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假設(shè)
今天的故事是一道數(shù)學題,準確地說,是一道假設(shè)題:假設(shè)時光可以倒流,那么我3歲、5歲以及11歲時犯的三個錯誤,是否可以挽回?或許你還不清楚這三個錯誤究竟是什么事,那么且聽我先給你敘清本題的條件……
3歲那年,我和父母在“丹尼斯”商場閑逛,丹尼斯設(shè)置的有扶梯,那也是我第一次乘扶梯而不是爬樓梯。可不知為何地,我對電梯的扶手很感興趣(小孩子對哪件事情不感興趣呢),并且鬼使神差地把手伸向流通口……當時父母都在看衣服,沒有來得及照看住我,卻就在這一剎那,釀成了悲。「赣H反應(yīng)快,趕快招呼四周的陌生人一起來拽我的手臂;母親卻嚇得癱在了地上……圍過來看的人越來越多,可更多的人僅僅瞟了一眼,就到長隊的最后也幫起了忙。終于,在眾人的努力下,我的手被拽了出來,父親趕快把我抱到車上送往醫(yī)院。所幸,我的手丁點兒沒事。從此,我也懂得了感激那些救我一命的鄭州人。
5歲那年,幼兒園為了保證學生的衛(wèi)生問題,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帶一個手帕到學校,我自然是興高采烈地帶著新手帕就到學校了。幼兒園那時有個很令人討厭的人,我們大家都不喜歡他,他卻看我學習好,想和我做朋友,我本著廣泛交友的意愿,還是勉強答應(yīng)了。可自從讓帶手帕,他就非得讓我把新手帕和他的舊手帕換。我自然是滿不愿意,他就說我“不算朋友”,還把我的手帕給搶走了;丶液,父母問我手帕到哪去了,我不想說出來真相,就編了個幌子說“丟了”?僧敃r我小,說起話來漏洞百出,父母自然是聽出了端倪,最后逼問出事實來,怒斥了我一頓。我哭了,可明白道理后,也表示再不撒謊了。
11歲那年,數(shù)學單項測試考計算題。我由于速度跟不上,有道題沒來得及做就收卷了。1道題扣1分,滿分30,我心說:一定是29分了。可發(fā)卷時,老師卻公布我是28分。全班嘩然,我也大吃一驚:不是應(yīng)該29分嗎?發(fā)下來卷子以后,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一道題確實是1分,可我除了沒做的,還有一道竟然是抄錯數(shù)字!我頓時捶胸頓足起來,也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丶液,父母有些不悅,可還是原諒了我。我表面上沒說什么,心里卻愧疚得很,暗暗下決心再不能這樣了。
現(xiàn)在應(yīng)該選擇了:是否可以挽回?或許有的人會說可以,可我說不。
如果沒有了那一次扶梯驚魂,我怎么會懂得對他人的感恩?如果沒有了那一次撒謊,我怎么會認知到誠實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了那一次28分,我怎么會明白細心謹慎的益處?如果沒有了這些錯誤,那就沒有了我改正錯誤的機會;如果沒有了這些錯誤,那就沒有了一個個慘痛的教訓;如果沒有了這些錯誤,那就沒有了現(xiàn)在的我。
這只是一道數(shù)學題。在數(shù)學王國的想象海洋中,你可以讓雞和兔子住在一個籠子里;你也可以讓雞單腳站立以便你做題?晌以購娬{(diào)一遍,這只是在想象中才能實現(xiàn)的事情。真正的現(xiàn)實世界是殘酷的,你在人生中邁出的每一步都是無法挽回抑或是抹去的——即使這一步是完全錯誤的,可它依然會作為你成長的足跡而永遠保留下來。你所能做的,就是盡量地彌補。接受教訓、改過自新,或許才是最好的結(jié)果,而不是幻想著有朝一日可以時光倒流、抑或是把這些錯誤全部刪除。
記住,在成長的道路上,沒有人會給你做假設(shè)。