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致辭(精選3篇)
清明祭祖致辭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蔡氏宗親,大家好!
今年是我們蔡氏始祖叔度公逝世3055年,也是叔度公陵園一期工程竣工10周年,在這樣一個有著特殊歷史意義的清明時節(jié),我們相聚在始祖地,共同祭拜我們蔡氏的始祖和二世祖。首先我代表江蘇50多萬蔡氏宗親,熱烈歡迎各位領導和宗親的到來,祝你們家庭幸福,財源廣進,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我們江蘇蔡氏早在10年前就組織各地宗親來上蔡祭拜始祖,第一次來的時候,只有三十多人,一期工程尚未完工。那時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定要讓更多的蔡氏族眾知道,天下蔡氏同根同源,我們的始祖就在上蔡,我們要讓更多的蔡氏宗親來上蔡祭祖。斗轉星移,十年一劃而過。當初來祭祖的,已經有3人離開人世,他們沒有看到今天的千人共同祭祖的壯觀場面,非常遺憾。但是,當他們知道,蔡氏文化已經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他們可以含笑九泉了。
祭拜先祖是傳承孝道文化的一種形式,她的真正內涵,還應該延伸為團結兄弟姐妹,與人為善,多為社會做出貢獻這個關鍵點上來。事實上,所有成大事,創(chuàng)大業(yè)者,首先是個孝子。是一個有責任心,敢擔當,樂于奉獻的人。今天來的所有宗親,可以肯定的說,都是熱衷于家族事業(yè),都曾為家族乃至社會作出過貢獻或較大貢獻的人。你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得到先祖的護佑,都會得到有形或無形的福報,都會收獲終身受益的善果。
現(xiàn)在,除個別地區(qū)外,大多數(shù)地方都相繼成立了各個階層的宗親會組織,這些組織者的初心,都是無私的,都是在為家族作貢獻的,都是受委屈而不退縮的。我們應該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少一點猜疑,多給他們一些支持,少一些拆臺;多分擔他們的一些煩惱,少一點諷刺和挖苦,甚至是打擊。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攜手,并肩前進,我們家族的窮人會越來越少,熱衷于家族事業(yè)的人就會越來越多,能夠為家族事業(yè),社會公益事業(yè)作出貢獻的人將遍布整個世界。今年江蘇主祭始祖和二世祖,我們承諾給世界蔡氏一個驚喜。事實上,我們做到了。除了大家都知道的5大亮點(即主祭著漢服,植樹,系許愿帶,各地裔孫帶家鄉(xiāng)泥土來參加添墳及傳統(tǒng)儀仗隊開道),我們還大膽打破常規(guī),塑造了中國第一代女主祭走上主祭臺,參加祭祖,此舉得到了世界各地人士的認可,我堅信,如果在以后的時間里,你看到其他姓氏也以這樣的方式祭祖,你都會驕傲的說,這是從我們蔡家先開始的。
各位宗親,上蔡縣叔度公陵園的2期,3期工程資金還有較大缺口,指望一小部分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全球有一千萬的蔡氏后裔,每人拿出10元錢,就有1個億資金。只要我們團結一心,放下成見,廣泛宣傳發(fā)動,將會在不久的將來,一個萬人祭祖,10萬人祭祖的壯觀場面將會在上蔡縣呈現(xiàn)。到那個時候,你可以自豪地告訴自己的兒孫,在始祖的陵園建設上,留下了我的心血和汗水。
宗親們,團結起來,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屬于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謝謝大家。
清明祭祖致辭 篇2
各位宗親,各位來賓,大家好!
值此X年清明之際,我王氏族人在這里舉行祭祖儀式,在此,我以王氏同宗聯(lián)誼會會長的名義,對今天前來參加祭祖儀式的老前輩、兄弟姐妹、后輩人等,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前來觀禮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這個花紅柳綠、風清雨潤的時節(jié),我們王氏家族匯聚在我們的入綦始祖墓前,燃香焚燭,呈上貢品,隆重祭奠我們的王氏祖先,緬懷我們王氏歷代祖先之功德,紀念歷代祖先為發(fā)揚光大我族之偉績,追思先人的豐功偉業(yè),聯(lián)誼今人的親情友情,共謀王氏家族的發(fā)展大業(yè)。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
在這莊嚴而隆重的時刻,我們首先要感謝我們的祖先,是祖先讓我們這些從各地回來的同族宗親凝聚、團結在一起,共同緬懷先輩,共敘宗親情誼,共話美好未來。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飲水定當思源,為人不忘根本。我王氏家族,乃中華之大姓,幾千年來,屹立于中華民族之林,歷朝歷代,為國家之興亡,為民族之崛起,勵志修行,齊家治國,名揚四海,給我們留下了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精神食糧,給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傳統(tǒng)美德?次抑腥A大地,政界軍界,科學藝術,各行各業(yè),從歷史到現(xiàn)在,到處都有我王氏族人的身影。
今天,我們懷著一顆至誠至敬的心,來祭奠我們的祖先,就是要緬懷祖先的英德,就是要感念祖先的教誨。古人有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大地,報天地覆載之德;祭祀祖先,報先輩養(yǎng)育庇佑之恩。
斯人已乘黃鶴去,輝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這里的我們王氏后人,當弘揚先祖美德,積極促進和加深宗族聯(lián)誼,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我輩當以全族利益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禮誠信,精誠團結,互通有無,族親融合,互幫互助,共謀發(fā)展。我想,這是我們今天站在祖先墓前,祭奠祖先的主要意義。
孔子說,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為了后人更加騰達,是為了宗族更加輝煌。
尊敬的宗親們,王氏宗族的發(fā)展歷程告訴我們,只有自強不息才能把握命運,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時代,只有勤勞勇敢才能成就偉業(yè),只有艱苦奮斗才能興旺家族! “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我們王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嚴而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清明祭祖致辭 篇3
清明的前夕,天空陰沉沉,時而下雨,時而停。人們的心情,也像這天空,無精打采的,潮濕的。清明節(jié),空氣凝固了,掃墓的人們,那束束鮮花,裝的是滿滿的思念,裝的是份份的尊重。
今天,我們就伴著清明節(jié)的氣息,對人們進行了一次調查,看看他們對清明節(jié)習俗是怎樣看的?
清明節(jié)的.起源,據(jù)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清明,因寒食節(jié)清明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jié)來到,祭祖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在調查中,有百分之八十80%的人認為清明節(jié)祭祖很重要,這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習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調查的人中,掃墓的人占大多數(shù),但祭祖的并不多。人們一般會在清明前幾天買好一些雞蛋、點心、水果等。然后在清明節(jié)那天,把吃的放到墓前,灑上酒。以表示對生命的尊敬。但有的人并不支持這種行為,認為這是封建傳統(tǒng)的。
人們雖然過清明,但有90%不知存在哪些陋習。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富川瑤族自治縣,至今仍盛行著砍牛祭祖的傳統(tǒng)習俗。焚燒香火、冥幣,不僅浪費金錢,還容易引發(fā)火災。而在寒冷的冬
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
我覺得,燒紙會引起火災,所以盡量不燒紙,改變燒紙錢祭祖的觀念;可以給故去的親人送花,或系黃絲帶在樹上。最重要的是在老人生前能關心、照顧好老人,使老人能歡度晚年。至于每年的清明節(jié)掃墓祭祖,不必太復雜,攜帶一束鮮花就足以表達晚輩的思念了,即環(huán)保又無污染。
清明,天氣是陰沉的,空氣是清新的,清明是思親的日子,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敦親睦族、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xiàn),清明節(jié)因此也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jié)日之一。中國人對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達情感的詩意之舉,是發(fā)自個體情感的感恩與緬懷。,“行祭禮并不是因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禮的意義是詩的,不是宗教的”
總之清明節(jié)祭祖是一個重要的活動,在春季盎然的春天,更能表達對生命的敬意。而我們也要正確祭祖,文明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