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演講稿短(精選3篇)
小學一年級演講稿短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我的理想》。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是否為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
親愛的朋友們,聽完我朗誦的這一段《雷鋒日記》,你會有什么感觸呢?理想,顧名思義,就是幻想自己長大后能成為心目中認為偉大、高尚等職業(yè)的一種想象,簡單的說自己認為長大后的目標,長大以后的職業(yè)、工作。朋友,你的理想是什么?是否是為人民服務(wù)的理想呢?是否是為社會的進步而努力奮斗的理想呢?你的理想可能是一名誨人不倦的人民教師;可能是一名保家衛(wèi)國,站守在祖國邊疆的解放軍,還可能是一位維護社會治安而辛勤工作的人民警察,你要問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會堅決的告訴你:一名擁有白求恩精神、救死扶傷的醫(yī)生。
白求恩大夫曾在戰(zhàn)場上的手術(shù)臺工作時,占長曾向他請求向后方轉(zhuǎn)移,白求恩大夫卻說:“手術(shù)臺是醫(yī)生的陣地,戰(zhàn)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請你勸告別的醫(yī)護人員轉(zhuǎn)移,而我是絕對不能離開自己的陣地的!”是呀!白求恩大夫在硝煙彌漫、彈片紛飛的戰(zhàn)場連續(xù)69個小時給傷病員做手術(shù),連眼睛也沒有稍稍休息一下,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啊!有人說,醫(yī)生是與病魔做斗爭的最前線的戰(zhàn)士;是在死亡線上為病人掙扎的白衣天使;是救死扶傷、時刻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安琪兒?梢姡t(yī)生是多么崇高、多么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wù)的職業(y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醫(yī)護人員的在接受嚴峻的考驗,他們常常戴著厚厚的口罩,穿著沉甸甸的隔離服,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冒著對被感染病毒的危險在隔離區(qū)里忙來忙去,醫(yī)護人員的困難可想而知,值得慶幸的是,在我果,積極擁現(xiàn)出一大批研究醫(yī)學的而未畢業(yè)的大學生,他們堅決要求到最艱難的地方。我堅信,只有好的醫(yī)生才會醫(yī)治好一個健康的病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我國的醫(yī)護人員在精神上已經(jīng)取得了戰(zhàn)斗的根本勝利。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擁有白求恩精神、救死扶傷的醫(yī)生。為了我理想的實現(xiàn)而努力奮斗。扎扎實實地學好本領(lǐng),用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為人類造福。
小學一年級演講稿短 篇2
敬愛的母校:
你好!當我還是一個只知道吃和玩,調(diào)皮又任性的孩子的時候,就投入了你的懷抱,像對待千千萬萬來到你身邊的孩子一樣,你靜靜的接納了我,默默地哺育著我。是你,我親愛的母校,讓我從一個無知小兒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理,能說會道,正直自信,樂觀向上的少年。
時光流逝得多么的快啊,一轉(zhuǎn)眼,我就要小學畢業(yè),離你而去了,我的心中是多么的不舍。六年來的點點滴滴,像過電影一樣,一幕幕在我眼前閃過:學習上的指點,認識上的誘導(dǎo),生病時的呵護,沮喪時的激勵,糾結(jié)是的開導(dǎo)……去年下期的一個晚上,停電了,老師點著蠟燭伴我們晚讀。望著窗外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想到遠在深圳打工的父母和居住在耍武山頂?shù)淖娓改,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我思念親人,又擔心下課后,從教學樓三樓下去,再到宿舍樓三樓的那段路程,摸著黑,怎么走?根本無心學習。沒想到,我們出了教室,來到樓梯轉(zhuǎn)角,居然有一支蠟燭立在那兒!心里一絲驚喜。繼續(xù)前行,梯級上,欄桿上,一支支蠟燭熊熊燃燒,形成一道別樣的風景,一直護送我們。原來我的擔憂純屬多余!心中的陰影一掃而光,我暗笑自己傻,自己癡——自打我們來到這里,學習上、生活上、情感上,哪一方面老師們不是對我們關(guān)懷備至?
想念你,寧靜溫馨的校園;想念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花圃;想念你,活潑愉悅的課堂;想念你,涓涓流淌的關(guān)愛;想念你啊,我快樂成長的童年!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就要畢業(yè)了,學著填詞一首,送給我敬愛的母校,表示感激。
小學一年級演講稿短 篇3
今天是清明節(jié),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么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么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父母后面走,突然父親問我:“小杰啊,知道清明節(jié)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jié)即起始于節(jié)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jié)”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jié)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jié)(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jié))。久而久之,清明節(jié)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只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nóng)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節(jié)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念書,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干凈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著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fā)黃,卷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