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長的歷程
去年“六一”,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 “誦讀經(jīng)典,浸潤人生”誦讀比賽。我演出的節(jié)目是現(xiàn)代詩朗誦-----《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詩稿很長,等老師給我們四個領(lǐng)誦的同學分配了之后,我想:總共才要讀這么幾句,對于我這記憶力超強的大腦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啦。回到家,沒花多少時間,我就把自己要誦讀的內(nèi)容背掉了。 下午,老師帶我們?nèi)ザ喙δ芙淌遗啪,我自信滿滿。然而和同學一合作才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我以為的那么簡單。老師說:朗誦可不是只要把內(nèi)容背下來就行了,要有感情。特別是詩歌誦讀,比起讀別的文章感情還要濃烈一些,要情緒飽滿、充滿力量。我想:嗨,不就是感情夸張一些么,這還不簡單;氐郊遥矣秩挛宄鼐毩暫米约贺撠熇首x的句子。 第二天排練,我想:這老師這下一定會滿意我的表現(xiàn)。結(jié)果和同學一合作,感情倒是夸張了,可大家不是你忘詞就是我忘詞,好好的一首詩,被我們背的磕磕巴巴。老師生氣了,說:每個人都要把整首詩背掉,別人背的時候,你也要在心里默默地背!哎,真是很苦命啊;氐郊,我認認真真地花了一晚上的功夫,把全詩都背的滾瓜爛熟了。 第三次排練,我想:這下老師肯定挑不出問題了。還沒來得及得意,老師又潑了一盆冷水來,說我們光知道干巴巴地朗誦,連個動作也沒有。我想:朗誦還能有什么大動作,揮揮手、轉(zhuǎn)轉(zhuǎn)身、邁邁步不就成了?誰知這動作加的還真不容易。雖然說動作不大,但要配合詩歌的內(nèi)容,每個動作不但要精確到秒,而且力度、幅度、角度……老師都帶著我們反復地推敲。練習了一下午,不光嗓子累,胳膊腿也都酸痛了。我想:原來朗誦真是不容易啊。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又練習了站姿、眼神、配樂以及同學之間合作的默契。 比賽時間迫近了。老師又開始為我們準備服裝和造型。試換了好幾種造型之后,我領(lǐng)到一套白色小西服,媽媽花了半天功夫,為我熨平衣服上的褶皺,小心地掛起來。 終于到了演出時間了。經(jīng)過我們充分的準備,演出的時候每個同學都身姿挺拔,精神飽滿,聲音高亢有力。當音樂停止,禮堂里響起了前所未有的熱烈掌聲?吹皆u委老師們都微笑著點頭,聽到高年級的同學竊竊私語地議論:這些二年級的小朋友比我們還有氣勢,真了不起!我情不自禁地涌起了自豪感;叵肫疬@些天的“魔鬼訓練”,真是如俗話說的:“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經(jīng)過這次朗誦比賽,我也深深地明白,朗誦也是藝術(shù),是用聲音對詩歌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用聲音傳遞情感。從那以后,我愛上了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