國者。古代愛國主義,表面上可能出現(xiàn)各種特殊的原因和動機,但是從本質(zhì)上講,我們的評判原則是:不管出于何種原因,如果它實際上維護了中華民族、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文化的存在和綿延,那也就屬于愛國精神和行為。
梁衡先生有一篇散文叫《把欄桿拍遍》,在文中梁先生對辛棄疾評價到:本來是以身許國,準備血灑大漠,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脫離戰(zhàn)場,再無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山,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只能熱淚橫流。辛棄疾的一生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著血和淚涂抹而成的。我們今天讀其詞,總是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遍遍地哭訴,一次次地表白?偼涣怂窃谙﹃栔蟹鰴谶h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一直欣賞有熱血的男人,一直崇尚著“男兒生當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的豪情和豁達,一直欽佩著“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灑脫和浪漫。年輕的共和國還沒有統(tǒng)一,昔日叫囂的困獸還在犯我尊嚴。
海子有一首詩——《祖國,或以夢為馬》,在詩中,海子用浪漫的文字抒發(fā)了自己的愛國情——萬人要將燈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或高高舉起,此火為大,開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國,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我陶醉于詩歌本身的浪漫時,我陶醉于海子那種對祖國深沉的愛!作為一名中國青年,我們渴望這樣深沉的愛,我們也應該這樣深沉的愛!
我們常說自己怎么怎么愛國,當危難到來的時候我們多么多么的團結(jié),多么多么的勇敢。我告訴你,那不叫愛國,不要把愛國當做是你到了什么時候必須要盡到的什么責任,愛國是你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點都必須要盡到的義務。愛國主義是一種民族精神,是弘揚民族文化,捍衛(wèi)民族尊嚴的體現(xiàn)。很多青少年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理解愛國主義,甚至有很多人從思想到行為上都與愛國主義背道而馳。梁啟超先生的《中國少年說》如是提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v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愛國是渴望,愛國是好奇,愛國是激情,愛國是夢想,讓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譜出美妙的樂章,當我們不再年輕的時候,我們會自豪的說這是我們年輕時走過的地方。當萬物凋零,碎裂,生命絕跡,墮滅,這些宏大的木門將被禁錮。當心臟化作一座洋溢著鮮血的墳墓,靈魂迷失于希望,凝為凄冷陰詭的軀殼,當桀驁之聲沉寂,依然絢爛的火焰即將化作灰燼,我的祖國,你依舊美麗而貞潔。曾經(jīng)心里埋藏的繁華與霓虹依然頹廢,看繁華落盡;打開久鎖的心扉,理想依舊在白骨中屹立。
最后,請允許我,在這個時刻,靜靜地佇立,然后,面朝國旗,肅然,敬禮!
我是中華少年演講稿 篇2
翻開了那一頁:
聽,我聽到了九曲黃河的澎湃。
看,我看到了莽莽昆侖的壯觀。
想,我享受了五月端陽,心隨龍舟把詩魂追趕,享受了八月中秋,借皎皎圓月遙寄思念。
聽著,看著,想著,我仿佛就置身于此景此物身邊,與它們共訴心聲。
那一句“少年要譜寫中華更璀璨的詩篇”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站在歷史的腳下,我看到了未來,中華少年,正譜寫著一個新的時代,這里有永遠飛翔的和平鴿,這里有不斷進步的科技,這里,更有中華少年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憧憬。
聽聽“從巍峨峻拔的高原走來,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蓮;從碧波環(huán)抱的寶島走來,我是海風中的一只乳燕”。我體會到了中華少年應有的純潔,勇氣,樂觀。“炎黃子孫,中華兒女,黑眼睛黃皮膚,不改的容顏。”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是中華的兒女。黑色的眼睛讓我們看清未來是一片光明的,黃色的皮膚使我們在辛勤的農(nóng)田里不怕陽光的暴曬。這是中華,我們的祖國賜予我們的,當我們擁有那一刻起,我們就是中華少年,祖國的未來。
中華母親,母親!她為我們承受了千災百難:在圓明園里,我看到了侵略者兇殘的剝奪著中華母親的肉身,我看到了母親在哭泣;在絲綢之路上,我看到了中華母親的孩子正在一個個被突如其來的沙塵暴埋沒了生命,我看到了母親的心在淌血;在世界大戰(zhàn)上,我看到了中華母親的身軀被洋槍彈片侵蝕,我看到母親的淚已干涸……
再多的傷害,母親扛了下來,她依然懷著希望活著,當嫦娥三號登月,我們歡呼,我們?nèi)杠S,因為我看到母親的心愿沒有落空;當20xx年上海世博,我們震驚,我們沸騰,因為我看到母親的心愿正盡情地燃燒著。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這些,這些,都代表了中國,代表了那五十六朵鮮花,代表了地圖上那只威風凜凜的雄雞,代表了祖國的花朵——中華少年!
我是中華少年演講稿 篇3
七、八月的太陽火辣辣的,曬得人汗流夾背,要去運動吧,可是誰能愿意呀,不去運動吧,不鍛煉身體又不行。
那樣怎么辦?游泳呀!既能鍛煉身體,還能讓你好好的涼快一把呢!這不,“叮鈴鈴”約我去游泳的電話響了。
下午四點半我準時來到了游泳池,我們游了幾圈后便開始玩“萬里追擊”的游戲,由我去追陳敘同、楊益超、魏冬帆,我在游泳池里搞追擊可是有絕招,先想辦法把他們趕到水里去,這樣他們就失去了主動性,他們不可能永遠呆在水里,他們要上岸,要上岸就必須游到岸邊,而我在陸上走,總比他們在水下游要快,等他們游到岸,想上來時,我早就在那里“恭迎大駕”了。他要上岸,肯定被我抓住,他就只有繼續(xù)呆在水里,因為在水里就必須游泳,時間一長,便會累的喘不過氣來,最終只有投降。
玩完游戲后,我們開始比賽花樣跳水,陳敘同先來了一個鈴瓏漫水,楊益超又跳了一個鐵樹開花,然后魏冬帆用盡全身之力來了一個泰山壓頂,最后我的山崩地裂贏得了陣陣喝彩之聲。當我要再一次展示我的拿手好戲之時,陳敘同、楊益超和魏冬帆他們也沒閑著,趕緊把頭伸入水中,要親身感受一下這山崩地裂的力量。
“哇,好厲害!”當他們親身感受到后,用贊許的口氣說出了這句話。當時我聽到后非常高興,連忙又跳了好幾個。正在我們高興之時,陳敘同的爸爸突然向我們“襲”來,他要陳敘同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再游幾圈,陳敘同正玩得高興哪里愿意啊!結(jié)果惹怒了他的爸爸,他生氣的說:“游不游?不游今天家里沒你飯!”無奈,陳敘同只得從命。游完后起池鈴響了,我們穿好衣服,約定明天再來,然后依依不舍的分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