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周年校慶院長致辭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學院長期的學術與文化建設事業(yè)。高等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而對文科來說,還有學術論著的發(fā)表與出版。30號上午,我們將舉行蕭先生的銅像安放儀式。該銅像是蕭先生的及門弟子共同捐錢定制的,我們學院還有陳先生、江先生等老一輩學者。在未來的學院里將開辟一個文化走廊或陳列室,安放老一輩學者的塑像。這一工作還有賴于院友們的支持。至于還有退休教授著作的整理與出版,各種名義的基金與獎學金的設立等,都有賴于我們的院友,或者通過院友動員各種社會力量來完成并實現(xiàn)出來。我們學生的就業(yè)與實習等工作,一些貧寒子弟的資助問題等,也都有賴于院友直接或間接的支持。
總之,哲學學院的發(fā)展需要我們與院友們一道共同完成。而哲學學院的每一點進步與成就,我們也將與院友們共同分享。今天,我們特別感謝院友們在百忙之中回來參加校慶,回到母校母院,關心學院的發(fā)展。最近,由于諸事繁多,我們在接待方面可能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也請大家諒解。校慶之后,我將會以各種方式繼續(xù)與各位院友保持聯(lián)系,充分重視并發(fā)揮學院發(fā)展的第三支力量,努力將哲學學院推向新的高度。我們歡迎院友在方便的時候,;啬感D冈嚎纯,這種感情的支持與關心,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哲學學院已經(jīng)有了光榮、輝煌的歷史,哲學學院應當擁有,而且也能夠擁有光輝、燦爛的未來。讓我攜手所有回校的院友和沒有回校的院友,將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帶向一個光輝燦爛的未來。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哲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一份貢獻;為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乃至為世界的發(fā)展與進步的事業(yè)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謝謝大家。
XX年11月26日初稿,29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