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責任心演講稿(通用5篇)
愛心與責任心演講稿 篇1
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最近,湖北文理學院(原襄樊學院)大二學生“程威”的名字被人們廣泛傳頌,程威在母親身患癌癥后打工救母、背母上學、休學侍母的孝心真情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人。
程威是谷城盛康人。1992年出生,5歲時父親因礦難去世,接著,一場暴雨又將家里的房屋沖垮。程威從小隨打工為生的母親王小紅在外租房上學,相依為命。
20xx年10月,王小紅檢查患有癌癥,需立即手術(shù)。為不影響兒子高考,她拒絕手術(shù),隱瞞病情,返回谷城治療。當程威知道母親的病情后,抱著媽媽嚎啕大哭,“媽媽,你不要擔心,一切有我,一切有我。”高考一結(jié)束,程威立即赴安徽打工,他要掙錢為母親治病,去年9月,程威考入湖北文理學院,辦完入學和助學貸款手續(xù)后,他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把媽媽接過來,邊學習邊照顧媽媽。
今年下半年,王小紅的癌癥進入晚期,到了臨終關(guān)懷階段。程威決定,休學回家,陪母親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在休學侍母的過程中,程威每天早上5點起床,準備好飯菜,喂母親吃早飯后,他趕到縣城打工,中午趕回家伺候母親吃飯、上廁所,再返回縣城上班。為節(jié)省3元錢車費,程威每天步行20多公。為了哄媽媽開心,程威在媽媽面前都會保持笑臉,陪媽媽聊天。
程威的母親于11月1日晚不幸去世,程威同學愛心孝母,感天動地,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作為襄陽五中的學生,我們的家庭環(huán)境、成長道路、人生經(jīng)歷與程威同學各不相同,但程威同學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心、孝心、責任心,值得每一個人學習。應當肯定的是,我們五中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父母關(guān)心、體貼、愛護,知道用自己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和學習進步感恩父母,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在上五中后,長大了,懂事了,愛學習了,知道心疼父母了。今年高一開學后,我接觸了許多新生家長,也是這樣反映的。
但我也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個別學生對父母只知索取、指手劃腳、頤指氣使的行為,F(xiàn)舉幾例:
一次,在學工處門前,一個學生對著電話大吵大叫,嘴里還有“老子”之類的不干凈言語。我從旁聽出大概,他媽媽沒有按時把飯送到。我問他對誰發(fā)脾氣,他理直氣壯地說他媽媽說好了幾點鐘把飯送到,今天又沒有按時送到。我對他說,你媽媽沒有按時送飯,肯定她的困難和原因,現(xiàn)在不正在往學校趕嗎。再說,你作為一個高中生,沒有任何理由強迫你媽媽為你送飯,你學習首先是為你自己,你不是你們家里的大英雄。
有一次,一個學生在校嚴重違紀,我把這個學生和他的父親找到我辦公室談話,家長在外地打工趕會來處理孩子的事,盡管文化水平不高,但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很配合,通情達理。然而,在談話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讓我震驚的一幕:當家長張口說話時,這個學生站起來,瞪著眼睛,指著他的父親說:“你給我閉嘴”!這樣的表現(xiàn)不配作五中的學生。
有一個家長,很關(guān)心孩子的成績,每次大考后都要找我了解孩子的成績,總希望下次進步多少名,考入重點大學。但每次查完成績后,我會對家長講,希望還要過高,依現(xiàn)在的成績,不要說一本,二本也沒有把握。我找到老師了解情況,得知這個學生心思不在學習上,手機換了一部又一部。我對家長說,不要給孩子經(jīng)常換手機,高中生帶手機有害無益。你們家條件越好,越要培養(yǎng)孩子的樸素品質(zhì)。家長委屈地說:劉校長,你不知道情況,我們是普通人家,收入微薄,買手機是被迫的,看到別人有了高檔的手機,回來就要,我們是沒有辦法呀!
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家長,我知道他家庭比較困難,但在外為孩子租住了房子。我對他講,孩子在學校過集體生活未必是壞事,家長不要過度護呵。一方面加重了經(jīng)濟負擔,一方面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原因很簡單:照顧過度了,斗志減退了;脫離群體了,氛圍沒有了;休息安靜了,獨學無友了。家長說,我們家沒有這個條件,但孩子多次說不愿意住集體寢室,我們也只能克服困難將就孩子。我還了解到,有的學生以不上學相威脅,逼迫家長租房子。
這些極端的例子,盡管只是個別少數(shù)人的行為,但它卻是實實在在地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試想,一個連父母都不尊重、不體貼、不理解的人,哪里還談孝心、愛心、責任心,將來怎擔大任?
同學們,學校號召向程威學習,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做一個有孝心、愛心、責任心的人,就是要立足現(xiàn)實,從我做起,用自己的進步和表現(xiàn)讓父母欣慰,讓父母放心。這里,我對同學們提出“四K”希望:
第一:刻苦。我們今天的努力是為明天打基礎。要打牢基礎就必須刻苦。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天才出于勤奮。從智力上講,人與人之間差別不大,學習上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學習的態(tài)度,即刻苦精神。我多年觀察,有的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不是去努力克服,而是不斷尋找退路和“捷徑”?梢杂萌角鷣砀爬ǎ焊咭贿M校信心滿滿,學習時遇到困難,就開始放棄某些學科,把退路和“捷徑”選在高一后的文理分科,這是第一步。高二文理分科如愿以償,躊躇滿志。當進入課程學習時,發(fā)現(xiàn)不如想象的那樣,不下苦功成績還是不理想,于是再為自己找退路和“捷徑”,選擇特長和專業(yè)生(我這里無意貶損有特長的學生選擇特長之路),這是第二步。當進入特長和專業(yè)學習時,發(fā)現(xiàn)也不是想象的那樣,不下苦功仍然不行,但又不愿吃苦,于是聽天由命,隨波逐流,這是第三步。這些學生的教訓告訴我們,尋找退路是沒有出路的。在成功的道路上唯有鍥而不舍,刻苦努力。
第二、科學?茖W的態(tài)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戰(zhàn)略上藐視困難,戰(zhàn)術(shù)上不放過一個難點。如“兩先兩后”原則,即“先預習后上課,先復習后作業(yè)”。如我校多年行之有效的“五環(huán)式學習法”等。
第三、克制?酥剖且环N意志,一種品質(zhì)。一個克制力強的人,也往往是生活的強者和自己命運的主宰者。因為克制,才能抵御各種不良誘惑;作為當代高中生,我們每天都被包圍在各種誘惑之中,吃喝穿戴、名利虛榮、網(wǎng)絡游戲、哥們義氣等等,為什么有的同學撿到校園卡就去惡意消費?為什么有的同學父母每月給五六百元錢還不夠花,見到別人的名牌衣服和鞋子就據(jù)為已有?為什么有的同學半夜三更跳墻外出進入網(wǎng)吧?為什么有的同學遇點小事就要“逞強斗狠”?這些都是缺乏修養(yǎng),經(jīng)不起誘惑,沒有克制力的表現(xiàn)。弱者任思緒控制行為,強者讓行動控制思緒。我希望同學們學會克制,成為強者。
第四、課外。今天的學習是指向未來的。要適應未來的要求,同學們必須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努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因此,我們在努力學習課堂知識,打好文化課基礎的同學,要綜合利用好課內(nèi)和課外兩種資源,積極參加課外活動、鍛煉、實踐,努力培養(yǎng)自己多方面的興趣愛好,使自己變得更儒雅、更博學、更陽光、更健康。
最后,我預祝同學們在期中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愛心與責任心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教師要有愛心、責任心》。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么呢?”我將毫不遲疑地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自我犧牲。
“愛”與“責任”,二者其實是分不開的,“愛”是責任的體現(xiàn),而“責任”是愛的化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也辦不好教育。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學生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guān)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師愛即嚴慈相濟的愛,是只講付出,不計回報地愛,是無私廣博的愛,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勇于承擔責任的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國家的繁榮富強最根本要靠教育,要靠有愛心和責任心的教師,愛心與責任心是教師的首要素質(zhì)。教師的責任感源于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及愿意獻身教育事業(yè)的堅定信念。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教師才會樂業(yè)、敬業(yè),也才能一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不論其職位高低,是無法在其所處的崗位上敬業(yè)奉獻的。教育部部長周濟提出:“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愛是無形的力量,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橋梁,是教育的推動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愛只是一個最淺層次的要求,而德則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要求。沒有公德,社會就會淪落,沒有師德,教育就會沒落——師德是愛,更是一種責任!如果沒有責任,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確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重任,那就辦不好教育,育不好學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
既然做“父親”,就要關(guān)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古訓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見,對學生的愛也要體現(xiàn)在嚴格要求上。
教師個人對學生影響所產(chǎn)生的力量,無論是什么樣的教科書、什么樣的思潮、什么樣的獎懲都代替不了的。
在學校,教師是學生的表率,是學生的典范,是學生的楷模,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有責任心的老師熱愛學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把自己的愛心、責任心無私的奉獻給學生!用愛心、責任心換學生的心!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愛心與責任心演講稿 篇3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經(jīng)?梢栽陔娨暲锢锫牭竭@首歌,旋律很舒緩,讓心沉淀。愛心,就是促使自己去幫助別人,在他人最需要一雙手的時候,你緊緊的去握住他,給他人溫暖。當看到別人能夠在你的幫助下度過難關(guān)時,你會由內(nèi)而外的感到開心,這會提高自己的價值觀。
其實愛心也不是要做一些驚天地的大事,而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按照自己的能力來做。比如你還小,可以養(yǎng)養(yǎng)小動物,照顧它們的起居,大一點可以去養(yǎng)老院慰問老人。當人你經(jīng)濟富?梢跃杩畹,那次的汶川大地震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那一張張凝聚著愛心的人民幣送到被洪水沖跨的地區(qū);那一箱箱救命的救命的濟糧,傳到了饑餓的災區(qū);那一句句關(guān)切的話語,溫暖了失去親人的痛苦之心。不管大事還是小事,只要做了就是一份心,都是值得別人尊重的!
還有孝心,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生的,都是它們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拉扯大,因為一聲爸媽,它們要為我們付出多少汗出和淚水,而他們卻從未抱怨過,一切只希望我們過得好不比別人差,所以我們必須去回報自己的父母。表達自己的孝心的方式也是有很多,在爸媽下班時遞上一杯熱茶,過節(jié)的問候,日常的關(guān)心,以及用自己優(yōu)異的成績等。其實父母也不在乎你送多么貴重的禮物,而是讓他們的心得到慰藉,如果一個人沒有孝心,他對誰都不可能好,不會順利立足于社會,所以想要創(chuàng)造好的成就也就難上加難。趁自己的父母還在,多拿出一點行動,最可怕的莫過于遺憾。
責任心也是人們常常說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責任,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責任就不同。有的人甚至會被責任拖垮,弄得狼狽不堪,有的人卻能得到他人的贊賞。我認為責任感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yè)成功與家庭幸福的至關(guān)重要的人格品質(zhì)。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式責任心。所以拿出我們的責任心。履行自己的義務吧,時刻提醒自己是生活的主人!
愛心與責任心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晚上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教師要有愛心、責任心》。
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
職業(yè)。教師既是一個光榮的稱號,又是一個崇高的使命,更有著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責任在里頭。有的人說教師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的人說教師像航燈,指明方向,照亮前程;也有的人說教師像春蠶,吃的是綠葉,吐的是銀絲。但我認為,教師更應該是學生的父母,為人父者、為人母者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啊?!除了那份愛,沉甸甸壓在身上的還有那教育孩子的責任!所以,為人師者對學生要有愛心,要有責任心。
“愛”與“責任”,二者其實是分不開的,“愛”是責任的體現(xiàn),而“責任”是愛的化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也辦不好教育。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學生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guān)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師愛即嚴慈相濟的愛,是只講付
出,不計回報地愛,是無私廣博的愛,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勇于承擔責任的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國家的繁榮富強最根本要靠教育,要靠有愛心和責任心的教師,
愛心與責任心是優(yōu)秀教師的首要素質(zhì)。教師的責任感
源于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及愿意獻身教育事業(yè)的堅定信念。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教師才會樂業(yè)、敬業(yè),也才能一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不論其職位高低,是無法在其所處的崗位上敬業(yè)奉獻的,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
教育部部長周濟提出:“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愛是無形的力量,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橋梁,是教育的推動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愛只是一個最淺層次的要求,而德則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要求。沒有公德,社會就會淪落,沒有師德,教育就會沒落——師德是愛,更是一種責任!如果沒有責任,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確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重任,那就辦不好教育,育不好學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親”,就要關(guān)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古訓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梢,
對學生的愛也要體現(xiàn)在嚴格要求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饑笑中有愛迪生”。是的,我們的學生中將有無數(shù)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我們將以滿腔的愛心賦予我們的學生。當學生們產(chǎn)生厭學情緒,我們動之以情,當學生犯了錯誤,我們曉之以理。我們每天都起早貪黑,因為我們當老師的都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顆純凈的種子,都會在教師愛的沐浴下,長成參天大樹,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吃苦受累,甘受其樂。
教師個人對學生影響所產(chǎn)生的力量,無論是什么樣的教科書、什么樣的思潮、什么樣的獎懲都代替不了的。在學校,教師是學生的表率,是學生的典范,是學生的楷模,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如杜甫詩句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藝術(shù)家常香玉在戲曲界是很有名的一個人,用現(xiàn)在的觀點看,她是一個有很強的敬業(yè)精神的人,她把她的愛、她的一生都投在了她的事業(yè)上,她常告誡她的弟子“戲比天大”。“戲比天大”放在我們教師身上就是“教書育人比天大”。
總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
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有責任心的老師熱愛學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把自己的愛心、責任心無私的奉獻給學生!用愛心、責任心換學生的心!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愛心與責任心演講稿 篇5
在人生的辭典里,"愛"一詞最為廣博而深奧,但在每個人愛與被愛的生活中,它顯得又是那么單純與具體。教育學生最好的方法是愛,因此有人說,教師的職業(yè)就是一種良心的職業(yè)。
是的,只有我們真正做教師的人才能體會到,教師的工作不能用簡單的時間和量來衡量,學生占據(jù)你的不只是時間,還有你的思想和靈魂。做了教師,才體會到什么是魂牽夢繞,多少次半夜醒來,夢境中全是圍繞著歡聲笑語的孩子們。
教育孩子,不如說是感悟生命的起源和蓬勃。在工作中,你面對不只是一個懵懂的小孩,而是他的整個家庭,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長環(huán)境,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們的成長還有他們的人生。
有人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老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有人說老師是甘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說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而我只愿做那一顆小小的鋪路石,靜靜地躺在泥土里,雖然它沒有水晶的純靜,沒有寶石的艷麗,沒有鉆石的光芒.我的目標只有一個,讓我的孩子們走在我鋪就的平坦而寬闊的道路上奔向遠方,觸摸幸福。
幸福是什么?也許我們記住了許多快樂的場面,可幸福卻是一種自己靈魂的問答。于是,我問我自己:你因為愛別人而幸福過嗎?
當然,我首先應該選擇將愛獻給家庭,但當我成了一名教師的時候,就像圣潔的白衣天使向南丁格爾以誠信起誓,我從此擁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yè),那就去愛你身邊的孩子吧,象寬容你愛人的小脾氣,和原諒你小孩的惡作劇一樣,去接納他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