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精選3篇)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 篇1
良好的儀表,打開交往的大門
我們經(jīng)常說:教師要為人師表。為人師表不僅指內(nèi)在的品行,還要有得體的外表,教師的儀表包括衣著、打扮、談吐、儀態(tài)等。儀態(tài)中面部表情尤為重要。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yǎng)成功的‘語言’,比嘴里講的語言更復雜到千百倍的‘語言’。”所以,當教師面對幼兒家長時,首先要微笑。微笑是陽光,是春風,是溫暖心靈的鑰匙,是人與人感情溝通的一座橋梁;微笑是理解,是尊重,是關(guān)愛,微笑能使彼此的生活更快樂。每天放學時,老師將孩子送到園門口,家長在園門口接孩子,整個接送過程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但一個學期累加起來,卻是我們與家長接觸最多的時間段,老師的狀態(tài)顯得尤為重要。也許一天工作下來,我們已經(jīng)筋疲力盡;也許這時候我們剛剛上完一個教育活動,有點口干舌燥;也許這時候我們剛剛絞盡腦汁寫各類反思而有些疲乏;也許剛好有幾個搗蛋的小調(diào)皮,讓我們焦頭爛額……當我們帶著孩子走到門口、轉(zhuǎn)身面對家長的一剎那,我們必須拋開一切煩惱,露出最真誠的微笑,向家長一一點頭示意。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收獲更多的微笑,并把快樂傳遞給所有的家長。
良好的儀表就像一張質(zhì)地精良的名片,使家長第一眼就對教師有好的印象,在心里接納教師,為彼此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良好的儀表又像是一塊“敲門磚”,敲開教師與家長交往的大門,為彼此的溝通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策略性的交談,取得家長的信任
首先,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態(tài)度要真誠。作為幼兒教師,要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guān)愛之情。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最棒的。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只是一時糊涂,孩子的調(diào)皮,是一種可愛。所以當個別孩子有一些小錯誤教師要與家長交談時,一定要先抑后揚,先說優(yōu)點再說缺點。如我們班的楠楠,自控力較差,有攻擊傾向,幾乎每天都有欺負其他孩子的行為,那次到天鶴公園去春游,還把華華推進了小池塘。每次老師批評他,他就會說一些很奇怪的話:“我要變一條蛇來咬死你們,我要拿一把刀來殺死你們……”令老師頭疼不已。但他也有自己的一些優(yōu)點:非常愛動腦筋,老師提問時總是第一個舉手;手工操作也是既快又美觀,且很有堅持性……于是,我每次與楠楠家長交談,總是先夸孩子的優(yōu)點,再說孩子的一些壞習慣,這樣家長就能感到自己的孩子并非一無是處,認為教師對自己的孩子沒有任何偏見,是在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孩子,也就會樂意接納教師提出的意見與建議。
第三,教師與家長交談時,要注意場合。比如放學接送孩子時,交談一定要簡短,因為許多家長都在等著接孩子,如果你跟某一位家長聊得時間太長,其他家長難免會產(chǎn)生不耐煩的情緒。這時候的交談,一般以一兩句為宜,與家長交談的內(nèi)容也應以表揚為主,或以交流孩子的身體情況為主,絕不能以批評為主。因為此時周圍有很多家長,教師的批評會讓家長覺得丟面子,就算表面上接受了,心里也會對老師產(chǎn)生不滿。如果有重要事情,需要長時間與家長交談,就應該安排在其他時間。
教師一定要以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懷著對孩子的殷切關(guān)愛之情與家長交談,使家長心悅誠服,以此換來家長對教師、對幼兒園的信賴。
多通道的個別交流,心與心靠得更近
家園活動的形式很多:家長會、家長公開半日活動、親子遠足、親子小制作、家園宣傳欄等,這些都是集體性的活動。就個體而言,多通道的個別交流更為重要。
除了新生入園前家訪外,我園每月有三次家訪活動,教師與家長面對面地真誠交談,使溝通收到好的效果,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同時,我們還根據(jù)一些臨時問題主動與家長約談,交流幼兒個別情況或者對家長進行階段性的指導。另外,電話、短信、郵件等多媒體手段也是我與家長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重要方式。如陳辰兩天沒有來園,我就主動打電話問明原因,家長告訴我陳辰生病住院了,我就發(fā)出祝福短信:“請他好好休息!祝他早日康復!”這樣讓家長感覺到教師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感覺到教師的心跟他們靠得很近。還有,明明爸爸把家教征文發(fā)到我的郵箱以后,我馬上就回了感謝郵件,論文獲獎后我又及時發(fā)郵件向他祝賀。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 篇2
一:尊重家長,尊重孩子:
1.和家長建立起朋友關(guān)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2.和孩子是一個導航員的角色
二和家長談話要遵循兩個原則:
1.、切忌“告狀”式的談話方法,這樣會讓家長誤認為老師不喜歡甚至
是討厭自己的孩子,從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會受到不公正待遇而產(chǎn)生抵制情緒。
2.、和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shù)性,把談話建立在客觀、
全面的基礎(chǔ)上。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并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guān)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時,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tài)度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chǎn)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
三.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具體步驟是:
1、匯報孩子近來的發(fā)展情況(進步與問題所在)。
2、了解幼兒在家庭情況及家長的教育方法,找出問題的原因。
3、提出解決問題的設(shè)想和方法及家長需要配合做的事。這三個步驟
的良好運用,就為我們更好的和家長溝通開了一個好頭。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 篇3
尊敬的領(lǐng)導、評委們:
幼兒教育被稱為“向下扎根的教育”,這十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幼兒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自古以來教師在人們心中就是一份神圣的職業(yè),更有“人生百年、立于幼學”,足見人們眼中幼師的地位。在我眼中的幼兒教師應是:
1、幼兒教師應是溫柔善良而富有愛心。幼兒教師是孩子走出小家庭,走入社會這個大家庭遇到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知心姐姐,慈祥溫柔的母親,他們適應、溝通等能力都很弱,給他們一個安全的感覺非常重要的。幼兒教師要用自己善良的心去呵護他們,讓孩子們喜歡幼兒園,喜歡信任老師,盡快開始新的幼兒園生活。為孩子指點迷津,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馨。
2、幼兒教師應是活潑樂觀而富有耐心。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他們喜歡活潑的動動和卡通人物,喜歡色彩跳躍的事物,喜歡老師和他們說著相同的話題。當遇到困難時,老師更應該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給孩子們一個勇敢的榜樣去對待問題和挫折。對待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哪怕是無知童語、簡單重復的問題都要不厭其煩、細致耐心給以解答,充分激發(fā)孩子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讓孩子們的思維不受束縛,永葆孩子的純真天性和創(chuàng)造性。
3、幼兒教師應是知識淵博富有修養(yǎng)。孩子的各種經(jīng)驗技能都不是很豐富,但他們對萬事萬物卻有著一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總要問個為什么。如果幼兒教師沒有正確而豐富的知識儲備,就無法去滿足幼兒的求知欲。幼兒得不到回應,小則會影響幼兒的經(jīng)驗積累,大則會減弱幼兒的好奇心,倘若輸入錯誤信息,還會誤人子弟。當今世界是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各種信息層出不窮,教師就勢必要接收、理解各類信息,以適應孩子們不同的新問題。同時,老師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深遠,孩子的模仿性強,所以幼兒老師的文化與修養(yǎng)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4、幼兒教師應是樂觀開朗富有激情。孩子的世界是充滿笑聲和歡樂的,作為與幼兒一同生活一同學習的幼師本身也應該是喜歡快樂,并善于給孩子們帶來笑聲,營造歡樂輕松的環(huán)境。幼師一定要擁有一顆快樂的童心,這是走進孩子世界的金鑰匙。同時,還要有激情,積極向上,要賞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缺點,善于發(fā)掘孩子的潛能,帶給孩子們無限陽光和幸?鞓贰
幼兒老師的崗位即平凡,又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每天面對的是一群天真而單純的孩子,釋放的應是滿滿的正能量,讓孩子們在友愛、安全和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